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学原理讲解(154页DOC).docx
《财务会计学原理讲解(154页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会计学原理讲解(154页DOC).docx(1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第一章 会计学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概述会计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使得人们对于投入与产出问题,总是试图以尽可能少的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因此在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必须加强对生产活动的管理,需要对劳动耗费和成果进行纪录、计算并加以分析,以利于指导和管理生产,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因此,会计也就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了。1、简单再生产时期:会计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用以取得有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资料)2、
2、扩大再生产时期:会计是管理生产的独立的职能部门。(用以计算,考核物质资料的收支和成果)3、商品经济时期:会计是管理生产的重要的职能部门。(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全面、系统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二、从我国看:会计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发展起来的是官厅会计)1、西周:“会计”一词已经出现。“司书”、“司会”就是当时专门从事会计工作的官吏,“零星算是为计,总会算是为会”就是对会计的解释。2、西汉:出现“计簿”或“簿书”帐册,以登记会计事项,并产生了收付记帐法。3、唐、宋:负责会计工作的高级官吏户部尚书已位列中央政权机构的重要成员;由“月记帐”和“总清帐”相结合的帐簿体系已经形成;已经建立了每年一次编
3、制“计册”即会计报表的制度。宋初产生了“四柱清册”的会计方法:旧管+新收=开除实在。4、明清:出现“龙门帐”,清末“四脚帐”。三、从国外看:1、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会计官”、原始的印度有了农业“记账员”;2、13、14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发展起来的威尼斯簿记;3、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会计之父”)发表了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要一书,对威尼斯薄记中的复式记帐作了系统的介绍。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4、19世纪50年代-20世纪50年代的100年间,会计的理论技术和方法都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1)形成了以企业会计为中心,包括成本会计在内的会计学科;(2)完成了簿记到现代会计的重大转
4、变(传统簿记只是记账、算账、报账,是企业自身行为,不需遵循公认会计原则)(3)公共会计师职业出现;(1854年,苏格兰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特许会计师协会,是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4)颁布了会计准则;(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5、20世纪50年代以后,现代会计学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这是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公司制企业的出现 “两权”分离 所有者与经营者的不同信息需求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1)、概念1)、财务会计着重通过提供财务报表来满足各外部利益关系人的需要,是以“财务报表为中心的会计观”,又叫外部会计、社会化的会计。2)、管理会计主要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
5、即为企业管理部门正确进行管理决策和有效经营提供相关信息,是以“经营管理为中心的会计观”,又叫内部会计、企业化或个体化的会计。(2)、两者的区别和联系1)、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同源”,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表现:第一, 它们都是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都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完全没有必要同时存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这两个相对独立的信息系统。实际上,在会计核算部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具有共同的基础:原始资料相同。以此为基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基于不同信息使用者需求的侧重点不同,各自对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扩展。同时,它们的服务
6、对象也有交叉,尽管财务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服务,但是,它也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同样地,管理会计虽然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同样,它也可以为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服务。第二, 在相当大程度上,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依赖于“受托责任” (Accountability)。受托责任是过去简单的经管责任的发展。当今的社会可以说“受托责任”无处不在。只要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就存在“受托责任”。如果说我们今天的社会是构建在一个巨大的“受托责任”网络之上,丝毫没有过分。然而,在当今金融市场和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连接点,发达的金融市场把许多“契约关系”连接在企业这一“连接点”上。金融市
7、场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使得企业外部“受托责任”变得模糊起来,而企业内部“受托责任”则变得复杂化和层次化。财务会计侧重于企业外部“受托责任”,管理会计侧重于企业内部“受托责任”。从本质上说,它们都是一种“受托责任”会计。2)、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流”,是因为它们在提供信息的侧重点方面不同。由此,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又存在明显的差异。这表现在:第一,财务会计侧重于对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信息,而会计则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相关信息:第二、财务会计强调过去,而管理会计则强调未来;第三,财务会计受“公认会计原则”的制约,而管理会计则不受“公认
