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电大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论形成性考核.doc
《2023年电大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论形成性考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电大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论形成性考核.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大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论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虽然“课程”的定义存在诸多分歧,但是将其归类,仍然大体可以归纳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_课程即科目_、课程即经验_、课程即目的,课程即计划_。2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是_哲学_、心理学和_社会学_,它们分别重要解决幼儿园课程中_教什么、如何教和为什么教_的问题。3幼儿园课程的最核心要素是_教育理念_。4皮亚杰曾对教师提出了三条建议:为儿童提供实物,让儿童自己动手去操作; _帮助儿童发展提出问题的技能_以及_应当懂得为什么运算对于儿童来说是困难的。二、选择题(每题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对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1以学科
2、维度定义课程,课程通常表现为( BC )。A 学习者的经验 B 教学大纲 C课程计划 D教科书2“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最佳的适应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所有儿童的教育方案”假如用人类发展生态学来解释这句话,说明了( D )在发挥作用。A 小系统 B 中间系统 C 外系统 D 大系统3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也叫作(ABCD )。A 生活课程 B经验课程 C活动课程 D 儿童中心课程4受经验论哲学思想影响的幼儿园课程实践是(A )。A 蒙台梭利课程 B瑞吉欧教育方案 C方案教学 D 福禄贝尔的恩物教学5具有下列哪些特性的幼儿活动通常可以被认定为游戏?(A B D )A 非真实性 B积极情
3、绪 C目的导向 D 自由选择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以儿童的爱好、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行的课程。活动课程打破了学科自身的逻辑,注重儿童的学习过程自身。2勃朗芬布伦纳所谓的“小系统”勃朗芬布伦纳所谓的小系统是指发展着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性的情景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3多元文化课程多元文化课程又称反偏见课程,这种课程以让儿童参与多元文化社会为出发点,为儿童提供在多元文化社会中能有效活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4鹰架教学鹰架教学是维果茨基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为儿童提供教学,并逐步转化为提供外部支持的过程。有效的
4、“鹰架教学”必须发生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即独立行为水平和帮助行为水平之间。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区别有哪些?(1)第一个方面是学习的计划性。显性课程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故意参与活动的成分很大,而隐性课程则是无计划的、无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重要获得的是隐含于课程中的经验。(2)第二方面是学习的环境。显性课程重要通过课堂教学而获得知识和机能,而隐性课程则重要通过学校环境(涉及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等)而得到的知识、态度和价值观。(3)第三方面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学生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重要是预期性的学术知识,而在隐性课程中,学生获取
5、的重要是非预期性的东西。2简述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幼儿园课程与其它各级各类教育的课程同样,都注重将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文化知识整合到学习者的经验之中。但是,由于在儿童初期,儿童发展的速率比任何时期大,也由于儿童学习的能力极大地有赖于其自身的发展,因此,以幼儿为教育对象的幼儿园课程的决策应当充足考虑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相应的,幼儿教育的方法和材料也不同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它更多采用的是具体的材料和活动,课程较多地是采用活动而不是上课的形式加以组织。3简述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1)游戏能促进儿童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的发展。(2)游戏有益于幼儿进行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学习。(3)游戏有益于幼儿
6、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整合。4为什么心理学不能成为幼儿园课程的唯一基础?(1)心理学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基础,这是由学龄前儿童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但是,心理学理论并不等于教育理论: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或学习理论描述的是带有普遍性的东西,而教育理论包含着对具体教育实践的陈述,两者不是同一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或学习理论涉及的是对于发展或学习的最低限度的说明,而教育理论要涉及到影响发展或学习的最高限度的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或学习理论重要是从“实然”的角度来考察人的发展或学习过程,而教育理论是从价值的“应然”角度来考察人的发展或学习过程。因此,把心理学理论当作幼儿园课程的唯一理论基础会出现很多问题,
7、这样做不仅在理论上是有局限性的,并且在实践中也是难以行得通的。(2)心理学理论不也许单独为幼儿园课程提供理论依据,幼儿园课程同样受到哲学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因此对于幼儿园课程的设计来说,哲学和社会文化也是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五、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1你是如何理解平常生活活动、游戏和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的?(1)平常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教学活动,在幼儿园的课程中都是缺一不可的。(2)平常生活活动和另两类活动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了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在课程的实际实行过程中,平常生活活动中和此外两类活动是也经常互相融合和互相渗透的。(3)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的关系j游戏和教学是两种有本质区别
8、的活动,两者不可互相替代。游戏是没有社会功利目的的,它强调的是“过程”、“表现”和儿童自主的活动,它可以在最大限度上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教学重要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活动,它承担着文化传递的任务,它更多强调的是教师的作用。游戏和教学的本质特性,决定着两者永远不也许是同一的,或者是互相平行的。k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的不可替代性,正是它们能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的前提。将游戏和教学进行最优化的结合,可以使幼儿园课程变得更为完善,从而从主线上改变“放羊式”的或者“灌输式”的教育。l在拟定幼儿园课程中的哪些教育活动是属于游戏活动,哪些是属于教学活动时,并非可以简朴地将活动内容和方式归为
9、“游戏”或者“教学”。假如将纯游戏和完全结构化的(即完全按照教师计划实行的)教学看作两个极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存在着无数种状态,它们反映的是游戏和教学的不同结合的限度。m游戏和教学可以以分离式、插入式和整合式等各种方式进行结合。2举例说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行的启示。P21(1)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行为水平与其依靠帮助解决问题所能达成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维果茨基认为,教育要针对儿童发展的这两种水平,不要只关注儿童发展的过去,更应关注儿童发展的未来,只有走在发展之前并能指引发展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育。(2)举实例说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幼儿园课程设计和
