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重点工商管理与会计学专业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重点工商管理与会计学专业春.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商管理和会计学开放本2023春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重点考试题型: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判断对的与错误(对的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论述题:(15分)一、重点概念:1资本市场:又称中长期金融市场,是以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中长期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广义的资本市场涉及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市场和有价证券市场两大部分;狭义的资本市场则专指发行和流通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的市场,统称证券市场。2. 货币市场:又称短期金融市场,是以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
2、资金融通的场合,重要解决市场参与者短期性的资金周转和余缺调剂问题。3.直接融资: 资金供求双方通过特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融资形式。其工具重要有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4.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涉及: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隐蔽型通货膨胀的鉴定需要借助结余购买力、货币流通速度等变动率、市场官价与黑市的差异、价格补贴状况、市场供求状况等其他指标。5经济货币化: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其所有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6公司信用:是指以公司作
3、为融资主体的信用形式,即由公司作为资金的需求者或债务的融资活动。其重要形式涉及商业信用、银行贷款、公司的债权信用和股权信用等。7货币政策: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用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狭义的货币政策则限定在中央银行行为方面,即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的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营的各种方针措施。8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互相关系与配合的状态。9格雷欣法则: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当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
4、的通货,即良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国外,退出流通,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10货币乘数:指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长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应量增长或减少的倍数,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11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在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钞票及银行体系准备金(涉及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基础货币作为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发明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12国际资本流动:资本跨越国界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运动。国际资本流动涉及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个方面。根据资本的使用或交易期限的不
5、同,可以将国际资本流动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13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合。它是一国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多个子市场,其中最重要的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14派生存款: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出来的存款。15间接标价法: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亦称应收标价法。16直接标价法: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亦称应付标价法。17商业银行:从事各种存款、放款和汇兑结算等业务的银行。其特点是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在所吸取的各种存款中占相称高的比重,商业银行存放款业务可以派生出活期存款,影
6、响货币供应量,也被称为“存款货币银行”。 18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19票据贴现:当票据的持有者在票据未到偿还期而又需要进行支付时,票据持有人就可以背书,然后把它以一定的价格转让给金融机构,获得现款进行支付,这种活动称作票据贴现。二、重要问题:1同业拆借市场的特点同业拆借市场。同业拆借市场是各类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拆借活动所形成的市场。其特点是:参与者限于金融机构;拆借时间短;没有特定金融工具;拆借利率变化频繁,可以灵敏反映金融体系的资金供求状况,影响力大。2什么是通货膨胀?鉴定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有哪些?通货膨胀(inflati
7、on)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涉及: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隐蔽型通货膨胀的鉴定需要借助结余购买力、货币流通速度等变动率、市场官价与黑市的差异、价格补贴状况、市场供求状况等其他指标。 3结合利率发挥作用应具有的条件,论述我国应如何充足发挥利率的作用关于利率发挥作用须具有的条件: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 适当的利率水平; 合理的利率结构。 利率发挥作用不是无条件的。它一方面要受到利率管制、授信限额、市场开放限度、利率弹性等环境性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具有完善的利率机制,其中涉及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灵
