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的技术方法培训(67页PPT).ppt
《财务报表分析的技术方法培训(67页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报表分析的技术方法培训(67页PPT).ppt(6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 财务报表分析的技术(jsh)(jsh)方法第一页,共六十七页。一、基本理论一、基本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在证券市场上,信息不对称主要有两种在证券市场上,信息不对称主要有两种类型:(类型:(1 1)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2 2)公司层和投资)公司层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sh de)(sh de)拥有较多信息的投资者有拥有较多信息的投资者有动机积极交易,他们可以凭借信息优势在与信息较少投动机积极交易,他们可以凭借信息优势在与信息较少投资者的交
2、易中获利。因此,投资者有动机进行私人信息资者的交易中获利。因此,投资者有动机进行私人信息采集。采集。第二页,共六十七页。公司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两种情况公司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两种情况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是指公司管理层比外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是指公司管理层比外部投资者掌握了更多有关部门公司当前状况和未来前景的信部投资者掌握了更多有关部门公司当前状况和未来前景的信息。可能通过其信息优势来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例如通过扭息。可能通过其信息优势来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例如通过扭曲财务报表来误导投资者的买卖决策。道德风险涉及到公司曲财务报表来
3、误导投资者的买卖决策。道德风险涉及到公司管理层的努力程度,它的产生来源于所有权权和经营权的分管理层的努力程度,它的产生来源于所有权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由于离,由于(yuy)(yuy)股东和债权人不可能观察到管理人员的努力程股东和债权人不可能观察到管理人员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效率,(监督行为成本太高),于是公司管理层就有度和工作效率,(监督行为成本太高),于是公司管理层就有可能偷懒。可能偷懒。第三页,共六十七页。二、技术方法(fngf)(fngf)1、比较分析法财务报表比较分析法的含义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财务指标的数量上的比较,来揭示财务指标的数量关系和数量差异的一种方法。财务报表比较分析法就是将企业财
4、务报表中的主要项目或财务指标与选定的基准相比较,确定其差异,并据以判断、衡量(hng ling)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的一种分析方法。第四页,共六十七页。(2)财务报表比较分析法的比较对象财务报表比较分析法的比较对象比较对象是财务报表中的主要项目以及财务指标。(3)财务报表比较分析法的作用财务报表比较分析法是财务报表分析最基本的方法,没有(mi yu)(mi yu)比较也就没有比较也就没有(mi yu)(mi yu)分析。财务报表的绝对数值或财务比率或其他财务指标,除非与其他数值或比率或指标进行对比,否则毫无意义。第五页,共六十七页。(4)财务报表比较(bjio)(bjio)分析法的具体形式
5、(一)前后期相比较前后期相比较是指将企业本期的财务报表及其相关数据与以前各期的同类(tngli)数据进行对比,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规律及趋势。前后期的比较还可以进行多期的比较。(二)实际完成情况与计划或预算相比较将企业的财务报表及其相关数据与本期的计划(或预算)资料进行对比,确定实际同计划的差距,反映出计划的完成情况。第六页,共六十七页。(三)本企业与同行业企业比较(三)本企业与同行业企业比较 本企业与同行业企业比较是指将企业的财务报表及本企业与同行业企业比较是指将企业的财务报表及其相关数据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先进水平或竞争其相关数据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先进水平或竞争企业的同类数
6、据比较,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企业的同类数据比较,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优劣。成果的优劣。与同行业企业的比较包括两类:其一是与本行业的标准其一是与本行业的标准(biozhn)(biozhn)或者说是平均水平相比较,或者说是平均水平相比较,其二是与同行业中的个别企业相比较,例如与同行业其二是与同行业中的个别企业相比较,例如与同行业中的先进企业或是竞争对手等比较中的先进企业或是竞争对手等比较第七页,共六十七页。(5 5)财务报表比较)财务报表比较(bjio)(bjio)分析法中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一)比较分析法中的定性分析方向判别法方向判别法指的是仅仅对研究对象作出是“好”还是“坏”的评价
