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统考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docx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统考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统考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上半年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一、单选题1,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 - 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 )。 答 案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民主主义与教育D,教育学考 点教育学的发展分 值2 分对的答案D文字解析凯洛夫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他主编的教育学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恿结了苏联20世纪20-30年代的教育经验,批判地吸取了教育史上进步教育家的思想,对我国产生过很大影响。2,决定教育性质的主线因素是( )。 答 案A,生产力 B,文化C,政治经济制度
2、 D,科学技术考 点教育的属性分 值2 分对的答案A文字解析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而不是主线因素。 3,在教育研究中,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 答 案A,调查法 B,访谈法 C,历史法 D,实验法考 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分 值2 分对的答案C文字解析考察教育研究方法中历史法的概念。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 答 案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考 点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互相关系分 值2 分对的答案B文字解析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所以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
3、。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脱离并且相对立。5,我国2023年修订后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行,由( )。 答 案A,地市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B,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C,乡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D,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考 点义务教育制度分 值2 分对的答案B文字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行,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体质。6,在中学阶段开设曲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 )。 答 案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社会课程考 点
4、课程的类别分 值2 分对的答案A文字解析在中学阶段开设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学科课程。 7,编写教材(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 答 案A,课程计划B,课程目的 C,课程标准 D,课程说明 考 点课程的概念分 值2 分对的答案C文字解析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8,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提倡的“三中心”是( ) 答 案A,儿童、教材、活动 B,教师、活动、经验 C,儿童、活动、经验 D,教师、经验、教材 考 点课程理论流派分 值2 分对的答案C文字解析杜威反对教育以学科为中心,提倡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并提出了“儿童”“活动”“经验”的“新三中心
5、论"9,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对客观的世界结识重要借的是( ) 答 案A,生产经验 B,生活经验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考 点教学的内涵分 值2 分对的答案D文字解析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结识重要借助的是间接经验。 10,明确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 答 案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赞可夫考 点教育学的发展分 值2 分对的答案B文字解析赫尔巴特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思想。他明确指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认可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1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答 案A,楷模示范
6、法 B,说服教育法 C,品德评价法 D,情感陶冶法 考 点德育的意义分 值2 分对的答案A文字解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楷模示范性。 12,杨柳被教室窗外的小鸟所吸引,不能专心听课。这属于( ) 答 案A,注意分派B,注意广度 C,注意分散 D,注意转移考 点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分 值2 分对的答案C文字解析注意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转到无关对象上去的现象。 13,王老师在讲“果实“这个概念时,列举了苹果、花生等可食果实的例子,也列举了棉籽、橡胶等不可食使用的例子,这种教学法称为( ) 答 案A,变式B,范式 C,原型 D,演义考 点教学方法的概念分 值2
7、 分对的答案A文字解析运用变式是使学生形成一般表象的必要条件。讲果实的概念时,不只选周可食的果实,还选择一些不可食的果实,以避免学生把“可食性”作为果实的本质特性。14,“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重要用于训练学生的哪一种思维?( )。 答 案A,直觉思维 B,发散思维 C,动作思维 D,集中思维考 点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分 值2 分对的答案B文字解析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各种也许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也许做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一般应用“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8、15,某中学一次数学考试中,陈鹏是唯一满分的学生。当老师宣布考试成绩时,陈鹏内心非常快乐,但他却表达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这反映了青少年情绪发展具有( )。 答 案A,稳定性B,持久性 C,掩饰性D,短暂性考 点中学生的情绪特点分 值2 分对的答案C文字解析这反映了青少年情绪发展具有掩饰性。16,肖晓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灵敏,易接受新事物,爱好广泛,注意力容易转移。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答 案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 D,抑郁质 考 点中学生的情绪特点分 值2 分对的答案A文字解析多血质的典型特性是活泼好动,反映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17,
9、某生近期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容易自我否认、甚至产生自杀念头。他的重要问题是( )。 答 案A,焦急B,逼迫 C,抑郁 D,恐怖考 点中学生的情绪特点分 值2 分对的答案C文字解析重要问题是抑郁 18,心理辅导老师通过帮助李晓明建立焦急等级,让他想象引起焦急的情境,进行放松训练,从而缓解他的考试焦急。这种心理辅导的方法是( )。 答 案A,强化法 B,系统脱敏法 C,理性一情绪疗法 D,来访者中心疗法 考 点心理辅导概述分 值2 分对的答案B文字解析这种心理辅导的方法是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映(胆怯、焦急、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
10、相容的反映,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映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映。从而达成消除焦急或恐惊的目的。19,学生能相信并接受别人的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同时将这些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说明其品德发展达成( )。 答 案A,服从阶段 B,依从阶段 C,认同阶段D,内化阶段考 点德育的涵义分 值2 分对的答案D文字解析品德的形成要经历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别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20,学生爱好小组的纪律重要属于( )。 答 案A,教师促成纪律 B,群体促成纪律 C,任务促成纪律D,自我促成纪律 考 点学习
11、策略的概念分 值2 分对的答案B文字解析学生爱好小组属于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促成的纪律是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属于集体促成的纪律。21,李老师坚信自己能教好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这重要反映了他具有较高的教学( )。 答 案A,认知能力 B,监控能力 C,操作能力 D,效能感考 点教学的内涵分 值2 分对的答案D文字解析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四、简答题1,辨析 动物也存在教育。考 点教育的属性分 值8 分对的答案观点错误。解析: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规定,有目的、有计划、
12、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盼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主线特性,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由此可知,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教育是故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动物界所谓的“教育现象”只是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不符合教育的本质,所以动物界不存在教育。文字解析先回答对错,回答是以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主线特性,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回答就好。2,辨析 知识多少与能力高低成正比。 考 点学习策略的特性分 值8 分对的答案说法片面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互相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上半年 教师资格 统考 教育 知识 能力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