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电子讲义全.doc
《人体解剖生理学电子讲义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生理学电子讲义全.doc(20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 . . . 绪论教学目的:1、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围与分科。2、掌握人体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基本概念。3、了解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目的和研究方法。4、掌握学习和研究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5、掌握常用的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轴与面。教学重点:1、掌握人体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基本概念。2、掌握学习和研究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3、掌握常用的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轴与面。教学难点:1、掌握学习和研究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2、掌握常用的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轴与面。教学过程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1、研究容解剖学(Anatomy): 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与发生发
2、展规律的一门科学。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究正常人体功能活动规律与其原理的科学。人体解剖生理学(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是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研究人体生命活动与其功能的一门科学。2、研究任务在学过动物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掌握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其位置机能的相互关系的知识,并通过研究生理机能发生的原理、条件,以与机体外环境变化对这些机能的影响,从而认识机体各部分机能活动的规律,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为预防疾病,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服务,为生产实践、医学实践服务。3、研究方法:解剖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欲了解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的生理活动,必须运
3、用实验的方法,了解其活动机制。(1)解剖学的研究方法: 尸体研究解剖学研究方法:活体研究 动物实验固定组织研究组织学研究方法: 活体组织研究 新技术方法(2)生理学研究方法: 离体组织、器官实验 急性实验法 生理学研究方法: 活体解剖实验 慢性实验法二、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的意义、分科以与与其他学科间的关系1、意义:为学习后续课程(发展心理学、教育学)打下基础。2、分科: 细胞学 组织学 普通组织学 器官组织学 微视解剖学 胚胎学解剖学分科 局部解剖学 巨视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 生理学分科 植物生理学 按研究对象分 动物生理学细胞生理学 按研究水平分: 生理学 器官生理学 整体生理学3、解剖生理学
4、与教育学、心理学的关系:(1)作为科学的教育学不能不以生理学为依据,也不能不考虑到与学生的身体、年龄生理特点有关的许多问题。对于科学地制定学生学习活动的制度,科学地提出对学生、学习环境、教育过程的公共卫生要求,对于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学习、工作能力、减少疲劳,解剖生理学知识是必需的。(2)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生理学的研究进展,许多神经系统的高级机能,如学习、记忆、认知、情绪和行为等,已成为生理学与心理学研究的交汇点,形成心理生理这一边缘学科。三、发展简史(参照教材p1-3)(一)外国部分第一阶段:创史阶段,公元前。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公元前460-377),对
5、头骨作了描述,但把神经、肌腱混为一谈,动脉里含有空气。古希腊哲学家、博物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 公元前384-322),通过解剖动物,把神经和肌腱分开,指出心脏是循环的中枢。第二阶段:停止阶段,公元十一世纪文艺复兴。古罗马医生:盖伦(Galenus,公元130-200)。指出动脉里是血液不是空气,脑神经七对,肝五叶。第三阶段:发展阶段,文艺复兴之后,15-16世纪。比利时医生:安德列,维扎里(Andreas Vesalius 1514-1564年 ),第一次对人体进行解剖。著有人体的结构一书共七卷,近代解剖的创绐人。哈维(W.Harvey, 1578-1657),发现了血液循环
6、的原理,指出血液是在闭塞的血管里运行。19世纪初由于显微镜和切片技术的改进,德国学者施来登(M.J.schleiden,1804-1881)和施旺(T.schwann,1818-1882年)了解了细胞的结构,创立了细胞学说,推动了细胞学的发展,使之从解部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世纪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出现,运用进化发展的观点研究人体解剖学,使之有了很大的发展。(二)祖国部分历史悠久,已有文字记载,汉战国时的黄帝经已有有关人体的论述,黄帝经成书于战国晚期(公元前53世纪),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62篇。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和整体思想为理论基础。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诊断均有
7、深刻的阐述。在治疗方法上有针灸、按摩、服药、饮食等多种方法。这部书成为中医的经典著作。汉代时期的名医,外科大师华佗,已能麻醉进行外科手术。南宋时的宋慈对人的骨骼有了全面的描述,宋代的王维一(1026年)在铸铜人时,将人体分为脏腑十三经,是我国人体模型的创始者;清代的王清任(17681831)亲自到坟冢间观察和解剖了大量的童尸,著有医林改错一书,是我国近代解剖学的重要著作。如:他提出的“灵机记性在于脑”与现在都适用。四、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一)新代:是指生物体主动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 物质代 同化作用新代 新代(代方式) 能量代 (代过程) 异化作用2、兴奋性一切活组
