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司法制度_(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司法制度_(2).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第一节 司法机构一、中国古代的司法机关 (一)中央司法机关 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司法制度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司法隶属于行政,国家元首(国王或皇帝)掌握最高司法权,拥有最高审判权,其实现途径主要有二: 一是对重大案件的最后裁决权。 二是一些皇帝亲自审理重大案件。中国古代中央司法机关主要有: 1.司寇 司寇作为中央最高专职司法官员上起西周晚期,下迄春秋战国。西周时正式设大司寇,辅佐周王处理全国的法律和司法事务,大司寇下设属官小司寇、士师、司刑、掌囚等司法属吏,负责具体司法工作。 2.廷尉 廷尉作为中央常设司法审判机关和最高专职司法官始于战国,历经汉和三国两晋南北朝
2、时期。战国时廷尉为最高专职司法官员。统一后,廷尉为九卿之一,成为常设的中央司法审判机关,下设正和左右监等属官,协助办理具体司法事务。廷尉的职责: 一是审理皇帝交办的案件,即所谓诏狱; 二是审理地方上移送的重大疑难案件。 3寺 晋南北朝时的北齐,最先将廷尉正式改名为寺,之后历代除元朝外,隋、唐、宋、明、清均以寺为中央三大司法机构之一,但其职责却前后有所变化。 隋唐时的寺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其主要职责: 一是负责审理中央百官犯罪与京师徒刑以上的犯罪案件,但对徒刑案件所作的判决,必须送刑部复核,死刑案件则须奏报皇帝核准; 二是对刑部移送的地方死刑案件拥有重审权。 北宋前期,寺职权被削弱,只负责依法断
3、决地方各州县报请复审的狱案,宋神宗元丰改制后,恢复了寺的职权。 元朝取消寺,明朝虽恢复寺,但却从主审机关变为慎刑机关,职责由唐宋时的审判转变为复核驳正。 清朝时的寺与明朝一样,仍为复核机关,但地位下降,主要职责仅为复核刑部拟判的死刑案件和主持热审。 概括寺的职权变化:隋唐宋时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专掌审判权。元代被取消,明朝虽恢复,但职责却由审判转为复核,权力渐轻,清朝时更是职权萎缩。 4.刑部 刑部的前身为三公尚书和都官尚书。晋初以三公尚书“掌刑狱”,南朝宋以都官尚书“兼管刑狱”;北齐都官尚书专掌“诏书律令勾检等事”,是隋唐刑部的雏形。 隋初定官制,刑部为六部之一,为中央最高司法行政机关,与中
4、央最高审判机关寺共掌司法,首创司法行政与司法审判分立体制。自此,刑部作为中央三大司法机构之一历经宋、元、明、清相沿无改,但其职掌却有所变化。 隋唐时的刑部,其职责主要有: 一是掌管司法行政事务; 二是复核寺判决的流刑以下案件与地方州县判决的徒刑以上案件,发现问题,徒流以下案件驳回原审机关重审,死刑案件则移送寺重审; 三是负责全国的狱囚管理,受理各地在押囚犯的申诉案件。宋朝时刑部职能与隋唐比变化不大。 元朝由于寺被取消,其部分职能归于刑部。致使刑部既为中央司法行政机关,又为最高审判机关。 明朝虽恢复了寺,但只专掌复核,刑部继续执掌审判职能。而且明初废宰相制度后,刑部地位提高,其组织机构亦相应扩大
5、。具体职能有四:其一是审理中央百官和京师地区的案件;其二是受理地方上诉案件;其三是审核地方徒刑以上重案;其四是代表皇帝去各地录囚,审理大狱。 清朝刑部仍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但其权力远大于明代,而且组织机构也大为扩展,包括十七清吏司、司务厅、秋审厅、提审厅和律例馆,实际权限包括: 第一,行使中央最高审判权。 第二,司法行政权。 第三,立法方面的职权。 概括刑部的职权变化: 隋唐时为中央司法行政机关,主掌与复核和刑罚执行有关的司法行政权; 元代时职能扩展,既掌司法行政权,又掌审判权; 明朝时虽主要掌审判权,但地位提高,组织扩大; 清朝时仍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但权限日宽,几乎包揽了包括最高审判权、司
