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幸福课--积极心理学.doc
《哈佛幸福课--积极心理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佛幸福课--积极心理学.doc(1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哈佛幸福课积极心理学|目 录第一章 积极心理学初探 .1一积极心理学诞生的背景 .1二、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内容 .2三消极研究与积极研究 .5四、积极心理学课程的目的 .7第二章 积极心理学的五个基本前提 .8一、搭建学术界与社会之间的桥梁 .8二、改变是可能的 .8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10四、顺从人类本性 .12五、允许自己追求快乐 .15第三章 信念即自我实现预言 .18一、信念挑战极限 .18二、皮革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 .19三、情境的重要性 .20四、创造积极的情境 精神的力量 .23五、精神力量的作用机制 .25六、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 同一事件不同解
2、读 .27七、高期望导致低自尊?NO! .29八、三个方法让自己更乐观 .31第四章 专注 .34一、积极者与消极者 .34二、为什么不是人人都是乐观主义者 .37三、感激 .38第五章 改变 .48一、改变不易但非不可能 .48二、神经可塑性 .49|三、我真的想要改变吗? .51四、ABC 与两种变化 .53五、日记的神奇作用 .73六、小结 .78第六章 设定目标 .81一、目标设定的理论及实践 .81二、处理压力 .97第七章 完美主义 .106一、完美主义之我的个人经历 .106二、错误与失败 .108三、完美主义的定义及特征 .112四、完美主义的后果及危害 .114五、二八法则
3、.119六、完美主义的根源 .121七、克服完美主义 .122八、铂金法则与黄金法则 .124九、小结 .125第八章 精神与肉体 .127一、关注“脖子以下” .127二、身体锻炼 .128三、冥想 .133四、睡眠 .137五、触摸 .139|第一章 积极心理学初探一积极心理学诞生的背景快乐,幸福感这一整个领域,此前一直被心理自助运动统治。心理自助运动带来了什么?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书籍,热情外向的宣讲者,颇具领袖气质,且身材高大,吸引大众参与他们的专题讨论讲座。但是,有一个大大的转折,其中许多书籍讨论都缺少实质内容,通常都言过其实,无法兑现。比如,快乐的五个关键,成功领袖的三个要素,成功
4、、快乐、完美爱情的唯一秘诀,夸大其词,效果甚微。所以我们需要积极心理学,需要在象牙塔及大众间构建桥梁。换句话说,就是要把严谨、实质、以经验基础的学术科学,与自助或新纪元运动的通俗易懂相结合。下面介绍一下积极心理学的背景,它是如何诞生的。从很多方面来说,积极心理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物和衍生,人本主义心理学本质上是对当时各种心理学派系的不同意见。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称之为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为什么是“第三势力”?因为第一势力是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有斯金纳、华生、桑代克,这是第一势力;第二势力是精神分析学,创建者包括弗洛伊德、荣格以及阿德勒,这是第二势力;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对其的
5、异议出现。首先是对行为主义的异议,行为主义认为人的主体性,认为人是一个行为集合,就像一只被击打而四处滚动的台球,被增强,奖惩驱动。而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我们不只是被击打的台球,我们有精神,有灵魂,我们有重要的认知与思想,不能只靠行为观察、改善人生,然后是第二势力精神分析学,精神分析学主要通过潜意识分析,它决定你的理解,决定如何改善生活还有防卫机制,人类本能论,神经症。如果你理解这些黑暗势力,就能更好地处理生活,了解并改善生活质量。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不止如此,不仅仅是生理本能,不仅仅是神经症,我们要重视人的本质,给予人更多的自尊和自由。但有一个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缺少严谨的方法论,但它引入了
