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短周期(第1、2、3周期)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周期表 长周期(第4、5、6、7周期)主族7个:A-A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B第族1个(3个纵行)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练习】1主族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除氢)A一定是8个B一定是2个C一定是18个D是2个、8个或18个2若某B族元素原子序数为x,那么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位于AB族 BA族 CB族DA族3已知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
2、电子数的2倍,则A、B元素A一定是第二周期元素 B一定是同一主族元素C也许是二、三周期元素 D可以互相化合形成化合物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_个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点燃点燃4Li + O2 Li2O 2Na + O2 Na2O2 2 Na + 2H2O 2NaOH + H2 2K + 2H2O 2KOH + H22R + 2 H2O 2 ROH + H2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价。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_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递变
3、性:从上到下(从Li到Cs),随着核电核数的增长,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从Li到Cs的金属性逐渐增强。结论:)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与水或酸反映越容易,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相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碱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2)递变性(从锂到铯):密度逐渐增大(K反常) 熔点、沸点逐渐减少3)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4、小结: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了碱金属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递变性: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长,电子层数逐渐_,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_,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_,即金属性逐渐_。【练习】4关于碱金属元素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B依Li、Na、K、Rb、Cs,单质熔沸点升高,密度增大C随核电荷数递增,氢氧化物碱性增强D随电子层数增长,原子半径增大,金属还原性增强5关于钠和钾元素的比较中,不对的的是( )A钾原子失电子比钠原子容易 B钾离子氧化性比钠离子强C钾与水反映比钠剧烈 DKOH碱性比NaOH强6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
5、述中对的的是( )A碱金属单质与水反映都能生成碱和H2B碱金属单质都是质软、熔点低、密度均小于1的轻金属C碱金属元素随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吸引最外层电子的能力增强D碱金属单质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过氧化物(二)卤族元素:原子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_个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的递变性:(从2到2)()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密度逐渐增大;()单质的熔、沸点升高3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映:2 H2 2 HX 卤素单质与H2 的剧烈限度:依次减弱 ; 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4卤素单质间的置换2NaBr +Cl2 2NaCl + Br2 氧化
6、性:Cl2_Br2 ; 还原性:Cl_Br 2NaI +Cl2 2NaCl + I2 氧化性:Cl2_I2 ; 还原性:Cl_I2NaI +Br2 2NaBr + I2 氧化性:Br2_I2 ; 还原性:Br_I结论: 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减弱,对于阴离子的还原性:依次增强5. 非金属性的强弱的判断依据:1. 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或与H2反映的难易限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判断。2. 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长,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即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
7、逐渐增强。3. 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原子结构决定元素性质,元素性质反映原子结构。同主族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决定了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练习】7a、b、c、d四个集气瓶中装有Cl2、H2、HCl、HBr中的任一种气体,若a、d两瓶气体混合后强光照射下发生爆炸,a、b两瓶气体相混,瓶壁上出现红棕色液滴,则a、b、c、d四瓶中气体应是( )ACl2、HBr、HCl、H2 BCl2、HCl、HBr、H2CH2、HBr、HCl、Cl2 DH2、HCl、HBr、Cl28某溶液中Cl-、Br-、I-三种离子物质的量之比是123,通入一定量Cl2充足反映后,该比值为321,则通入Cl2和
8、原溶液中I-离子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 B12 C13 D149砹(At)原子序数85,与F、Cl、Br、I同族,推测砹或砹的化合物不也许具有的性质是( )A砹是有色固体 B非金属性:AtICHAt非常稳定 DI2 可以At从At的可溶性的盐溶液置换出来。三核素(一)原子的构成:()原子的质量重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电子的质量可忽略。()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质子 Z个()在化学上,我们用符号X来表达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具体的X原子。中子 N个=(AZ)个原子X原子核核外电子 Z个【练习】10下列
