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秋青岛版数学五上第六单元《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word单元教(学)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4秋青岛版数学五上第六单元《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word单元教(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秋青岛版数学五上第六单元《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word单元教(学)案.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 . . . 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电子备课小学2013.09第六单元团体操表演因数和倍数单元分析教材分析本单元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本单元涉与到的因数、倍数、质数、合数以与第四单元中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都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容。通过这部分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整数的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 在以往的数学教材中,也一直把“数的整除”概念编排在这一单元的起始位置,再把因数(以往的教材中称为约数),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以往的教材称为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最大公因数(以往的教材中称为最大
2、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容共同编排在后面,合为一个单元。因此,与以往教材相比,本套实验教材在编写时,对这部分容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1. 我们在本单元研究的都是整除现象,因此,可以说整除概念是贯穿这部分教材的一条主线。签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基础,对整除的含义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不出现整除的定义并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任何影响。因此,本套教材中删去了“整除”的数学化定义,而是借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 在以往的教材中,由于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时,采用的方法是唯一的、固定的,也就是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因此,作为求最大公
3、因数、最小公倍数的必要基础,“分解质因数”一直作为必学容编排。而在本册教材中,由于允许学生采用多样的方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分解质因数也失去了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也是为了减少这一单元的理论概念,教材不再把它作为正式教学容,而是作为一个补充知识,安排在“你知道吗?”中进行介绍。 3. 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概念的建立是以因数、倍数的概念为基础的,也是为后面学习约分(需要尽快找出分子、分母的公因数)、通分(需要尽快找出两个分数分母的公倍数)做准备的,在整个知识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两个容可以集中编排在本单元,也可以分散编排在约分、通分的前面。考虑到本单元概念较多,抽象
4、程度高,本套教材把这两部分容分散编排在第四单元,也更加突出了它们的应用性。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重点难点疑点分析重点: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难点:数与数之间因数与倍数关系的表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疑点:本单元所讲因数与以前乘法算式中的因数的联系和区别。易错易漏点:1、关于因数和倍数在表述时不完整,如3是因数6是倍数 2、质数合数奇数偶数概念容易混淆。3、找一个数的因数学生容易
5、漏掉1和这个数本身,找一个数的倍数漏掉这个数本身。课程资源拓展分析:分解质因数的主要作用虽然是为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但它也有很多另外的作用,如研究一个数可能是有哪几个数相乘得来的,在训练学生思维和解答某些应用题中还是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应该把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教给学生。并搜集一些应用分解质因数的习题进行练习,使学生体会分解质因数的妙用。另外可让学生了解数论的知识在数学领域中的地位,补充一些有关的数论知识趣题,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让特长生的数学思维进一步拓展。有效的教学措施和兴趣的激发1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从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6、去理解其他的相关概念。2、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对所学知识能心领神会。3、本单元知识较抽象教学中根据所学容精心设计游戏性趣味性练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4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加强训练和引导。教学容:2和5的倍数的特征 课型:新授序号:69时间: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2、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进一步感受数
7、学的魅力。教学重点: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教学难点: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教学措施:引导学生经历2、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掌握知识教学过程:教学程序与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体育运动让我们健康快乐成长,让我们一同欣赏活动中的精彩瞬间吧!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1.提出问题观察情境图,根据信息让学生独立提出数学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把学生的提问引到:跳交谊舞(圆圈舞)可以派多少人?2.学习2的倍数的特征(1)跳交谊舞可以派多少人?问:你能用学过的知识用一句话
8、概括说说可以派多少人?(2)2的倍数特征问: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问:生活中哪里用到双数? 问:这些双数都是2的倍数,它们有什么特征呢?对待数学问题不能只凭猜测,要进行验证。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老师为你提供一百数表,你可以从表中把2的倍数圈出来,也可以把2的倍数写出来,然后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征。(3)汇报交流(学生只要说的有道理就应该肯定,引导学生研究个位有什么特征与十位有什么关系来总结特征)小结:所有2的倍数的个位上都是什么数?(0、2、4、6、8)。因此,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只要看这个数什么部分的数就可以了?(个位上的数字)(4)验证结论刚才我们研究的这些数比较小,你能举一个多位数来验证
9、一下吗?(5)学习偶数、奇数。老师介绍偶数、奇数的概念。老师举多个数,学生判断是偶数还是奇数。说明:0是偶数,但我们在这个单元中一般不考虑0。介绍学习方法:刚才同学们把2的倍数写出来研究的方法叫列举法,这是一种很好的数学研究方法。3. 学习5的倍数的特征(1)用刚才的方法自己研究5的倍数的特征(2)交流:个位上是5或0。(3)学生举例验证。4. 2和5倍数的共同特征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引导学生用“百数表”把2、5共同的倍数找出来研究特征。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如:跳交谊舞可以派多少人?跳圆圈舞可以派多少人?学生可能列举很多不同的数(如6、8、20、14、98等)学生可能说是2的倍数,也可能说是双数等