8、活的利率联动机制、适当的利率水平、合理的利率结构等。假如利率机制自身存在缺陷,那么利率的杠杆性作用也很难发挥出来,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充足发挥利率的杠杆性作用,就是要强调市场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使政府对利率的调控间接化。中央银行应建立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体系,从而使三大货币政策工具都能影响利率,并使反映市场供求的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符合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商业银行体系对利率的升降变化应有相称的灵敏度;微观经济主体的融资行为要建立在健全的利益机制基础上,且对利率有较高的弹性。只有从几个方面逐步进行改革,才干改善现有利率机制,充足发挥利率对我国经济的作用。4
9、简述金融压制论与金融深化论的意义和局限性之处(1)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得麦金农和爱德华萧提出的金融压制和金融深化合称为“金融二论”。当金融业可以有效地动员和配置社会资金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大了金融需求并刺激金融业发展时,金融和经济发展就可以形成一种互相促进和互相推动的良性循环状态,这种状态可称作金融深化。但若由于政府对金融业实行过度干预和管制政策,人为压低利率和汇率并强行配给信贷,导致金融业的落后和缺少效率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呆滞反过来又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时,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就会陷入一种互相挚肘和双双落后的恶性循环状态,这种状态就称作金融压制。 (2)金融压制政策所带来的金融
10、萎缩严重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使得发展中国家陷入金融萎缩和经济萎缩的恶性循环。为解除对金融资产价格的不适当管制,进行了金融自由化、金融深化的改革。金融深化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呈现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状态。通过金融深化可增长储蓄、扩大投资、提高就业量和总收入以促进经济增长。然而,发展中国家要实钞票融深化一方面应具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政府放弃对经济活动特别是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干预和管制;第二,政府允许市场机制特别是利率汇率机制自由运营。这样,一方面健全的金融体系和活跃的金融市场就能有效地动员社会闲散资金并促使其向生产性投资转化,还能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益的部门和地区以优化资源配置,促
11、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经济的蓬勃发展,通过增长国民收入和提高各经济单位对金融的需求,又刺激了金融业的发展,由此可以形成金融经济发展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3)麦金农和萧提出的“金融二论”,引起了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的重视,一些国家以此理论为依据,推行了以金融自由化为核心的金融改革。从实践的结果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未达成该理论所描述的目的。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中国家频繁爆发金融危机,更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对“金融二论”中的一些观点和主张产生了怀疑。解除不合理的管制或过度干预是必要的,但过度强调金融自由化、完全自由放任则是行不通的。要改变经济发展落后的局面,仅解决
12、金融问题、强调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对“金融二论”进行认真的辨析,才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的对待和借鉴该理论。5为什么要划分货币层次? 我国货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意义:现代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信用货币的构成十分复杂,货币形式多样,涉及钞票和各种存款货币,不同形式的信用货币对经济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中央银行对它们的控制和影响能力也不同,为准确把握和调控货币运营,需要对信用货币划分层次。我国中央银行从1994年开始对货币量划分层次,目前我国货币划分为三个层次,M0、M1、M2。M0流通中的钞票;M1:M0+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M2:M1+公司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13、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货币流通量=货币供应量货币流通速度6简述货币政策最终目的及其含义货币政策: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用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狭义的货币政策则限定在中央银行行为方面,即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的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营的各种方针措施。(1)货币政策的目的一般可概括为:稳定物价、充足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 (2) 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较复杂,有的一定限度上具有一致性,如充足就业与经济增长;有的相对独立,如充足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更多表现为目的间的冲突
14、性。各目的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物价稳定与充足就业之间存在一种此高彼低的交替关系。当失业过多时货币政策要实现充足就业的目的,就需要扩张信用和增长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扩大生产规模,增长就业人数;同时由于需求的大幅增长,会带来一定限度的物价上升。反之,假如货币政策要实现物价稳定,又会带来就业人数的减少。所以,中央银行只有根据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寻求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之间某一适当的组合点。 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也存在矛盾。要刺激经济增长,就应促进信贷和货币发行的扩张,结果会带来物价上涨;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就要采用信用收缩的措施,这有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存在矛