10、实行的启示: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行应当既能适合的儿童发展,又能对儿童的认知具有挑战性。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行应不仅只是去评价儿童的独立行为水平,并且可以发现儿童在各种帮助水平下的能力。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行应特别强调教师在互动中应起到的作用,特别强调鹰架教学。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行应能对的地组织情景,发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即课程应有足够的弹性,要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能及时地变化课程内容和方法。幼儿园课程论作业(第2章)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就价值定位而言,目的模式是基于_杜威的实用主_哲学思想;在方法论上,目的模式依据的是_行为主义心理学_。2. 泰勒认为,在课程编制中,编制者
11、必须回答四个问题,它们是:_学校应当达成哪些教育目的_、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干实现这些目的、_如何才干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_、_我们如何才干拟定这些目的正在得到实现_。3、幼儿园课程内容存在着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_ 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_。4、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最为常见的取向_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_。二、选择题(每题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对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1被称为“行为目的之父”的是(B )。A博比特 B泰勒 C惠勒 D斯坦豪斯2在课程目的的不同价值取向中,(B )反对把人作为物而把课程目的技术化的倾向,并把课程看作是一种动态生成的师生互动过程
12、。A行为目的 B生成性目的 C表现性目的 D预设性目的3、下列关于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的哪些说法是对的的?(AD )A过程模式把课程设计当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B过程模式绝对反对课程目的的存在。C过程模式是由布鲁纳提出的。D依据过程模式,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是内容的选择而非目的的预设。4、( C )不规定儿童在完毕学习活动后应当获得的行为,而是指向每一个儿童在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A行为目的 B生成性目的 C表现性目的 D预设性目的5、知识是儿童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这反映了(C )的价值取向。A课程内容即教材 B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C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D
13、课程内容是教学计划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目的模式目的模式是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的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的课程编制模式。2、生成性目的生成性目的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的。生成性目的取向追求的是“实践理性”,强调在儿童、教师和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课程的目的。3、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逻辑顺序指的是根据学科自身的系统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内容;心理顺序指的是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4、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旨在通过对课程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材料的分析和判断,调整和改善课程方案,使正在形成中的课程更为完善。四
14、、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简述行为目的的运用价值和局限。(1)运用价值:行为目的使目的的表述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提高了对教育活动的影响力,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行为目的的精确和具体还便于教育评价的进行。(2)局限:一些高级心理素质,如情感、态度等, 很难用品体化的、外显的行为目的来反映;具体、精细的行为目的对儿童的整体发展不利。2、简述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对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影响作用。(1)课程内容即教材的取向,将课程内容看作是向儿童传递的知识和技能,那么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必然会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和系统性。(2)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的取向,强调儿童积极参与各种活动。(2)课程
15、内容即学习经验的取向,会充足顾及儿童的爱好、需要和能力。使课程内容可以通过儿童与环境之间的故意义的交互作用而被儿童同化。3、 泰勒提出的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准则是什么?(1)连续性原则,是指课程内容如何直线式地陈述;(2)顺序性原则,是指课程的后继内容如何既以前面内容为基础,又为以后的内容打下基础;(3)整合性原则,是指各种课程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4、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具体内容是什么?(1)对课程方案自身的评价, 考察和评估幼儿园课程所持有的基本理念及课程要素与理念的相一致性。(2)对课程实行过程的评价,重要是考察和评估课程实行过程中的诸多动态因素。(3)对课程效果的评价。课程效果,有的是显性的,
16、有的是隐性的;有的是长效的,有的是短效的;有的是预期的,有的是非预期的。五、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1分析目的模式的特点及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1)特点(6分)目的模式强调应根据预期的行为拟定课程目的,设计课程学习过程;目的模式以行为目的引领课程设计与教学。评价课程与教学的成效;目的模式把课程目的作进一步的分解和细化,形成目的体系,以便课程实行;目的模式将教育简化为科学的活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2)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8分)目的模式使整个课程的运作成为了一个具体化的和结构化的操作程序,这样做能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的计划性、可控性和可操作性。但是,目的模式也具有一
17、定的弊病。一方面,由课程编制者拟定的课程目的,往往难以与发展中的儿童相适合。第二, 儿童的许多高级心理素质是很难用外显的、可观测的行为来预先具体化的。第三,强调通过训练而达成预期的目的,与学龄前儿童从其自身已有的经验出发,整体地学习知识和获得经验的学习方式之间存在距离。2、举例说明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直线式组织和螺旋式组织的特点。(1)直线式组织有益于儿童逻辑地思考问题,并且对于一些接受性知识和技能的传递,具有较高的效能。螺旋式组织有益于儿童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获得经验,原有经验将在新经验的获得中起着连接作用、有助于学习活动的迁移,有助于学习活动的进一步,也有益于儿童发明性思维的发展。(7
18、分)(2)举例(7分)幼儿园课程论作业(第3章)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_学科(领域)课程_ 和 _综合性课程_ 是幼儿园课程中两种常见的课程类型。2、结构化限度高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更多地会出 _以教师为中心,以课程的行为目的为导向,以结果为评价标准_的课程特性。3、幼儿园综合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两种倾向_教师计划为积极教育活动,儿童生成为积极的教育活动_。 4、将两种不同倾向的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其要点是解决好_生成和预定_的关系,过程和结果_ 的关系, _社会规定与儿童需要、爱好_的关系。二、选择题(每题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对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1“光谱方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电大 学前教育 幼儿园 课程 形成 考核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