10、。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备了“双”即为“2个”的经验,可能从列举的数中概括出:都是双数等结论。学生交流。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小组合作研究。学生的结论可能有:个位上是双数与十位没有关系,个位是0、2、4、6、8学生自己举例验证。学生判断是偶数还是奇数。学生合作完成,并交流。学生独立思考总结:个位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三、拓宽应用。1.自主练习2奇数、偶数学生容易分清,做此题的时候可以比比谁分的快,让疲劳的大脑兴奋起来。2.自主练习先让学生自己填一填,再交流,然后根据2、5共同的倍数让学生把两个集合圈重新画一画 2的倍数 5的倍数3.按要求组数。 0 、6、9、7奇数: 2的倍数: 5的
11、倍数: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全班交流。课后反思:本课使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过程,培养了学生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板书设计: 2、5倍数的特征 各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是0、5的数都是5的倍数。 是2的倍数的数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奇数。教学容: 3的倍数的特征课型:新授序号:70时间: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3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3的倍数。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
12、识,进一步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学重点:掌握能被3整除的特征,并会判断。教学难点:正确的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教学措施:引导学生经历3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程序与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出示情境图,揭题。指名说说2、5倍数的特征直接揭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和5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学术交流汇报。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1.猜测3的倍数的特征受2、5倍数特征的影响,学生大多会从数的个位上的数字进行研究,学生可能猜测: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针对学生的错误结论,引导学生与时举出反例予以反驳:13、16、26、29等一些数个位上3、6、9就不是3的倍数,而24、15、27
13、等一些数反而是3的倍数。谈话:看来只观察一个数的个位数字是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百数表、列举法)2.探究特征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百数表、列举法)谈话:把“百数表”中3的倍数圈出来研究研究。(学生人手一份十行十列的百数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
14、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学生独立尝试后小组交流。全班汇报交流。学生思考交流:小结: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给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引导学生总结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学生猜测,并反馈验证。学生独立尝试、小组交流、全班汇报交流。学生独立尝试、小组交流、全班汇报交流。学生的结论可能有:3的倍数都是隔两个数出现一次3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没有规律三、拓宽应用。1.自主练习4学生判断时注意说说判断的依据。2.自主练习53.自主练习64.自主练习7学生利用特征判断后,教学生快速判断法,比如49只看4就知道
15、它不是3的倍数,引导学生发现:遇到数字本身是3的倍数时,可以略去不加,如1236,只要算1+2=3即可判断1236是3的倍数。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习了2、5、3的倍数的特征,你还想了解什么?学生交流。课后反思:本课教师引导学生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首先让学生根据上一节探索的方法去验证,结果不对,然后改变方法,通过讨论交流,找出3的倍数的特征。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板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如:3、6、9、39、
16、159、987.教学容:质数与合数课型:新授序号:71时间:课时:第3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归纳、推理,获得什么是质数和合数的数学猜想,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发展过程。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难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措施:引导学生观察、归纳、推理,获得什么是质数和合数的数学猜想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教学过程:教学程序与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话:今年奥运会在举行了,为弘扬奋勇拼搏的体育精神和健身
17、意识,学校举行了团体操表演,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各个班整齐的方阵。(出示情境图)你能发现什么?问:仔细观察这些数字,它们有什么特点呢?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与它们的因数的关系,帮助学生发现这些数都有两个以上的因数。从而使学生产生疑问:有两个以上因数的都能摆成方队吗?其他数行不行?学生会发现了排成各个方阵的人数分别是24、25、32、35、40。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1.针对疑问,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谈一谈自己的想法。2.利用准备好的小方块摆一摆,看一看哪些数字能摆成方阵,哪些不能?验证自己的想法。3.交流自己的发现。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这两类数字有什么特点?4.引导学生
18、发现:数字可以分成三类,有的数字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有的数字含有两个以上的因数;而1只有一个因数。5.揭示质数和合数的本质属性。(1)我们把具有像2、3、5、7、11特征的数叫做质数。想一想什么叫做质数?引导学生概括: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我们把具有像4、6、8、9、10、12、14这样的特征的数叫做合数。想一想什么叫做合数?引导学生概括: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其他的因数,这样的数就叫做合数。(2)质数和合数的区别是什么?(3)1是质数?还是合数?为什么?学生操作验证。通过动手摆方阵,学生可能发现(1)1、2、3、5、7、11、13、17等数字不能摆成方阵,(2)4
19、、6、8、9、10、12、14、15等数字能摆成方阵。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学生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全班交流、辩论,相互补充得出结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三、拓宽应用。1.把下面数中的合数圈起来。80 7 35 23 40 5647 94 28 43 31 92.在自然数11-20中,质数有( ),合数有(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有( )。3.老师出一个数,谁能最快的判断它是质数或是合数,进行抢答。51 2 10 11 23 12 29 34 57 91 100 14.判断(1) 一个非零的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2) 一个非零的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3) 大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 2014 青岛 数学 第六 单元 团体操 表演 因数 倍数 word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