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完整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广东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完整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广东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完整答案.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理学作业1(第14章)一、填空题1.早在242023前,亚里士多德 在灵魂论中对心理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2.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 冯特 创建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 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的科学。 4.心理现象由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组成。 5.心理过程涉及结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等。6.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比较稳定的 心理特性 的综合。 7.需要、动机、爱好、信念、世界观等属于个性 。8.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边神经系统,基本单位是神经元或神经细胞。9.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10.注意是具
2、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性。 11.个性心理特性和个性倾向性有机地、综合地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就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个性心理。12.现代科学表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13.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14.“狼孩”事件充足说明了人的心理对于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的依存性。 15.人的心理的主体性一方面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机能。16、根据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限度维持注意是否需要,可以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故意注意和故意后注意 17. 故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18. 710岁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的时间约为20 分钟。19. 感觉是人脑对
3、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0. 分析器是客观世界与人的心理活动有机联系的中介。 21. 机体觉是由机体内部发生变化引起的。 22.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阈限越大,感受性越小。 23. 由光亮处走进暗室,从什么也看不见到慢慢地看见周边物体,叫做暗适应。24. 错误的、歪曲实际的知觉就是错觉。 二、选择题1. 人们能明确感觉到、知觉到并体验到的心理现象称为D 。 A、心理状态 B、心理特性 C、个性心理 D、心理过程2. 为着高考,坚持不懈地做各种练习的过程是C 。 A、心理状态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心理特性3.机体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
4、生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叫做_C_。 A反射弧 B、感受器 C、反射 D、效应器4.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A、C 。(P23) A、兴奋 B、反射 C、克制 D、传入5、注意品质通常不涉及 B 。(P40)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选择性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6.、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外部感觉不涉及C 。(P60) A、视觉 B、听觉 C、机体觉 D、肤觉7、内部感觉是由机体内部刺激引起的。下列不属于内部感觉的一项是A 。P(61) A、味觉 B、机体觉 C、平衡觉 D、运动觉8、由于光波的明度、色调和饱和度三种属性,使我们产生各种不同的颜色感觉。下列不能反映视觉特
5、性与光波特性相匹配的是_B_。 A、明度光的强度 B、色调光的强度 C、色调色彩的差异度 D、饱和度色彩的深浅度9、下列各项中,听觉特性与声波的物理特性错误匹配的是 A 。 A、音高声波的频率 B、响度声波的强度 C、音色声音的特色 D、音高声波的强度10、知觉活动基本规律的是A、B、D 。(P73)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适应性 D、知觉的理解性11、“月明星稀”现象可以用B 来解释。 A、继时对比 B、同时对比 C、差别对比 D、联觉现12、吃了甜糖后接着吃桔子,觉得桔子很酸。在心理学中将这种现象解释为_。 A、继时对比 B、同时对比 C、差别对比 D、联觉现象三、判
6、断题1.由词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P28)2.条件反射只有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才干形成。() 3.巴甫洛夫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P26)4.胎儿在母腹中形成脑器官时,就有了意识和心理。() 5.心理既然是一种观念,就可以离开物质载体。() 6.在心理过程中,结识是基础,情感是动力,意志是保障。() 7.在同一班级里接受同一老师的教育,但学生的心理往往存在巨大的差异,这说明人的心理是先天的。() 8.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并且取决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但并不依存于作为主体的个人主状况。() 9.由于感觉产生需要高度分化和专门化的感觉分析器,所以