6、法行政权和立法权等全部最高司法权力。 5御史台和都察院 监察机构御史台创始于西汉初期,两汉时,作为最高监察长官的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就广泛参与司法审判,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完善了御史台建制,使其成为国家司法的重要组成部门。 隋唐宋时期,御史台与寺和刑部共同构成中央三大司法机关。设台院、殿院和察院,并分别设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若干人。其主要职责: 一是纠察、弹劾百官之事; 二是监督寺和刑部的司法审判活动; 三是参与重大或疑难案件的审理; 四是受理行政上诉案件。 元朝御史台的地位提高,司法监察权有所扩展。同时,元朝还在地方上设了南台和西台两个行御史台,作为中台的派出机构,着重监察地方官吏。
7、 明初洪武年间扩大监察机构,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其职掌: 一是纠察百司; 二是监督刑部的审判和寺的复核; 三是审理官吏犯罪; 四是参加会审。 清朝沿袭明制,仍称都察院,但其监察职能却弱于明朝。另外: 1审刑院 审刑院是宋太宗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在宫中设置的司法审判机关,其职责主要是复核寺所裁断的案件。审刑院设置的目的在于加强皇帝对司法的控制。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诏令撤消审刑院。 2大宗正府 元初设置了大宗正府作为中央司法审判机关之一。主要由蒙古王公贵族掌管,其地位颇高,不受御史台监察,司法审判完全独立进行。 3宣政院 宣政院是元朝设置的全国最高管理机关与审判机关。主要司法职能是,
8、掌管审理重大僧侣案件和僧俗纠纷案件。 4理藩院 理藩院是清朝特设的中央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最高权力机关,其中专设理刑司负责对各少数民族地区重大案件的审判。 (二)地方司法机关 1奴隶社会夏、商和周的地方司法官员 奴隶社会时期地方与基层司法审判官通常称作“士”。负责审理所在地区的民事和轻微的刑事案件。 2封建社会时期的地方司法机关 中国古代自战国时起便确立了地方行政长官兼理司法的体制,一直延续到清末始终未改。 汉时期地方司法审判由郡守、县令兼理,一般案件可自行判决,但重大疑难案件则须报中央处理。另外,在郡设专职司法官吏决掾、县设县丞协助郡守、县令处理具体司法事务。县之下基层还设有啬夫、有秩、游徼等
9、乡官,负责基层的诉讼和赋税事务,调解和处理民事纠纷和轻微的刑事案件。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基本沿袭汉制。 隋唐时期州专职司法官吏增多。隋在州设司户书佐和司法书佐,唐则称司户参军和司法参军。司户者掌理民事纠纷,司法者专理刑事诉讼。宋朝地方政权分路、州、县三级。在路一级专设提点刑狱司,是为中央在各路的司法派出机构,负责复核地方审断的案件,而非一级司法审判机构。元朝地方有行省、路、府、州、县等地方行政机构,均兼司法职能。各行省设理问所,各路设推官,专掌刑狱。 明朝省一级设专门的司法机构提刑按察使司,掌一省的司法审判与监察,明朝还于州与乡之里社设立申明亭,申明亭以调处为主要手段解决民事纠纷,明朝在普通司
10、法机构之外,还特设特务司法机构厂、卫组织,厂、卫虽不是正式的司法机构,但却在皇帝的特许下,侦缉巡捕,自设特别法庭,直接参与司法审判,且权力远远大于正常的司法机构。 清朝省按察司为专职司法机构,督抚为中央派驻地方的最高行政兼司法长官。另外,清朝还专设了审理满人或旗人案件的机构。 二、清末与民国时期的司法机关 (一)清末司法机关的改革 清末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事务,不再兼理审判;改寺为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在地方一改行政长官兼理司法体制,州县设置初级审判厅,府设地方审判厅,省设高等审判厅,均为专门的审判机关;在各级审判机关中设置相应的检察厅,实行审检合署。检察厅的职责主要为:对刑事案
11、件进行侦察、提起公诉,实行审判监督,参与民事案件的审理,充当诉讼当事人或公益代表人。 (二)中华民国政府的司法机关 1普通司法机关中央设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地方上设高等、地方和初级三级审判厅,并在院和各级地方审判厅中设立相应的检察厅。 2特别司法机关包括两类:一是军事审判机关;二是特别区法院。 3平政院政府采用大陆法系的司法制度,与19141923年在首都设立平政院,作为专门的行政诉讼机关,将行政诉讼与普通的民、刑事诉讼分开。 (三)中华民国政府的司法机关 1普通司法机关 (1)地方法院。设于县或市。 (2)高等法院。设于首都、省、特别区和行政院直辖市。 (3)最高法院设于国民政府所在地。
