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物流师配送管理复习资料.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物流师配送管理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物流师配送管理复习资料.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物流师第三章配送管理复习资料掌握内容:1、DRP的原理与运用;2、配送绩效评估;3、配送中心的定位分析;4、运营成本管理;5、运营绩效评估。理解内容:1、配送策略;2、配送中心的功能。一般了解内容:1、配送需求概述;2、配送服务流程优化;3、仓配送中心服务范围的拟定。一、配送需求概述(一般了解)1、定义配送需求是指在一定期期内客户由于经营的需要产生的对货品在空间、时间和费用方面的需求,涉及订单解决、库存、运送、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需求的鞥配送活动的各环节。2、配送需求结构(1)功能性需求,属于配送作业层次;(2)配送规划与管制,属于管理层次;(3)策略性需求,涉及战略
2、目的等。二、DRP的原理与运用(掌握)1、原理(1)DRP可以运用于两类公司中:流通公司和制造公司。(2)DRP原理重要涉及3个输入文献和2个输出文献。A、输入文献:a、社会需求文献:涉及订货单和提货单、供货协议、市场预测等;b、库存文献:自有库存进行记录;C、生产厂家资源文献:物资品种和厂家的地理位置。B、输出文献:a、送货计划:考虑作用时间、路程等因素;b、订货、进货计划:对于需求物资,假如仓库内无货或库存局限性,则需订货。2、运用例题:(教材P53)要点:当(现有库存-提前期需求量-安全库存0)时,必须订货。三、配送策略(理解)1、定义配送策略是在分析配送需求的基础上,为了既能满足客户需
3、求,又不致增长太多成本而采用的具体措施。重要策略有转运策略、延迟策略和集运策略。2、转运策略转运策略是指为了 满足应急需要,在同一层次的物流中心之间进行货品调度的运送。3、延迟策略产品的最后制造和配送延迟到客户的订单后在进行。前者称为生产延迟,后者称为物流延迟。4、集运策略集运,是指增大运送规模,采用相应措施使一次装运数量达成足够大的运送策略。四、配送服务流程优化(一般了解)可从两个方面进行配送服务流程优化:一是规模能力,涉及储存能力、吞吐能力、运送周转能力、流通加工能力;二是服务水准能力,涉及配送物品的可得性、作业绩效、可靠性等。1、基本服务能力的规定(1)可得性从用户对物品的需求是否能得到
4、满足的角度提出来的服务水平,即满足率。通常用缺货频率和缺货率两个指标来衡量。(2)作业表现指配送活动对所盼望的时间和可接受的变化所承担的义务,它表现为作业完毕的速度、一致性、灵活性、故障与恢复的状况等。2、增值服务的内容一般归纳为四类:以顾客为核心的增值服务;以促销为核心的增值服务;以制作为核心的增值服务;以时间为核心的增值服务。3、增值服务的功能(1)增长便利性:简化手续、简化操作。(2)加快反映速度:优化配送系统结构和重组业务流程,重新设计适合客户的流通渠道,以此来减少物流环节,简化物流过程,提高物流系统的反映能力。(3)减少物流成本:通过配送增值服务,寻找减少物流成本的物流解决方案。(4
5、)业务延伸:向配送或物流以外的功能延伸。如市场调查与预测,物流征询等五、配送绩效评估(掌握)1、人员运用率评估配送人员的工作分摊(距离、重量、车次)及其作业奉献度(配送度),以衡量配送人员的能力负荷与作业绩效,拟定是否增添或减少司机人手,在保证安全驾驶和成本控制之间取得平衡。(1)人均配送量:人均配送量=配送量/配送人员数(2)人均配送体积重量人均配送体积重量=配送总体积重量/配送人员数(3)人均配送距离人均配送距离=配送总距离/配送人员数(4)人均配送吨公里人均配送吨公里=配送总吨公里/配送人员数(5)人均驾驶时间人均驾驶时间=总配送驾驶时间/配送人员数2、车辆运用率评估和设立最佳的配送车辆
6、产能负荷,以避免折旧、损耗速度过快、以及也许发生的额外成本(过高的维修费、耗油费),并用于判断是否应增减送车数量。(1)平均每台车配送金额平均每台车配送金额=配送总金额/总配送车辆数总配送车辆数=自有车数+外用车数(2)平均每台车配送吨公里和平均每台车配送距离平均每台车配送吨公里=配送总吨公里/总配送车辆数平均每台车配送距离=配送总距离/总配送车辆数(3)满载车次比率满载车次比率=满载车次/总配送车次(4)空车率空车率=空车行驶距离/配送总距离3、配送规划配送规划指标可评估车辆的负荷、车辆调度在容积限制和重量限制之间规划的优化限度、外用车所占比例等。(1)车辆满载率车辆满载率=配送货品的总体积
7、/(车辆总体积配送车运转率工作天数)(2)平均每车次配送重量平均每车次配送重量=配送货品的总重量/配送总车次(3)平均每车次配送距离平均每车次配送距离=配送总距离/配送总车次(4)平均每车次配送吨公里平均每车次配送吨公里=(配送总吨数总公里数)/配送总车次(5)外用车比率外用车比率=外用车辆数/(自有车辆数+外用车数)(6)配送平均速度配送平均速度=配送总距离/配送总时间4、时间效率(1)季节品比率季节品比率=本月季节品存量/平均存量反映淡旺季配送量的差距,季节品比率越大,差距就越大。(2)配送时间比率配送时间比率=配送总时间/(配送人员数工作天数正常班工作时数)是观测配送时间对配送的奉献,比
8、率太低,说明资源运用率低。(3)单位时间配送量单位时间配送量=出货量/配送总时间用于观测按出货量计算的配送时间效率。(4)单位时间配送生产力单位时间配送生产力=营业额/配送总时间用于观测按营业额计算的时间效率。5、配送成本配送成本涉及自有车和委托外用车的配送成本。(1)配送成本率配送成本率=(自车配送成本+外车配送成本)/物流总费用(2)每吨重配送成本每吨重配送成本=(自车配送成本+外车配送成本)/配送总重量(3)每立方米配送成本每立方米配送成本=(自车配送成本+外车配送成本)/出货品体积数(4)每单元配送成本每单元配送成本=(自车配送成本+外车配送成本)/出货品总单元数(5)每车次配送成本每
9、车次配送成本=(自车配送成本+外车配送成本)/配送总车次(6)每公里配送成本每公里配送成本=(7)配送延迟率配送延迟率=配送延迟车次数/配送总车次六、配送中心的功能(理解)(1)采购功能(2)存储功能(3)组配功能:没有组配功能,就无所谓的配送中心(4)分拣功能(5)分装功能:满载用户小批量、多批次进货的规定(6)集散功能(7)加工功能七、配送中心的定位分析(掌握)1、层次定位(1)流通中心:定位于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综合汇集地,具有完善的功能。(2)物流中心:定位于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综合设施,其涵盖面比流通中心低,属于第二层次的中心。(3)配送中心:假如驹哟商流职能,则属于流通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物流 配送 管理 复习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