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级心理咨询师简答题重要考点.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三级心理咨询师简答题重要考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三级心理咨询师简答题重要考点.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案例问答题知识要点1、如何拟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你在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如何选择切入点.)应依据以下参照点:(1)求助者积极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征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测到的疑点。(3)心理征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4)上级心理征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的。(5)会谈目的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解决。2、不恰当提问的悲观作用。(1)导致依赖。(2)责任转移。(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5)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6)提问过多可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3、错误提问的性质种类。1“为什么”的问题。2多重选择性问题。3多重问题
2、。4修饰性反问。5责备性问题。6解释性问题。4、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1)可接受。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爱好。(2)有效: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对进一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故意义;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故意义;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对的理解问题有帮助。(3)积极: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5、摄入性谈话的注意事项。1、态度必须保持中立;2、提问中避免失误;3、不能讲任何题外话;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5、在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
3、话做结束语,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6、使专心理测验的程序及注意事项。(1)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批准。(2)依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3)测量结果假如与临床观测、会谈法的结论相左,不可轻信任何一方。必须重新进行会谈,而后再进行测评。注意事项:(1)不得乱专心理测验。(2)不得使用“地毯式轰炸”方式实行心理测验。7、乱专心理测验的形式有几种?(1)目的不明确、依据不充足地随意使用。(2)单纯依赖心理测验结果,不与临床表现相对照,片面给出诊断和制定矫治措施。(3)未查明某种心理测验自身可靠性(信度、效度)以及常模的时限便使用。(4)在诊断目的以外使专
4、心理测验。(5)不按心理测验的程序规定和操作规定实行心理测验。(6)超过某种心理测验自身功能,主观地对数据和结果进行解释。(7)使用盗版软件实行心理测验。(8)将直接翻译而未经修订的测验工具用于临床。8、假如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量表?(1)选择测评量表,应有针对性。(2)为寻找心理问题的因素而使用量表,如社会再适应量表(SRRS)以便查找两年来是否有重大生活事件发生或是否有应激的叠加效应发生;为了探索求助者行为的倾向性,如16pf。(3)为评估临床症状严重限度而使用量表,比如scl-90,SAS,SDS,MMPI。9、临床资料整理归纳涉及哪些方面。(一)一般资料:(1)求助者的人口学资料。(2)
5、求助者生活状况。(3)婚姻家庭。(4)工作记录。(5)社会交往。(6)娱乐活动。(7)自我描述。(8)求助者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二)个人成长史资料:(1)婴幼儿期。(2)童年生活。(3)少年期生活。(4)青年期。(5)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三)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1)精神状态。(2)身体状态。(3)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10、如何对求助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定性分析?(判断是否属于征询范围)1、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原则来判断求助者心理活动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统一性、一致性、稳定性) 2、根据求助者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性为表现进行定性
6、3、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判断4、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限度来分析。11、验证资料可靠性的方法有哪些?(1)可以使用补充提问。(2)可以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的办法来验证。(3)可以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12、拟定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关键点的原则。答:(1)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因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 (2)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但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自身性质不变。13、一般、严重、心理问题诊断的环节:(1)分析求助者是否有器质性病变(2)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和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三原则、积极求医、自知力等)(
7、3)分析求助者内心冲突的类型,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4)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5)拟定求助者心理问题连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限度。(6)形成初步诊断。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冲突是常形的,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连续满一个月,或间断地连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3.不良情绪反映仍在相称限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情
8、绪尚未泛化)。一般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连续时间较短,情绪反映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映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严重心理问题:1.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因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2.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连续时间在2个月以上,半年以下;3.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4.痛苦情绪不仅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并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映对象被泛化。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映强烈、连续时间较长、内容充足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内心冲突是变形的,但