7、,亦即仅仅从“方向”上来加以判别。财务报表分析中是通过比较分析,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zhungkung)的某个或某些方面作出好坏优劣的评价。(二)比较分析法中定量分析的基本模式1绝对数值的比较:上式反映了该财务指标在绝对数量(shling)上偏离基准的大小。第八页,共六十七页。2 2相对相对(xingdu)(xingdu)数值的比较:数值的比较:上式反映了该财务指标(ci w zh bio)相对于基准数额的大小。上式反映了该财务指标偏离(pinl)基准的程度。第九页,共六十七页。(6)财务报表比较(bjio)(bjio)分析的基准(1)与绝对值标准)与绝对值标准(biozhn)的比较分析的比较
8、分析(一)绝对值标准的含义绝对值标准往往是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和长期的企业管理经验而产生的评价标准,或者说是根据历史经验和国际(guj)经验确定的参考标准。(二)绝对值标准的应用评价利用绝对值标准来作为评价企业的比较基准,只是一种较为简单、粗略的方法。第十页,共六十七页。(2)与历史标准的比较(bjio)(bjio)分析(一)历史标准的含义历史标准指的是企业相应财务指标的上期或前几期的实际数额,或者是企业该指标的历史最高水平。(二)历史标准的应用评价以企业以前年度的生产经营状况作为对比(dub)的基准,是一种自身最优判断方法,可以进行企业自身的纵向比较,具有排他性。但缺乏企业之间的可比性,多为企
9、业自行测评时使用。第十一页,共六十七页。(3)与计划(或预算)标准(biozhn)(biozhn)的比较分析(一)计划标准的含义计划标准通常是将企业的财务报表及其相关数据与本期的计划(或预算)资料进行对比。(二)计划标准的应用评价首先,以企业事先制定的年度计划、预算或是预期达到的目标作为(zuwi)比较分析的评价标准,主观性往往较大,人为因素也较强,其次,计划标准的制定通常不为企业外界的财务报表使用者所得知,故目前实际应用范围不广,一般仅在企业内部使用。第十二页,共六十七页。(4)与同行业个别(gbi)(gbi)企业的比较分析(一)同行业个别企业(qy)比较基准的含义在财务报表比较分析中,无论
10、是本行业中的优势企业,还是同行业中具有相同竞争(jngzhng)状况的企业,与它们进行比较,都有利于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等诸状况上的优势和不足,明确企业努力的方向。第十三页,共六十七页。(二)同行业个别企业比较基准(jzhn)(jzhn)的应用评价 以同行业个别企业作为比较基准可以针对目标企业的数据,以同行业个别企业作为比较基准可以针对目标企业的数据,发现企业的不足和优势,但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由发现企业的不足和优势,但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由于各个企业的竞争策略、经营特征、产品周期以及会计选于各个企业的竞争策略、经营特征、产品周期以及会计选择等的不同,会导致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财务报表
11、数择等的不同,会导致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财务报表数据的不同。若在比较时忽略这些差异,将会造成比较结论据的不同。若在比较时忽略这些差异,将会造成比较结论的不准确。的不准确。第十四页,共六十七页。2、趋势(qsh)(qsh)分析法(1)含义 根据企业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比较各个有关项目的金额、增减方向和幅度,从而揭示当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增减变化及其发展趋势的一种(y zhn)方法。趋势分析法的目的:找出引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动的主要项目;变动趋势的性质是否有利;预测企业将俩的发展趋势。第十五页,共六十七页。(2 2)种类)种类 A A、水平分析法,、水平分析法,、水平分析法,、水平分析
12、法,企业连续几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企业连续几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上的相同项目进行比较,观察这些项目的变化情况,用以揭上的相同项目进行比较,观察这些项目的变化情况,用以揭露这些项目在各个会计期间增件变化的原因和趋势。露这些项目在各个会计期间增件变化的原因和趋势。水平分析法的表现方式有两种:一是定比,以某一时期水平分析法的表现方式有两种:一是定比,以某一时期的数额为基数,其他各期数额与该期的基数进行比较;二是的数额为基数,其他各期数额与该期的基数进行比较;二是环比,分别环比,分别(fnbi)(fnbi)以上一时期为基数,然后将下一期数额与上一以上一时期为基数,然后将下一期数额与上一期数额进行比较。
13、期数额进行比较。第十六页,共六十七页。水平分析法必须注意的几点:分析前剔除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分析前剔除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分析的项目应适合分析的目的 分析时需要突出经营管理上的重大特殊问题分析时需要突出经营管理上的重大特殊问题 比较数据不限于连续几期的财务报表数据,也可以将比较数据不限于连续几期的财务报表数据,也可以将实际数与计划数或其他标准数相比较实际数与计划数或其他标准数相比较 编制报表时,可以用绝对数,也可以用相对数进行编制报表时,可以用绝对数,也可以用相对数进行比较比较当基数为负时,而下一期为正时,就无法(wf)(wf)计算出有意义的百分比变动值。第十七页,共六十七页。举例说明水平分析法的具
