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设计本科生毕业论文.doc
《冲压设计本科生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压设计本科生毕业论文.doc(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 第一章 绪论31.1 前言31.2 冲压的基本工序与模具41.3 冲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4第二章零件的工艺分析82.1 零件图82.2 零件图的工艺分析10第三章 冲裁力、卸料力、顶出力的计算123.1 冲裁力的计算123.2 卸料力的计算133.3 顶件力的计算143.4 计算总冲裁力14第四章 初选压力机154.1 压力机的选取原则154.2 选取压力机15第五章 凸模的结构设计165.1 凸模选取原则165.1.1 精确定位165.1.2 防止拔出165.2 凸模的结构165.3 计算凸模长度17第六章 凹模的结构设计196.1 凹模结构196.2 计算凹模厚度19第七章 刀刃的
2、尺寸计算207.1 配作法制模刃口尺寸计算207.1.1 凸模刃口尺寸20第八章 压力中心的计算22第九章 定位中心的设计239.1 挡料销239.2 弹性定位销239.2.1 弹簧的选取24第十章 卸料装置的设计2610.1 卸料板的选取2610.2 弹性元件的选取与计算2610.2.1 弹性元件选取2610.2.2 确定橡胶参数2610.3 卸料螺钉的选取28第十一章 顶料装置的设计3011.1 顶料装置的选取3011.2 圆柱弹簧参数的选取30第十二章 冲模导向的设计32第十三章 其他零件的设计33第十四章 模架和其他零件的选用3514.3 模座3614.4 模柄的选择3614.5 固定
3、板的选择3714.6 垫板的选择3714.7 紧固件的选择3714.8 限位圈的选择3714.9 模具主要零件的尺寸规格与闭合高度38第十五章 模的安装和安全技术39第十六章 整个模具的动作分析40总结.41致42参考资料4334 / 36第一章 绪论1.1 前言 冲压形成是一个涉与领域机器广泛的行业,深入到制造业的方方面面,在国外,冲压被称为板料成形。冲压形成加工是通过冲压模具来实现的。冲压模具是大批量生产同形产品的工具,是冲压形成的主要工艺装备。使用冲压模具生产零部件,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节约能源和原料和原材料等一系列优点,其生产的制件所具备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
4、产效率和低能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它以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而整个模具发展业已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工业品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模具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早在1989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中,就把模具列为机械工业技术改造序列的第一位、生产和基本建设序列的第二位(仅次于大型发电设备与相应的输变设备),确立模具工业在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1997年以来,又相继把模具与其加工技术和设备列入了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经国务院批准,从1997至2000年,对80多国家有专业模具厂实
5、行增值税返还70%的优惠政策,以扶植模具工业的发展。从1977年开始,我国模具工业产值也超过了机床工业产值。据统计,在家电、玩具等轻工行业,近90%的零件是模具生产的;在飞机、汽车、农机和无线电行业,在这个比例也超过60%。从产值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模具行业的产值已超过机床行业,并又有继续增长的趋势。据国际生产技术协会预测,到2010年,产品零件粗加工的75%、精加工的55%将由模具完成,以上的金属板材、80%以上的塑料都将通过模具转化成产品。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
6、)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压通常是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冷变形加工,且主要采用板料来加工成所需零件,所以也叫冷冲压或板料冲压。冲压是材料压力加工或塑性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术。 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冲模是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批量冲压生产就难以进行;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只有它们相互结合才能得出冲压件。 与机械加工与塑性加工的其它方法相比,冲压加工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主要表现如下。 (1)冲