8、织或细胞当其周围环境条件迅速改变时,有发生反应(response)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或应激性(irritability)。这种引起反应的环境条件的迅速变化称为刺激(stimulus)。对可兴奋组织而言,兴奋性与应激性可通用,而其他情况下,应激性比兴奋性的概念宽泛些。活组织承受刺激后发生反应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显著活动状态,或由活动弱变为活动强,称为兴奋(excitation);另一种是有显著活动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状态,或由活动强变为活动弱,称为抑制(inhibition)兴奋和抑制是一对相对概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活组织具有兴奋性的表现形式。3、适应性当
9、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机体或其他部分组织的机能与结构也将在某种限度随着发生相应的改变,以求与所在环境保持动力平衡,这种现象称为适应,机体的这种能力成为适应性(adaptation)。4、生长和生殖生长(growth)是个体合成代超过分解代的结果。生殖(renproduction)是个体生长达到一定限度时可形成另一新个体的过程。(二)生理机能的调节1、神经调节(nervus regulation) 通过神经系统而实现的调节机制,可使机体部联系起来,还可将机体与外部环境联系起来。神经调节主要通过反射来实现。反射就是指在神经系统地参与下,机体对、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反
10、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神经调节具有迅速、准确、持续时间短的特点。2、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机体的某些细胞能产生特异性化学物质,如分泌腺(endocrine gland)细胞所分泌的激素(hormone),可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调节机体的新代、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活动,这种调节称为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具有缓慢、弥散、持续时间长的特点。3、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许多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生适应性反应,这种反应是组织、细胞本身的生理特性决定的,不依赖于外来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例如:脑血流量的调节
11、。当身体其它部位的血流量发生变化时,脑血管平滑肌可相应地收缩或舒,改变血流阻力,以便经常保持脑血流量的相对稳定。自身调节为机体精确的局部调节,对维持机体细胞自稳态具有重要意义。4、反馈调节(feedback)“反馈”是借自工程技术控制理论上的术语。由控制部分(中枢)发出的信息可改变受控部分(效应器)的状态,而受控部分反过来又发出信息,把承受控制的状态结果不断报告给控制中枢,使控制中枢得以参照实际情况不断纠正和调整发出的信息,以达到对受控部分精确的调节。这种由受控部分送回到控制中枢的信息称为“反馈”信息,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或者说生理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终产物或结果,反过来影响这一过程的发展速
12、度。如果终产物或结果降低这一过程的进展速度,称之为负反馈。反之,称之为正反馈。血压的调节就属于负反馈调节,其过程如下: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活动加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刺激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抑制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的活动,使血压降低。(一) 稳态1、环境的概念法国著名的生理学家伯尔纳(Claude Bernard)于1857年首先提出,环境是指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指细胞外液的部分。2、稳态的概念稳态(homeostasis)一词由美国生理学家坎农于1926年首创。稳态是指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复习题人体功能的协调与外界环境适应的途径有哪些?第一章 人体的基本结构概述目的要求 1、 掌
13、握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和功能;2、 掌握人体生理机能调节的主要方式,认识人体是统一的整体;3、 掌握基本组织的形式、结构特点与分布特征;4、 了解皮肤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教学重点1、 掌握细胞的侧面连结、游离面和基底面的特殊结构。2、 掌握四大基本组织特征和功能。教学难点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四大基本组织特征和功能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自学)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 细胞的化学组成1、原生质的概念2、细胞的化学组成 包括元素组成和化合物组成与其功能。3、细胞的结构特点 重点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特点与其功能。二、 细胞膜的功能(一)控制细胞外物质的转运,维持细胞环境的相对稳定。(
14、二)细胞通过细胞膜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传递。(三)细胞膜中的蛋白质有的作为载体分子,协助某些物质通过细胞膜;有的作为化学“泵”,将分子或离子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有的作为受体,承受外界的化学信号,引起细胞的变化。 重点介绍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膜能从周围环境中选择地取得所需要的物质,并将细胞自身新代的产物排出细胞外的过程)。细胞膜进行物质转运的方式有:被动转运、主动转运、入胞和出胞作用。1、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 是指物质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进行的跨膜转运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 一些脂溶
