2022年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复习资料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2022年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复习资料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复习资料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资料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复习资料汇编文言文阅读一、赵普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就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坚决,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 太祖怒, 碎裂奏牍掷地, 普颜色不变, 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 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赵普选自,这是一部 体宋代史,本文表达的是他担任_(官职)时的两个
2、小故事 :一是;一是 文章在刻画人物时, 主要描写了他的 _和_,集中表现了赵普 的性格;1、 说明加点词2、说明以下文言词语的古今不同含义;家人发箧视之发:古义:今义:)今义:读之竟日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学术:古义:今义:普颜色不变颜色:古义:今义:(4)处决如流古义:(5)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古义:今义:(6)普明日复奏其人古义:今义:3、一词多义:跪而拾之以归()及为相()普又以其人奏()之家人发箧为 以天下事为己任()以太祖常劝以读书(奏荐某人为某官()以天下事为己任()视之()4、翻译全文5、懂得( 1)本文主要写了关于赵普的两件事,表现了怎样的中心?(2)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赵普读书特别勤
3、奋?摘录此句并翻译;你能说出有关刻苦读书的成语吗?(3)语段结尾处所言“ 太祖乃悟” ,设想一下太祖悟到了什么?(4)宋太祖劝赵普要多读书的缘由是:(5)读书给赵普带来了什么好处:(6)写出论语中你感受最深的一就,并说说理由;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资料(7)阅读文章后,你认为赵普是怎样的一个人?你宠爱他么?为什么?(8)你从文中可以看出赵普有什么性格特点?(9)其次段写赵普奏荐人才时有哪些细节描写?从其次段中可以看出赵普有什么性格特 征?(10)我们可以从赵普身上学到什么?(11)文中有个
4、词语已成为成语,你能找出来并说明吗?(12)“ 阖” 字有何作用?(13)赵普奏荐人才结果怎样?为什么太祖“ 卒用其人” ?6、总体把握:(1)课文写了、两件事,环绕一个中心来构思;(2)假如把赵普放到当今社会中,你认为他能适应社会的进展吗?为什么?(3)人们在评论英雄的功过得失时,我们经常发觉这些英雄的身边总有贤臣相随;同学们 能从历史长廊中举出一些贤臣的例子吗?(4)读了课文,你认为为官者应具备怎样的才能?(5)赵普相传有“” 的传奇,对此,结合课文与史实,你认为应当如何评判赵普其人?(6) 赵普既薨,后人为他立一墓碑,请你写一段碑文,以颂扬其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质(不 超过 30 字);_
5、_ (7)赵普读的是什么书?“ 读书” 与“ 临政” 有什么联系?答:_ ;(8)其次段文字的首句与下文是什么样的关系,请作简要说明;答:_;(9)作者表达赵普这就故事,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突出了他什么样的特点?试作简 要分析;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答名师精编优秀资料:_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资料二、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6、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 焉;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 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 本文选自 ,作者是我国 _时地方哲学家 _;说,一种文体,通常;2、说明加点词3、翻译全文4、懂得( 1)作者把“ 莲” 喻君子,那么君子是什么样的人呢?(2)“ 陶渊明独爱菊” ,“ 世人甚爱牡丹” ,为什么作者“ 独爱莲” ?(3)要赞颂莲花,却先提到菊和牡丹,为什么?(3 分)(4)、用浪线画出“ 予独爱莲” 的缘由;(5)将菊、牡丹、莲拟人,用高尚品行的“ 莲” 自况,是委婉批
7、判 _ (6)文章三次用菊和牡丹衬托莲,各有什么作用?(7)用原文的语句回答;(1)文中表达菊花高洁、纯朴的句子:(2)比如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_ _(3)比如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_(8)作者称莲是花中君子,给予莲象征意义;其中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沉浮的品质的句子是 _ _,象征君子庄重、纯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是 _ ,象征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句子是_ , _ ; 象 征 君 子 美 好 资 质 的 句 子 是_ ,_ ;本文自始至终采纳衬托写法,用_、_衬托 _,从而表现了作者_ _ ;5、本文运用托物言志,以花喻人的写法;如:“ 菊,花之隐逸
8、者也” ;“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莲,花之君子者也” ;请查找资料,把“ 以花喻人” 的句子制成读书卡片保留下来;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名师精编优秀资料 6、从文中摘录原句填空;A、喻君子仪态庄重,令人敬重;B、喻君子不同流合污,不孤芳自赏;C、喻君子志洁行廉,德声远播;D、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7、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 来自比,又用 和来衬托; 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宠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宠爱的缘由;最宠爱的花:宠爱的缘由:8.