7、压加工的生产效率高,且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这是因为冲压是依靠冲模和冲压设备来完成加工,普通压力机的行程次数为每分钟可达几十次,高速压力要每分钟可达数百次甚至千次以上,而且每次冲压行程就可能得到一个冲件。(2)冲压时由于模具保证了冲压件的尺寸与形状精度,且一般不破坏冲压件的表面质量,而模具的寿命一般较长,所以冲压的质量稳定,互换性好,具有“一模一样”的特征。(3)冲压可加工出尺寸围较大、形状较复杂的零件,如小到钟表的秒表,大到汽车纵梁、覆盖件等,加上冲压时材料的冷变形硬化效应,冲压的强度和刚度均较高。(4)冲压一般没有切屑碎料生成,材料的消耗较少,且不需其它加热设备,因而是一种省料
8、,节能的加工方法,冲压件的成本较低。但是,冲压加工所使用的模具一般具有专用性,有时一个复杂零件需要数套模具才能加工成形,且模具 制造的精度高,技术要求高,是技术密集形产品。所以,只有在冲压件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冲压加工的优点才能充分体现,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冲压地、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尤其是大批量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相当多的工业部门越来越多地采用冲压法加工产品零部件,如汽车、农机、仪器、仪表、电子、航空、航天、家电与轻工等行业。在这些工业部门中,冲压件所占的比重都相当的大,少则60%以上,多则90%以上。不少过去用锻造=铸造和切削加工方法制造的零件,现在大多数也被质量轻、刚度好的冲压件所
9、代替。因此可以说,如果生产中不谅采用冲压工艺,许多工业部门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快速进行产品更新换代等都是难以实现 的。1.2 冲压的基本工序与模具由于冲压加工的零件种类繁多,各类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又各不一样,因而生产中采用的冲压工艺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分离工序是指使坯料沿一定的轮廓线分离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断面质量的冲压(俗称冲裁件)的工序;成形工序是指使坯料在不破裂的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冲压件的工序。 上述两类工序,按基本变形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冲裁、弯曲、拉深和成形四种基本工序,每种基本工序还包含有多种
10、单一工序。 在实际生产中,当冲压件的生产批量较大、尺寸较少而公差要求较小时,若用分散的单一工序来冲压是不经济甚至难于达到要求。这时在工艺上多采用集中的方案,即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工序集中在一副模具完成,称为组合的方法不同,又可将其分为复合-级进和复合-级进三种组合方式。 复合冲压在压力机的一次工作行程中,在模具的同一工位上同时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单一工序的一种组合方法式。 级进冲压在压力机上的一次工作行程中,按照一定的顺序在同一模具的不同工位上完面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单一工序的一种组合方式。 复合-级进在一副冲模上包含复合和级进两种方式的组合工序。 冲模的结构类型也很多。通常按工序性质可分为
11、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和成形模等;按工序的组合方式可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和级进模等。但不论何种类型的冲模,都可看成是由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上模被固定在压力机工作台或垫板上,是冲模的固定部分。工作时,坯料在下模面上通过定位零件定位,压力机滑块带动上模下压,在模具工作零件(即凸模、凹模)的作用下坯料便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与尺寸的冲件。上模回升时,模具的卸料与出件装置将冲件或废料从凸、凹模上卸下或推、顶出来,以便进行下一次冲压循环。1.3 冲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涌现,因而促进了冲压技术的不断革新和
12、发展。其主要表现和发展方向如下。(1).冲压成形理论与冲压工艺方面 冲压成形理论的研究是提高冲压技术的基础。目前,国外对冲压成形理论的研究非常重视,在材料冲压性能研究、冲压成形过程应力应变分析、板料变形规律研究与坯料与模具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和塑性变形理论的进一步完善,近年来国外已开始应用塑性成形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即利用有限元(FEM)等有值分析方法模拟金属的塑性成形过程,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人员可预测某一工艺方案成形的可行性与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并通过在计算机上选择修改相关参数,可实现工艺与模具的优化设计。这样既节省了昂贵的试模费用,也