9、又不能确诊为神经症。可以根据许又新专家神经症的简朴评估法。(大于三个月)心理冲突的常形:1.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2 2.心理冲突带有明显的道德性质,无论持什么道德观点,总可将冲突的一方视为道德的,而另一方视为不道德的。心理冲突的变形:1.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或者它涉及的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一般人认为简直不值得为它操心,让人难以理解,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解决不了。2.心理冲突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3.心理冲突的变形是神经症性的。要注意的是,一旦出现头痛、失眠、记忆差或内脏功能障碍,本来不明显的心理冲突便会锋利化,也很容易出现变形,如明显的疑病症状
10、。神经症的简朴评估法:(1)病程:不到3个月为短程,评分1;3个月到1年为中程,评分2;1年以上为长程,评分3。(2)精神痛苦的限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积极设法摆脱,评分1;中度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干摆脱,评分2;重度者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或易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3。(3)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分1;中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分2;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
11、交往完全回避,评分3。假如总分为3,可以认为还不够诊断为神经症。假如总分不小于6,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测确诊。要补充说明的是,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估,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评估涉及的时间太短是不可靠的。14、对的的五种征询态度是什么?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15、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征询关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征询前的准备工作:如服装、表情;2、礼貌接待、礼貌用语:3、间接询问求助者需要那些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4、结束后表白态度能否提供帮助;5、避免紧张情绪6、语速适中吐字清楚、避免使用方言;7、反复说明保密制度;8、不吸烟、不做
12、多余、下意识动作。16、如何做到恰本地表达尊重?(1)尊重意味着无条件接纳。(2)尊重意味着平等。(3)尊重意味着礼貌。(4)尊重意味着信任。(5)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6)尊重意味着真诚。17、热情体现在哪几个方面?(1)在初诊阶段打好热情的基础。(2)通过倾听和非言语行为,表达热情。(3)征询中耐心,认真,不厌其烦。(4)征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受到温暖。18、表达真诚时需注意什么?(1)真诚不等于说实话。(2)真诚不是自我发泄。(3)真诚应实事求是。(4)真诚应适度。(5)真诚还应体现在非言语行为上。(6)表达真诚应考虑时间因素(7)真诚体现在征询师的坦诚上。19、使用共情时应注意什么?(
13、1)征询师应从求助者而不是自己的角度来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2)征询师的共情不是规定必须有与求助者相似的经历感受,而是能设身处地的理解(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4)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适度;(5)表达共情应善于把握角色。(6)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7)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特性。(8)征询师应要验证自己是否与求助者产生共情。20、使用积极关注时应注意什么?(1)积极关注就是辩证客观的看待求助者(2)积极关注就是帮助求助者辩证、客观的看待自己;(3)避免盲目乐观。(4)反对过度悲观。(5)立足实事求是。21、在进一步了解求助者时使用的思绪是什么?(1)明确求助者
14、想要解决的问题。(2)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3)通过对求助者言行的反映,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4)进一步探讨求助者的深层因素。22、有效征询目的的几个要素。(1)属于心理学范畴。(2)积极的。(3)具体或量化的。(4)可行的(5)可以评估的。(6)双方接受的。(7)多层次统一。23、征询师对征询目的的错误观念有哪些?(1)持完全中立的态度,不带有任何自己的价值观。(2)给求助者灌输、传授一些对的的、健康的价值观。(3)把求助者的快乐、满足作为征询目的。(4)把求助者能否适应环境作为征询目的。24、心理征询师应如何和求助者商定征询方案?1、征询方案应由双方在互相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
15、。2、一方面向该求助者介绍征询方案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按照征询目的、原理与方法、评估、双方的责权义、时间与次数的安排、费用的估计及其他等项目内容逐个商定3、征询方案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征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4、最终制定的征询方案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5、征询方案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25、征询方案的内容。(1)征询目的。(2)征询的具体心理学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和过程。(3)征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4)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5)征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6)征询的费用。(7)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26、如何和求助者商定征询目的?1、一方面向求助者介绍征询目的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2、
16、根据征询目的的有效特性,按照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具体的、可行、可评估的、双方都接受的及多层次统一的等项内逐个商定;3、征询目的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征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4、当求助者与征询师的意见不一致时,以求助者的意见为主;5、征询师应对征询目的进行整合;6、最终制定的征询目的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7、征询目的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27、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1)打断求助者,作道德或对的性判断;(2)急于下结论。(3)轻视求助者的问题。(4)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5)不适本地运用征询技巧。28、内容表达与内容反映的区别。内容表达是征询师表达自己的意思,而内容反映是
17、征询师反映求助者的叙述。虽然内容反映中也具有征询师所施加的影响,但比起内容表达来,则要显得隐蔽、间接、薄弱得多。29、心理征询师应用面质技术的目的是什么?1、在于协助求助者促进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及所处境况的进一步了解;2、在于激励求助者放下自己故意无意的防卫心理、掩饰心理来面对自己,面对现实,应由此产生的富有建设性的活动;3、在于促进求助者实现言语和行动的统一,抱负自我和现实自我的一致;4、在于使求助者明了自己所具有而又被自己掩盖的能力、优势,即自己的资源,并加以运用;5、在于通过征询师的面质给求助者树立学习、模仿面质的楷模,以便将来自己有能力对别人或者自己做面质,而这一点是健康人生所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三级 心理咨询 答题 重要 考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