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
《2023年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8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7.走进丽江教学目的: 1、 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 2、 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3、 结识11个生字。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 教学难点: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结识11个生字。 2、 初步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美丽的漓江画面),今天我们一起去游览美丽的漓江。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词语:雄伟城乡纯朴下旬纺织 百货绵延闪烁昂然挺立 3、检查朗读(指名分段读) 4、自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
2、哪些丽江的景点?) 5、指名说 三、练习朗读 1、 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2、 同组互读。 3、 小组内交流,试着解决不懂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1、誊录优美的词句。 2、收集有关丽江的图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 2、 学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 教学难点: 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导语: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位于滇西北高原之上的漓江古城。 二、进一步学习课文 1、读全文,说说丽江给你留下了如何的印象?
3、2、默读课文思考: 我们都到达了哪些地方? 板书:地点 谁能用书上的句子把这些景点连起来说说。 3、 自读自悟。 (1)自由读,用一句话概括出丽江的特点。(神奇而美丽) (2)默读课文。把体现丽江神奇而美丽的句段画出来。 (3)练习朗读。 4、 指导朗读 第一自然段: (1) 用一句话概括地说说,你读这段的感受。 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 (2)带着赞赏的感情读。 第五、六自然段: (1)想象读。 (2)集体交流,评读。你认为他哪儿读得好,为什么? (3)出示图片,看到这么美的玉龙雪山你想说什么 5、揭示中心 文中的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三
4、、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后记:8、五彩池教学目的: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五彩池美丽奇异的景象,了解产生奇异景象的 因素,产生爱慕这个地方的感情。 2、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体会五彩池的特点。 3、结识9个生字。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体会五彩池的特点。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五彩池美丽奇异的景象,了解产生奇异景象的因素,产生爱慕这个地方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爱好 出示图片: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出示课题,这就是齐读。 二、学习生字新词 1、初读课文 2、检查字词 3、全班论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
5、感知 1、 创设情境,(出示图片、音乐) 读读课文2、3、4自然段说说五彩池给你留下了如何的印象? 2、五彩池神奇在哪里呢?自读2、3、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 讨论板书水池池水因素 四、进一步理解,读中赏析 1、哪一自然段写了水池的样子? 2、 轻声读第2自然段,哪些句子使你感受到水池的神奇,用“”画出, 多读几遍,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3、根据学生各自体验,随机进行教学。以下两句估计学生理解上有难度,加以重点指导。 电脑出示“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仿佛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电脑屏幕出示“无数宝石” 把什么形容成“宝石”?又把什么说成“巨幅地毯
6、”?读一读这一句,你感受到什么? 师述:藏龙山上共有水池693个,这么多水池像宝石同样遍布山野,熠熠生 辉,该怎么读?指名读。 电脑出示“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 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月牙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 出示“池边莲花的” 你感受到什么? 师生连读两遍,在第二遍句子结束时以“尚有像”结语。尚有像什么? 有没有,你是怎么知道的? 4、播放录像,激发情感 多媒体配乐播放五彩池自然风光片,把我们看到的美景,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5、默读第三自然段,对照屏幕,哪地方不同样? 联系上文想想,没有“更”字行不行? 6、这时,你最想知道什么? (1