9、叙述中对的的是()A氢有三种同位素,即有三种氢原子 B所有元素的原子核均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的粒子,总称为元素 DH是一种同位素11在Li、N、Na、Mg、Li、C中:(1) 和 互为同位素。(2) 和 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3) 和 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二)核素核素:把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一种原子即为一种核素。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或: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间互称为同位素。()两 同:质子数相同、同一元素()两不同:中子数不同、质量数不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不
10、同种原子【练习】12在过氧化钠中具有,各数字所表达的意义是:16 、8 、2 、2 、1 。13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X,元素Y的一种同位素Y,已知ac,bd,则元素X和Y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为()A.XY B.X=Y C.XYD.不能拟定第二节元素周期律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又叫电子分层排布。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3.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n表达电子层)(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是最外层时,最多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3)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
11、量最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从能量低的电子层逐步向能量高的电子层排布。【练习】14.填写下表:15判断下列示意图是否对的?为什么?16填空(1)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 , 电性。(2)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 离子,带 电荷。(3)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 离子,带 电荷。二元素周期律:核外电子层排布: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会反复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从_个递增到_个的情况(K层由12)而达成结构的变化规律。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会反复出现原子最高价由,中部出现负价,由的变化
12、规律。()O、F无正价,金属无负价()最高正化合价: 最低负化合价:0()最高正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_()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0 、2、 4、 6最外层电子数 4 5 6 7【练习】7.在下列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 ) A.NaB.PC.ClD.Ar 18.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也许是( ) A.XY2B.X2Y3C.X3Y2D.X2Y 19下列各组指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A.6和8 B.16和8 C.12和9 D.11和6三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
13、:Na + 2H2O 2NaOH + H2 (容易) Mg + 2 H2O 2Mg(OH)2 + H2 (较难) 金属性:Na MgMg + 2HCl MgCl2 + H2 (容易) 2Al + 6 HCl 2AlCl3 +3H2 (较难) 金属性:Mg Al 根据1、2得出:金属性Na Mg Al碱性 NaOH Mg(OH)2 Al(OH)3 金属性:金属性Na Mg AlNa Mg Al金属性逐渐减弱结论:Si P S Cl 单质与2的反映越来越容易 生成的氢化物越来越稳定最高价氧化物相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故:非金属性逐渐增强。Na Mg AlSi P S Cl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
14、逐渐增强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重要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规律,这一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练习】20用元素符号回答原子序数1118号的元素的有关问题。 (1)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3)最容易生成氢化物且最稳定的是。 21.从原子序数11依次增长到17,下列所叙递变关系错误的是( ) A.电子层数逐渐增多B.原子核吸引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C.最高正价数值逐渐增大D.从硅到氯负价从-4-1 22.已知X、Y、Z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相应水化物
15、的酸性相对强弱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说法不对的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B.非金属活泼性:YXZ C.单质的氧化性:X2Y2Z2 D.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相等23.稳定性强弱:HFHClHBrHI NH3HF NH3PH3 24.碱性强弱:KOHNaOHMg(OH)2 25.酸性强弱:HClO4HBrO4 HNO3H3PO4 四、同周期、同主族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是:1. 周期表中金属性、非金属性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在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2. 金属性最强的在周期表的左下角是,Cs;非金属性最强的在周期表的右上角,是。3.