15、盾。若其他国家发生通货膨胀,本国物价稳定,则会导致本国输出增长、输入减少,国际收支发生顺差;反之,则出现逆差,是国际收支恶化。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随着经济增长,对进口商品的需求通常也会增长,结果会出现贸易逆差;反之,为消除逆差,平衡国际收支,需要紧缩信用,减少货币供应,从而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综上所述,由于各目的间存在的矛盾性,中央银行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具体的政策目的。 7结合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论述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经营体制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重要有职能分工型和全能型。在职能分工型即分业模式下,只有商业银行能吸取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且一般以发放一年以下的短期工商
16、信贷为其重要业务。在全能型即混业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一切银行业务,涉及各种期限和种类的存款与贷款以及证券业务等。1995年,我国明确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体制。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的地位受到削弱,银行发展的重心和银行竞争的焦点已逐渐转向金融服务领域,以服务为重点的经营管理理论应运而生。重要有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和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提倡从正统的银行资产、负债业务以外去寻找新的经营领域,开辟新的赚钱源泉。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强调公司全体与顾客满意的管理概念。顾客的绝对满意是这一理论的
17、重要关心点和立足点,在追求“顾客绝对满意”的目的下,变革银行文化和组织制度。8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有什么关系?名义利率-指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19实际利率-指物价不变从而实际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通常情况下,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即可视为实际利率。9简述金融监管目的、原则和内容金融监管目的:是实钞票融有效监管的前提和监管当局采用监管行动的依据。金融监管的目的可分为一般目的和具体目的。就一般目的来说,重要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保证公平竞争和金融效率的提高;保证金融业的稳健运营和货币政策的有效实行。具体目的则涉及:经营的安全性、竞争的公平性和政策的一致性。金融监管的
18、基本原则是:(1)监管主体的独立性原则。(2)依法监管原则。(3)“内控”与“外控”相结合的原则。(4)稳健运营与风险防止原则。(4)母国与东道国共同监管原则。金融监管的重要:(1)市场准入的监管。(2)市场运作过程的监管。(3)市场退出的监管。10货币制度的概念与内容货币制度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重要内容涉及: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等。11在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内容和缺陷的基础上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1944年7月在“联合国同
19、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重要内容是:(1)以美元作为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即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2)实行固定汇率制;(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预先安排的资金融通措施,保证向会员国提供辅助性储备供应;(4)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性项目的支付,不得采用歧视性的货币措施。但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缺陷:(1)美国运用美元的特殊地位,扩大对外投资,填补国际收支逆差,操纵国际金融活动。(2)美元作为国家货币和国际储备资产具有不可克服的矛盾,各国储备的增长重要靠美国,美国国际收支连续出现逆差,
20、必然影响美元信用,引起美元危机。假如美国要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元,则又会断绝国际储备的来源,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局限性。(3)固定汇率有助于美国输出通货膨胀,加剧世界性通货膨胀,而不利于各国运用汇率的变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由于在这种汇率制度下,各国要么悲观地管制对外贸易,要么放弃稳定国内经济的政策目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从1944年建立到1974年崩溃经历了30年的时间,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经济贸易的发展,特别是 6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高速增长发挥过积极作用。重要表现在:一方面,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等同于黄金,起着黄金的补充作用,填补了国际清偿能力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固定汇率制使汇率保持
21、相对的稳定,消除了国际贸易及对外投资的汇率风险,为资本主义世界的贸易、投资和信贷的正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三,创建了国际金融政策协调合作的新模式。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常设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和建立多边关系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会员国提供各种贷款,缓解了会员国国际收支困难,减少了国际收支不平衡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 但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存在弊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1)美国运用美元的特殊地位,扩大对外投资,填补国际收支逆差,操纵国际金融活动。(2)美元作为国家货币和国际储备资产具有不可克服的矛盾,各国储备的增长重要靠美国,美国国际收支连续出现逆