8、会计原则”的制约。管理会计主要考虑经营管理决策的“成本效益”与行为问题;第四,财务会计注重可证实性和货币性信息,而管理会计则较少强调可证实性,并强调货币性信息与非货币性信息、数量信息与质量信息并重,及数与决策人的综合判断相结合;第五,财务会计以会计主体为核心,而管理会计则强调多位的主体观念。管理会计根据需要可将一个部门或一条生产线作为主体,甚至可将一个人作为主体;第六,财务会计是一种强制性的会计信息系统,必须按有关规定定期提供财务报表,而管理会计则是非强制性会计信息系统,根据决策的需要而提供相关信息:第七,管理会计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与财务会计相比,它更多地涉及其他相关学科如管理学、统计学、
9、决策科学、行为科学等。第二节 会计的概念一、会计的涵义1、会计的特点会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2)、有独特的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3)、有一系列完善的专门方法;(4)、会计的目的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2、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一定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和分析,作出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为人们提供所需的信息;同时它本身也是现代经济组织实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会计提供的经济信息,可使信息使用者作出决策、使从事的经济事业取得成功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二、几种不同的会计观点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会计本质的描述,最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
10、三种观点。(一)会计管理活动论 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在现代社会里,会计的特点主要用货币对经济过程中占用的资产和发生的耗费 进行系统的计量、记录、分析和检查。会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借助这些手段,充分了解资产和资产运用情况,揭示资源是否被充分利用,探究经济效益高低的原因。从一个特定的岗位管好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同时为在更大的范围内,例如一个地区、一个系统或整个国家管好经济提供必要的资料。所以,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二)经济信息系统论 经济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对经济过程中占用的资产和发生的耗费等各种原始数据进行会计处理,最后形成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用会计语言,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利益相关者和负责管
11、理的各方面传输信息的手段。而这种信息是依靠会计准则,有条不紊地经过收集、整理、分类、加工、汇总等程序得到的。他们有据可查,详实可靠,其真实性可以复核。从这一点看,会计的本质就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三)会计控制论 会计控制论认为,企业各层管理人员受企业所有者的委托,负责经营,他们应当有效地对企业所有的和企业所控制的资产,悉心经营,以期取得最大利润。所以他们的责任,不仅在于保管资产,更重要的还在于操作经营。我们称这种责任为经营责任。而会计帐册所载资料,反映了企业完整的经营过程。毫无疑问,同时也可借以考核、评价各层管理人员操作经营的成绩。从这一点来看,会计的本质就是以认定委托责任
12、为目的的对会计计量结果有控制作用的控制系统。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一、会计基本假设的概念会计基本假设的概念(会计的基本前提),是指对会计中尚未确知的事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发展趋势,所做的合乎情理的判断和假定,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我国财政部在首次拟订我国会计准则时,从我国会计实践的经验出发,研究比较了国际和各国各地区的准则,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明文规定了我国会计的四个前提。二、会计基本假设1.会计主体(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和界限)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 会计主体前提起源于15世纪业主财产与其企业投资的分离。经营组织的独立化改变了会计服务对象的单一化,即可以用
13、会计来记录业主财产的增减变化,也可以视经营组织为一体,反映日常的财务收支与经营成果。这样,会计上就出现了为谁服务、以谁为记帐单位的问题,既从空间上确定会计的依附体,从而导致会计主体前提条件的产生。确定这一前提,目的在于使每一经济实体在会计上成为一个一个相对独立的核算单位 ,在处理一切会计实务时,均基于自身立场去做,从而使它提供的会计信息能确切地说明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不管所有权关系或相关因素的影响。 会计主体的选择有较大的弹性。从理论上说,会计主体的规模并无统一的标准,可大可小。他可以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一个独立的法律个体;也可以是不进行独立核算的内部单位、组织(如分公司、分处、
14、部门等),一个非法律个体。但是,从会计的角度看,会计主体应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特别是需要单独反映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编制独立的会计报表。 根据这一前提,会计可以正确地反映会计主体所有的资产和对外所有的负债,准确地计算经营成果,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2.持续经营(规定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持续经营前提又称营业继续性假设 ,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将会长期地按它显示的形式和现实的目的方向,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因而将按原定的用途使用其现有的资产,同时也将按照现实承诺的条件去清偿它的债务。换句话说,会计的出发点是企业现在不面临破产的威胁,不会被迫清算,各种资产
15、不需要销价变现等等。 总之,根据这一前提条件,会计原则得以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从而为资产的计价、费用的分摊及收益的确定等提供了前提条件。也正是在这一前提条件之下,会计程序才得以保持稳定,才得以在持续的基础上恰当的记录和披露企业的经济活动,从而可以提供可以信赖的会计信息。 持续经营前提只适用于正常状态下的会计实体,如果一旦企业宣告破产而清算,则此假设就不在适用,会计处理方法也要进行相应改变,按国家关于企业清算的规定办理。3.会计期间(规定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会计期间与持续经营假设都是对会计活动的时间规定,它是连续性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企业的经营活动在时间上是持续不段的。从理论上说,企业的