7、各个感觉器官总是各自独立地对外界刺激产生反映。() 10.由于知觉总是要反映事物的整体,所以知觉不反映事物的个别成分及其属性。() 11.在引起痛觉的刺激连续作用下,人们对疼痛的适应性减少。() 1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知觉的模糊性使得人们对人或事物的结识是模糊不清的。()四、名词解释1、心理过程即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在人脑中发生、发展和完毕的,人的心理过程就其性质与功能的不同,分为结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过程。2、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通过学习才会的反射。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种暂时神经联系,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3、注意是意识的选择性活动。意识的选择性活
8、动具体地表现为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4、注意的转移和分心注意的转移就是根据需要,积极而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者在同一活动中由一种操作过渡到另一种操作。分心指的是人的心理活动在必需的时间内不能充足地指向与集中,或者完全离开与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事物,而转移到无关的事物上去的心理现象。5、感觉和知觉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互相关系的综合反映。6、差别感受性就是刚刚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之间最上差异的能力。五、简答题1、简述操作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重要差别?答:重要差
9、别在于:(1) 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机体是被动强化的,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机体积极操作才干得到强化;(2) 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机体的道德反映是不随意的,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机体的反映是能控制的,随意的行为。2、简述少年期学生注意的基本特点。答:少年期学生注意的基本特点有:(1) 注意发展的特点;(2) 注意的个别差异明显;(3) 直接爱好在注意中起着巨大的作用;(4) 探究新奇事物的积极性增强;(5) 开始发展对抽象材料的稳定注意。3、少年期学生的感知具有哪些基本特点。答:少年期学生的感知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1) 感知发展的特点;(2) 知觉过程中分析与综合能力的统一发展;(3) 应用观
10、测成果的能力日益提高。4、简述避免与控制学生分心的常用措施。答:避免与控制学生分心的常用措施有: 超前控制; 信号控制; 提高控制; 表扬(批评)控制。六、论述题1、为什么说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答: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这是由于: 1、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3、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2、学校教育中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品质? 答:注意品质是智力的构成成分之一,也是学校实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应当重视对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的培养。 一是扩大学生注意范围;二是发展学生注意分派的能力;三是
11、培养学生注意紧张性的品质;四是学生注意稳定性训练;五培养学生注意转移的品质。3、请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论述注意规律在教学应用中的意义。答:一、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发挥无意注意积极作用的组织者,应采用下列措施: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的教与学的方法。 二、故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师为了有效地组织地运用故意注意,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加强对学生的组织性与纪律性教育;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培养学生抗干扰的习惯;把学生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体。 三、故意后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要使故意后注意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学
12、习活动体验为履行社会职责的责任感,从而形成自觉进取的学习动机,并依靠这种动机调整自己的注意,使自己经常处在最佳的故意后注意状态;培养学生发明性地进行学习。4、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才干增强教学效果?答:(一)感觉规律的运用:(1) 感觉适应与感觉强度规律的运用;(2) 感官协同活动规律的运用; (二)知觉规律的运用:(1) 知觉选择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2) 知觉整体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3) 知觉理解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4) 知觉恒常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三)树立学生科学的感知观点:(1) 用对的的感知观点评价人;(2) 用科学的观点,解释某些平常现象;(3) 用辨证
13、的感知观点结识模糊知觉。心理学作业2(第58章)一、填空题1、记忆表象和语词是具有心理特性的记忆的重要形式。 2、识记可以分为无意识记和故意识记。 3、先学习的材料及学习活动对后来的学习产生的干扰作用叫做前摄克制。 4、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用无意义音节材料研究了遗忘规律。 5、识记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脑中保存与巩固的过程就是保持 。 6、“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反映的是一种情绪记忆。 7、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部规律性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8、进行故意识记时,人们通常会采用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两种方法。 9、有人能在明明白白看电视的同时,一针不错地织毛衣,这反映了心理学的保持现象。