14、体(jt)(jt)应用:项项目目第第3 3年年第第2 2年年第第1 1年年增加(减少)增加(减少)会会计计年度年度3 3会会计计年度年度2 2金金额额%金金额额%营业营业收入收入8000080000700007000060000600001000010000141410000100001616利利润总额润总额800080006000600066006600200020003333-600-600-9-9会计年度2、3的营业收入都增长了10000元,但是其相应(xingyng)的销售增长比却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在计算百分比时所选择的基年不同,会计年度2的基年是第1年,营业收入为60000元,而会
15、计年度3的基年是第2年,营业收入为70000元;利润的变化是呈上升趋势,尽管在第2年利润有所下降,但在第3年利润回升大于营业收入增长幅度。第十八页,共六十七页。B、垂直分析法、垂直分析法计算财务报表中的各项目占总体的比重,反映财务报表中每计算财务报表中的各项目占总体的比重,反映财务报表中每一项目与其相关总量之间的百分比及其变动情况,准确地分一项目与其相关总量之间的百分比及其变动情况,准确地分析企业财务活动的发展趋势。析企业财务活动的发展趋势。这种方法这种方法(fngf)(fngf)能消除不同时期(不同企业)之间业务规模差能消除不同时期(不同企业)之间业务规模差异的影响,有利于分析企业的耗费水平
16、和盈利水平,便于对不异的影响,有利于分析企业的耗费水平和盈利水平,便于对不同时期报表的相同项目进行比较。同时期报表的相同项目进行比较。第十九页,共六十七页。采用垂直分析法应注意:采用垂直分析法应注意:用于进行对比的各个时期的指标,在计算口径上必须用于进行对比的各个时期的指标,在计算口径上必须(bx)(bx)一致。一致。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使作为分析的数据能反映正常的经营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使作为分析的数据能反映正常的经营状况。状况。应用例外原则,对某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做重点分析。应用例外原则,对某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做重点分析。第二十页,共六十七页。项目项目第第3 3年年第第2 2年年第第1
17、 1年年第第3 3年年/%/%第第2 2年年/%/%第第1 1年年/%/%营业收入营业收入800008000070000700006000060000100%100%100%100%100%100%利润总额利润总额80008000600060006600660010%10%8.57%8.57%11%11%利润总额所占的比重(bzhng)由第1年的11%下降为第2年的8.57%,在第3年时回升到10%,表明本企业虽然在第2年经营下滑,但在第3年又有回升态势。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七页。3、比率(bl)(bl)分析1.含义:在同一财务报表的不同项目之间,或在不同财务报表的有关项目之间进行对比(dub)
18、,以计算出的比率反映各个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据此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七页。2 2、种类、种类(1 1)构成比率,又称结构比率,是某项经济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与总体的比率,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目的:识别总体中某个部分的形成和安排是否合理。构成比率构成比率=某一组成部分数额某一组成部分数额 总体数额总体数额(2 2)效率比率,是某项经济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值,反映投入与产)效率比率,是某项经济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值,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目的:考察经营成果,评价经济效益。出的关系。目的:考察经营成果,评价经济效益。(3 3)相关比率,以某个项目和其有关但又不同)相关比率
19、,以某个项目和其有关但又不同(b tn)(b tn)的项目加以的项目加以对比所得的比值,反映有关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目的:识对比所得的比值,反映有关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目的:识别有联系的相关业务安排得是否合理。别有联系的相关业务安排得是否合理。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七页。3、应注意的问题计算比率的子项和母项必须有相关性,不相关的计算比率的子项和母项必须有相关性,不相关的项目进行比较是没有意义的。项目进行比较是没有意义的。计算比率的子项和母项必须在计算时间、范围等计算比率的子项和母项必须在计算时间、范围等方面保持口径一致。方面保持口径一致。需要选用一定需要选用一定(ydng)(ydng)的标准进行对
20、比。预定目标,历史的标准进行对比。预定目标,历史标准、行业标准和公认标准。标准、行业标准和公认标准。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七页。4、因素(yn s)(yn s)分析法1.含义确定(qudng)影响综合性指标的各个因素,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逐个用实际数替换影响因素的基数,借以计算各项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亦称连环替代法。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七页。2 2、计算步骤、计算步骤确定影响综合性指标的各项因素。确定影响综合性指标的各项因素。排列各项因素的顺序(先数量后质量排列各项因素的顺序(先数量后质量(zhling)(zhling),先实物后,先实物后价值,先主要后次要)。价值,先主要后次要)。以基期指标为基