16、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4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对我们的指导作用在周期表中寻找新的农药。在周期表中寻找半导体材料。在周期表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第三节 化学键一离子键离子键:阴阳离子之间强烈的互相作用叫做离子键。互相作用:静电作用(包含吸引和排斥)离子化合物:像NaCl这种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1)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如NaCl、Na2O、K2S等 (2)强碱:如NaOH、KOH、Ba(OH)2、Ca(OH)2等 (3)大多数盐:如Na2CO3、BaSO4 (4)铵盐:如NH4Cl 小结:一般含金属元素的物质(化合物)铵盐。(一般规
17、律)注意:酸不是离子化合物。离子键只存在离子化合物中,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具有离子键。.电子式 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边用小黑点(或)来表达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用电子式表达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1)离子须标明电荷数; (2)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写,相同的离子要单个写; (3)阴离子要用方括号括起; (4)不能把“”写成“”; (5)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方向(也可不标)。【练习】27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A具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BA族和A族原子化合时,一定生成离子键C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D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28XY2是离子化
18、合物,X和Y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氖原子相同,则X、Y为( )ACa和Cl BK和S CCa和F DMg和F二共价键1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互相作用叫做共价键。键项 型目离子键共价键形成过程得失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成键粒子阴、阳离子原 子实质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互相作用用电子式表达HCl的形成过程:共价化合物: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化合物中不是离子化合物就是共价化合物共价键的存在:非金属单质:H2、X2 、2等(稀有气体除外)共价化合物:H2O、 CO2 、SiO2、 H2S等复杂离子化合物:强碱、铵盐、
19、含氧酸盐共价键的分类:非极性键:在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极性键:在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能力强的一方。【练习】29.下列说法中对的的是( ) A.具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必是离子化合物 B.具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就是共价化合物 C.共价化合物也许含离子键 D.离子化合物中也许具有共价键 30.下列物质中具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Ba(OH)2 B.CaCl2 C.H2OD.H2 31.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对的的是( ) 三电子式:定义:在元素符号周边用小黑点(或)来表达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原子的
20、电子式:阴阳离子的电子式:()阳离子简朴阳离子:离子符号即为电子式,如Na+、Mg2等复杂阳离子:如NH4+ 电子式:_()阴离子简朴阴离子:、 复杂阴离子:物质的电子式:()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的电子式结合即为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AB型:NaCl_,MgO_。A2B型:如Na2O _AB2型:如MgCl2 :_()某些非金属单质:如:Cl2_ O2_等()共价化合物:如HCl_、CO2_、NH3_、CH4_用电子式表达形成过程:【练习】32.下列微粒电子式错误的是( ) 33.下列化合物电子式书写对的的是( ) 34. 具有下列价电子数的原子,最难形成离子的是A.L层6个 B.L层4个C.
21、M层2个 D.M层7个35. XY2是离子化合物,X和Y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氖原子相同,则X、Y为A.Ca和Cl B.K和SC.Ca和F D.Mg和F36. 下列离子化合物中,离子组成与Ne和Ar的电子层结构分别相同的是A.NaClB.LiI C.NaF D.CsI37. 下列关于离子化合物的叙述对的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都具有离子键 B.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只能是金属离子C.离子化合物如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一定可以导电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38. 某化合物X2中,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电子总数为54,则X2的化学式为_,电子式为_。39. X元素位于A族,原子核内有12个
22、中子,它在最高价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是60%,Y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X与Y能形成稳定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它是通过_键结合的,它形成过程的电子式为_。40. A元素原子的L层比B元素原子的L层少3个电子,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比A元素总电子数多5个,则A、B可形成A.共价化合物B2A3B.离子化合物B2A3 C.共价化合物B3A2D.离子化合物B3A241. 下列4组原子序数的元素,彼此间能形成共价键的是A.6和16 B.8和13C.15和17 D.12和3542. 下列化合物所有以共用电子对成键的是A.NH3B.Ba(OH)2C.MgCl2D.NH4Cl43. 下列每组中各物质