12、 (4)检察机关的设置。实行“审检合署制”。 2特别司法机关 (1)特别刑事法庭。 (2)军事审判机关。 3行政法院 设立于1933年6月,隶属于司法院,负责全国行政诉讼审判事务,仅设于首都。 三、人民政权的司法机关 (一)工农政权时期的司法机关 1临时最高法庭 2地方所 4检察各级裁判部 3军事裁判机关 工农政权采取“审检合一制”,在各级审判机关设检察员,负责对刑事案件的侦察、预审和起诉事宜。 (二)抗日政权的司法机关 1边区高等法院 2高等法院分庭 3县司法处 4边区政府审判委员会 5检察机关 (三)人民政权时期的司法机关 1人民法院 分大行政区、省、县三级,分别隶属于同级政府。 2人民法
13、庭 人民法庭是土改中设立的临时司法机构,土改完毕人民法庭便被撤销。第二节 诉讼审判制度一、起诉形式与限制 (一)起诉形式 中国历史上自西周时起对起诉形式已有了较具体的规定。西周时以财货相告称“讼”,即民事诉讼;以罪名相告称“狱”,即刑事诉讼。说明当时已有民、刑诉讼之划分。无论民事还是刑事诉讼,大都由原告或当事人起诉,类似当今之自诉,轻微的案件以口头起诉即可,重大案件则须提交书状,民事案件书状称“傅别”,刑事案件书状称“剂”。起诉须交纳诉讼费,民事诉讼双方须交纳“束矢”(一百支箭),刑事诉讼双方须交纳“钧金”(三十斤铜),如不交纳则被认定“自服不直”,或不予受理,或判以败诉。 中国古代自朝起便建
14、立了较为完善的起诉制度,其起诉方式根据起诉主体之不同主要有两类: 一是官吏代表官府对罪犯的起诉,类似今之公诉; 二是当事人与其家属直接对罪犯的起诉,类似今之自诉。 汉代称起诉为“告劾”,与朝一样,分当事人自诉与政府官员公诉两种形式,但其公诉人主要是监察官吏。由于汉代起诉形式更接近近世,且基本定型,所以一直沿袭至清末。只是有些朝代称谓不同或有些特殊规定。 (二)自诉的限制 1限制亲属相告,尤其严禁卑幼控告尊长,奴妾控告主人 早在西周时期便规定父子不得相讼,下级贵族不得控告上级贵族。 朝在限制子告父母、奴告主方面有更为具体的规定。朝将自诉案件分为“公室告”与“非公室告”:公室告是指控告与自己无血缘
15、关系的他人盗窃和杀伤等行为,此控告司法机关必须受理;非公室告是指父母控告子女盗窃自己财产或子女控告父母、奴妾控告主人肆意加诸自己各种刑罚,此控告官府不予受理,如果坚持控告,则控告者有罪。 汉朝时确定了“亲亲得相首匿”的刑法原则,规定亲属之间可以互相首谋隐匿犯罪行为不予告发。同时,严禁卑幼控告尊长,违者以不孝死罪论处。 自此至清的历朝历代基本都有卑幼不得控告尊长的规定,视告发尊长或证言尊长为犯罪行为。 直到近代的中华民国政府,都有对直系尊亲属和配偶不得提起自诉的规定。 2严禁诬告 中国历史上自朝起便有严禁诬告的诉权限制。律规定,故意捏造事实陷害他人者,按其所诬陷的罪名,对诬告者处罚。之后历代法律
16、中,均有诬告反坐的规定。而明朝则加重了对诬告的惩处,明永乐年间还专定诬告法。 3严禁越诉 为了严格诉讼程序,汉律规定,人们必须按照司法审级逐级告诉,除有冤狱一般不准越级上诉。唐律也规定,诉讼必须自下而上向有管辖权的官衙提起,否则构成越诉罪,起诉者和受理人均要处笞四十。之后,宋、元、明、清诸朝法律均有越诉之禁。 4严禁在押囚犯控告 为了防止罪犯诬告他人或陷害原告,中国封建社会法律禁止未决犯告发犯罪,律、西晋、北齐、唐律、宋刑统和清律都有禁止在押犯告举他事的规定。 5民事诉讼的时间限制 为了避免因诉讼影响农业生产,唐律规定,在每年三月三十日至十月一日的农忙季节,官府不得受理涉与田宅,婚姻,债务等方
17、面的民事诉讼;宋朝则专门定有“务限法”,规定有关民事诉讼仅在农历十月一日至次年正月三十一日的四个月受理,最晚可延至三月三十日;清朝也规定,地方司法机关在每年四月一日至七月三十日间,除重大犯罪外,一般户婚,田土细事,概不受理。另外,宋朝还规定了民事诉讼的时效,超过时效的诉讼,官府不受理。二、上诉与直诉 (一)上诉 中国古代自西周就有了称作“乞鞫”的上诉制度。按当时的规定,审判官作出判决后,要向当事人宣判,称为“读鞫”;宣判后若当事人与其亲属对判决不服,可要求重新审理,称为“乞鞫”。乞鞫时限,据距离远近而有所不同,乞鞫案件由司寇审理并作出判决。重大案件要上报天子裁决。、汉基本沿承了西周的“乞鞫”制