22、差,必然影响美元信用,引起美元危机。假如美国要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元,则又会断绝国际储备的来源,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局限性。(3)固定汇率有助于美国输出通货膨胀,加剧世界性通货膨胀,而不利于各国运用汇率的变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由于在这种汇率制度下,各国要么悲观地管制对外贸易,要么放弃稳定国内经济的政策目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外汇收支逆差大量出现,使黄金储备大量外流,60年代末出现黄金储备局限性抵补短期外债的状况,导致美元危机不断发生。进入70年代,美元危机更加严重,1974年4月1日起,国际协定上正式排除货币与黄金的固定关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取而代之的是牙买加体
23、系。12简述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优点和局限性之处法定存款准备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取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优点: 即使准备率调整的幅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都是以存款准备金为基础; 即使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种种因素持有超额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也会产生效果; 即使存款准备金维持不变,它也在很大限度上限制商业银行体系发明派生存款的能力。局限性: 法定存款准备率调整的效果比较强烈,致使它有了固定化的倾向; 存款准备金对各种类别的金融机构和不同种类的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因而货币政策的效果也许因这些复杂情况的存在而不易把握。13中
24、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原则(1)中央银行的活动不以赚钱为目的。中央银行向政府和银行提供资金融通和划拨清算等方面的业务时,也收取利息和费用,但中央银行收取利息不是为了赚钱,其拟定利率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是国家宏观金融调控的需要。(2)中央银行与国家政府关系密切,享有国家法律上所授予的特权。各国建立中央银行的重要目的在于借助中央银行制定实行宏观金融政策,管理和监督金融机构,要达成这一目的,必须使中央银行具有一般商业银行所不具有的超然地位和特权地位。这种地位借助法律来实现,即国家赋予中央银行以法定职责,明确其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享有垄断货币发行、代理国家金库、掌握发行基金、集中保管商业银行
25、的存款准备金、制定基准利率、管理金融市场等一般银行所没有的特权。(3)中央银行具有特殊的业务对象。中央银行不对工商公司和个人办理业务,其业务对象是政府和各类金融机构。并且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涉及的是货币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宏观金融活动,即以宏观金融领域作为活动范围。 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决定了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14在比较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优缺陷的基础上,简述我国目前实行的汇率制度与固定汇率相比浮动汇率制优点:1) 它具有自发调节国际收支的功能;2) 它有助于遏制大规模的外汇投机风潮;3) 它使各国政府摆脱了固定汇率制对经济政策自主权的约束;4) 它有更强的
26、适应世界经济环境的生命力;5)它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浮动汇率制的缺陷:1)汇率波动给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活动带来外汇风险,从而会在一定限度上阻碍它们的顺利发展。2)它削弱了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纪律,助长了货币政策中的通货膨胀倾向,各国政府无需通过克制通货膨胀来履行维持固定汇率的义务。3)它会助长金融泡沫,即金融资产价格高于其实际价值。例如,美国股价上升,会刺激外资流入,这会提高美元汇率;而美元汇率上升会进一步吸引外资流入,助长股价攀升。4)在浮动汇率制下,实行钉住汇率制的货币特别容易受到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20
27、23年7月实行参考篮子货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为所谓“单一的”是指把改革前的官定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合而为一。 1985年以后我国实行的是官定汇率和外汇调剂价并存的双重汇率制,1994年的改革将两种汇率并轨,形成了单一汇率。所谓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重要是指:( 1)指定准许经营外汇的银行,即外汇指定银行,在全国外汇交易中心,按照市场交易规则买卖外汇;(2)汇率波动超过政府认定的一定幅度,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买卖外汇入市干预;(3)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形成的价格,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当天人民币对美元及其他重要货币的汇率;(4)各指定准许经营外汇的银行
28、以此为依据,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浮动幅度内自行挂牌,对客户买卖外汇。15简述基础货币及其重要投放渠道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在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钞票及银行体系准备金(涉及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基础货币作为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发明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1)国外资产业务:重要是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黄金,变动国外资产。(2)对政府债权: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向财政透支或直接贷款,变动对政府债权。(3)对金融机构债权: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或发放再贷款,变动对金融机构债权。16简述回购协议市场的交易对象和特点回