7、)默读第4自然段,找找看有哪几个因素,标上序号,再四人小组讨论。 (2)讨论板书石笋石粉阳光倒影 五、小结课文 今天,我们感受了五彩池的神奇,请同学们把你今天学到的知识说给你的家人朋友教学后记:9、卫星比武教学目的:、学习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卫星的种类、特点和作用。、对的、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观测自己喜欢的卫星,说说你对它的结识与了解。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卫星的种类、特点和作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通过学习,你知道了几种卫星?、谁来说一说课文如何介绍卫星的?二、学习新课。、指名读第自然段。
8、、说说这一段讲了什么。、同学们自由读第自然段,画出表达卫星特点和功能的句子。、出示表格。、归纳学法:读课文找词语填表格谈体会、按照这种方法自学自然段。、展示交流。鼓励其他同学假如有不同答案,可以给同学提意见,看看如何进行改善。、学生交流、展示后,师出示自己的表格。、师生共同看表格,进行巩固。三、感悟、品读。、把自己在课文中体会比较深的词语、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让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自己喜欢的因素、老师也有几句体会比较深的句子,下面请大家来和我共同体会。师出示:(1)垂直上升的火箭开始拐弯,宛如一条白龙在长空飞行。宛如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它能换成什么词?(仿佛、仿佛)这个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9、?(比方)把什么比作什么?()它十分得意地说:“我能看到士兵在营房里走动,人们在树荫下歇息;还能从汽车的轮迹、战马的蹄印上、推算出部队转移的情况和指挥部所在的位置。”它指谁呢?它说话的语气如何呢?十分得意为什么十分得意?它有几种功能?这一句话中运用了一个什么关联词?还表达更进一步谁能用它来造句?()它像一只悬挂在天上的宫灯,有节奏地摆来摆去,还不断地发出银铃般的叫声。这一句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打比方为了说明这种导航卫星的导航功能,作者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它身上贴满了太阳能电池,头上有一个喇叭形的天线装置,在三万六千米的高空,跟地球同步运营。找出这一句话中的数词。说明性的文章经常用到
10、举例子、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四、活动巩固。、创设活动情境。假如你是一颗卫星,你会如何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你的特点和功能,让卫星成为家喻户晓的东西,好好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和你所收集到的资料,在小组里说说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这颗“卫星”,看谁能成为最耀眼的“卫星”。、生小组交流,学生可以结合事先收集到的材料。师提醒规定:要注意讲清卫星的特点和功能,并且要注意推销过程中的礼貌用语。、让学生展示交流、介绍卫星。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如用自身实例,很有说服力,善于说服力,把特点和作用说得很清楚,用了很多广告词。五、齐读课文第、10自然段。它们的外形千姿百态,有的是球体,有的是长方体,有的是圆柱体,有的是多面棱柱体真是
11、琳琅满目,使人目不暇接。千姿百态、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各是什么意思?这一句话采用什么手法来描写。(排比)你能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吗?、师展示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美丽的卫星。、师结合实例进行解说。六、课外实践活动。多拉梦想让大家写写生活中还需要些什么人造卫星来为人类服务?师赠言:做个热爱科学的人吧,那会产生许多奇迹的。教学后记:10、巴斯德征服狂犬病教学规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崇高品质。了解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因素和过程,体会巴斯德在给小孩治疗过程中的心情,进而体会科学家崇高的责任感。结识9个字,会写13个字。理解带有生字的词语。教学重点1品位、感悟巴斯德在给小孩治
12、疗过程中的心情,进而体会科学家崇高的责任感。2了解课文的结构,学习准时间顺序叙事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1理解、体会巴斯德征服狂犬病过程中的情感变化,感受他崇高的品质。2“搏”的右上最后一笔是横折,不是横着钩;区别“搏”与“博”3了解课文准时间先后顺序叙事的写作方法。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准备1巴斯德的有关介绍资料2课件3生字、词语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初读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结识并学习生字,提出问题。二教学环节:(一)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巴斯德与狂犬病的资料。进入本学期学习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自己查找资料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拓展学习空间。(二)谈话引入、