9、 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什么?懂得正确的哪一项()A、文章通过对菊花、牡丹、莲花三种花的德行品行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B、文章通过菊花,牡丹与莲花的对比描述,突出它们各自的德行品行;C、这两种花,人们都很熟识,简单引起人们的联想;D、这两种花,始终为前人所钟爱,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的所爱,有剧烈的比较成效;9、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哪一项()A. 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天下之伟观也B.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是谓大同C.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尝遗余核舟一D. 不蔓不枝 青树翠蔓10. 说说“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的言外之意;答: _ 11. “ 莲,花之君子者也
10、;” 试依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答: _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资料三、黄鹤楼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 :“ 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 志,观其耸构雄伟,高标 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黄鹤楼的作者是 _代人,文章选自_ _;1、【析疑解惑】黄鹤楼一文中有多处对偶,分别有什么作用?“ 事列 神仙 之传, 迹存述异 之志”一组对偶, 写黄鹤楼名称的由来,强调了
11、以 “ 黄鹤” 命名证据特别充分;“ 耸构雄伟,高标巃嵸” 一组对偶,刻画楼的整体形象;句中的“ 耸”和“ 高” 、“ 巍峨” 和“ 巃嵸” 都是高的意思,重叠使用,铺陈楼的高大;“ 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一写楼的顶端,夸张其高;一写楼的底部,进一步交代楼的地理位置,写出楼在江边;“ 重檐翼馆, 四闼霞敞”这一组对偶句是对楼的建筑结构的详细描写,可见楼的外观的刻画,气概雄壮;“ 坐窥井邑, 俯拍云烟”一组对偶句写登楼的感受;正由于黄鹤楼高入云天,又下临大江,所以登楼可以眺望四周城市乡村,弯下腰可以击拍萦绕大楼的云气和烟雾;2、说明加点词:3、翻译全文4、懂得(1)文中概括黄鹤楼外观特点的句子
12、是;为了说明黄鹤楼这一外观特点,详细描写黄鹤楼的位置,外观以及登楼所见的句子是,;()(2)对这篇文章说明与分析,不当的哪一项 A. 费祎登仙的传奇,给全文抹上了神奇的浪漫主义颜色; B. “ 荆吴形胜之最” 这一句,是对黄鹤楼的重要性的扼要概括; C. “ 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 一组对偶,从正面突出了黄鹤楼的价值; D.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宠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3)在文中,作者认为黄鹤楼“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的依据是什么?(4)用文中原句填空;在文中,刻画了黄鹤楼的整体形象;对楼的建筑结构进行了详细描写;写出了作者的登楼感受;(5)请你写出有关黄鹤楼的诗句,不少于句;(6)
13、在文末有一个冒号,请你依据文意谈谈它的作用;5、以下加点词语的说明,有错的哪一项()A、西南隅:角落;迹存述异之志:记载;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资料B、上倚河汉:靠着;缘坡植牡丹:由于;C、坐窥井邑:窥,看;D、颓然碧窈:幽深;主人到处款之:款待、款待;俱以假山显:显扬,出名声;6、以下加点词语没有活用的哪一项()A、遂以名楼 B、荆吴形胜之最C、富人于五所园也D、非显者刺,就门钥不得出7、 黄鹤楼,与湖南_ _ _、江西 _ _齐名,号江南三大名楼,有“ 天下绝景” 之称;8、 唐代诗人
14、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时写下千古流传的名诗黄鹤楼,你能默写下来吗?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9 、 这 篇 文 章 句 式 多 变 , 多 用 对 偶 ; 强 调 黄 鹤 楼 名 称 由 来 之 根 据 充 足 , 用 了“ _ ,_” 一组对偶; 为了突出黄鹤楼的高大雄壮,又用了“_, _;” 一组对偶;10、 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当的哪一项()A 这篇文章先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紧接着交代黄鹤楼命名的由来;B文章的重点是写黄鹤楼的雄伟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C作者对黄鹤楼的形状以及登楼所见所感已描写尽致了,所以最终四句可有可无,甚至有画蛇添足之嫌;D这篇文章介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苏教版七 年级 语文 复习资料 汇编 文言文 阅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