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金融风险控制与管理自考复习资料.doc
《2023年金融风险控制与管理自考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金融风险控制与管理自考复习资料.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金融业风险与监管综述(一)金融风险的概念、识记:()金融风险的定义一种表述认为,金融风险重要是指在宏观经济运营中,由于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的问题、金融政策的失误以及经济主体在从事金融活动时因决策失误,客观条件变化或其他情况而有也许使资金、财产、信誉遭受损失等因素,客观上会影响宏观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导致一国国民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的也许性。另一种表述认为,金融风险是指在货币经营和信用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随机变化的影响,使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相背离的不拟定性及其资产蒙受损失的也许性。、领略:(1) 金融风险的广泛存在是现代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特性:(2) 金融风险是行为人遭受损失的
2、不拟定性:(3) 金融风险的成因是金融活动中的不拟定性。(二)金融风险的种类识记:() 汇率风险:汇率的波动给行为人导致损失的不拟定性。() 利率风险:由于市场价格变化(利率变化)引起金融机构持有资产价格变动,或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协定利率跟不上市场利率变化而带来的风险。() 信用风险:由于信用活动中存在不拟定性而遭受损失的也许性。由于金融机构(如银行)运用资金,对客户进行贷款,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所形成的风险。(最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存款人以合法理由规定提款时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不能支付的风险() 系统技术风险:金融系统如银行系统内部软硬件发生错误、损坏而危害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风
3、险。() 管理风险:金融机构管理层在管理程序、管理机制或管理环节中出现纰漏对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 犯罪风险:金融机构要时刻面对来自外部和内部或内外勾结针对其犯罪活动而带来的风险。() 国家、政府和法规风险:一国政府更迭或首脑更替带来的政策变化的风险,或一个国家政策、法规的调整给金融机构带来的各种各样风险。() 关联风险:由于相关产业或相关市场发生严重问题,而使行为人遭受损失的也许性。(三)金融风险的特性识记:() 客观性:客观性的因素市场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市场经济主体的机会主义倾向;信用中介性和对象的复杂性。() 潜在性和累积性:由于金融机构和融资者间存在着极大的信息不对称,而微观金融主
4、体对金融资产价格变化的信息优势极不完全的,因此金融风险具有很大的潜在性,并在各金融机构中不断累积。() 突发性和加速性:由于微观金融主体的投机化行为模式,金融风险具有加速累积的特点,金融泡沫越吹越大。而一旦风险累积超过一定的临界值,随着某一具体金融事件的发生,社会个体的“信用幻觉”被打破,潜在风险遂突发为现实风险。个体的投机化行为模式再次起到加速器的作用,经济危机最终形成。金融风险一旦爆发,它不同于其他风险爆发只在既定范围内匀速运动,而是因风险失去信用基础而加速变动。一旦金融风险爆发,往往随着着突发性、加速性,直到形成后果更为严重的金融危机。() 扩散性与传染性:金融机构风险损失或失败,不仅影
5、响自身的生产和发展,更多的是导致众多的储蓄者或投资者的失败,从而引起社会的动荡。扩散性是指个别金融机构经营出现危机,会迅速扩张到其他金融机构,乃至波及整个金融体系。由于国际金融交往日益频繁,一国的金融风险往往会通过各种渠道实现跨国“传染”。一旦一国金融风险突发酿成金融危机,不久就会传染给其他国家,于是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这一特性在全球金融一体化成为趋势的今天显得尤为突出。() 破坏性:金融风险一旦发生,不仅使客户和股东蒙受很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往往波及社会再生产的所有环节,影响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经济的连续增长,导致社会巨额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社会稳定,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可控性:虽
6、然金融风险的爆发往往由偶尔事件引起,但由于其产生与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又是可以防范与控制的,市场金融主体可以根据一定的方法、制度对风险进行事前辨认、分析和预测。() 周期性:金融运营是在既定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并处在整个国民经济整体循环之中,因此金融风险也受国民经济循环周期和货币政策变化的影响,呈现周期性、规律性的变化。(四)金融监管、 识记:() 金融监管的定义集团论:政府及其有关机构代表社会公众,对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及相关金融市场实行的监督管理。、领略:金融监管各理论(1)公共利益论:监管的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利益。监管是提高整个经济运营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任何监管体系,只要其宗旨不在于对