18、度。 时为简化诉讼,防止拖讼,改汉代乞鞫上诉制度,晋代又恢复。北律则明确规定,对案件判决有疑问或诉说冤屈者,应重新审复。 唐代时上诉制度已较完备。断狱律规定,徒刑以上案件审结后,当事人对判决的意见,若不服提出申诉的,先由原审机关重审,原审机关不予改判的,即可逐级上诉,直至皇帝。唐代还规定了严格的上诉程序,受理上诉案机关由下至上有州司、尚书省、三司和皇帝四级。 宋代的上诉案件,先由同级审判机关部异司重审,称之为“别推”,仍不服,再移送上一级审判机关复审,称之为“移推”,还不服,则可申诉朝廷乃至皇帝裁决。 元朝如果主管官吏“受赂不法”,可径赴宪司控告。明朝重大特殊案件允许越级申诉。清律对上诉亦有清
19、晰的程序规定。 (二)直诉 直诉是指有重大冤情者赴京城向中央有关部门甚至皇帝本人申诉。直诉是诉讼中的特别上诉程序。中国古代直诉方式主要包括: 1、“路鼓”与“肺石” 西周时始有的直接上诉天子的两种方式。“路鼓”即在王宫门外悬鼓,申诉人可击鼓鸣冤,直诉国王;“肺石”即在王宫外设一块色赤如肺的石头,百姓若有冤者可立于上,相关司法官吏便会问其冤情以告于王。南梁时发展为“肺石函”投诉制度。直到唐代“肺石”仍为直诉的一种方式。 2、设登闻鼓 我国古代直诉真正成为固定的制度起始于西晋“登闻鼓”的设立。登闻鼓与西周时路鼓有相似之处,晋武帝时设登闻鼓,即悬鼓于朝堂外或都城,臣民若有重大枉屈可击鼓鸣冤,相关司法
20、部门闻声录状,奏报皇帝。北和南朝梁亦有此举措。此后历代相沿,只是设置的机构和地点有时不同。 3、邀车驾 邀车驾即冤抑者直接拦截皇帝的车驾以申诉。我国历史上唐、宋、元、明等朝代均有可以邀车驾方式直诉的规定。三、审级管辖 (一)中国古代的审级管辖 中国古代司法审级管辖制度在唐代之前相对简单,通常只分地方与中央两级管辖。 奴隶社会夏、商和周,一般民事和轻微的刑事案由称作“士”的地方司法官审理,重案与疑案则上报中央司法官审理。 、汉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兼理司法的地方行政长官郡守、县令或州牧,可自行判决一般民、刑案件,但重大或疑难案件则须报中央廷尉审理,并由皇帝最后裁决。 唐朝时构建了较健全的司法审级
21、管辖体制。 唐朝采取基层初审,逐级复审判决的审级管辖制度,所有的民、刑案件均须先在基层州县立案审理,但县一级仅有权对一般民事和笞、杖罪等轻微刑事案作生效判决,即一审终决; 徒刑以上案断后则须州府复审,州府复审后可对徒刑案作生效判决,经刑部复核后即可执行,即二审终决; 州府复审的死刑和流刑案,刑部复核后还要送寺复审,再送中书门下详复后,流刑案即可执行,死刑案则奏请皇帝裁定。 宋朝的审级管辖也规定的十分明确:县有权审决民事和杖以下刑案,徒以上案须将案犯与案卷并送州审;州有权审判徒以上所有案件,对徒刑案作生效判决;流刑以上案要经路提刑司转送刑部复核无误后,流刑案方能生效,而死刑案仍须报皇帝裁决。 元
22、朝的审级管辖为:地方路、府、州、县可自行断决民事和杖罪以下刑案,而徒、流和死案则要由司法监察机关复审后,再申报刑部作最后裁断。 明与清审级管辖小异。 州县为第一审级,有权审决民案和笞、杖、徒刑案件,流刑以上案预审后须转呈上级决定; 府为第二审级,复审州县上报的刑事案件,提出拟罪意见,再上报省按察司; 省按察司为第三审级,负责复核府上报的徒刑案件,复审军流、死刑案件; 清朝的督抚为第四审级,有权批复徒刑案件,复核军流案件,复审死刑案件,但军流案仍需报刑部批复,死刑案向皇帝奏报。 综上,可得出中国古代审级管辖的基本特点: 第一,所有一般民事案件均由基层司法机关审理,并作出终审判决。 第二,所有刑事
23、案件基本都由基层司法机关审理,但只能对笞、杖等轻微刑事案作生效判决,徒刑以上案必须送上级司法审判机关复审或复核才能生效。 第三,所有流刑案件基层初审、上级复审后,都必须经中央最高司法行政机关复核后方能执行。 第四,所有死刑案件经反复审、核后,最终由皇帝裁断。(二)中国近代的审级管辖 清末司法审级实行四级三审制:即对初级审判厅审判的案件若不服,可上诉到地方审判厅审判,仍不服,可上诉到高等审判厅终审;对地方审判厅审判的案件若不服,可上诉到高等审判厅审判,仍不服,可上诉到院终审。 中华民国政府基本也实行四级三审制。 中华民国政府实行三级三审制: 即地方法院管辖第一审民、刑案件与非诉事件; 高等法院管
24、辖不服地方法院第一审判决而上诉的案件,关于乱、外患和妨害国家罪的刑事第一审案件,以与不服地方法院裁定而抗告的案件; 最高法院管辖不服高等法院与其分院第一审判决而上诉的刑事案件,第二审判决而上诉的民、刑事案件,不服高等法院裁定而抗告的案件以与非常上诉案件。最高法院判决即为终审,但第三审仅为法律审。人民政权三个时期基本都实行两级终审制。抗战时期国共合作,虽承认政府的最高法院为国家最高审判机关,但仅是名义上的,并未将任何案件交予审判。 四、证据制度 (一)西周的证据制度 中国古代自西周起就强调审判要有事实依据,西周主要证据来源包括: 第一,口供。口供是西周审案之首要证据。为了求得口供并保证口供的真实
