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docx(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综述1、记录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记录调查、记录分析,提供统 计资料和记录征询意见,实行记录监督。记录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重要手段。记录调查和记录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2、记录资料涉及:(1)原始调查资料(2)通过整理分析的综合记录资料3、记录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1)登记表(2)记录报告(3)电讯、磁介质(4)出版物信息、征询、监督是记录的三大职能。信息职能是记录最基本的职能,征询和 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4、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1)经济普查 (2)农业普查 (3)人口普查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
2、3、8的年份实行。经济普核对象是在中 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所有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但对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采用抽 样调查的方法。农业普查每2023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的年份实行。人口普查每2023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的年份实行。在抽样调查中,简朴随机抽样一般是指不反复抽样。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 简朴随机抽样的并不多。5、重点调查的特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重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6、进行典型调查的目的: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
3、关数字相关的生动具体情况。7、典型调查的优缺陷: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机动灵活,具体进一步,节省人力、财力、物力。缺陷是在实际操作中选择真正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比较困难,也许导致调查结论 有一定的倾向性,且结果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8、记录调查项目分为:(1)国家记录调查项目(2)部门记录调查项目(3)地方记录调查项目部门记录调查项目的调核对象超过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记录局审批。通过批准或备案的合法记录调查表的右上角需标明法定第标记。第二章 记录调查设计1、记录调查设计:具体表现为涉及记录指标、调查方法、调查表式等内容的调查方案。调查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调查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关系
4、到调查工作的成本或费用,关系到调查结果的可靠性。2、政府的记录需求涉及:(1)全面系统描述和反映整个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记录数据(2)全面系统的价格指数数据(3)全面系统反映人口发展的记录数据(4)系统反映经济结构的记录数据(5)全面系统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分派和生活质量方面的记录数据(6)监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执行情况的记录数据(7)监测国民经济运营情况方面的记录数据(8)全面系统的金融数据(9)为配合政府实行有效的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和收入分派政 策等方面的记录数据(10)反映各地区可连续发展方面的记录数据3、政府、部门、公司指标体系之间的关系: 政府综合记录对政府部门专项
5、记录在记录业务上实行记录行政监督管理,部门统 计根据政府综合记录所拟定的记录指标、记录调查方法以及自身管理所需要的指 标等规定组织部门记录工作,向政府综合记录上报规定的记录资料。公司记录的 主线任务是为公司经营发展服务的,在指标、台账和报表设计上要符合综合记录 和部门记录的相关规定。4、基本单位:是指我国境内除住户以外拥有一定活动场合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 的社会经济单位。5、基本单位按作用和性质分为: (1)法人单位 (2)产业活动单位6、法人单位须同时具有的三个条件:(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合,可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
6、单位签订合 同;(3)会计上独立核算,可以编制资产负债表。7、法人单位涉及:(1)公司法人(2)事业单位法人(3)机关法人(4)社会团队法人(5)经法定程序批准设立的其他法人8、产业活动单位须同时具有的三个条件:(1)在一个场合从事一种或重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2)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3)可以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法人单位由产业活动单位组成,两者之间存在从属关系。法人单位有单产业法人单位与多产业法人单位之分。掌握业务核算资料是认定产业活动单位的重要依据。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的编制,使全国公司、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队等组织机 构均获得一个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单位代