13、缩短了制模具周期。 研究推广能提高生产率与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扩大冲压工艺应用围的各种压新工艺,也是冲压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国外相继涌现出精密冲压工艺、软模成形工艺、高能高速成形工艺与无模多点成形工艺等精密、高效、经济的冲压新工艺。其中,精密冲裁是提高冲裁件质量的有效方法,它扩大了冲压加工围,目前精密冲裁加工零件的厚度可达25mm,精度可达IT1617级;用液体、橡胶、聚氨酯等作柔性凸模或凹模的软模成形工艺,能加工出用普通加工方法难以加工的材料和复杂形状的零件,在特定生产条件下具有明显的经济效果;采用爆炸等高能效成形方法对于加工各种尺寸在、形状复杂、批量小、强度高和精度要求较高的板料零件
14、,具有很重要的实用意义;利用金属材料的超塑性进行超塑成形,可以用一次成形代替多道普通的冲压成形工序,这对于加工形状复杂和大型板料零件具有突出的优越性;无模多点成形工序是用高度可调的凸模群体代替传统模具进行板料曲面成形的一种先进技术,我国已自主设计制造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无模多点成形设备,解决了多点压机成形法,从而可随意改变变形路径与受力状态,提高了材料的成形极限,同时利用反复成形技术可消除材料残余应力,实现无回弹成形。无模多点成形系统以CAD/CAM/CAE技术为主要手段,能快速经济地实现三维曲面的自动化成形。 (2)冲模是实现冲压生产的基本条件.在冲模的设计制造上,目前正朝着以下两方面发展:
15、一方面,为了适应高速、自动、精密、安全等大批量现代生产的需要,冲模正向高效率、高精度、高寿命与多工位、多功能方向发展,与此相比适应的新型模具材料与其热处理技术,各种高效、精密、数控自动化的模具加工机床和检测设备以与模具CAD/CAM技术也在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为了适应产品更新换代和试制或小批量生产的需要,锌基合金冲模、聚氨酯橡胶冲模、薄板冲模、钢带冲模、组合冲模等各种简易冲模与其制造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精密、高效的多工位与多功能级进模和大型复杂的汽车覆盖件冲模代表了现代冲模的技术水平。目前,50个工位以上的级进模进距精度可达到2微米,多功能级进模不仅可以完成冲压全过程,还可完成焊接、装配等
16、工序。我国已能自行设计制造出达到国际水平的精度达25微米,进距精度23微米,总寿命达1亿次。我国主要汽车模具企业,已能生产成套轿车覆盖件模具,在设计制造方法、手段方面已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但在制造方法手段方面已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模具结构、功能方面也接近国际水平,但在制造质量、精度、制造周期和成本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模具制造技术现代化是模具工业发展的基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技术正在不断向传统制造技术渗透、交叉、融合形成了现代模具制造技术。其中高速铣削加工、电火花铣削加工、慢走丝切割加工、精密磨削与抛光技术、数控测量等代表了现代冲模制造的技术水平。高速铣削加工不但
17、具有加工速度高以与良好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主轴转速一般为1500040000r/min),加工精度一般可达10微米,最好的表面粗糙度Ra1微米),而且与传统切削加工相比具有温升低(工件只升高3摄氏度)、切削力小,因而可加工热敏材料和刚性差的零件,合理选择刀具和切削用量还可实现硬材料(60HRC)加工;电火花铣削加工(又称电火花创成加工)是以高速旋转的简单管状电极作三维或二维轮廓加工(像数控铣一样),因此不再需要制造昂贵的成形电极,如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EDSCAN8E电火花铣削加工机床,配置有电极损耗自动补偿系统、CAD/CAM集成系统、在线自动测量系统和动态仿真系统,体现了当今电火花加工机床
18、的技术水平;慢走丝线切割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相当高,功能也相当完善,自动化程度已达到无人看管运行的程度,目前切割速度已达到300mm/min,加工精度可达1.5微米,表面粗糙度达Ra=010.2微米;精度磨削与抛光已开始使用数控成形磨床、数控光学曲线磨床、数控连续轨迹坐标磨床与自动抛光等先进设备和技术;模具加工过程中的检测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现在三坐标测量机除了能高精度地测量复杂曲面的数据外,其良好的温度补偿装置、可靠的抗振保护能力、严密的除尘措施与简单操作步骤,使得现场自动化检测成为可能。此外,激光快速成形技术(RPM)与树脂浇注技术在快速经济制模技术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利用RPM技术快速成
19、形三维原型后,通过瓷精铸、电弧涂喷、消失模、熔模等技术可快速制造各种成形模。如清华大学开发研制的“M-RPMS-型多功能快速原型制造系统”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惟一拥有两种快速成形工艺(分层实体制造SSM和熔融挤压成形MEM)的系统,它基于“模块化技术集成”之概念而设计和制造,具有较好的价格性能比。一汽模具制造公司在以CAD/CAM加工的主模型为基础,采用瑞士汽巴精化的高强度树脂浇注成形的树脂冲模应用在国产轿车试制和小批量生产开辟了新的途径。(3) 冲压设备和冲压生产自动化方面 性能良好的冲压设备是提高冲压生产技术水平的基本条件,高精度、高寿命、高效率的冲模需要高精度、高自动化的冲压设备相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冲压 设计 本科生 毕业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