25、性,西周允许采用刑讯手段逼取口供;为了准确地把握口供,西周采取“五听”审讯方式,所谓“五听”,是审案过程中判断当事人述真伪的五种观察方式,其依次为辞听、色听、气听、耳听和目听。从这五种察颜观色的讯问方式可以看出,西周已经开始运用心理分析的手段审理案件。“五听”审讯方式一直为后世所沿用。 第二,人证。包括当事人的述与证人之证言。 第三,书证。西周时有关土地、债务纠纷要有相关的契约文书作证。 第四,物证。 (二)封建社会时期的证据制度 封建社会时期的证据制度建立于汉,发展于唐宋。 朝注重运用证据进行审判,主要表现: 第一,规定了严格的获取口供的程序。 第二,规定了严格的采证与勘验制度。 概括朝的采
26、证手段可以看出,时已建立起比较完备的证据制度。其中像有条件刑讯、重视现场勘验、强调各种证据的综合运用等制度对后世影响颇深,一直沿用至清末基本未改。 汉代基本继承了周以来的证据制度。汉代以后,证据制度中最变化无常的要属刑讯制度。 晋南北朝时期,为了逼取口供,发明了一些新的刑讯方法。 隋朝时,为了防止审判官滥用拷讯,开皇中期定制:“讯囚不得过二百;枷杖大小,咸为之程品,行杖者不得易人”。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证据制度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规定了严格的刑讯程序。 第二,唐律确定了据证定罪的原则。分两种情况: 一是在罪证确凿、人赃具获的情况下,虽无口供,据物证亦可定罪; 二是对法定不可拷
27、讯,可又未取得口供者,采取“众证定罪”,即如有三人以上,“明证其事”,便可定罪。 宋朝不仅将唐之“五听”审讯、拷讯程序、据证定罪等证据原则全数继承,而且制定了严格的检查勘验制度。其基本容包括: 一是在哪些情况下司法人员必须检验或不必检验; 二是检验须严守基层报检、州县官府初检和上级或相邻州县复检的法定程序; 三是检验必须作详细笔录; 四是检验人员须据检验围和时间如实检验,否则治罪。 宋朝对检验制度的重视和完善,推动了法医学的发展,一批检验学方面的专著相继面世,如克的折狱龟鉴、桂万荣的棠阴比事和宋慈的洗冤集录等。其中洗冤集录成就颇高,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医学专著,也是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著
28、。自宋迄清数百年中一直被奉为法医检验经典。曾被译为荷兰、英、法、德等国文字,传入各国。另外,在宋朝的民事诉讼中起着决定性的举证作用。 元朝在证据制度方面有特点的规定主要有二: 一是拷讯囚徒必须按制度施行; 二是规定了严格的勘验制度。 明朝时,法律虽对刑讯有一些具体规定,但明朝在审判实践中,拷讯几乎是无所节制的。清朝亦把刑讯作为主要取供手段。 (三)清末与民国时期的证据制度 清末诉讼法草案中规定了具有近代意义的证据制度: 刑事案证据的种类包括口供、检证笔录、证人证言、鉴定结论、文件证据、物证等; 民事案证据的种类包括人证、鉴定、书证、检证等。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进行了以废止刑讯为核心的证据制度改革
29、。规定:不论行政、司法官署,与何种案件,一概不准刑讯,若有官员再行刑讯将夺职并治罪。 中华民国政府证据制度中最大的特点是,采用“自由心证”的原则,即在诉讼过程中证据的取舍与证据之证明力不由法律预先作规定,而是据法官的理智和心信念,即所谓“心证”来自由判断和取舍。(四)人民政权禁止刑讯逼供、重证据不重口供的原则 人民政权三个时期的相关法律中都明确规定了坚决废止肉刑、禁止刑讯逼供、重证据不重口供的原则。 五、司法官责任与回避制度 中国古代自西周时起开始建立司法官法律责任制度。西周统治者强调司法的审慎,要求司法官依法办案,力戒徇私枉法,为此,对司法官责任规定了“五过”制度,所谓“五过之疵,惟官、惟反
30、、惟、惟货、惟来”。 其中“惟官”指法官依仗权势或官官相护; “惟反”指法官利用职权私报恩怨; “惟”指法官顾与亲属旨意屈法枉断; “惟货”指法官敲诈勒索,贪赃枉法; “惟来”指法官承受请托,枉法循私。 凡司法官审案有此“五过”之一,故意出入人罪者与所审案犯处相同刑罚。 朝对司法官责任规定更加明确,相关的罪名有:“失刑”罪、“不直”罪和“纵囚”罪。 唐代为了保证司法审判的公正、合法,采取了如下措施: 第一,规定了法官若量刑失准将承当相应的刑事责任。 第二,建立了共同审案的司法官员负共同连带责任的同职连署制度。 第三,规定了审判回避制度。唐称之为“换推”制,即凡主审官与当事人系五服亲属或姻亲关系