23、内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一组是A.NaOH、H2SO4、(NH4)2SO4 B.MgO、Na2SO4、NH4HCO3C.Na2O2、KOH、Na2SO4D.HCl、Al2O3、MgCl244. 下列叙述中,不对的的是A.共价化合物中不也许具有离子键B.硫酸分子中有H+和SO两种离子C.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也许形成离子键,也也许形成共价键D.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实质都是电性的互相作用45. 在CaCl2、KOH、CO2、H2SO4、Na2O2、Na2S中,只具有离子键的是_,只具有共价键的是_,既具有离子键又具有共价键的是_。 。46. 按规定写出:(1)一核10电子的原子的电子
24、式_;(2)一核10电子的阳离子的符号_;(3)一核10电子的阴离子的电子式_;(4)两核10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_;(5)三核10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_;(6)四核10电子的阳离子的电子式_;(7)四核10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结构式_;(8)五核10电子的阳离子的电子式_;(9)五核10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结构式_。第二章 化学反映与能量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一、化学键与化学反映中能量的变化关系1.任何化学反映都随着有能量的变化2.分子或化合物里的原子之间是通过_结合的。 3.化学反映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与新化学键的形成旧化学键的断裂与新化学键形成是与能量联系在一起的,断开旧的化学键要
25、_能量,而形成新的化学键要_能量,因此,化学反映都随着有能量的变化。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不同物质组成不同,结构不同,所包含的化学能也不同。二、化学能与热能的互相转化 能量变化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放热反映吸热反映 类型 反映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映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遵循能量守恒原理能量运用 燃料充足燃烧 减少污染 新能源的开发1.有的化学反映的发生,要从环境中吸取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物质内部;有的化学反映的发生,要向环境中释放能量,使自身体系能量减少。即一种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能量,但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2. 化学反映中的能量变化,通常重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26、吸热或放热,也有其它的表现形式,如电能,光能等。3. 反映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 热能 即为放热反映 反映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 热能 即为吸热反映4. 中和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映生成1 mol H2O时所释放的热量。中和反映为放热反映;强酸与强碱反映的中和热为一固定数值。练习. mol -键的键能是436KJ, mol I I 键的键能是151KJ, molH-I 键的健能是299KJ。则H2(g)+I2(g)=2HI(g)的反映是(). 吸热反映. 放热反映 . 分解反映.可逆反映2指出下列说法的正误.生物体内进行的缓慢氧化反映是放热反映。 .化学键断裂吸取的能量越多,化学
27、键越牢固。.植物光合作用吸取太阳能,与化学能无关。.柴草的燃烧与化学能无关。3下列反映中属吸热反映的是 ( )A.镁与盐酸反映放出氢气 B.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映C.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D.Ba(OH)28H2O与NH4Cl反映4. 下列说法不对的的是 ( )A. 化学反映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随着着能量的变化 B. 放热反映不需要加热即可发生C. 需要加热条件的化学反映都是吸热反映D. 1mol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映生成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5. 化石燃料重要涉及 等,属非再生能源。6.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A需加热才干发生的反映一定是吸热反映B放热的反映在常温下一定易进行C反映是
28、放热还是吸热是由反映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的D吸热反映在一定条件下也进行7.下列反映既是氧化还原反映,又是放热反映的是( ) A铝与稀盐酸的反映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映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映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映8已知反映:X为放热反映,对该反映的下列说法中对的的是() .的能量一定高于. 的能量一定高于 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 由于该反映为放热反映,故不必加热反映就可发生9. 能源可化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以现成方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
29、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2(l)=2H2(g)+O2(g)该反映要吸取大量的热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叙述对的的是() . 电能是二级能源. 水能是二级能源 . 天然气是一级能源. 水煤气是一级能源()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下对的的是().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气成为二级能源。B. 设法将太阳光聚集,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C. 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D. 寻找特殊催化剂,用于开发便宜能量,以分解水制取氢气。10煤中具有少量硫,假如煤中混合适量的氧化钙,则在煤的燃烧过程中,可以减
30、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用化学元素方程式表达其因素。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一、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_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如流水、风力、原煤、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通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为二次能源,如电力、蒸汽、氢能等。二、化学电源1、原电池:将_能转化为_能的装置。2、形成条件:能发生氧化还原反映,活性不同的两个电极,闭合的回路,电解质溶液。3、电极名称:负极:一般为活泼金属,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映。正极:一般为较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电极周边的阳离子得电子,化合价减少,发生还原反映。简略为:负氧正还4、示例电池和电极反映:干电池 电极反映:负极(锌筒):Zn 2e = Zn
