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RP-U8财务内控管理解决方案(103页DOC).docx
《FGRP-U8财务内控管理解决方案(103页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GRP-U8财务内控管理解决方案(103页DOC).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用友GRP-U8R10财务系列解决方案(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解决方案北京用友政务软件有限公司U8产品市场部2014年1月目 录1.背景概述42.内控风险分析52.1预算控制52.2收支控制62.3采购控制82.4资产控制82.5建设风险92.6合同风险103.需求分析113.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现状113.2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133.2.1总体需求133.2.2业务需求143.2.2.1业务应用支撑平台143.2.2.2统一基础数据管理153.2.2.3资金收支审批管理163.2.2.4财产物资动态管理163.2.2.5财务预警监管173.2.2.6财务智能
2、分析管理183.2.2.7公共管理服务窗口194.方案目标214.1总体目标214.2业务目标215.系统设计245.1系统总体架构245.2系统业务功能275.2.1预算业务控制275.2.1.1全面预算管理275.2.2收支业务控制395.2.2.1收入管理395.2.2.2支出管理455.2.2.3会计核算管理525.2.2.4决算报表管理585.2.3政府采购与资产业务控制595.2.3.1政府采购业务管理605.2.3.2资产物资管理635.2.4建设项目控制735.2.4.1项目管理735.2.5合同控制755.2.5.1合同管理755.2.6财务监管与分析决策785.2.6.1数
3、据分析预警785.2.6.2评价与决策支持835.2.7信息内部公开与沟通845.2.7.1信息公开845.2.7.2内部沟通886.方案应用价值917.用友GRP-U8内控系统应用实践957.1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财务综合管理平台957.2四川成都体育学院案例做好预算管理,一切皆有可能1027.3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案例资产动态精细化管理,双通道统筹管控1071. 背景概述自2000年开始,财政部从改革预算编制方法着手逐步推开了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至今已初步建立起部门预算的基本框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制度。多年大刀阔斧的财政改革如今已彰显成效,通过预算的编
4、制、审查、执行和决算,使得单位需要的每一分钱都必须通过按规定编制科学的预算向国家申请,对申请到的经费要按预算执行,不得随意开支,使单位的每一笔资金由过去的“暗箱”操作变为“阳光”操作,从而有利于加强财政对各单位预算支出活动的控制,实现对财政资金流向、流量的全程监控,使政府的收支行为从头到尾置于立法机关和社会成员的监督之下。财政体制改革同样也使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更加丰富,财务管理工作从简单的规范会计行为、保证资金完全完整,转移到如何对预算资金进行合理配置,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考核评价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等方面。为使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符合财政管理制度的要求,巩固财政改革成
5、果,2011年,我国发布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与政府会计改革,建立起既能提供预算收支执行信息,又能提供资产负债、成本费用等财务会计信息的完善政府会计体系,为加强政府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发挥基础性作用;不断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随后,2013年开始实施的新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印发的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修订)(征求意见稿),2014年开始实施的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等无一不在说明包括我国政府公共部门已经在财政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开始了新一轮的财务体系创新与变革。在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所发布的各类制
6、度中,要重点提出的是在2012年底发布,要求2014年开始实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 内部控制是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将制衡机制嵌入到内部管理制度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风险的防范和管控。保证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内部控制是从来都存在,但却又是一直都很薄弱的。怎样才能将内部控制真正落实到单位管理中?用友政务公司经过多年实践,总结了用友GRP-U8R10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解决方案,在为北京市统计局、
7、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上海妇联等客户进行GRP实施的过程中,引进了内部控制的理念,实现了内部控制建设与信息系统实施的有效结合。方案严格遵循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通过信息化手段,协助单位进行业务流程优化,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与风险防控机制,提高财务管理效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指南一书中也多次提到用友政务GRP-U8R10产品对内控工作的支撑和相关的实施案例。2. 内控风险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是为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完整、财务信息真实准确,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内控重点围绕预算控制、收支控制、采购控制、资产控制、建设项目控制、债务控制、经济合同控制、评