29、购协议市场-是通过回购协议进行短期资金融通交易的场合。回购协议是指资金融入方在出售证券的同时和证券购买者签定的在一定期限内按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的协议。从本质上说,回购协议是一种质押贷款协议。回购市场的重要交易对象是金融机构、公司和中央银行以及中介服务机构。其特点是:(1)期限短,隔夜7天,超过30天称为定期回购;买卖的资产都是流通量大、质量最佳的金融工具,如国库券;(2)回购的实质是一种质押短期借贷,最初目的是融资,后发展为货币政策手段。回购协议买卖价格是一致的,但卖方(融入方)要付息给买方。17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联系我国实际,说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需注意
30、的问题货币政策重要涉及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通常所说的“紧”的货币政策就是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松”的货币政策是放松信贷和减少利率。财政政策涉及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所谓“紧”的财政政策是指增税和减支,“松”的财政政策是减税和增支。要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两个最重要的调节手段,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主线利益一致和统一的总体经济目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行具有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两大政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为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但由于这两大政策在我国也是各有其特殊作用,调节的侧重面也不同,因此,这两大政策又具有
31、相对独立性,两者既不能简朴地等同或混同,又不能各行其是,而应当互相协调,密切配合,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的。在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的。第二,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助于经济的发展。第三,两大政策既要互相支持,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第四,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的的客观规定和必要条件。但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对的拟定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体操作,在很大限度上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例如,需要有产业政策、收入分派政策、外贸政策
32、、社会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和公司(涉及金融公司)的运营机制;还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18简要分析国际收支失衡的经济影响可分为国际收支逆差对经济的影响和国际收支顺差对经济的影响两个方面。国际收支逆差对经济的影响:(1)连续的国际收支逆差对本币导致强大的贬值压力。(2)假如一国动用国际储备调节国际收支,这又将导致对内货币供应的减少。迫使国内经济紧缩。(3)国内经济的紧缩会导致资本的大量流出,进一步加剧本国资金的稀缺性。(4)促使利率上升、投资下降,导致对商品市场的需求进一步下降。国际收支顺差对经济的影响:(1)连续
33、的国际收支顺差将会促使本币产生升值的压力,引致短期资本流入的大量增长。(2)短期资本流入的大量增长,导致汇率波动,进一步加剧外汇市场的动荡。(3)国际收支的顺差将扩大货币供应量,有也许导致通货膨胀。(4)从贸易伙伴国的角度考虑,这容易引起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贸易摩擦和冲突,从而导致国际交易成本的上升。19货币政策时滞及其分类货币政策时滞: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的所通过的时间,也就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所需要的时间。货币政策时滞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者的划分是以中央银行为界线的,一般货币政策时滞更多是指外部时滞,内部时滞又分为结识时滞和行动时滞两部分。内部时滞是指中央银行从
34、结识到制定实行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到研究政策措施和采用实际行动所通过的时间,也就是中央银行内部结识、讨论、决策的时间。外部时滞是指从中央银行采用行动到对政策目的产生影响所通过的时间,也就是货币对经济起作用的时间。20金融监管及其必要性金融监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整个金融业,涉及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所有的业务活动实行的监督管理。广义的金融监管是在上述监管之外,还涉及了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与稽核的自律性监管、同业组织的互律性监管、社会中介组织和舆论的社会性监管等。(1)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定。由于在现实经济运作中,由于存在垄断、价格粘性
35、、市场信息不对称、外部负效应等情况,竞争有效发挥作用的各种条件在现实中不能得到满足,从而导致经常性的市场失效。因此,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从市场外部通过法令、政策和各种措施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必要的管制,以填补市场缺陷。(2)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和作用。金融业的稳定与效率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运作与发展,甚或社会的安定,由此决定了必须通过对金融业的严加监管来克服市场缺陷,控制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避免发生国内外金融风险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和有效运营。(3)金融业的内在风险与其他行业相比,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国家特别需要对该行业进行监管。经营对象和经营关系的特殊性; 金融机构负债、自有资本、资产的特殊性;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的局限性.(4)金融业的公共性:金融业活动面对的是社会公众,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及其成果都对社会公众产生影响。金融业具有相对垄断性, 为了防止也许带来的不公平和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评价、选择及其约束困难,需要通过金融监管约束金融机构的行为,保护公众利益。(5)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公平竞争,提高金融效率良好的金融秩序是保证金融安全的重要前提,公平竞争是保持金融秩序和金融效率的重要条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