31、2+; 正极(石墨): 总反映:Zn + + Zn2+; 铅蓄电池电极反映:负极: 正极: 锂电池总反映:8Li + 3SOCl2 = 6LiCl + Li2SO4 + 2S燃料电池电极反映:负极:2H2 + 4OH 2e = 4H2O 正极:O2 + 2H2O + 2e = 4OH电池的总反映为:2H2 + O2 = 2H2O四、电解原理1、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电解池。2、电解原理: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映的过程叫做电解。3、电极名称: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发生还原反映。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发生氧化反映。4、电解应用举例、
32、电解食盐水氯碱工业(1)电极反映 阴极:2H+2e- = H2 阳极:2Cl-+2e- = Cl2 (2)电解总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2H2O+2NaCl2NaOH+ H2+ Cl2离子方程式:2H2O+2Cl-2OH-+ H2+ Cl2、电解熔融氯化钠(1)电极反映 阴极:2Na+2e- =2Na 阳极:2Cl-2e- = Cl2(2)电解总的化学方程式 2NaCl(熔融)2Na+ Cl2、电解熔融氯化镁(1)电极反映 阴极:Mg2+2e- = Mg 阳极:2Cl-2e- = Cl2 (2)电解总的化学方程式 MgCl2(熔融)Mg+ Cl2、电解熔融氧化铝(1)电极反映 阴极
33、:4Al3+12e- =4Al 阳极:6O2-+12e- =3O2(2)电解总的化学方程式 2Al2O3(熔融)4Al+3O2练习14. 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A原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B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映C原电池的两极发生的反映均为氧化还原反映D形成原电池后,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15. 往盛有纯Zn和稀H2SO4的容器中,滴入少量的CuSO4溶液,反映的速率大大加快。 这是由于滴入CuSO4溶液后,Zn将Cu2+置换成Cu,Cu附在Zn的表面。此时Zn、Cu和稀H2SO4形成了无数个微小的原电池。(H+在Cu表面得电子比在Zn表面更易得到电子。由于Zn周边
34、有Zn2+,H+受Zn2+的排斥。)从而使反映速率大大加快。16. 把a、b、c、d四种金属片浸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c为负极;a、c相连时,c为正极;b、d相连时,b为正极,则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为( ) Aa b c d Ba c d b Cc a b dDb d c a 17. 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H2SO4,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下列图表达产生H2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对的的是:( )第三节 化学反映的速率和限度1、化学反映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映物浓度的减小或生
35、成物浓度的增长来表达。计算公式为C / t 时间:(如每秒、每分、每小时)反映速率的单位:mol/(Ls ) mol/(Lmin) mol/(Lh)(1) 现表达的化学反映速率是平均速率,同一反映用不同物质表达的化学反映速率数值也许不同,必须注明物质。(2)起始浓度不一定按比例,但是转化浓度一定按比例。(3) 同一反映各物质的反映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例:2A(g)+3B (g)C(g)+4D(g) (A):(B):(C):(D) = 2 :3 :1 :4【练习】18. 某一反映物的浓度是2摩尔/升,通过两分钟的反映,它的浓度变成了1.6摩尔/升,求该反映的反映速率。19. 在一定条件下
36、N2 + 3H2 2NH3 的反映中,起始C(N2) 为2mol/L,C(H2)为5mol/L, 反映到2分钟时,测得 C(NH3 )为0.4mol/L,(1)分别用N2 、 H2、 NH3 表达反映速率。 (2)反映到2分钟时C(N2) 为_, C(H2)_。2.影响化学反映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催化剂,尚有压强(对有气体物质的反映)、光波、电磁波、超声波、溶剂、固体的表面积等。通常浓度越大(气体或溶液),反映速率越快;温度越高,反映速率越快;压强越大,反映速率越快(对有气体物质的反映,为什么?);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映速率。【练习】20.下列措施肯定能使化学反映速率增大的是( )A.增大反
37、映物的量 B.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二、化学反映的限度1. 当一个可逆反映进行到正向反映速率与逆向反映速率相等时,反映物和生成物的浓度_,达成表面上静止的一种“_”,这就是这个反映所能达成的限度。2. 对于可逆反映,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到一定限度时,正反映速率和逆反映速率相等,反映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反映达成化学平衡状态。反映开始: (正)(逆) 反映过程中:(正)逐渐减小,(逆)逐渐增大;反映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平衡时: (正)=(逆);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3.化学反映的特性:动:动态平衡 等:(正)=(逆)定: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变:假如外界条件的改变,原有的化学平衡状态将被破坏。4. 化学平衡必须是可逆反映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不同的条件将建立不同的化学平衡状态;通过反映条件的控制,可以改变或稳定反映速率,可以使可逆反映朝着有助于人们需要的方向进行,这对于化学反映的运用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在具体工业生产中,既要考虑反映的速率也要考虑反映所能达成的限度。如工业合成氨时,就要通过控制反映器的温度和压强,使反映既快又能达成较大的限度。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复习一、有机物的结构特点1.成键特点:在有机物分子中碳呈四价。碳原子既可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碳原子之间也可互相成键;既可以形成单键,也可以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