31、、师生关系,曾为本部行政长官,以与此前曾有仇嫌者,均应回避。 宋朝规定了严格而完备的法官责任制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法官若故意出入人罪,将根据其原因处以不同的但较重的刑罚。 二是法官要按规定的时限、规格要求办案,违背者,将承当失职的法律责任。 三是法官须严格按诉讼程序的要求办案,违背者要承当法律责任。 元朝为了司法审判公正,一方面对法官出入人罪规定了严格惩治方法;另一方面对于官司拖案,规定由相关的监察官吏进行纠讼;同时,规定审判官在“事关有服之亲并婚姻之家与曾受业之师与所仇嫌之人”时应该回避。 明律关于听讼回避的规定较前代更为具体。清律回避制度和法官责任的规定与明代基本相同,只是回避的围
32、除亲属、师生和仇嫌关系,还增加了同旗和同籍。 清末正式公布的具有近代诉讼法性质的唯一诉讼法规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第二章第三节中规定了审判官在五种情况下应回避。六、会审制度 中国历史上较为健全的会审制度始于唐代,主要的会审形式如下: (一)三司会审 唐代若遇特别重大案件,由寺、刑部、御史台三大司法机构长官寺卿、刑部尚书和御史大夫组成中央最高临时法庭共同审理,称作“三司推事”。明清时继承了唐代“三司推事”制度,凡遇特别重大案件,由三法司长官刑部尚书、寺卿和都察院左都御史共同审理,称为“三司会审”。 (二)圆审 圆审亦称“九卿会审”,源于明朝。明朝时凡特别重大案件,二次翻供不服,则由皇帝令吏、户、礼、
33、兵、刑、工六部尚书会同寺卿、都察院左都御史和通政使等九卿共同审理,最后由皇帝裁决。清朝承明朝,亦有九卿会审之制。 (三)会官审录 会官审录制度始于明太祖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是明太祖命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六科、通政司、詹事府以与附马都尉共同审理大狱的制度,死罪与冤案奏闻皇帝,其他依律决断。 (四)朝审 朝审制度始于明英宗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是每年霜降后,由三法司会同公、侯、伯爵,在吏部尚书(或户部尚书)主持下共同审理已决死刑案的会审制度。 清代的朝审是指刑部会同九卿、詹事、科道等对刑部监狱在押的监侯死囚的审录,审后要三复奏皇帝。 (五)大审 大审定制于明宪宗成化十七年(公
34、元1481年),是由皇帝委派太监会同三法司官员共同审录囚徒的会审制度,每五年一次。实际也是中国历史上录囚制度的一种特殊形式。 (六)热审 热审制度创制于明成祖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是在农历小满后十余日,由刑部奉旨会同太监、都察院和锦衣卫共同审理囚犯的制度,其目的在于署热之时,与时疏理牢狱,以宽待罪囚。 清朝热审是于农历小满后十日至立秋前一日,由寺左右二寺官员,会同各道御史与刑部承办司官员审理关押在京师各狱的笞杖刑罪囚。 (七)秋审 秋审源于明朝的朝审,是清朝最著名且最重要的一种会审制度。 秋审,简言之:复审地方上各省死刑案件的一种制度,因在每年秋季举行而得名。 上述会审制度主要作用有三:
35、 一是谨慎处理大案重囚; 二是便于朝廷尤其是皇帝高度控制司法审判大权; 三是与时疏理牢狱、宽待罪囚。 (八)会审公廨会审公廨又称会审公堂,是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扩大和延伸。所谓“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是指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与中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一种司法特权。依照该特权,凡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之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管辖,不论其发生任何违背中国法律的犯罪行为,或成为民事、刑事诉讼当事人时,中国司法机关无权裁判,只能由该国领事或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依据其本国的法律裁判,故领事裁判权亦称“治外法权”。随后,西方列强又采取种种卑劣手段,取得了对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争讼的“观审”和“会审”权,由此形
