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自考经济法概论模拟试题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自考经济法概论模拟试题附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自考经济法概论模拟试题(附答案).txt生活,是用来经营的,而不是用来计较的。感情,是用来维系的,而不是用来考验的。爱人,是用来疼爱的,而不是用来伤害的。金钱,是用来享受的,而不是用来衡量的。谎言,是用来击破的,而不是用来装饰的。信任,是用来沉淀的,而不是用来挑战的。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B)后,由德国学者归纳和提出的经济法,才是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A、垄断阶段B、第一次世界大战C、美国大萧条D、第二次世界大战2、从经济法学在各个国家的发展
2、情况上看,经济法规范是(A)。A、普遍存在的B、多在制定法国家C、判例法国家少一点D、整体发展不平衡3、经济法的(C)是其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重要方面。A、法律关系B、社会关系C、调整对象D、法律体系4、经济法的经济性和规制性特性,是经济法的目的和(D)的法律化。A、过程B、用途C、价值D、工具5、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密切联系表现在( B )A、调整对象B、执法主体C、手段D、宗旨6、经济法调整的一个直接的目的是,解决(C)问题。A、竞争和垄断B、自由与制约C、市场失灵D、公平与效率7、对于经济法宗旨的概括,应当体现经济法的特色,这是指经济法的(A )A、独特性标准B、普遍性标准C、包容性标准D、
3、目的性标准8、调制法定原则更强调( A )A、内容法定和程序法定B、符合规律和公平有效C、调整目的和平衡协调D、经济目的和社会目的9、在下列关于经济法主体理论的说法中,对的的是( C )A、经济法主体不是由调整对象决定的B、第三部门可以成为经济法最重要的主体C、调控主体与受控主体的联系重要是通过调制行为来实现的,其地位是非平等的D、只有具有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的主体才干成为经济法主体10、从经济法主体行为对象作出分类,可以分为(C)。A、单方行为和非单方行为B、自为行为和代理行为C、抽象行为和具体行为D、积极行为和悲观行为11、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责任,可以依据违法主体的不同,分为( A )A、调制
4、主体的法律责任和受调制主体的法律责任B、补偿性责任和处罚性责任C、经济性责任和非经济性责任D、重大责任和一般责任12、国家通过拟定法定利率、税率、汇率、价格等等经济参数,调节经济活动,这是一种(D)A、计划指导方法B、强行控制方法C、利益诱导方法D、直接调控方法13、在财政法律体系中,作为核心法、骨干法的是(B)A、国债法B、预算法C、政府采购法D、转移支付法14、不规定还本付息期限,债权人可按期取息,但无权规定清偿本金的国债称为( C )A、长期国债B、特种国债C、不定期国债D、不上市国债15、税法的核心要素是( D )A、税法主体B、税种C、计税依据D、税率16、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执行货币政
5、策的需要,可以决定对商业银行贷款的数额、期限、利率和方式,但贷款的期限不得超过( A )A、1年B、2年C、3年D、4年17、政府对市场活动的宏观调控从法律意义上讲,重要行使的是( B )A、公权利B、公权力C、私权利D、私权力18、央行首要和直接的货币政策目的是(C)A、稳定物价B、经济增长C、币值稳定D、充足就业19、作为国家计划管理、实行宏观调控的基本计划形式是( D )A、长期计划B、中期计划C、短期计划D、中、长期计划20、被认为是市场规制法特别是反垄断法产生的标志的法律是( C )A、克莱顿法B、联邦贸易委员会法C、谢尔曼法D、鲁宾逊帕特曼法21、垄断具有(C)A、社会危害性B、侵
6、权性C、违法性D、需要打击性23、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强制经营者从事法律所严禁的排除或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称为( D )A、行政性强制交易B、行政性限制市场准入C、行政性划分经营范围D、行政性强制经营者限制竞争24、下列行为中,不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是( A )A向权利人高价购买其商业秘密B未经权利人批准披露商业秘密C行为人合法获取商业秘密,但未经权利人允许而使用D行为人购买明知别人通过不合法手段获取的商业秘密25下列活动中,合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是( )A工厂为生产购买原料B公司之间的贸易活动C公民之间的物品互换D公民在超市购物26、商业银行的设立、变更、终止由(B)批准。A、央行
7、B、银监会C、工商部门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27、银行可以投资于(D)A、股票B、不动产C、公司股东D、政府债券28、证券发行人、承销的证券公司虚假陈述致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承担补偿责任,其负有责任的董事、监事、经理承担( C )A、补偿责任B、补充补偿责任C、连带补偿责任D、垫付补偿责任29、下列选项中,属于套汇行为的是( C )A、不按照国家规定将外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的B、违反国家规定将外汇汇出或携带出境的C、以人民币为别人支付其在境内的费用,由对方付给外汇的D、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放在境外的30、下列组织以营利为目的的有(C)A、证券交易所B、证券业协会C、证券交易服务机构D、证券登
8、记结算机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根据本书的分类和体系,经济法体系的构成涉及(BC)A、市场主体法B、宏观调控法C、市场规制法D、社会保障法E、行政法32、经济法的运营态势有(ABC)A、良性B、中性C、恶性D、司法因素E、执法因素33、货币政策涉及(ABC)A、信贷政策B、利率政策C、外汇政策D、再贷款E、公开市场操作34、下列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有(BC)A、特许协议B、过剩生产C、搭售D、委托经营E、兼并35、对虚假陈述可以着重从下