7、资源进行重新分派,即可被认为是为了在自由的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况下提供一项公共的救济。公共利益理论认为管制是从维护社会利益出发,满足公众需求,填补自有市场机制“失灵”或“缺陷”的有效措施。它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认为有自然垄断、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等自由市场内在缺陷的存在。所以,该理论强调,管制是作为医治这些缺陷的必要手段。(2)利益集团论:基于对公共利益论的各种评述与争论,利益集团论摒弃了公共利益理论的前提和各种假设。而将其理论置于以下假设前提之上,即作为一般规则,社会代理人从事公共活动,目的在于增进自己的主观福利,而非一般公众的福利。基于这一前提,利益集团理论将焦点集中在监管过程的各参与团队所能
8、从事的广泛自利行为的机会之上,以及集中在对于此等自利行为的法律与社会控制之上。(3)货币监管论:为了控制货币和信贷的膨胀率,从而实现政府的宏观经济目的。(4)审慎监管论:银行监管最有说服力的理论。其着眼于银行业的稳健与安全运营。目的:对作为银行服务消费者的储户个人进行保护,以防范银行倒闭带来的风险。对银行体系从整体上予以保护,已防范传染性危机带来的风险。(五)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的辨证关系1、领略:(1)感谢金融风险:金融风险的出现,促使金融业乃至整个社会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金融风险使全社会增强了金融风险意识。证明我国金融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促使地方政府领导金融工作的方式发生了主线性转变。使中
9、央银行的监管意识大大增强,监管理念不断更新,更加客观地审阅目前央行监管体制和工作思绪,在监管意识和手段上有较大进步。(2)金融风险的内在特性使金融监管成为必然: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金融业具有发生支付危机的连锁反映。金融体系的风险,直接影响着货币制度和宏观经济的稳定。金融风险的内在特性,决定了必须有一个权威机构对金融业实行适当的监管,以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3)有效金融监管减少金融风险:金融监管当局通过合理制定和有效执行有关金融管理规章,增长市场参与者的不完全信息,减少金融交易风险,减少金融危机发生的也许性,提高金融市场的系统稳定性和运营效率,通过采用适当措施管理金融危机,减
10、轻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防止发生系统风险。通过全过程的金融监管,如对于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平常业务经营以及市场退出等环节的监管,对金融机构作出合理规划,对于经营业务及风险度和解决办法进行充足考虑,以减少潜在风险;对平常业务经营的监管可以规范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限制金融机构不必要的冒险行为。(4)金融监管的负面影响也许增长金融风险:尽管我们从许多方面论证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在实证研究中,也有学者认为市场自律也许是获取银行体系安全和稳健的一种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也就是说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受到质疑,由于监管的存在,会导致一些与监管的初衷相砵的负面影响,反而增大金融风险。2、应用:金融风险与金融
11、监管的辨证关系综上(1)(2)(3)(4)所述,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司一种辩证关系,他们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我们应准确结识并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金融监管把金融风险控制在合理的、可控的范围之内,而合理的、可控的金融风险又能促进金融市场的活跃与创新,不断推动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第二章金融风险环境因素分析(一)金融风险的外部环境因素分析、识记:()虚拟资本:与实物资本相分离的、自身没有价值的,仅是取得一定收益权的凭证。如股票、债券、商业票据和其他可转让证券。(2)蒙代尔三角:在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要想维持固定汇率制,就只能牺牲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3)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
12、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领略:一、宏观经济运营的动态性带来的金融风险(1)实体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带来的金融风险:(2)虚拟资本运营与泡沫经济带来的金融风险:(3)宏观经济政策带来的金融风险:1.各种政策手段、工具难以协调配合。2.宏观政策对金融风险的直接影响。3.政策的时滞性带来的金融风险。二、货币体系不拟定性带来的金融风险(1)货币职能带来的金融风险: 1.价值尺度带来的金融风险。 2.流通手段带来的金融风险。 3.贮藏手段带来的金融风险。 4.支付手段带来的金融风险。 5.世界货币带来的金融风险。(2)货币供求和需求带来的金融风险:1.货币供应带来的金融风险。2.