8、价与监督等工作展开,其风险和难点如下:2.1 预算控制(一) 预算编制风险l 预算编制的过程短,时间紧张,准备不充分,导致预算编制质量低。l 财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和基建管理等经济活动脱节,编制的预算与实际需要不符。l 预算项目不细、编制粗糙,随意性大,导致预算约束不够。(二) 预算审批风险l 单位内部预算指标分解批复不合理,导致内部各部门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影响了部门职责的履行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资金挪用情况时有发生。l 预算调整没有严格控制,存在无预算、超预算的情况,预算约束力不足。(三) 预算执行风险l 没有严格按照批复
9、的预算安排各项收支,预算执行与预算指标不符,影响预算的严肃性l 预算执行没有进行分析,没有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导致预算执行进度偏快或偏慢。(四) 决算及评价风险l 决算与预算存在脱节、口径不一,难以及时反映预算执行情况,预算管理的效率低下,日常核算不能及时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年终经过调整,仍可能存在决算与预算的不符,影响预算的严肃性。l 评价机制不完善,可能导致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2.2 收支控制(一) 收入业务风险l 收入业务相关岗位设置不合理、岗位职责不清,收款与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未有效分离,可能导致错误或舞弊。l 各项收入未按照法定项目和标准征收,或者收费许可证未经有关部门年检,导
10、致收费不规范或乱收费。l 未由财务部门统一办理收人业务,其他部门和个人未经批准办理收款业务,可能导致财务舞弊或者私设“小金库”的产生。l 违反“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截留、挪用、私分应缴财政的收入,或者各项收人不入账或设立账外账,可能导致私设“小金库”和资金体外循环。l 执收部门和财务部门沟通不力,单位有哪些收人项目,什么标准,何时应当收取单位领导和财务部门不清楚,造成应收未收。l 对于各类票据的保管、申领、启用、核销、销毁没有建立完善制度、责任到人,实施有效控制,可能导致错误或舞弊。(二) 支出业务风险l 支出业务相关岗位设置不合理、岗位职责不清或支出申请和内部审批、付款审批和付款执行、业务
11、经办和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未有效分离,导致错误或舞弊。l 各项支出申请不符合预算管理要求,支出范围及标准不符合相关政策与制度的要求,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之间的相互挤占,导致单位预算失控或者经费控制目标失效。l 各项支出未经适当的审批程序,尤其对于重大支出未经集体决策程序,容易导致错误或舞弊。l 各项支出不符合相关政策与制度的要求,如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要求、公务卡结算要求等,可能导致单位支出业务不合法合规。l 采用虚假或不符合要求的票据报销,可能导致单位支出业务不合法合规。l 各项支出缺乏定期的分析与监控,并对重大问题缺乏应对措施,可能导致单位支出失控。2.3 采购控制l 没有编制采购预算,采
12、购计划安排不合理,没有详细掌握本单位对于物资资产的实际需求和相关配备标准,可能导致采购失败或者资金、资产浪费。l 通过“化整为零”等方式规避政府采购,没有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等法规,规避政府采购监督,可能导致采购业务违法违规。l 没有采用恰当的招标方式,或者在招投标中存在不规范甚至违法行为,可能导致舞弊行为。l 供应商选择不当,采购方式不合理,招投标或定价机制不科学,授权审批不规范,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质次价高,出现舞弊行为或遭受欺诈。l 采购验收不规范,付款审核不严,可能导致实际接收物资与采购合同约定的有差异、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2.4 资产控制(一) 货币资金风险l 单位内部控制的不完善,如没有
13、很好地执行内部牵制原则,同一人兼任不相容职务等将导致货币资金被挪用和贪污,造成安全风险。l 由于内控机制不完善易导致单位没有足额的资金用来支付单位日常运营的需要致使短缺风险。l 单位盈余资金获得的收益低于银行存款获得的收益,影响资金使用效率。(二) 实物资产风险l 固定资产业务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可能遭受外部处罚、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l 固定资产业务未经适当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可能因重大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资产损失。l 固定资产购买、建造决策失误,可能造成单位资产损失或资源浪费。l 固定资产使用、维护不当和管理不善,可能造成单位资产使用效率低下或资产损失。l 固定资产处置不当,可能造成国有资产
14、损失。l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不合法、不真实、不完整,可能导致单位资产账实不符或资产损失。(三) 对外投资风险l 决策失误的风险l 决策程序不当的风险l 贪污舞弊的风险l 投资管理不善的风险2.5 建设风险l 立项缺乏可行性研究或者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决策不当、盲目上马,可能导致建设项目难以实现预期经济或者社会效益,甚至导致项目失败,财政资金浪费,影响党和政府形象。l 设计方案不合理,设计深度不足,导致建设项目质量存在隐患、投资失控以及投产后运行成本过高等;工程造价信息不对称,概预算脱离实际,技术方案未能有效落实,扩大建设项目管理的质量风险和投资风险。l 招投标过程为做到公平、合理,开标
15、不公开、不透明,损害投标人利益,评标委员会成员缺乏专业水平,或者投标人向评标委员会施加影响,使评标流于形式,导致废标、重新招标延长业主采购周期的风险。l 项目变更审核不严格、工程变更频繁导致的费用超支、工期延误等风险;工程物资采购、收发、保管、记录不完整,材料质次价高引起的成本风险;建设项目价款结算管理不严格,价款结算不及时,项目资金不落实,导致工程进度延迟或中断的风险。l 竣工验收不规范,可能导致工程交付使用后存在重大隐患;虚报项目投资完成额、虚列建设成本或者隐匿结余资金,未经独立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可能导致竣工决算失真。2.6 合同风险(一) 合同订立环节l 应当签订合同的不签订合同,或者未
16、按照项目预算额度,未经完整审批程序,便签订合同,可能导致单位利益受损。l 对经济合同内容和条款审核把关不严可能导致单位利益受损。l 合同签订人未经授权或者超越权限签订合同。l 单位未指定经济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各部门均可进行经济合同的签订,没有统一归口部门对合同的归档、保管等进行归还规范管理。(二) 合同登记环节l 单位未指定经济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各部门均可进行经济合同的签订,没有统一归口部门对合同的归档、保管等进行归还规范管理,导致合同丢失或者无法履行等风险。(三) 合同履行环节l 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合同,合同执行具有随意性,计划性不强。l 违反合同条款,未按合同规定期限、金额或方式付款,或