13、了解巴斯德与狂犬病、学习第一自然段。1今天我们要结识一位闻名世界的人物,他就是2板书课题:巴斯德3通过查找资料同学们一定知道巴斯德是如何一个人了,谁乐意说一说你了解的情况?4课件出示链接资料:5课文中第一自然段也简朴地介绍了巴斯德。打开书,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6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重要介绍巴斯德的什么事?7板书:征服狂犬病8齐读课题:9理解:征服10交流对狂犬病的了解。课件出示:指名读狂犬病:人和各种动物都可感染,其病原是狂犬病病毒。病犬重要表现狂躁不安和意识紊乱,袭击人畜,最后发生麻痹而死亡,因此又称疯狗病。狂犬病病毒重要存在于病畜的脑组织及脊髓中。病犬的唾液腺和唾液中也有大量病毒,并随唾液向
14、体外排出。病犬出现临床症状前的1015天,至症状消失后的67个月内,唾液中都可具有病毒,因此,当动物被病畜咬伤后,就可感染发病。有些外表健康的犬、猫,其唾液中也可具有病毒,当它们舔人或其他动物,或与人生活在一起时,也可使人感染发病。除此之外,很多野生动物,如狼、狐、鹿、蝙蝠等感染本病后,不仅可发病死亡,并且还可扩大传播。如有些品种的蝙蝠,感染狂犬病病毒后,它们经常袭击人畜,使之感染发病。呼吸道分泌物及尿液污染的空气,也可引起人畜的呼吸道感染。野生动物可因扒食病尸而经消化道感染。由此可见,狂犬病的感染途径不像过去既认为的只是通过咬伤感染。11再读课题:12引导质疑:你对题目中的哪个词最感爱好?1
15、3导入:带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读读课文。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带着问题读书,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自由读课文,用适当的方法结识生字、理解词语。检查生字认读情况:(1)指名分部分朗读课文,正音。(2)板书字音不准确的字的音节:如:潜、孜、靡、(3)课件出示会认字:齐读正音。学习生字()自学生字,质疑、解疑、指导书写。充足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解决生字、新词的学习,教师点拨、辅导重点、难点问题。()重点指导“博”、区分“博”与“搏”课件出示:“博”的笔顺,通过重点笔画变色强调有上边的“横折”不要写成“横折钩”。课件演示:“残”右上两笔
16、横稍斜,不是撇。课件出示:“博”与“搏”的组词练习,进行比较。()书写生字。()布置作业:誊录生字、新词。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研读课文,朗读课文二教学环节:(一)复习生字、新词:指名读生字、词卡片(或课件出示)(二)整体感知,理解“征服”1自由读课文,继续思考课题中“征服”一词说明什么?2交流结识。3理清文章写作顺序:课文按什么顺序叙述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通过的?4默读课文,划出文中表达时间的词语。5小结:课文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通过。(三)研读课文2、3自然段:1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了解到了什么?(狂犬病很可怕)2指导学生朗读出狂犬病的可怕。(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旦”“数
17、日之内便会死亡”、“极为罕见”、“无数人”、“谈犬色变”。(2)学生互相评读。引导学生对的互相评价,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肯定别人优点,善意提出意见。重视人文素养的提高。3引导学生体会巴斯德研制出狂犬病疫苗的艰难和是否合用于人体的疑虑,并读出感情。(1)自由读,感悟巴斯德的情感变化。(2)指名对比读,引导学生听读、评议:他们读得是否同样?你听出如何的感情?(3)你想如何读?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思考的习惯。(4)再评议、朗读过程中理解“五年”、“孜孜不倦”、“终于”,感受征服狂犬病的艰难;同时体会巴斯德为疫苗能否使用于人体的焦急、疑惑,理解其崇高的责任心。4小结:巴斯德通过长达五年
18、的时间,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在征服狂犬病的道路迈出了成功的一步,但是强烈的责任感却是他对如何驱除狂犬病对人体的危害而忧虑不安。接着发生了如何的事情使他最终征服了狂犬病?我们接着看课文。(四)研读课文412自然段1整体感知:自由读412自然段。思考:这部分内容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情通过中你感受到巴斯德是一个如何的人?2研读感受:课件出示自学提纲:(1)默读课文,划出表达巴斯德情感的语句(2)反复品读感悟:从这些情感变化你中体会到什么?(3)如何读好这些语句?3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1)代表报告本组对某一语句的理解。(2)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相关语句。(3)其他组评议、补充。在学生报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小学 四年级 语文 下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