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二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doc
《2023年高二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二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doc(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化学选修4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 化学反映与能量 知识点1、反映热:化学反映过程中放出或吸取的热量。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映过程中所吸取或释放的热量(QP)。2、符号:H 单位:kJ/mol3、规定:吸热反映:H 0 或者值为“+”,放热反映:H 0 或者值为“-”4、常见的放热反映和吸热反映:燃烧、中和反映、金属与酸反映、以及大部分化合反映是放热的大部分分解反映,电离、水解、高温下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碳与二氧化碳反映、Ba(OH)2与NH4Cl的反映等一般属于吸热反映。5、反映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放热反映,体系能量减少,H0H在数值上等于反映物分子断裂旧键时所吸取的总能量与生
2、成物分子形成新键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之差,H=E生成物能量-E反映物能量=E反映物键能之和-E生成物键能之和6、热化学方程式:表达化学反映中放出或吸取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1)反映物和生成物要标明其聚集状态,用g、l、s、aq表达不同状态。 (2)方程式右端用H 标明恒压条件下反映放出或吸取的热量,放热为负,吸热为正。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只表达物质的量,因此可以是整数或分数。 (4)对于相同物质的反映,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 也不同,即H 的值与计量数成正比,当化学反映逆向进行时,数值不变,符号相反。 7、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映是一步完毕或分几步完
3、毕,其反映热是相同的。化学反映的焓变(H)只与反映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映的途径无关。规律:若多步化学反映相加可得到新的化学反映,则新反映的反映热即为上述多步反映的反映热之和。环节:8、燃烧热:在101kPa时,l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的反映热.注意: 燃烧的条件是在101kPa; 标准:是以1mol燃料作为标准,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其它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用分数表达; 物质燃烧都是放热反映,所以表达物质燃烧时的H均为负值; 燃烧要完全:C元素转化为CO2(g),而不是CO;H元素转化为H2O(l),N元素转化为N2(g)。9.中和热: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反映生成1mol
4、的水所放出的热量,KOH(aq) 1/2H2SO4(aq)= 1/2K2SO4(aq) H2O(l);H=573 kJmol1第二章化学反映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第一节 化学反映速率1化学反映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映进行快慢限度的,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映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长来表达。 2表达方法:v(A)=c(A)/t =n(A)/(t.V )单位:mol/(Ls)或mol/(Lmin)或mol/(Lh)3同一化学反映用不同物质表达的速率数值也许不同,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4影响因素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光、电、波、接触面、溶剂等 (1)浓度:固体、纯液体的浓度均可视作常数。故改变固
5、体物质的量对速率无影响。 (2)压强:对反映前后气体总分子数没有改变的可逆反映来说,当压强改变时,V正、V逆的改变限度是相同的;对反映前后气体总分子数发生改变的可逆反映来说,当压强增长时,V正、V逆的改变限度是不相同的。(计量数大的一边改变的限度大) (3)温度:温度对V正、V逆的影响是不同的,升温时吸热反映一边增长的倍数要大于放热反映一边增长的倍数;降温时放热反映一边减少的倍数要小于吸热反映一边减少的倍数。 (4)催化剂:使用催化剂能同等限度地改变V正、V逆。5.有效碰撞能发生化学反映的碰撞。有效碰撞发生的条件是发生碰撞的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和分子在一定的方向上发生碰撞。 活化分子在化学反映中