21、础,将各个因素的基期数按照一定的顺序以基期指标为基础,将各个因素的基期数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以实际数来替代,上未替代过的因素,仍保持基期水依次以实际数来替代,上未替代过的因素,仍保持基期水平。平。将每次替换后的计算结果与其前一次替换后的计算将每次替换后的计算结果与其前一次替换后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两者的差额就是某一因素的影响程结果进行对比,两者的差额就是某一因素的影响程度。将各个因素的影响数值相加,就是实际指标与度。将各个因素的影响数值相加,就是实际指标与基期指标的总差异。基期指标的总差异。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七页。A A 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项目产品产量/件单位产品消耗量/%材料
22、单价/元材料费用总额/元计划费用100201530000实际费用120182043200差异13200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七页。产品直接材料费用差异分析计算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差异分析计算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差异分析计算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差异分析计算表替换次数替换次数因素因素各因素乘积各因素乘积每次替换的差每次替换的差异异产生差异产生差异的因的因素素产品产品产产量量/件件单位产单位产品消品消耗量耗量/%/%材料材料单单价价/元元金额金额/元元编编号号算式算式金额金额/元元基期基期100100202015153000030000第第1 1次次120120202015153600036000-60006
23、000产品产量产品产量第第2 2次次120120181815153240032400-3600-3600单单位位产产品品消消 耗耗量量 材材料料 单单价价第第3 3次次120120181820204320043200-1080010800合计合计1320013200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七页。从上例可以看出从上例可以看出,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单位产品直接材料费用超支的主要原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单位产品直接材料费用超支的主要原因。因。因素分析法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即差额因素分析法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即差额(ch)(ch)计算分析法。计算分析法。产品数量变动的影响产品数量变动的影响=(120-100120-100
24、)2015=60002015=6000 单位产品消耗数变动的影响单位产品消耗数变动的影响=120=120(18-2018-20)15=-360015=-3600材料单价变动的影响材料单价变动的影响=12018=12018(20-1520-15)=+10800=+10800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七页。3 3、特点、特点 按照影响因素同综合性经济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按照影响因素同综合性经济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影响因素。确定影响因素。计算计算(j sun)(j sun)过程的假设性。假定影响数是在某一因素变化而过程的假设性。假定影响数是在某一因素变化而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得出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25、得出的。因素替换的顺序性。因素替换的顺序性。第三十页,共六十七页。综合(zngh)(zngh)分析 雷达图法对客户财务能力对客户财务能力(nngl)(nngl)分析的重要工具,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分析的重要工具,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静态分析将客户的各种财务比率与其他相似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静态分析将客户的各种财务比率与其他相似客户或整个行业的财务比率作横向比较;动态分析,把客户现时的客户或整个行业的财务比率作横向比较;动态分析,把客户现时的财务比率与先前的财务比率作纵向比较,就可以发现客户财务及经财务比率与先前的财务比率作纵向比较,就可以发现客户财务及经营情况的发展变化方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务报表 分析 技术 方法 培训 67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