9、列哪些方而判断?(ABCDE)A、认知的致误性B、受众的一般性C、认知的常态性D、广告的整体性E、致误的也许性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对策行为 是市场主体所从事的具有经济法意义的博弈行为,它可以分为横向对策行为和纵向对策行为两类。37、宏观调控 是指政府为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应之间的平衡,保证国民经济连续、稳定、协调增长,而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对社会经济运营的调节与控制。38、累进税率 是指随着征税对象的数额由低到高逐级累进,所合用的税率也随之逐级提高的税率,即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合用的税
10、率越高,反之则相反。39、市场支配地位 市场支配地位,则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中对其他经营者有较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表现为影响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可以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等方面的能力。40、知情权 是消费者享有的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1简述调制受体的义务。一方面,接受调制的义务,是指调制受体应当接受调制主体依法作出的调制,遵从那些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调制。另一方面,上述的接受调制的义务,重要是从纵向对策的角度来看的。从横向对策的角度来说,则涉及依法竞争的义务。再次,调制受体的依法竞争义务
11、,除了传统意义以外,还也许随着结识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含义。最后,从角色理论的角度来看,各类主体都也许成为竞争者。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属于第三部门的各类主体,同样也许成为竞争者,因而也要履行依法竞争的义务。42、简述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1、总量平衡与结构优化原则2、政府调控法定原则3、政府调控适度原则4、注重调控效益原则43、简述违反预算法的法律责任。违反预算法的法律责任重要有以下规定:(1) 擅自变更预算的法律责任。即各级政府未经批准,擅自进行预算调整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追究行政责任。(2) 擅自动用库款的法律责任。即擅自动用国库库款或者擅自以其他方式支配已入国库的
12、库款的,由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退还或者追回国库库款,并由上级机关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给予行政处分。(3) 违法进行预算收支的法律责任。隐瞒预算收入或者将不应当在预算内支出的款项转为预算内支出的,由上一级政府或者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责令纠正,并由上级机关给予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行政处分。44、简述侵犯商业秘密不合法竞争行为的几种情形。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重要表现为以下三类:(一) 不妥获取行为不妥获取行为是指未经权利人批准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涉及:(1) 盗窃以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2) 利诱以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3) 胁迫以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4) 其他通过
13、强制或非强制手段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二) 不妥披露行为涉及:(1) 口头公开;(2) 书面公开;(3) 电子公开。电子公开是指运用电子介质有线或无线连接以传播信息的行为。(三) 不妥使用行为具体形式:(1) 依其取得方式,可分为合法获取的不妥使用和不妥获取的不妥使用。合法获取的不妥使用,是指行为人合法获取商业秘密,但未经权利人允许而使用。(2) 依其使用人与获取人是否为同一人,分为自己不妥使用和不妥允许别人使用。45、简述证券市场中虚假陈述的定义及其特性。证券市场中的虚假陈述,是指对也许影响证券发行、上市、交易及其相关活动的事实所作的不真实、误导性的或有重大漏掉的记载或介绍。证券市场中的虚假陈述是不合法竞争行为中的虚假陈述在证券市场中的特殊表现,应予严禁。虚假陈述的特性:(1) 虚假陈述的主体是特殊主体,既涉及拟发行股票、债券的公司,发行人、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交易服务机构、社会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也涉及证券业协会、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新闻传播媒介从业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如文秘等)。(2) 虚假陈述的主观方面是虚假陈述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3) 虚假陈述客观方面,其内容是也许影响证券发行、上市、交易及其相关活动的不实信息,在行为方式上是作不真实、误导性的或有重大漏掉的记载或介绍,在后果上是已经导致或也许导致误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