6、,能量较高、也许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活化能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所有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用Ea表达)。第二节 化学反映的方向和限度1 自发反映: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反映。 2 自发进行的方向体系能量减少和混乱度增大都有促使反映自发进行的倾向。 熵(S)衡量一个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混乱度:气态液态固态 3 焓变(H)与混乱度(S)综合考虑 4化学反映方向的控制G = H - TS c(OH-) 中性:c(H+)=c(OH-) 碱性: c(H+)c(OH-)2常温下(25) 酸性溶液:C(H+)C(OH-),C(H+) 110 -7mol/L 中性溶液:C(H+)= C(OH-),
7、C(H+) = 110 -7mol/L 酸性溶液:C(H+)C(OH-),C(H+) 110 -7mol/L3溶液的PH值:表达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PH= -lg c(H+) 合用于稀溶液,当溶液中c(H+)或c(OH-)大于1mol时,直接用浓度表达溶液的酸碱性。4PH值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 PH范围014之间,但PH值等于0的溶液不是酸性最强的溶液, PH值等于14的溶液不是碱性最强的溶液。 PH值增长一个单位C(H+)减小10倍5测定溶液酸碱性的常用方法: a. 酸碱指示剂 (石蕊、酚酞、甲基橙) b. PH试纸:广泛PH试纸:1-14,只能读得整数 精密PH试纸:精确到
8、0.1. PH试纸的使用方法:剪下一小块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玻璃棒沾取一滴溶液滴在PH试纸上,半分钟内与比色卡比较,读出PH值。 c. PH计,它可以精确测量溶液的PH值。精确到0.01.6PH值计算的常见类型(1)溶液的稀释 .强酸:计算稀释后的溶液中的c(H+),直接换算成PH .强碱:计算稀释后的溶液中的c(OH-),换算成c(H+)再求出PH值。【小结】一般情况下,强酸溶液每稀释10倍,pH值就增长1个单位,但稀释后pH值一定小于7;强碱溶液每稀释10倍,pH值就减小个单位,但稀释后pH值一定大于7。(2)强酸与强酸、强碱与强碱混合通常两种稀溶液混合,可认为混合后体积
9、为两者体积之和。强酸与强酸混合,先算混合后的c(H+),再算pH。强碱与强碱混合,先算混合后的c(OH-),再由Kw求c(H+)及pH,或先算混合后的c(OH-)及pOH,再求pH。绝对不能先直接求才c(H+),再按之来算pH。【经验公式】(其中0.3是lg2的近似值) 已知pH的两强酸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pH=pH小+0.3 已知pH的两强碱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pH=pH大-0.3(3)酸碱混合:先判断过量,求出剩余的酸或碱的浓度,再求c(H+) 【注意】 强酸的稀释根据c(H+)计算,强碱的的稀释一方面应由c(OH-)浓计算出c(OH-)稀,让后据Kw计算出c(H+),再计算出PH,不能直
10、接根据c(H+)计算。【总结】溶液的稀释规律: .强酸pH=a,加水稀释10n倍,则pH=a+n; 弱酸pH=a,加水稀释10n倍,则apHpHb-n; .酸、碱溶液无限稀释时,pH只能接近7,但酸不能大于7,碱不能小于7(室温时) .对于浓度(或pH)相同的强酸和弱酸,稀释相同倍数,强酸的pH变化幅度大。(4)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其反映的实质是H+OH-=H2O,所以在计算时用离子方程式做比较简朴,要从以下三种也许去考虑:(室温时)(1)若n(H+)=n(OH-),恰好中和,pH=7(2)若n(H+)n(OH-),酸过量,计算剩下的c(H+),再算pH(3)若n(H+)n(OH-),碱过量,
11、计算剩下的c(OH-),再算pH7. 溶液酸碱性鉴定规律(1)PH相同的酸(或碱),酸(或碱)越弱,其物质的量浓度越大。(2)PH相同的强酸和弱酸溶液,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则强酸溶液PH变化大;碱也如此。(3)酸和碱的PH之和为14,等体积混合。若为强酸与强碱 ,则PH=7;若为强酸与弱碱,则PH7 ;若为弱酸与强碱,则PH7。(4)等体积的强酸和强碱混合 A、若两者PH之和为14,则溶液呈中性,PH=7 B、若两者PH之和大于14,则溶液呈碱性。 C、若两者PH之和小于14,则溶液呈酸性。8酸碱中和滴定原理 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1)酸式滴
12、定用的是玻璃活塞,碱式滴定管用的是橡皮管。(思考为什么?)(2)滴定管的刻度从上往下标,下面一部分没有读数因此使用时不能放到刻度以下。(3)酸式滴定管不能用来盛放碱溶液,碱式滴定管不盛放酸溶液或强氧化性的溶液。 (4)滴定管的精确度为0.01mL,比量筒精确;所以读数时要读到小数点后两位。 实际滴出的溶液体积=滴定后的读数-滴定前的读数(5)滴定操作:把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锥形瓶放在下面接液体,滴定过程中用左手控制活塞,用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6)滴定终点判断: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时颜色发生变化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发生变化即已达终点。(7)指示剂选择:强酸滴定强碱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化学 期末 复习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