13、货币需求带来的金融风险。三、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金融风险:(1)信息不对称性将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2)存款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引发并加剧银行恐慌四、制度变迁带来的金融风险:(1)金融产权关系不明晰;(2)我国改革与发展战略的失误;(3)金融替代财政,承担了转轨中转嫁的风险;(4)政府对金融系统的直接干预;(5)各项改革政策推动不同步,各领域市场化限度不同步;(6)法律、规章等社会经济正式制度不健全;(7)习惯、道义等意志形态改革滞后。(二)金融体系内部不拟定性因素分析 1、识记:()货币市场:专门融通短期资金的场合(其交易的标的物有货币头寸、存单、票据、短期公债等,因其偿还期限短,风险小且流动性
14、强,被视为具有类似于货币的功能。)(2)资本市场:专门融通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资金的市场。(3)外汇市场:进行外币和以外币表达的支付凭证买卖的市场。(4)外汇风险:汇率变动对经济领域的影响具有不拟定性,这种不拟定性就是所谓的外汇风险。2、领略:()金融工具的不拟定性:票据业务也许产生的风险分析:1.违约产生的信用风险;2.法律条款合用性风险。 信用证项下的银行风险:1.开证行的风险;2.告知行的风险;3.付款行或偿付行或议付行的风险;4.保兑行的风险。 P52(理解各家风险)()金融机构体制的不拟定性: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与银行风险: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承袭了公有产权制度下的国有产权结构
15、安排,使银行财产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高度集中于国家政府,加剧了经营风险和成本效率的损失。从激励方面,由于产权不明晰,使商业银行的短期目的与长期目的互相脱离,不利于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导致极大的成本和效率损失。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与银行风险:1.银行信用级别的减少; 2.银行收益状况的恶化;3.资本质量的恶化;4.银行大量倒闭。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与银行风险:1.我国银行业整体赚钱能力仍然偏弱;2.信贷增长过快中潜在风险增大;3.不良贷款率仍偏高并有也许反弹;4.资本缺口仍然很大,资本充足率仍然较低;5.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已不适应国际化发展规定。(3) 金融市场的不拟定性(资本市场中的风险): 股
16、票是价格波动大,波动频繁; 股票市场投机过度,存在泡沫化倾向; 上市公司业绩成长与高股价相背离; 股票市场表现为以政策因素为主的系统性风险。(三)主体非理性因素引致的金融风险1、 识记:() 显著性思维: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他会根据事件的发生修正自己本来的决策行为,而这有也许导致决策的偏差。() 铆定效应:是指人们趋向于把将来的估计和过去已有的估计相联系。() 羊群效应:是信息连锁反映导致的一种行为方式,当个体根据其他行为主体的行为而采用类似的行为时就会产生“羊群效应”。2、应用:金融风险风险环境因素分析-整个章节第三章控制金融业风险的监管对策与手段(一)金融监管的经济学分析1、
17、领略:()金融监管的必要性:金融监管的现实理由:对金融危机的防范。近年来,世界各地金融危机频繁发生。虽然金融危机由多种因素导致,但金融监管不力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鉴于金融危机不仅对金融业,更重要的是对实物经济会产生劫难性的影响,理所当然的规定政府部门介入进行金融监管以减少社会成本,金融危机只是一种现象。事实上各国历来都没有完全放弃过金融监管,但金融危机仍然发生,只是在次数和限度上有所改观而已,由此看来,加强金融监管尚有其他更重要的理由。金融业的行业特殊性及金融机构的自身特点:风险大,脆弱性。金融业的风险来自方方面面,不仅有一般行业共有的信用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尚有金融行业特有
18、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国际游资冲击风险。金融业自身是一个脆弱的行业,表现为金融体系、金融机构内在的脆弱性和金融资产价格内在的波动性。金融监管可以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金融体系安全,进而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此外,金融机构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金融监管的必要性。金融业是高负债行业。金融机构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具有盲目扩张资产,向风险大,收益高的项目扩张的内在动力,往往也许导致资产负债状况的恶化。 金融监管的内在因素:对市场失灵的补救。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只是一种抱负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存在不完全竞争、外部效应、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市场无法保证资源的配置符合帕累托最
