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施工员教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施工员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施工员教材.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章 施工测量本章规定:(一)了解水利工程测量的重要任务和施工测量控制网布设。(二)熟悉水利工程中重要基本测设工作的测设方法环节。(三)了解园曲线的测设方法,园曲线主点与细部点测设与计算。(四)掌握渠道测量中选线测量,中线测量、断面测量、土方计算及渠道施工测量方法。(五)掌握土坝施工测量,水闸施工测量、隧洞施工测量的程序、方法环节。3.1 概述测绘学重要是测定地球表面的点位和几何形状,并绘制成图。水利工程测量重要任务是:1.为水利工程设计提供地形资料,及建筑物设计大比尺地形图;2.施工阶段施工放样;3.管理运营阶段进行变形观测,保证工程安全。为了测定地球表面的定位,需要拟定地面定位的参照标准
2、坐标系。我国的大地坐标系所使用的椭球最初称“1954年北京坐标系”,后来根据新的测量数据,建立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其椭球长半径a=6378140m,短半径为b,偏率=。由于椭球偏率很小,普通测量中近似看作球体,其球半径R=6371km,在测量范围内将水准面当作水平面。地面点的大地坐标系需要三个参数:大地径度、大地纬度、大地高。高程系表达有绝对高程与相对高程。绝对高程是地面点沿铅直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之,亦称海拔。我们规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大地水准面,称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假如地面点至任意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相对高程,亦称独立高程。 多用绝对高程表达。测量基本工作是将地面点
3、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三维坐标(x,y,H)施测于图纸上,需要测量点位之间的方位角和水平距离及高差,即水平角,水平距离和高程,再按比尺测绘到纸上。3.1.1 施工测量重要内容施工测量的内容重要涉及: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将图纸上设计好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标定在实地上,即施工放样(测设);施工竣工后对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竣工测量以及在施工期间检查施工质量的变形观测等。3.1.2 施工测量的原则为了保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都能满足设计规定,施工测量和测绘地形图同样,也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即先在施工现场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然后以此为基准,测没出各个建
4、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水工建筑物一般先由施工控制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用它来控制建筑物的整个位置。再来测设建筑物细部,测设细部的精度往往比测设主轴线的精度为高。3.1.3 施工测量的精度规定施工放样的精度与建筑物的大小,结构形式、建筑材料等因素有关。例如,水利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工程较土石方工程的放样精度高,而金属结构安装放样的精度规定则更高。因此,应根据不同施工对象,选用不同精度的仪器和测量方法,既保证工程质量又不致浪费人力物力。3.1.4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在规划设计阶段所进行的勘测工作,一方面是建立测图控制网,因此,控制点的密度和精度是以满足测图为目的。当建筑物的总平面设计拟定,开始进行土
