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地理上册复习提纲.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高中地理上册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地理上册复习提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第 1 单元复习题纲宇宙是由各种天体组成;天体:是宇宙间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包括: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地球八大行星次序 : 水金地火(小行星带)木土天海 , 木星最大 , 土星的卫星最多 . 总星系八大行星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河外星系地球的特殊性在于它适合生物生存 . 地球显现生命的条件:外在条件: 1、稳固的太阳光照条件 稳定 2 、安全的宇宙环境 安全 . 自身条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气温相宜(15
2、)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进展 .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可以形成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缩结晶水汽,最终形成原始海洋;总结起来是 : 稳固、 安全、 又有生物生存必需的温度、大气、 水等条件;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在太阳内部的高温高压下,4 个氢原子变成 1 个氦原子; 1能爱护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2太阳辐射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供应能量;太阳外部大气结构,由内到外:光球层- 色球层 - 日冕太阳活动及其主要类型:黑子 - 发生在光球
3、层,周期 11 年,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 发生在色球层,周期 11 年,太阳活动最猛烈的显示;太阳风- 日冕层 - 极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2)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发射电磁波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3)对地球磁场的影响抛出带电粒子流,产生 磁暴 宇宙探究: 1957.10 苏联人造卫星上天开创了太空观测、讨论地球和整个宇宙的新时代(无人航天);20 世纪60 岁月载人飞船、航天飞机等进入太空实现了在没有大气干扰的情形下对月球、行星的靠近观测和直接取样等 载人航天 ,1981 年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胜利, 使人类对宇宙从空间探究阶段逐步进入到空间开发利用的新阶段;1
4、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发射胜利; 1999年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发射胜利; 开发宇宙 1,空间资源(利用高真空、 强辐射和失重等物理条件, 已经应用) 2,太阳能资源 3,矿产资源 (3He)空间开发走国际合作之路;地球自转 :绕转中心是地轴,方向是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地球自转一周 360 度,所要时间为 23 时 56分 4 秒,叫 1 恒星日;除南北极点外,各地自转角速度相等,大约为 赤道上最大,随纬度上升而递减,南北极点为 0;15 / 小时;线速度因纬度不同有差异,名师归纳总结 地球公转 :中心是太阳;方向是自西向东;轨道是近似圆的椭圆;公转周期1 恒星年 =3
5、65 日 6 时 9 分第 1 页,共 11 页10 秒;公转线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慢,平均速度30km/秒 , 公转平均角速度是1 / 天;黄赤交角为23 度 26分;太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周期是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叫 1 回来年;自转与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23 26 )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来线之间做回来运动;昼晨昏圈 :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依据自转方向,将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地夜太阳高度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正午太阳高度运算公式:H=90 -| - | ; 是当地地理球交纬度,永久取正值; 为直射点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冬半年取负值
6、;自替周期 : 1 个太阳日 =24 小时太阳日是一个昼夜交替的周期,或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转意义 : 使地表增热或冷却不过分猛烈;保证地球上生物的生存和进展;的地方时 : 概念: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经度每隔15 地方时相差1 小时,且东边地点时刻较早,地 地西边时刻较晚;地方时运算:某地的地方时=已知地方时 +(4 分钟 经度差) ;某地在已-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理 知时间的东面用 +,某地在已知时间的西面用- ;(见下图)意 方 区时 : 全球划分为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15 ;各时区都以该时区中心经线
7、的地方时作为全义 区共同使用的时刻; 运算方法是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 1 小时,东边时区的区时较西边早;时 日期变更线 : 有两条,一是 180 经线,但国际日期变更线不完全与 180 经线重合,向西跨入东12 区加一天,向东跨入西 12 区要减一天;二是时间为 0 点的经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8 :00在赤道不偏,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24 :00(0:00)昏线12:00(0:00)24:006:0010:00N8:00晨线12:006:00地 球公转的 地 理 意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从纬度变化来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由太阳直射点所在地的纬线向南北两方降低; 从
8、季节变化来看, 太阳高度规律是北回来线以北地区夏至日达最大值;南回来线以南地区冬至日达最大值,南北回来线之间的各地,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南北回来线上每年一次;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 :(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显现极昼现象;南半球正好相反;北半球冬半年: (秋分日春分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内显现极夜现象;南半球正好相反;四季和五带的划分: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四季 : 我国以“ 四立” 为四季起点;西方以二分
9、二至为起点;通常以3、 4、5 月为春季; 五带 :以南北回来线和南北极圈为界线分为:热带 、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意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第 2 单元复习题纲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1. 低层大气由哪些成分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2. 干洁空气主要成分及其作用?成分有:氮、氧、CO2、臭氧、氩; 氮和氧 占 99%,氮是生物体的基本成分;其中的 CO2和臭氧含量虽少 ,但作用大, CO2 的作用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并对地面起保温作用;臭氧的作用 :能大量吸取太阳紫外线 ,爱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损害 ,是地球生命的爱护伞 ,而少量射到地球上的紫