7、码是一个无关标记代码,由八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其本 身没有任何含义,不反映单位的行业类别、从属关系等任何标记。记录用区划代码的第一段为6位数字,表达县及县以上的行政区划;第二段为 3位数字,表达街道、镇和乡;第三段为3位数字,表达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 会。我国重要以法人单位作为划分行业的基本单位。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共分20 个门类。在具体划分一个单位的行业属性时,按重要活动拟定其行业性质。9、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的内容:(1)第一产业涉及农、林、牧、渔业;(2)第二产业涉及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3)第三产业涉及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记录上划分
8、城乡是以居委会和村委会为基本单位,以国家批准的市辖区、县级 市、县和街道、镇、乡的行政区划为对象。关于划分公司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将所有公司划分为三个大类:内资公司、 港澳台商投资公司、外商投资公司。记录上大中型公司划分办法规定,以法人公司作为划分规模的对象,以从 业人员数、销售额、资产总额三项指标为划分依据。10、大型公司必须同时满足各项条件的下线指标:(1)工业公司:从业人员2023 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0 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 40000 万元及以上(2)建筑业公司:从业人员3000 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0 万元及以上、资产总 额40000 万元及以上(3)住宿和餐饮业公司:从业人
9、员800 人及以上、销售额15000 万元及以上关于记录上划分经济成分的规定中,公有经济涉及国有经济、集体经济; 非公有经济涉及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外商经济。11、调核对象:就是需要调查的那些经济社会现象的总体。12、调查单位:就是构成需要调查的那些经济社会现象总体的所有个体。13、记录调查表分为: (1)综合表 (2)基层表综合表指标具有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基层表的各项指标间应彼此衔接,以便对现象的互相联系从整体上进行了解, 也便于使指标间互相核对、互相验证,提高原始数据质量。调查周期短的,指标 数量应少一些,指标分组宜粗一些;调查周期长的,指标数量可以多一些,分组 可以细一些。14:
10、记录调查表的一般格式:(1)左上角为填报单位的标记,中间是表名和报告期别,右上角为记录调查表 的法定标志;(2)表的左面为主栏,右面为宾栏;(3)表的下面是记录责任标志。15、记录调查表的法定标志涉及:(1)表号 (2)制表机关 (3)批准机关 (4)批准或备案文号第三章国民经济核算1、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三个构成部分:(1)基本核算表(2)国民经济账户(3)附属表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侧重于对经济循环过程的核算。2、常住单位:是指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常住单位涉及我国驻外使馆,外商对内的投资公司。不涉及外国驻我国使领馆、我国对外投资公司。3、服务与货品的重要区别:假如和其
11、投入物相比,产出没有实物形态的主线改变,没有使用价值的主线改变,那么就可以说该产出是服务。4、最终产品:是指当期生产的被用于最终消费、积累和出口的产品。5、生产范围涉及的三个部分:(1)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应其他单位的货品或服务的生产(2)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固定资本形成的所有货品的自给性生产(3)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服务的自给性生产自给性服务,除了自有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或个人服务外,都被排除在生产范围之外。6、生产者价格:是生产者生产的单位货品和服务向购买者出售时的价值,减去开给购买者发票上的增值税或类似可抵扣税。生产者价格不涉及货品离开生产单位后
12、所发生的运送费用和商业费用。购买者价格等于生产者价格加上购买者支付的运送和商业费用,再加上购买者缴纳的不可扣除的增值税和其他税。7、机构单位的基本特点:(1)有权独立拥有货品和资产,可以与其他机构单位互换货品或资产的所有权;(2)可以作出直接负有法律责任的经济决定和从事相应的经济活动;(3)能以自己的名义承担负债、其他义务或未来的承诺,并能签订契约;(4)可以编制出涉及资产负债表在内的一套在经济和法律上故意义的完整账户。具有机构单位条件的单位重要有两类,一类是住户,一类是法人单位。8、常住机构单位分为的四大机构部门:(1)非金融公司部门(2)金融机构部门(3)政府部门(4)住户部门权责发生制原
13、则意味着交易在其实际发生时记录,而不是在相应的收入与支付发生时记录。9、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期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10、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核算方法:(1)生产法(2)收入法(3)支出法11、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发明的货品和服务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品和服务价值,得到增长值的一种方法。12、生产法增长值的计算公式:增长值=总产出-中间投入13、总产出: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期期内生产的所有货品和服务的价值,既涉及新增价值,也涉及转移价值。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工业总产出按公司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出等于商业附加费,即商
14、品销售收入减去商品销售成本。非营利性单位总产出等于经营性业务支出加虚拟折旧。14、中间投入: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期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投入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中间投入是本期一次性使用的。计算增长值时只扣除中间消耗价值,不扣除固定资本消耗,得到的增长值叫做总增长值或毛增长值。15、收入法:也称分派法,是从生产过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16、收入法增长值的计算公式:增长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17、劳动者报酬的实物性收入与中间消耗的区别:生产单位提供的货品或服务,可以满足劳动者