14、 10、思维的重要特性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11、根据探索答案方向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12、抽象是在脑中把同类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而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 13、根据想象时有无预定目的,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故意想象。 14、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15、按情感状态分类,情感可以分为心境、激情、热情和应激。 16、采用决定和执行决定构成意志行动过程必不可少的两个阶段。17、目的是意志行动所要达成的目的和结果。 18、意志品质的特性涉及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二、选择题1.记忆过程涉及B、C、D 。 A、辨认 B、保持
15、C、再认和重现 D、识记2、在保持过程的三个信息储存系统的是A、B、D 。 A、瞬时储存系统 B、长时储存系统 C、感官储存系统 D、短时储存系统3、人们采用的识记方法通常有A、C、D 。(P106) A、分记法 B、分布法 C、全记法 D、综合法4、良好的记忆品质涉及A、B、C、D 。(P112) A、灵敏性 B、对的性 C、完备性 D、持久性5、根据记忆对象的内部联系,通过建立记忆对象与已有知识的联系进行识记的是B 。 A、机械识记 B、意义识记 C、部分识记 D、综合识记6、发明性思维的特点涉及A、C。(P135) A、发散性 B、聚合性 C、非逻辑性 D、直觉7、根据思维的抽象限度不同
16、,可以把思维分为B、C、D 。(P119) A、感性思维 B、动作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8、通过最优组合形成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思维是C 。(P120) A、发散思维 B、抽象思维 C、发明性思维 D、分析思维9、思维活动中,最基本的过程是B 。(P120) A、分类与比较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与概括 D、具体化与系统化10、不属于思维形式的是A 。(125) A、概括 B、概念 C、判断 D、推理11、先提出假设,然后再去证明其合理的方式就是C 。(P128) A、想象 B、推理 C、猜想 D、归纳12、影响想象因素的是A、B、C 。(P131) A、记忆表象贫乏 B、思维刻板
17、 C、缺少判断力 D、语言贫乏13、情感在教学中所具有的功能涉及A、B、D 。(P156) A、信号功能 B、调节功能 C、沟通功能 D、感染功能14、假如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分类,不属于此分类的是A 。(P160) A、激情 B、道德感 C、美感 D、理智感15、看小说时,能与主人公同喜同悲,体现的是一种B 。 A、理解 B、移情 C、通感 D、沟通16、在智力活动中,情感所产生功能涉及B、C、D 。(P164) A、调节功能 B、动力功能 C、增强信号功能 D、感染功能17、动机功能不涉及 D 。(P173) A、动力功能 B、调节功能 C、强化功能 D、感染功能18、“前有狼,后有虎”属于B
18、 冲突。(P173)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避趋冲突 D、动机冲突三、判断题1、学生采用机械记忆进行学习是不科学的。() 2、心理学中的保持意味着保持材料在数量上不会减少。() (P95)3、超额学习有时对学生的学习是必要的。() (P110)4、遗忘的结果就是有关记忆再也不能恢复了。() 5、一般来说,集中复习比分布复习的效果好。() 6、一般情况下,能再认就一定能重现,而能重现就不一定能再认。() (P96) 7、概括就是把事物的内部的、共同的特性表征出来。() 8、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形式就是做梦。() 9、意志体现了人的能动作用,意志始终是自由的。() 10、在情感构成意志动力
19、的同时,意志也对情感起着控制作用。()11、动机是个体行为的动力机制,动机越强越有助于学习。() 12、情感是增强学生认知活动内驱力的重要信号。() 四、名词解释1、后摄克制亦称倒摄克制,就是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重现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2、超额学习就是在完全识记了材料并足以对的回忆之后,又继续增长学习或练习的次数,使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刚能背诵的限度。3、发明性思维就是当依靠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解决问题时,把储存在脑中的信息提取出来,通过最优组合形成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思维。4、想象就是人脑在思维的参与下,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发明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5、分析和综合(P120)分析
20、就是在脑中把事物或现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或个别属性的思维过程。综合是在脑中把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组成部分或各种属性联合成为一个整体的思维过程。6、应激应激由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7、理智感由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结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体验。8、意志意志就是自觉地明确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五、简答题1、简述提高回忆效果的方法。答:提高回忆效果的方法重要有:1、运用联想;2、运用推理;3对的组织复习;4、适当超额学习;5、减少前摄克制与倒摄克制的干扰;6、运用记忆的技术和方法。2、简述发展发明想象的
21、必备条件。答:共有四个条件:(1)社会需要与个人的发明欲望; (2)高水平的表象建造能力;(3)原型启发;(4)积极的思维活动3、简述一般问题解决的基本程序与方法。答: (1)提出问题。涉及怀疑法,比较法,边沿法,迁移法和剖析法; (2)明确问题; (3)提出假设。通常解决问题有算法策略及启发策略两种策略; (4)检查假设。4、促进发明性思维顺利展开需要什么条件,教学中可以运用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答:促进发明性思维顺利发展需要明确而强烈的发明意识、符合规律的推理能力、合理的信息转换策略等三个条件。教学中可以运用的基本方法有仿生法、适应需要法、缺陷反思法、特性迁移法、逆向索求法和扩展用途法。5、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广东 电大 心理学 形成 考核 完整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