19、优原则的规定。() 金融机构的外部效应:所谓外部效应:是指由于自然的或制度上的因素,在提供产品和劳务时,私人费用(或所得)和社会费用(或利益)之间存在偏差,某个独立个体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对其他的行为主体产生附带的成本或效益,而导致利益上的损失或增利的行为。() 金融机构自由竞争悖论: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的特殊公司,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特性,决定其不完全合用于一般工商业的自由竞争原则。由于:1.金融机构规模经济的特点使其自由竞争很容易发展成为高度的集中垄断,而金融业的高度集中垄断不仅在资源配置效率和消费者的利益方面带来损失,并且也将产生其他经济或政治上的不利影响。2.自由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而金
20、融机构剧烈的同业竞争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进而危及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因此,自从自由银行制度崩溃之后,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如何在维持金融体系的效率的同时,保证整个体系的相对稳定和安全。() 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在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客观存在的条件下,金融监管可以在某种限度上减少脆弱性但并不能完全避免金融风险的发生。以下是关于金融体系不稳定的观点:明斯基和金德尔伯格关于金融体系内在不稳定性的观点。 P98 明斯基指出金融体系自身具有内在脆弱性,即内在的不稳定性,易于动荡和爆发危机。明斯基认为金融动荡的根源是由于 “换位”所引起的,即由于某一足够大的影响,使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得到获利
21、机会而改变该部门的经济前景。“换位”的结果是给一些或新或旧的领域带来投资的机会,而另一些无利可图的领域则被遗弃。一旦某领域出现新机会,市场主体就会争先恐后的加以运用,泡沫成分扩大和经济的表面繁荣随之而来。明斯基将融资和商业周期理论结合起来,指出客观存在的商业周期会诱使公司进行高负债经营。在此,他强调,由于实际经济运营中投资高潮和低谷交替出现,信贷资金的规模、结构和融资类型的变化,债权债务关系的不稳定性几乎就是不可避免的。 金德尔伯格沿着明斯基的思绪发展出投机-恐慌-崩溃模型并以此说明经济危机所具有的周期性。他认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相同的,但两者不具有同步性,金融危机先于经济危机,并加速经济
22、危机的爆发。 银行挤兑模型对银行业内在不稳定性的阐述 P99 Diamond和Dybvig(戴尔蒙德和荻伯威格)把银行从其他金融机构中突出出来,建立经典的银行挤兑模型。二人提出的重要结论是:不对称信息是银行遭到挤兑的主线因素,银行挤兑也许作为一个均衡现象出现,并更接近于现实,即“健康”的银行也会倒闭。 吉本斯关于不稳定博弈性的阐述P991992年,吉本斯在博弈入门中,将在完全但不完美信息条件下的博弈动态论引入对银行行为的分析,得出了与上面相类似的结论,即银行体系存在着内部的不稳博弈性。在整个过程中,银行并不是博弈的局外人,银行的所有行为全是随着客户的行为而拟定的,因而,挤兑现象的发生与否全是由
23、银行客户之间的博弈决定的,而不是银行的不恰当行为。吉本斯的理论进一步肯定了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存在,也指出了这种内在不稳定是无法通过银行自身来解决的,外部的管理与风险分担就显得更为重要。(二)金融监管的基本内容、 识记:() 存款保险制度:指金融监管当局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规定各吸取存款的金融机构按其存款的一定比率,向存款保险机构交纳保证金,进行投保的制度。P116(2)内部控制:由公司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行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的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P1212、领略:()防止性监管内容:1)市场准入监管;2)业务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金 风险 控制 管理 自考 复习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