15、在闲暇时间里的需要,并可改善和提高他们的实际生活水平,同时,其他普通消费者也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这部分货品和服务就属于劳动者的实物收入。生产单位为了生产能正常进行,为劳动者购买的货品和提供的服务,如工作服装、差旅费等,属于中间投入。18、营业盈余:是指常住单位发明的增长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19、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期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20、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21、最终消费:是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品和服务的支出。最终
16、消费不涉及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涉及居民住户购买的建房用建筑材料,居民消费支出不涉及。22、资本形成总额涉及:(1)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存货增长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涉及一定期期内完毕的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器具购置(减处置)价值,以及土地改良、新增役、种、奶、毛、娱乐用牲畜和新增经济林木价值。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涉及矿藏的勘探、计算机软件等获得减处置。支出法核算中,货品的出口和进口都按离岸价格计算。23、不变价生产核算方法的种类:(1)基年价格估价法(2)价格指数缩减法(3)物量指数外推法缩减法分为双缩法和单缩法。物量指
17、数外推法分为双外推法和单外推法。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核算,农林牧渔业采用的是双缩法,交通运送、仓储和邮政业采用的是单外推法,其他行业都是单缩法。24、国民总收入的计算公式:国民总收入(GNI)=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支付国外的要素收入)=GDP+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下收益贷方减借方的差额25、投入产出表:以矩阵形式,描述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生产中的投入来源和产出去向,是反映、研究和分析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领域(生产、分派、互换、消费)之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及其与国际间的经济技术联系的重要方法之一。投入产出表将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结合在一张表上,细化了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18、。26、投入产出表中基本的总量平衡关系:(1)总投入=总产出(2)中间投入+增长值=总投入(3)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4)增长值合计=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合计单个部门的总投入也等于其总产出,但单个部门的增长值一般不等于其最终产品。27、资金流量核算基本指标之间的关系:(1)初次分派总收入=增长值-支付劳动者报酬+收到劳动者报酬-支付的生产税净额+收到的生产税净额-支付的财产收入+收到的财产收入(2)可支配总收入=初次分派总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3)总储蓄=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4)净金融投资=总储蓄+资本转移收入净额-资本形成总额-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5)净金融投资
19、=金融资产增长-负债增长财产收入产生于各种资产使用权的转让,涉及资金借贷产生的利息,股票买卖产生的红利,土地等资产出租形成的租金,专利、商誉等无形资产使用权转让产生的使用费等。28、初次分派总收入:是指生产活动形成的收入在参与生产活动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的所有者及政府之间的分派。初次分派总收入涉及劳动力报酬、土地租金、资本收入(利息收入、股本红利或未分派利润)、政府征收的生产税或支付的生产补贴。经常转移涉及除资本转移之外的所有转移,其形式有收入税、社会保险付款、社会补贴和其他经常转移。29、国际收支核算基本指标之间的关系:(1)经常账户差额=货品差额+服务差额+收益差额+经常转移差
20、额(2)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资本账户差额+金融账户差额(3)储备资产差额=货币黄金差额+特别提款权差额+外汇储备差额+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差额+其他债权差额(4)净误差与漏掉差额=-(经常账户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储备资产差额)30、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涉及:(1)货品(2)服务(3)收益(4)经常转移货品的出口记贷方,进口记借方。服务的贷方表达我国对外提供服务获得的收入,借方表达我国接受境外提供服务的支出。收益的贷方表达我国获得的收益,借方表达我国对外支付的收益。经常转移涉及侨汇、无偿捐赠、补偿等,贷方表达我国从国外获得的无偿转移,借方表达我国向国外提供的无偿转移。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
21、本和金融账户的借方表达资产增长或负债减少,贷方表达资产减少或负债增长。31、资产负债核算各指标之间的关系:(1)非金融资产+国内金融资产+国外金融资产+储备资产=国内负债+国外负债+资产负债差额(资产净值)(2)非金融资产=固定资产+存货+其他非金融资产(3)金融资产=国内金融资产+国外金融资产+储备资产(4)负债=国内负债+国外负债(5)资产负债差额(资产净值)=资产总额-负债总额第四章 国民经济行业记录一、农业记录1、农业涉及的行业大类:(1)种植业 (2)林业 (3)牧业 (4)渔业 (5)农林牧渔服务业种植业在整个农业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2、林业涉及:(1)造林 (2)育林(3)护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中 统计 实务 知识 重点 归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