16、经营成果,只有企业最后结束,变卖所有财产,清偿所有负债,将所剩余资金与投资人投资的数额比较后,才能准确确定下来。但实际上又决不可能如此。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会计人员都无法知道企业将于何时结束其全部业务,也就是不能等到它结束经营时才反映财务状况和计算净收益。为了满足企业内部和外部制定决策所需的经济信息,就不得不把企业经营的全部经营期间等分为各个区间,在连续反映的基础上,提供企业不同期间的会计信息,各期间按照先后顺序形成企业经营活动的轨迹。也就是说,及时提供会计信息的必要性,需要我们做出这种假设。因此,所谓会计期间,就是将一个企业的全部经营期间人为的加以划分为一段段相等的较短时间。 会计期间通常为一
17、年,称为会计年度。它可以是历年,也可以是经营年。财政部2000年新制定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但世界各国企业的会计年度起讫日期并不统一,有的国家以营业年,即以每年中企业经营活动的最低点作为会计年度的起止期。例如,有的国家以本年的7月1日至下年的6月30日为一会计年度,有的国家以本年的4月1日至下年的3月31日为一会计年度。但应注意的是,会计期间的长度须是相等的,以便进行比较。 分期的会计信息,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满足宏观、微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投资人的需要。4.货币计
18、量 货币计量是一个重要的会计前提。其基本含义是:在会计工作中必须以货币作为统一的综合计量单位来度量,记录企业的经济活动并报告其结果。这一前提条件,旨在使有关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数量化、综合化,从而使会计信息更充分、更有效,既保证会计在同一企业的前后各期可以比较,又保证在同类企业之间可以比较。根据这个前提,会计的内容只限于那些能够用货币来计量的企业经济活动。 货币计量的假设必须以币值基本不变假设为前提。这是有条件的假设,即假设货币本身的价值稳定不变,不考虑货币购买力的变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可能使货币的购买力发生变动,对币值产生影响,从而使单位货币所包含的价值随着现行的价格的
19、波动而变化。这时运用币值不变的货币计量的缺陷就显露出来:资产不能反映其真实价值,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及其对决策的有用性。币值不变的假设所面临的挑战在我国依然存在,因此有必要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实际进行会计核算,除了应明确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尺度以外,还需要具体确定计帐本位币,即采用何种统一的货币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在企业的经济业务涉及多种货币的情况下,需要确定某一种货币为计帐本位币;涉及非计帐本位币的业务,需要采用某种汇率折算为计帐本位币登记入帐。新修订的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计帐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为计帐本位币,但是
20、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第四节 会计目标与会计职能一、会计目标会计作为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与其他任何人造的系统一样,都必须以一定的目标作为系统运行的基本导向和最终归宿。会计目标包括三个方面:1、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我们将会计信息使用者划分为如下几类:1)国家宏观管理部门。如统计、财政等,他们需要会计信息进行宏观调控。2)处于企业外部、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包括目前的与潜在的)。他们需要会计信息评估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经进行有关的决策。3)企业的管理当局。他们需要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经便进行恰当的预测、决策、计划与控制,最终达到改善企
21、业经营管理需要的目的。4)与企业相关利益的各个集团。他们分别需要会计信息来了解企业的日后发展前景、企业的信用状况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2、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不同的使用者、决策、目的的不同,需要的会计信息就不同,但共同关注的信息是: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3、会计如何提供这些信息。通过一系列程序与专门的方法:如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基本程序,设置帐户、填制凭证、登记帐簿、货币计价、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基本的会计核算方法。二、会计职能(一)、会计职能的概念会计的职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客观上所能发生的功用。从会计产生时起,它总是首先起核
22、算的职能,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充分利用,它又具备了监督的职能。因此,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两项基本职能。但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的职能不论在内涵上还是在外延上还将有所发展,所以会计还有其他职能。(二)、会计的基本职能1、核算职能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分类、整理、汇总、报告等方法和程序把大量的、零星反映个别经济活动的原始资料,转换成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的系统数据,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主要特征:(1)会计核算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是其显著的特点;(2)会计核算的内容是会计要素,具体表现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经济业务;(3)会计核算要求做到真
23、实、准确、完整和及时2、监督的职能 会计监督:是利用会计核算的资料,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经济管理的要求,通过调节、指导、控制等方法,对经济活动实行监督。主要特征:会计监督的对象是资金运动,会计对资金运动的监督主要表现在:(1)监督经济业务的真实性;(2)监督财务收支的合法性;(3)监督公共财产的完整性。(会计监督是一个过程,它分为事前监督、日常监督和事后监督)。(三)、会计的其他职能1、参与经济决策的职能提供信息、支持决策:收集数据、提供信息、讨论各种备选方案,直到最后作出选择最优方案的全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会计的活动是其中的一部分,则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是决策的参与者和支持者,故具有此职能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务 会计学 原理 讲解 154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