6、许多精彩的理念,对于幸福感的研究,乐观主义的研究,善良、道德、美德、爱、两|性关系、巅峰体验、自我实现、移情等等。它的认识论并不严谨,缺乏学术严谨性,所以在很多方面大部分成为了自助运动,有趣、有益、重要的理念,但在学术上影响很小,所以很少有大学开设人本主义心理学。但是,我们很快会了解到,人本主义心理学孕育了积极心理学。 我们先见见祖父祖母。Abraham Maslow 曾是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布兰迪斯大学教授,他于 1954 年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他写了一章为了积极心理学,他在其中写到,我们需要研究善良、美德、快乐与乐观,可以说这是超前于他时代的。如果说 Maslow 是祖父,那 Karen
7、Horney 就是祖母了,她最初是精神分析学者,学习弗洛伊德的理论,意识到其过于注重消极面,神经症与精神病。她认为,还必须关注影响人类生命体的东西,我们需要研究培养那些好的品质,因为它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这反而向人本主义靠近了,并由此产生了积极心理学。还有 Aaron Antonovsky,第三位祖父级人物,提出了关注健康的理念,他引进了一个新概念,他称之为健康本源学。健康的起源,这是病理学常规模型的替代模型,也就是说除了研究病理学无论是生理健康还是心理健康还需要研究健康的起源,这在 1970 年代,是一个全新的理念。现在转到父辈。Martin Seligman 被认为是积极心理学之父,其与一
8、群相关学者于 1998 年确立了这一领域,和 Maslow 一样,也是美国心理协会会长。他任职期间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两个目标。第一,让学院式心理学变得通俗,也就是说,连接起象牙塔与普罗大众;第二,引进一个积极的心理学,不仅仅是研究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神经症,还需要关注爱、两性关系、自尊、动机、恢复以及幸福感。他提出了这些理念,从那时起便蓬勃发展起来。在 Martin Seligman 之前, Ellen Langer 教授就已研究了这些领域,将人本主义精神与学术科学严谨性结合。还有一位哈佛的教授,积极心理学的另一位父辈,Philip Stone,1999 年他首次在哈佛开设了积极心理学,这在全
9、球范围内也是首批。二、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内容首先,这门课不光是传授信息,而且关于如何变形。如今大多数教育都只是传达信息,我们的思想就是容器,接收数据、接收科学、接收信息,储存到容器里,等容器填满了,我们就毕业了,信息数据越多越好。但这并不够,因|为信息无法决定我们的幸福感、我们的成功、自尊、动机水平、两性关系及其质量。光有信息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变形,把容器的形状改变。听听这个例子,你去参加运动会,目标是进入前三,获得奖牌,但是只获得第八名,你会如何分析,如何解读?太糟糕了,我彻底失败了,你灰心丧气,感到无力。但从另一角度看,你可以解读为“我学到了什么?我还需要更努力地训练”,你会更有动力,从经验
10、中学习。也就是说,同样的客观信息:”我是第八名,我目标前三”,截然不同的解读,一个认为是灾难,另一个则当成机遇,一个让人失去动力,另一个增加动力,还有一个很普遍的例子,世界各地很多人似乎拥有了一切,人生顺利,生活富庶,但仍旧不快乐。而另一些人拥有的不多,但从未中断,从未停止享受人生。还有相反的情况,拥有一切的人,充满感恩,享受生活,生活窘迫的人觉得自己是受害者。也就是说,重要的不仅仅是获得了什么信息,还有是何形状,如何解读,如何理解,这就是由容器的形状所决定的。通常解读比信息更重要,快乐往往由我们的精神状态而定,而不是社会地位或银行存款,所以需要变形,这对建立幸福感来说很重要。我们在实际操作时
11、,不会传达过多信息方面的东西,而是挖掘更多东西,我们要挖掘自身潜能,这种潜能一直存在,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或者被其他东西掩盖了。我们要发现利用它,以便关注它、理解它,我讲个故事来说明吧。比如米开朗基罗,曾经有个记者问他,您是如何创造出大卫这件巨作的?米开朗基罗回答很简单,我去了趟采石场,看见一块巨大的大理石,我在它身上看到了大卫,我只要凿去多余的石头留下有用的,大卫就诞生了。虽然说的比做的容易,但是这个故事抓住了这门课程精髓,即凿除多余石块,也就是摆脱限制。阻碍或者对失败的恐惧,这些东西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但如今却出现在了大多数人身上,因此我们要对那些削弱甚至伤害我们的东西进行凿除。就像俗话说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哈佛 幸福 积极 心理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