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译文 太阳沿着西边的山岭渐渐地落下,波涛滚滚的黄河直往大海奔流。出典 王之涣 登鹳雀楼注:1、 王之涣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2、注释: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阳。 尽:消失。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穷: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眼界宽阔。更:再。 3、译文 1: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译文 2:太阳沿着西边的山岭渐渐地落
2、下,波涛滚滚的黄河直往大海奔流;若是想要看到千里以外的景物,还得要再爬上更高的一层楼。译文 3:夕阳依傍着山脊已经落尽了,横卧的黄河正滔滔流入大海。想要极目远眺千里之外的景致,就得登上更高的一层楼。译文 4:落日渐渐在山的尽头西沉,黄河水滚滚东流。要想欣赏更远处的风景,必须再上一层楼。 4、王之涣生平见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浑,放眼宇宙之无限,寓寄哲理之深沉。诗的两联皆用对仗,而且对得顺乎自然,气势充沛,浩大无边,浑然天成。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被作为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遗芳千古。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应该是
3、“太阳”的意思。但|是进一步深究,是“当空的烈日”还是“依山的夕阳”?如果是当空的烈日,怎么会就“依山” ,而不是高空悬挂呢?那要是依山的夕阳,那怎么会“白色” ,而不是“红色”呢?其实二者都不是,两者也都是,也就是既包括“当空的烈日”也包括“依山的夕阳” 。因为“白日”不但指“太阳”而且指“时光” ,也就是说可以包括太阳从升起到降落的整个时间变化过程,实际是暗示时间的不断流逝。要从充分说明这点,要联系下面所有的诗句。下句就是“黄河入海流” 。回到诗歌的题目登鹳雀楼,鹳雀楼的旧址是在山西永济县,按古代的条件,在山西是无法看到黄河入海流的实景。假设作者曾经真的在海边看过黄河入海的话,那么“黄河入
4、海流”的景象,也是作者的在记忆上的加工。因为“黄河入海流” ,不是单只指黄河入海时的黄河与大海交汇的片面景象,而应该是整条黄河从源头奔流不息,甚至扑入大海之后的景象。因此,不管作者是否见过黄河入海, “黄河入海流” ,都是经过艺术加工的“造景” ,十分符合实际的特大景色,而且是一个动态的特大景色。另外,这种特大的动态景色暗含着一种变化,从东到西的变化,也就是空间的变化。接下来再看最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十分具有哲理的诗句。这里面也有两种变化,其一就是从下到上的变化,其二就是从近到远的变化。这两种变化,包|含了空间及其时间的变化。站得越高,看得越远,想得也更加深远。面对着美好的山河
5、,想着人类的历史,体会着时代的变迁,越发想站得更高些、看得更多些、想得更远些,以“穷尽”万物,从而得到万物发展得真谛。现在回过头来再看, “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 ,不应该是单指“依山的夕阳” ,更不是“当空的烈日” ,而是指东升西落的太阳,更是指时光的流逝是可以成立的。三国时期的曹植的“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也是如此。看到太阳,就可以得知太阳傍晚就会落山,看到黄河,就可以想到东归入海。但是一个“依” ,一个“入”增添了别样的情志。其中“依” ,不但表达了太阳是依山而落,而且也表达了对时光的依恋。 “黄河入海流”中的“入” ,不但表达了东归入海的一种景色美,更是赋予了黄河的积极主动的奋斗不
6、息的人格精神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的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华民族不断向外发展,在中华大地上奏响了一首首乐章。因此,本诗即使一首成功的写景诗,也是一首成功的哲理诗。赞美了壮阔的山河,揭示了深刻的哲理,流露了澎湃的心情。此情此景,谁不想奋斗不息?此诗在今人王兆鹏、邵大为、张静、唐元等的著作唐诗排行榜排第 4 名。该排行榜以“古代选本入选次数” 、 “现代选本入选次数” 、 “历代评点次数” 、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 、 “文学史录入次数” 、 “互联网链接次数”六个指标为统计分析,反映一千多年来的综合影响力。其中现代选本入选次数排名第 3 名,文学史录入次数排名并列第1 名。五绝第一名。
7、6、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 “白日依山尽“,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 ”黄河入海流” ,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这两句诗合起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
8、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登上鹳雀楼便能体味黄河入海流的壮阔,而鸟儿可能只有在飞机上才能有这种感受,也许这就是诗人的眼界。|万里黄河入海,便造就了著名的黄河三角洲。黄河入海流路按照淤积延伸抬高摆动改道的规律不断演变,使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不断扩大,海岸线不断向海推进,历经 150 余年,逐渐淤积形成近代黄河三角洲。平均每年造陆 31.3 平方公里,海岸线每年向海内推进 390
