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优秀教(学)案.doc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优秀教(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优秀教(学)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WORD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难点:使学生经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主题图)。在我
2、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多媒体演示: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从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能提出数学问题吗?我们选择一个。叔叔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二、探索加法交换律: 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 学生列式: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同样的一幅图,同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列出了两道不同的算式,其中“4056是用上午的路程加上下午的路程,“5640”呢?(下午的路程加上上午的路程) 两道算式都表示把上午的路程加上下午的路程合起来,所以都等于?(96千米) 两道算式得数一样,我们可以用“=”把它们连成一个等
3、式。(屏示等式:4056 =5640) 2观察等式,发现个案特点: 仔细看这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验证,并简要表示规律。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有这样的规律呢?当我们对这个发现有疑问时,怎么办?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举例进行验证。生汇报交流(汇报时,教师在屏幕上输出学生举出的等式:)像这样的等式你能再写几个吗? 追间:类似这样的等式能写完吗?(屏示省略号。)虽然咱们写出的等式各不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它们却蕴藏着共同的规律,你发现了吗?交流一下。师小结: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刚才,我们用语言把加法中的这个规律表达了出来,其实,我们还可以用一些更为简洁的方式来表达,比如用汉字、图
4、形、字母等写成等式,也能表示这样的规律,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吗?(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交流。) 4用字母表示交换律: 刚才大家想出的等式都很好,不仅能把我们发现的规律表示出来,而且比语言叙述更简洁。其实这个规律,是加法的一个很重要的运算律。(板书:运算律)能给它取个名字吗?加法交换律。 在数学上,我们通常用字母a和b来表示两个加数,那么,加法交换律可以写成:a+b=b+a。 加法交换律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想一想,什么时候曾经用过它? 5巩固练习(抢答)。(屏示:你能根据运算律填一填吗?) 出示:96+35=35+ 204+=57+204 37+=59+ 76+=+76 这4道练习都用到了哪个运
5、算律?(加法交换律) 三、探索加法结合律。 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加法结合律。 回到操场,刚才是跳绳的同学,现在有什么变化?(屏示:23个踢毽子的女同学) 仔细看(屏示大括号),你看懂了吗?(求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有三部分,你打算先求什么?(跳绳的有多少人?)(屏示动态结合过程)会列综合算式吗?(28+17)+23。 师:你给28、17加上了括号,表示什么?(先算28加17)先把跳绳的人数合起来,再加上踢毽子的人数。 还可以先求什么?(女生的总人数)(屏示动态结合过程)现在算式怎么列? 28+(17+23),现在括号加在了什么位置?表示什么?(先算17加23),也就是先把女生的人数合起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数学四 年级 下册 加法 运算 定律 优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