17、者在没有合同依据的情况下盲目付款,或未能及时催收到期合同款项。3. 需求分析3.1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现状(一) 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推进事业单位与政府会计改革,为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规范奠定了基础为积极推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与政府会计改革,建立起既能提供预算收支执行信息,又能提供资产负债、成本费用等财务会计信息的完善政府会计体系,为加强政府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防范和化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发挥基础性作用;不断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科学实施政府绩效评价、强化财政监督等,提供全面的反映政府
18、资产负债状况、成本绩效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数据,摸清基层主体家底和收支活动情况。为此,财政部相继修订发布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财务规章制度(以下简称“新财会制度”),行业事业单位制定行业单位财务制度,如高校、中小学、科学、文化、文物、体育等各行业事业单位财务制度都进行修订完善。新财会制度对政府会计在预算、财务及资产管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单位实施内部控制规范奠定了基础;为单位实施风险防控,提高效率和充分有效地获取和使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管理目标,提供了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方法和程序。(二)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技术
19、应用水平千差万别,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参差不齐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千差万别,客观上决定了不同地区单位信息化建设水平上的差异。用友政务公司经过调查分析,现有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情况如下:单个业务系统建设较多,业务环节尚未全部覆盖,信息孤岛问题突出,单位部门间共建共享机制尚未形成。全国绝大部分单位基本实现基础核算(会计电算化)应用,部门预算、工资统发、固定资产管理等单项业务管理已经在不同地区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预算管理、网上支付、无现金报销、移动办公等应用在发达地区试点应用,单位对数据互通、业务整合、和流程再造的一体化管理应用需求
20、逐渐强烈。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知识服务、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为个性化制造和服务创新提供了有力工具和环境。我国信息化建设正在积极尝试采用云计算、物联网、开源软件等IT新技术、新模式,实现管理与技术的融合创新发展,实现“可靠、低成本信息化”建设。(三)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和风险防控信息化不足逐渐凸显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单位在信息化廉政防控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改革变化、技术限制、人员配备等原因,仍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反映在:1) 意识问题。对内控信息化的核心作用和“革命性影响”认识不足,尚未从根本上引起重视。将内部控制认为是某个部门,某些人,某个环节的事情,没有作
21、为整个单位,全体成员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加以宣贯和执行;未能覆盖单位和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的全部过程管理。2) 经费问题。对内控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总体投入不足,缺乏持续性、长效性投入机制,“脉冲式”投入较多,且经费使用也不尽合理,重硬轻软。3) 预算财务管理问题。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脱节,存在两张皮的管理现象,预算、核算、决算仍未形成完整的信息闭环,决算报告数据需要手工拼凑,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现有会计软件仍以会计核算为中心,缺少从部门预算、预算执行整体高度来考虑财务管理问题,部门财务缺乏统一的数据平台,信息在传递中存在失真与流失现象,不能实现全程追踪与控制,为全面预算控制和财务监管留下隐患。
22、4) 实物管理问题。现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重资金轻实物”、“重购置轻管理”现象较为普遍,财产物资多采用分散管理模式,购置预算缺乏有效控制,采购调配缺乏统一规范、资产使用过程缺乏监管。主管单位对下属基层单位资产物资管理没有建立合理的预算控制、执行控制、分析评价的体系,信息反馈迟缓、时效性差,分析数据有限且利用价值不高,不能及时、有效的对下级单位国有资产、日常物资进行监管。5) 动态管理问题。内部控制是一种动态的管理过程,通过纳入管理的大量制度及活动,建立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三道防线”。目前内控信息化手段主要侧重于事中监控和后期处置,前期预防主要是廉政宣传教育方面,对业务流程的
23、风险防控较低。在风险点的分析查找上,还没有发挥信息化工具对权力运行痕迹的存储能力和海量信息处理能力的优势,快速动态的查找风险点。6) 技术问题。各个系统间未完成对接,基础数据不能共享,信息沟通基本靠接口实现,在业务变动和业务关联性方面,各应用系统各自为政,不能互动和协作,整个内部控制流程的运行完整性较差,各个系统收集到的信息必须靠人力进行比对汇总才能完成对接,给智能化内部控制执行、过程化监督管理带来了技术挑战。3.2 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3.2.1总体需求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强化“两基”建设。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以及财政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FGRP U8 财务 内控 管理 解决方案 103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