5、建工程时,原有测图控制网点大多不能满足放样的规定。因此,除了小型工程或放样精度规定不高的建筑可以运用测图控制网作为施工控制以外。一般较复杂的大中型工程,在施工阶段需重新建立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1.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平面控制网一般布设成两级:一级为基本网,它起着控制水利枢纽各建筑主轴线的作用,组成基本网的控制点称基本控制点;另一级为定线网(或称放样网),它直接控制建筑物的辅助线及细部位置。水工建筑物大多位于起伏较大的山岭地区常采用三角网作为基准,用它来布设矩形网。2高程控制网的布设高程控制网一般也分两级,一级水准网与施工区域附近的国家水准点连接,布设成闭合(或附合)
6、形式,称为基本网。另一级是由基本水准点引测的临时性作业水准点,它应尽也许靠近建筑物,以便做到安顿一次或二次仪器,就能进行高程放样。3.2 基本的测设工作3.2.1 测设已知直线长度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就是由地面已知点起,沿给定的方向,测设出直线上此外一点,使得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设计的水平距离。其测设方法常用的有两种。1.钢尺测设水平距离。如图31所示,A为地面上已知点,D为设计的水平距离,要在地面给定的方向上测设出B点,使得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等于D。2.全站仪(测距仪)测设水平距离。如图32所示。安顿全站仪于A点,瞄准已知方向,沿此方向移动棱镜位置,当显示的水平距离等于待测设的水平距离时,在
7、地面标定出过渡点B,然后,实测AB的水平距离,假如测得的水平距离与已知水平距离之差符合精度规定,则定出B点的最后位置,假如测得的水平距离与已知水平距离之差不符合精度规定,应进行改正,直到测设的距离符合限差规定为止。3.2.2 测设已知水平角如图33所示,AB为起始边,B为设计的水平角,欲测设终边AC,实测环节为:(1)在A点安顿仪器,正镜后视B点,水平读数置为0000,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当读数为设计角时(若后视B点不为零,则应将B值加上后视读数),转动照准部,在前视方向上打一个木桩,并在桩顶标出视线方向上的C1点。(2)倒镜,后视B点,按同样的方法,在桩顶标出倒镜后视线方向,得到C2点。两
8、次所标出的点若不重合,则取正倒镜中位置C为前视方向点。AC为放样的方向。3.2.3 测设已知高点已知地面点高程的测设,就是根据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将另一点的设计高程标定在实地上。如图34所示,设A为已知水准点,高程为HA,B点的设计高程为HB,在A、B两点之间安顿水准仪,先在A点立水准尺,读得读数为,由此可得仪器视线高程为Hi=HA+ (31)要使B点高程为设计高程HB,则在B点的水准尺上的读数应为=HiHB (32)将B点水准尺紧靠B桩,上、下移动尺子,当读数正好为b时,则B尺底部高程即为HB,然后在B桩上沿B尺底部做记号,即得设计高程的位置。如欲使B点桩顶高程为HB,可将水准尺立于B桩顶
9、上,若水准仪读数小于B时,逐渐将桩打入土中,使尺上读数逐渐增长到,这样B点桩顶高程就是设计高程HB。【例3-1】设HA=35.255m,欲使设点B的高程为HB=36.000m,将仪器架在A、B两点之间,在A点上水准尺的读数=1.587m,则得仪器视线高程,为Hi=HA+=35.255+1.587=36.842(m),在B点水准尺上的读数应为:=HiHB=36.84236.000=0.842(m)故当B尺读数为0.842m时,在尺底划线,此线高程为36.000m,即设计高程点B的位置。3.2.4 测设地面点平面位置的基本方法1.极坐标法极坐标法是根据水平角和水平距离测设地面点平面位置的方法。如图
10、35所示,P点为欲测设的待定点,A、B为已知点。为将P点测设于地面,一方面按坐标反算公式计算测设用的水平距离DAP和坐标方位角。 DAP= (33)arctan (34)arctan (35)测设用的水平角为 (36)测设P点时,将经纬仪安顿在A点,瞄准B点,顺时针方向测设角,得一方向线,然后在该方向线测设水平距离DAP,则可得P点。假如用全站仪按极坐标法测设点得平面位置,则更为方便(如图36所示)。要测设P点得平面位置,其施测方法如下:把全站仪安顿在A点,瞄准B点,将水平度盘设立为00000,然后将控制A、B的已知坐标及P点的设计坐标输入全站仪,即可自动算出测设数据水平角,并在视线方向上把棱