36、成了清末涉外诉讼中的观审制度和会审公廨。 所谓观审制度,是指原告是外国人,被告是中国人的案件,原告所属国领事官员可在审判时前往“观审”,中国审判官应以观审之礼相待。如外国观审官员认为中国审判官的审决不妥,可以出示新证据或提出再传原证的要求,甚至可以参与法庭辩论。“观审”制度是在1876年的中英和1880年的中美所签定的不平等条约中确立的。 1858年,俄、美、英、法各国强迫清政府分别订立条约,确定了中国官员与外国领事的“会审制度”,即对中国人与外国侨民之间发生的争讼,由中国地方官与领事官会同审断。 1864年清政府与英、美、法三国驻领事协议在租界设立“会审公廨”作为会审机关。 1868年,清政
37、府又与其订立洋泾浜设馆会审章程,其中规定:凡涉与外国人的案件,必须有领事官员参加会审;若被告为无约国人,也须有领事陪审;即使租界纯属华人之间的争讼,最终仍须由外国领事观审、判决。这样,就形成了“外国人不受中国之刑章,而华人反就外国之裁判”的奇怪局面。由此可见,会审公廨名为“会审”机关,实为外国领事控制的审判机关。 七、录囚和死刑复奏制度 (一)录囚制度 所谓“录囚”,是指上级司法机关通过对在押囚犯的复核审录,检查下级司法机关审案是否与时公正,以便纠正冤假错案并督办久系未决案的一项制度。录囚制度始于西汉,当时主要由地方长官州刺史或郡太守定期在所辖地区讯察狱囚,平理冤狱。自东汉始,皇帝亦亲自录囚。
38、录囚之制自汉代始创,迄无中断,直至明清。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录囚制度有所发展。 其表现: 一是皇帝深入地方上录囚; 二是普遍施行特使录囚制度; 三是设置掌管录囚的专职机构。 唐代进一步完善了录囚(又称虑囚)制度: 首先,皇帝亲自录囚成为常制。 其次,使录囚制度化,经常化。唐太宗明令:“诸狱之长官,五日一录囚”。录囚也是州府长官每年巡视属县的主要任务之一。 再次,御史台的监察御史要定期到京都诸狱录囚,不定期出使地方,“巡察州县,纠视刑狱”。使录囚亦成为监察机构的重要职责。 宋朝进一步严格录囚之制,规定诸州长吏五日一虑囚。 明朝创设了一种特殊的录囚方式大审。 录囚制度的作用主要有: 第一,加强了
39、自上而下的司法监督。 第二,使许多冤假错案得以平反昭雪。 第三,便于中央控制和掌握国家的司法权,并通过审判监督统一法律的适用。 第四,统治者可通过躬亲录囚,发现法律本身的失当之处,并加以修改。 (二)死刑复奏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死刑复奏制度形成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北律规定:各地死刑案皆须呈报皇帝过问,从而使死刑决定权完全归于皇帝。 隋朝开皇十二年下诏:“诸州死罪不得便决,悉移寺案复,事尽然后上省奏裁”。开皇十五年又定制:“死罪者三奏而后决”自此,死刑复奏成为一项固定的制度,为后世历代承用。 唐律规定,京城地区死刑案件,须经“五覆奏”,地方州县的死刑案件,须经“三覆奏”,批准后方能执行。 宋朝
40、的死刑复奏制度远逊于唐朝,京师地区的死刑案也仅一复奏。 明朝基本恢复了唐朝的复奏形式。 清代朝审的案件为三复奏,而秋审的案件为一复奏。 死刑复奏制度,一方面说明了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对事关人命的重大案件所采取的谨慎态度,另一方面他也是皇帝为高度监控司法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八、调解制度 (一)中国古代的调解制度 1调解的演变发展 我国的调解源远流长,早在西周时,地方官吏中就有“调人”之设。 汉时,县以下设乡,乡设有秩、啬夫和三老,掌管调解事务。调解不成再到县廷起诉。 唐代基层分设乡正,里正和村正,有权对民事纠纷进行调解仲裁,不能取决,方交县处理。 元代广泛运用调节方式解决民事纠纷。调解的方式有民间