9、 米,黄河填海造陆的功绩是很大的,不仅每年可以为我们创造四万多亩土地,而且还改善了河口石油开采条件,变海上开采为陆地开采。 而去体验这个中国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去观看黄河入海流的壮观便成了一种期盼,一种遐想。 8、王之涣这首诗,从字面看,是一幅水墨山水,而且深谙中国画的神韵,中间大片留白。从白日到黄河,其间空茫,空茫处点缀一楼、不减生气。 诗画讲究意境, “白日依山尽”是时间纵轴, “黄河入海流”乃空间横轴,纵横交错,茫茫的历史和莽莽的地理在不经意间画出,这就是后人称之为的泼墨山水,大写意的破墨山水画的是“时空”立体画。诗人的后两句,走入了自己创造的时空, “欲穷千里目,更上
10、一层楼”即是有我的境界。中国知识分子“有我”的意境多, “无我”的少,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则属“无我”的意境。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对“有我” 、 “无我”做过详尽讨论。|王之涣走进“时空”意欲何为?他要极目远眺;如何才能看得远?更上一层楼;为什么要远眺呢?他没有说。杜甫替他回答过“远眺”的目的,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而陈子昂则从空间、时间两条轴线回答了王之涣他没有说出来的“意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 。中国古人常纠缠这个问题,生与死,to be or not to be,古今中外,千古一问。将生与死放到时空中思索,是哲学,给出答案的是宗教,
11、恰恰在中国独缺哲学思辨和宗教精神。 9、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其故址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郊的黄河岸畔,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登楼赏景留下得千古绝唱,流传于海内外。该楼历唐经宋,元初(公元 1272 年)毁于战火。1997 年 12 月,鹳雀楼复建工程在黄河岸畔破土动工,该工程历经几年建设,于 2002 年 9 月 26 日主楼竣工。鹳雀楼景区位于永济市西南 20 公里处,景区规划面积3300 亩,现有面积 1640 亩,景区内以鹳雀楼为中心,四周以古典园林式分布,形成“四
12、区十二点”的空间结构,|式一个国家级旅游景区。鹳雀楼内部陈设于 2004 年 7 月底完成,陈设内容以黄河文化和河东文化为主题,时代跨越中华上下五千年,采用各种形式说明黄河式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在这里您不仅可以体会到登高望远的最高境界,也可以感悟华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在不久的将来,鹳雀楼将会成为一个弘扬民族文化的典范。 10、自古以来,登高而歌乃迁客骚人之最爱,关于登高情境的诗词更是不胜枚举。然而,这首登鹳雀楼仍能从无数璀璨的珠玉之词中脱颖而出,成为“五言千古绝唱” ,诗中的意境更是千百年来被人们乐此不疲地提起,可见诗人王之涣确有其非凡之处。王之涣是我国盛唐时期声名远扬的诗人,与岑参、高适、
13、王昌龄三人被同称为我国唐代著名的“四大边塞诗人” 。其为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尤擅长描写边塞风光,所作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可惜由于散逸严重,王之涣今仅存诗 6 首。然而诗词贵在质高而不在量多,正如一首枫桥夜泊成就了张继一般, 登鹳雀楼也为王之涣赢得了百世流芳的诗名。作为“中国四大名楼”之一,鹳雀楼一直为文人墨客所钟爱,前去观瞻的骚人们不胜枚举。因此,当年以登鹳雀|楼为题的诗也是极多,而其中王之涣的这首五绝可以说是最负盛名之作,没有“之一” 。另一首公认的同题好诗乃晚唐诗人畅当之作,其诗云:“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诗境亦十分壮阔,却在韵律和抒怀感上远逊于王诗。
14、更重要的是,王诗在思想性上相较畅诗而言更是独高一筹。登高,作为中国历代文人骚客的最爱,确实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只有登高,才能看得更远,而这正是中国士人们一直所追求的。王诗里的主旨便在于此,而畅诗中其实并未提及,这也就显出了王诗确实是更胜一筹。荀子在劝学篇里写道:“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可见登高能给人以宽广的视野和开阔的胸襟,对于人全面而客观地去看待问题,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助益。在我国江苏省,有一座叫做“盱眙”的小县城,自秦代便开始设县,并使用这俩字儿作县名,不知道大家伙儿能把它们认全吗?其实它们念做“XU YI”(第一
15、个字读第一声,第二个字读第二声) ,其中“盱”字是“张目”的意思, “眙”字是“举目”的意思, “盱眙”二字取的是登高望远之意,意在鼓励当地人不断登高眺望,以获得更大的发展。可见,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先人们|便有此意识, “登高望远”确实是实实在在地刻入了我们民族的基因中,融入了我们民族的骨髓里。而在国外,牛顿也曾把自己的成功解释为“我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的确,只有不断地登高,站在了高处,有了比一般人更高的视界,才看得更多、看得更广,对问题的理解自然也就更为深入和透彻。那如何方能不断登高直至达到“人上人”的境界呢?登高之路,虽然可能会有捷径,但终究离不开踏实地进取。正如古谚语中所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没有事前的积累和拼搏,大自然怎么会那么轻易地把美好景致相送呢?站在低处,虽不劳力而省心,却恐怕永远只能待在自己狭隘的世界里做着夜郎自大的迷梦,如同坐井观天的青蛙般可笑,从而错过世间的万千风景。而若我们心中能藏有一个“欲穷千里目”的追求,哪怕付出再艰辛的努力和代价,当不断地“更上一层楼”而达到巅峰的位置时,这种境界自是不足为井底之蛙们知道的。有人认为,人生的登高需要登山队员一般的强健体魄。其实不尽然,只要有一颗足够坚强的内心和一个永远向上的信念,任何人都能达到自己能力的巅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