10、外线 ,又起到杀菌治病作用 .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的作用:是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电冰箱等排放的氟氯烃化合物能破坏臭氧 . 3. 大气的垂直分布 : 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 ,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 ,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 1 对流层的特点有哪些?最低层 ,占大气质量的 3/4 和几乎全部水汽杂质 .是大气中最活跃 ,与人类关系最亲密 . 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达 17-18 千米 ,高纬度仅 8-9 千米 .特点 :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上升 1000 米,降低 6.2,对流运动显著 .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等发生在这一层)2 平流层的特点有哪些?氧吸取大量紫外线增温,在 动
11、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从对流层顶至50-55 千米的高度 .特点 :1,气温随高度增高(主要靠臭2227 千米高度,臭氧含量达最大值,形成臭氧层);2,以平流运. 3 高层大气的特点有哪些? 自平流层顶以上气压小 ,密度小.在 80-500千米的高空 ,有如干电离层 ,能反 射无线电短波 ,有利于无线通信 . 名师归纳总结 2.2 大气的热力状况第 2 页,共 11 页1. 大气的热力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取 ,反射 ,和散射 作用 .吸取具有挑选性,平流层中的臭氧主要吸取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取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对
12、可见光吸取少,说明大气直接吸取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大气中的云层和较大颗粒的尘埃能反射太阳辐射.所以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所以高.大气中的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能散射可见光,特殊是波长较短的蓝和紫色光最易被散射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大气的温室效应. 温度低 ,就波长短 ,地面温度低于太阳,所以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亮体,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 ,使地面增温 ;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却是隔热层,把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截留在大气中 ,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
13、热量仍给地面 ,大气的这种作用叫大气温室效应 .为什么在晚秋或寒 冬,霜冻显现在晴朗的夜晚:就是由于天晴云少,大气逆辐射弱,所以地面温度低;人造烟幕 防霜是为了增强大气逆辐射;月球昼夜温差大是由于月球无大气,既不能对太阳辐射起减弱,也不能对地面起保温作用;,既降低了白天最高气温 ,又提高了夜间 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的最低气温 ,削减气温日差 ,使地表平均气温约 15 .适合人类生存 . 各种辐射波长由短到长:紫外线 可见光 硅铝;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2,什么是矿物和矿产?常见的造岩矿物是什么?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肯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自然化合物或单质,就是矿物,
14、有用矿物在地壳中富集起来,并且能够被人们开采 利用的,就是矿产;矿物是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常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 石、方解石;大理岩由方解石集合面成,花岗岩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3,岩石按成因分为哪三类?有三类: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花岗岩和玄武岩是岩浆岩;砾岩、砂岩、页岩、煤、石灰岩是沉积岩,沉积岩是一层一层的,具有成层构造,且含有生物 化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页岩受挤压变为板岩,形成了变质岩;4,地壳岩石与岩浆的主要相互关系及发生各过程的作用?见下图:岩浆岩3.2 壳变动与地表形状:外重 熔 作 用岩 浆 活 动变质作源 分 为 哪 两 类
15、 ?力作用 用 作 熔 重变沉积岩外岩浆重 熔 作用用质作用变质岩1,什么是地质作用?按能量来力作用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状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是地质作用;它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 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产生的,主要通过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来 转变地表;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主要通过风化、腐蚀、搬运、积累来转变地表;2,地壳运动有哪两种形式?各自形成什么地表形状?地壳运动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 动,水平运动可引起地壳弯曲变形(褶皱山系)与形成裂谷或海洋,垂直运动可引起地表高低 起伏和海陆变迁,全球以水平运动为主;3,板块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特点?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16、:地球的岩石圈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分割成很多单元,这些单元就是板块;它的特点是板块内部较稳固,板块边缘不稳固,多火山 和地震;4,板块相碰撞(消亡边界)有哪些现象产生?在板块相撞挤压区,常形成山脉,当大陆板 块与大洋板块相撞时,常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常形成巨 大山脉,往往同时仍有地震发生;5,在板块张裂区(生长边界)有哪些现象产生?有海洋中的海岭,陆地上常形成裂谷,进 一步可以形成新的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断层、裂谷和陡岩,喜 6,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质构造主要有哪些?有褶皱(背斜和向斜)马拉雅山、 阿尔卑斯山、 安第斯山等也都是褶 皱山;7,背斜和向斜的区分及
17、形成的地貌?;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在地貌上, 背斜常成为山岭, 向斜常成为谷地或盆 地;8,正常情形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是怎样形成的?不 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简洁被腐蚀 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腐蚀,反而成为山岭;9,断层的特点?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地或高地,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 山,另一侧相对下沉的岩块,就常成为谷地或低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10 地质构造的作用?背斜有利于找石油、自然气、打遂道;向斜有利于找地下水;断层有 利于找泉、且不能在此修水库等大型工程;名师归纳总结 - - - - -
18、 - -第 5 页,共 11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11,流水和风对地表形状的影响?外力作用也影响地貌,流水作用主要表现在流水沉积,如:三角洲(在河流入海口)、冲积扇(河流中上游的山前) 和流水腐蚀(瀑布、峡谷);风力作用表现为风蚀沟谷、风蚀凹地、戈壁和裸岩荒漠、沙丘、沙垄;黄土高原也是风力沉积的结果;12,沙丘的坡度与风向的关系,如何治理沙丘?沙丘坡度平缓一侧是风的来向,陡的一侧为背风坡;3.3 海水温度和盐度 ;1,海洋基本情形: 全球海洋平均深度 3800 米;体积 13.7 亿立方米; 占全球水量的 96.53;海洋是占地球表面的 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地理 上册 复习 提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