41、调解和司法机关调解。元代的调解制度对明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明朝为调解民间纠纷专门于乡之里设立“申明亭”,而且明朝一般案件基层调处是必经环节。 清朝州县在自理的案件中都奉行“调处息讼”的原则,调处的方式分官府调处、基层保甲长调处、乡邻调处和亲族调处。 2调解的形式 (1)官府调解。主体主要是州县官和司法机关,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2)民间调解。三种形式: 一是基层社会组织的调解。 二是宗族的族长调解。 三是乡邻之间的调解。 (3)官批民调。具有半官方性质。官府在审案过程中,如认为不值得传讯或不便公开传讯,即批令乡保、亲族人等加以调解,并将调解结果报告官府。 3调解的原则 (1)调解的围是民事纠
42、纷和轻微的刑事案件,超出此围即。 (2)调解尽管具体主持人不同,但均要在国家权力机构的制约下进行。 (3)调解要以法律和伦理道德为准绳,依法调解与依礼调解互补。(二)人民调解制度 1.调解的组织形式 (1)民间自行调解。 (2)群众团体调解。 (3)政府调解。 (4)司法机关调解。 2.调解围 民事纠纷和轻微刑事案件均可进行调解。但法律另有规定者除外。 3.调解的原则 (1)调解必须双方自愿,不许有任何强迫。 (2)调解必须以法律为准绳。同时也可以适当照顾民间之善良民俗习惯。 (3)调解并非诉讼必经程序。当事人不愿调解,或达不成协议时,任何一方都有权向司法机关起诉。第三节 狱政制度一、监狱设置
43、 (一)奴隶社会夏、商、周的监狱设置 据竹书纪年载:“夏帝芬三十六年作圜土”。所谓“圜土”,即用土构筑的圆形的围墙,夏代即以此为监狱,拘押囚犯。有人认为“夏台”为夏朝中央监狱的名称。 商承夏,仍称监狱为“圜土”。商代还把监狱称之为“囹圄”。 西周时期,监狱仍称“圜土”或“囹圄”。 (二)封建社会时期的监狱设置 朝的监狱分中央与地方两类监狱:中央设廷尉狱;地方郡、县则分别设关押其所属管辖的一般案犯的监狱。 汉承制,在中央设廷尉狱,武帝后又在中都设置二十六所中央监狱,汉朝地方普遍设狱,史称当时“天下狱二千余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监狱机构设置有所发展,其表现: 一是时在军中设狱。 二是西晋在其
44、都设两狱,从而开中央设两狱制度之先河。 唐朝的监狱设置已成体系:在中央设寺狱;在京师设京兆狱和狱;在地方,“凡州县皆有狱”。 宋朝初年,将寺狱移至御史台,称“台狱”。后又恢复寺狱,但仍保留台狱。 元朝监狱设置与唐宋不同的是,首次在刑部设立监狱。当然这与元取消寺不无关系。另外,元实行司法机构多元化,因此其监狱机构也相应多元。 明朝监狱设置可分为中央、地方和特务组织厂卫监狱三大类,厂卫监狱主要监禁政治犯。 清代监狱设置与明代基本相同,但由于清朝司法机构多元,相应地设有一些专门监狱。 (三)清末与民国时期的监狱设 清末仿资本主义国家监狱,改旧式为新式监狱,促进了中国监狱设施的现代化。 中华民国政府时
45、期,继续清末进行监狱改良,并着手筹建各类“新式监狱”,但据记载,中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全国共设置监狱一千七百余所,直到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统计,全国新式监狱也仅建六十三所,其余仍为旧式监狱。 中华民国政府时期,监狱设置分几类: 第一,普通监狱。分新式与旧式两种。 第二,军人监狱。关押了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者。 第三,少年监狱。用于监禁未满十八岁的刑事案犯。 第四,拘留所。拘留所是警察机关直辖的监狱设置。 第五,法院看守所。各级法院均有设置。 政府还没有一些特殊监狱机构,主要有:反省院、集中营、宪兵司令部看守所和“保安处分”执行场所。 二、监狱管理制度 (一)封建社会时期的监狱管理制度 我国封建社会的监狱管理制度形成于汉,成熟于隋唐,以后历代又进行了一些完善。 据史料记载,朝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严密的监狱管理制度。主要从三个方面作了较具体的规定: 一是在监押管理上,除专设狱吏,还以轻刑犯监管重刑犯。 二是在生活方面,保证了囚徒的基本生活。 三是在劳动管理方面,有定额和质量要求,达不到者将受到处罚。 两汉形成了一套基本完备的监狱管理制度。汉除继承的一些制度外,新的规定主要有: 第一,在监押方面, 一是规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