11、镜安顿在P点附近的P点。设AP的距离为 A实测后再根据与DAP的差值进行改正,即得P点。2.直角坐标法当施工场地布设有建筑方格网或彼此垂直的轴线时,可以根据已知两条互相垂直的方向线来进行放样。3.角度交会法一方面根据P点的设计坐标和三个控制点A、B、C的坐标,计算放样角度,测设时,在控制点A、B、C三点上各安顿一架经纬仪,分别以不同计算角度交会出P点的概略位置。4.距离交会法距离交会法是根据测设两个水平距离,交会出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当需测设的点位与已知控制点相距较近,一般相距在一尺段以内且测设现场较平整时,可用距离交会法。3.2.5 坡度线的测设两点间的高差与其水平距离的比值称为坡度。设地面
12、上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高差为A,坡度为,则 (37)坡度可用百分率(%)表达,也可用千分率()。已知坡度的测设,就是根据一点的高程位置,沿给定的方向,在该方向上定出其他一些点的高程位置,使这些点的高程位置在给定的设计坡度线上。如图37所示,A点的高程为HA,A、N点的水平距离为DAN,直线A、N的测设坡高为,则可算出N点的设计高程为 (38)按测设高程的方法,在N点测设出HN的高程位置,则A点与N点的设计坡度线就定出来了。除了线路两端点定出外,还要在A、N两点之间定出一系列点,使它们的高程位置能位于AN所在的同一坡度线上。测设时,将水准仪(当设计坡度较大时可用经纬仪)安顿在A点,并使水准仪机座
13、上的一只脚螺旋在AN方向上,另两只脚夫螺旋的连线与AN方向垂直,量取仪器高i,用望远镜瞄准立于N点的水准尺,调整AN方向上的脚螺旋,使十字丝的中丝在水准尺上的读数为仪器高i,这时仪器的视线平行于所设计的坡度线,然后AN中间的各点1、2、3、的桩上立水准尺,只要各点水准尺的读数为i,则尺子底部即位于设计坡设线上。3.2.6 圆曲线的测设1、圆曲线主点修建渠道、道路、隧洞等建筑物时,从一直线方向改变到另一直线方向,需用曲线连接、使路线沿曲线缓慢变换方向。常用的曲线就是圆曲线。图3-8中直线由T1到P点后,转向PT2方向(为转折角),用一半径为R的圆与该二直线连接(相切),切点BC由直线转向曲线,称
14、为圆曲线的终点;切点EC由曲线转向直线,称为圆曲线的终点;MC为曲线的中点;这三点控制圆曲线的形状,称为圆曲线的主点。2. 圆曲线主点的测设(1)圆曲线要素计算由图13-8可以看出,若、R已知,则切线长 曲线长 (39) 外矢矩 E=R(sec)切曲差 (2)主点桩号的计算由交点JD沿两切线方向量取线长T,可定出ZY和YZ,由转角平分线方向量出外矢距E,定出QZ点。由于道路中线不通过交点JD,所以曲中点QZ和圆直点YZ的桩号,必须从起点ZY的桩号沿曲线长度推算出来。主点桩号计算公式ZY桩号=JD桩号T QZ桩号=ZY桩号+L/2 (310)YZ桩号=QZ桩号+L/2为了避免计算中的错误,可用下
15、式进行计算检核:YZ桩号=JD桩号+TJ(3)主点的测设经纬仪置于交点JD上,将望远镜照准ZY方向,自交点沿此方向量切线长T便定出曲线的起点ZY。然后将望远镜照准YZ方向,自交点沿此方向量切线长T定出曲线的的终点YZ。以00000瞄准终点YZ,测设角度,可得两切线得分角线方向,沿此方向从JD量外距E便定出曲中点QZ。3.圆曲线细部点的测设圆曲线的具体测设,就是指测设除重要点以外的一切曲线点,涉及一定距离加密点、百米点。圆曲线的具体测设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重要介绍实践中用得比较多的切线支距法。切线支距法的原理、重要公式及放样要素原理:平面曲线的施工测量,就是依据曲线上的坐标值进行施工放样。平面曲
16、线施工放样测量的计算,就是依据曲线的数学方程式,由已知弧长,求算曲线坐标。由于采用的坐标不同,支距法可以分为切线支距和弦线支距法两种。切线支距法是以曲线起点为坐标顶原点,其切线为轴、过的半径为轴的直角坐标系统。运用曲线上各点在此坐标系统中的坐标,便可采用直角坐标法测设曲线。其作法重要是在地面上沿切线方向自量出,在其垂线方向上量取,便可得曲线上的点(见图3-9)关键的问题是由圆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曲线长及半径R拟定点的坐标即建立参数方程。由图3-9可以看出,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为以代入上式并用级数展开,可得圆曲线的参数方程。 (311)这样根据曲线半径与点曲线长代入上式即得点的坐标。所以切线支距法放