15、性小分子物质(脂溶性高、分子量小)能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扩散至浓度低的一侧的过程。例如:CO2、O2、N2、乙醇、尿素等的扩散方式。扩散的表示方法:扩散的速度一般用扩散通量表示。扩散通量:指某种物质在每秒钟通过每平方厘米平面的摩尔(毫摩尔)数。扩散通量的大小取决于细胞膜两侧该物质的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以与细胞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一般情况下,浓度梯度(电位梯度)大,则扩散通量大,细胞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大,反之,亦然。决定扩散通量的因素:浓度梯度、电位梯度、细胞膜通透性。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一些难溶于脂质的物质,在细胞膜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
16、扩散的过程。细胞膜上具有转运功能的蛋白质有两类,即载体和通道,因而易化扩散可分为两种形式。经载体异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carrier) 某些物质(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K+ 、Na+ 、Ca2+等)因其在脂质和水中的相对溶解度、分子大小和带电情况等难以通过细胞膜,要实现跨膜转运必需细胞膜上载体帮助才能完成,称为异化扩散。载体(carrier)是指贯穿于脂质双分子层的整合蛋白。特点:转运方向为顺着浓度梯度,转运速度快于单纯扩散;膜4上载体和载体结合位点的数目有限,转运速率会出现饱和现象;载体与溶质结合具有化学结构特异性;化学结构相似的溶质经同一载体转运时
17、会出现竞争性抑制。经通道异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ion channel) 溶液中的NA+、K+、Ca+、Cl_等带电离子,借助于通道蛋白的介导,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扩散。中介这一过程的膜蛋白称为离子通道(ion channel)。离子通道是一类贯穿于脂质双分子层、中央带有亲水性孔道的膜蛋白。离子通道的活动表现出明显的离子选择性。通道的功能状态受膜电位、化学信号和机械刺激等因素调控,故生理学上将这一过程称其为门控。根据引起门控过程的因素和门控过程的机制不同,离子通道又可分为化学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和机械门控通道。离子通道本身常被称为受体(recep
18、tor),通常是指镶嵌在细胞膜上的一类蛋白质,可以与外界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激素、药物)进行特异性结合,引起蛋白质构型的变化。电压门控通道 通道的开、闭受膜两侧电位差控制的离子通道,称为电压门控通道。电压门控的钠通道、钙通道、钾通道,都具有相似的结构和结构-功能关系模式,属于同一基因家族。化学门控通道 由某些化学物质控制其开、闭的通道称为化学门控通道。例如:突触后膜、肌细胞中的运动终板和某些腺细胞的离子通道开放与关闭则由递质、激素或药物等化学物质控制。2、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是消耗能量的、逆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K+ 、Na+ 、Ca2+、H+、I-、cl
19、-、葡萄糖、氨基酸等的跨膜转运,主动转运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如钠泵:钠钾泵,Na+K+ 依赖式ATP酶,原发性主动转运(primary active transport) 是指细胞直接利用代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通常是带电离子)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介导这一过程的膜蛋白称为离子泵(ion pump)。哺乳动物的细胞膜上普遍存在的离子泵为钠-钾泵(sodium -potassium pumo)简称钠泵(sodium pump),也称Na+-K+-ATP酶(Na+-K+-ATPase)。钠泵每分解1分子ATP可将3个Na+移出胞外,同时将2个K+移入胞。继发性主动转运
20、(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 许多物质在进行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时,所需的能量并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来自Na+在膜两侧的浓度梯度势能差,这种间接利用ATP能量的主动转运过程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3、出胞和入胞出胞是指胞质的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囊跑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例如:外分泌腺将合成的酶原颗粒和粘液排放到腺导管中;分泌腺细胞将合成的激素分泌到组织液中;神经末梢突触囊泡神经递质的释放等均为出胞。入胞 是指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细菌、细胞碎片等)借助于和细胞膜形成吞噬泡或吞饮泡的方式进入细胞的过程,分别称为吞噬(phagocytosis)和吞饮(pino
21、cytosis)。吞噬是指物质颗粒或团块进入细胞的过程,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吞饮是指将液相物质吞进细胞,如肠上皮细胞对物质的吞饮作用。第二节 基本组织组织是指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细胞间质集合而成。基本组织可分为四大类: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各类组织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如肌组织由肌纤维组成,肌纤维参与肌肉的收缩运动;神经组织由神经元(神经细胞)组成,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组成结缔组织的细胞形态多样、胞质丰富,具有营养、支持、防御等功能;上皮组织的细胞排列紧密、覆盖在体表或管腔表面,执行者吸收、分泌、排泄和保护作用。不论哪种组织,它们都是由胚层
22、分化而来,胚层发生在胚胎发育的原肠胚时期的、中、外三胚层。三胚层继续分化成不同的组织、器官,其中外胚层分化为表皮与其皮肤衍生物。如:毛发、皮下腺体、晶状体、视网膜、耳、神经系统等;中胚层分化为肌肉组织与结缔组织,如血液、骨骼、真皮、腹膜、胸膜;生殖系统如睾丸、卵巢、输精管和输卵管的上皮;泌尿系统如肾单位、集合管和输尿管的上皮;胚层分化为肺和气管上皮,消化管上皮与腺体,如肝、胰、甲状腺、胸腺的上皮。一、 上皮组织 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简称上皮(epithelium),是由大量的形态规则且排列紧密的细胞和极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polarity)。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体 解剖 生理学 电子 讲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