17、样圆曲线所规定的放样参数即为()。用切线支距法测设的细部是互相独立的,误差不累积。若支距不太长,用此法具有操作方便、精度较高的特点。但切线支距法不得自行闭合检查,必须用钢尺丈量曲线上相邻两点的距离作为检核。3.3 渠道测量渠道是常见的水利工程,在渠道勘测,设施和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渠道测量,渠道测量的内容和方法与一般道路测量基本相同。渠道测量是根据规划和初步设计的规定,在地面上选定中心线,并测定纵、横断面,绘制成图。然后,计算工作量,编制概算和预算,作为方案比较和施工放样的依据。渠道测量,一般分为选线测量和定线测量。选线一般在规划阶段进行。当设计部门已初步拟定路线的最佳方案,再进行定
18、线测量。渠道施工前应进行施工放样。工程竣工后,应提交竣工测量资料。由此可见,测量工作始终贯穿于渠道工程建设的始末。渠道测量重要内容涉及:踏勘选线,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土方计算和施工测量等。本章只介绍渠道测量一般测量方法。3.3.1 渠道选线测量渠道选线的任务是在地面上选定合理路线,标定渠道中心位置。中线尽量短而直,尽量少占耕地,要避免修建过多的渠系和过水建筑物,沿线应有较好的地质条件。选线时尽也许拟定一条既经济又合理的渠道中线。1.踏勘选线对于渠线较长的渠道一般通过实地查勘,室内选线,外业选线等环节,对于渠线不长的渠道,可以根据资料,在实地查勘选线。渠道选线工作应有经验的规划人员配合测量人
19、员一同进行,必要时,最佳应有地质人员参与。(1)实地查勘。搜集和了解有关资料,如土壤、地质、施工条件等资料。最佳先在地形图上初选几条渠线,然后实地依次对所经地带实地查勘,进行分析比较,选取合理的渠线。(2)室内组成。在室内进行图上选线,选定渠道中心线的平面位置,并在图上标出渠道转折点到附近明显地物点距离和方向。假如该地区没有合用的地形图,应根据查勘时拟定渠道线路,测绘沿线宽约100200m的带状地形图。(3)外业选线。外业选线是将室内选线在实地标定出来,重要是把渠道的起点、转折点和终点标定出来,一般用大木桩或水泥桩来标定,并绘制该桩的点之记,以便以后寻找。外业选线有时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图
20、上所定渠线进行补充修改,使之完善。特别对关键性地段和控制性点位,更应反复勘测,认真研究,从而选定合理的渠线。2.水准路线布设在渠道选线时,应沿渠线附近布设一些水准点,以便满足渠道纵横断面测量的需要。水准点点位即要便于日后用来测定渠道高程,又要可以长期保存,点位间隔在12km路线组成附合或闭合水准路线,一般用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施测。3.3.2 中线测量渠道中线测量的任务重要是把渠道中心线在地面上标定出来,测定渠线长度,用一系列里程桩标定渠线通过的位置。1.中线的测设中线测设的方法很多,穿线放样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1)准备数据。如图3-10在带状地形图上,从初测时的导线点出发作导线
21、边的垂线,它们与设计中线交于等点,图上量取垂线的长度,直角和垂线的长度就是放样数据,有时为了通视需要,在中线通过高地的地方放样点(如D1),这时可以从图上量取极坐标放样所需的角度与距离S。(2)实地放样。实地在相应的导线点上设立直角,并量距,定出一系列等点。假如距离较短,可以用直角镜或方向架设立直角,假如距离较长,宜用经纬仪设立直角。(3)穿线。中线某一直线上几个点由于图解量取放样数据误差因素,放样到实地后不会正好在一条直线上;为此要在实地决定出一条离这些点最近的直线即中线,然后在经纬仪的帮助下,设立一系列标桩把中线表达出来。(4)定出交点。定出相邻两中线段的交点,并测量路线的转向角。当用一台
22、经纬仪工作时,先延长一中线,并在估计交点位置前后各设一骑马桩A、B(见图3-11),然后延长另一直线与A、B桩连线相交即得交点JD。得交点后,测量转向角。这种方法简朴,外业工作不复杂,也不易犯错,即使犯错了也容易发现,在工程测量中往往采用的方法。2.里程桩测设为了便于计算线路的长度和测绘纵横断面图,需要沿路方向在地面上设立桩,从起点开始,按规定每隔某一整数设一桩,此为整桩。根据不同的线路,整桩之间的距离也不同,一般为20m、30m、50m等(曲线上根据不同半径,每隔20m、10m或5m),在相邻整桩之间穿越重要地物处(如铁路、公路)要增设加桩,整桩和加桩统称里程桩。为了便于计算,线路里程桩均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施工 教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