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方法在物流运输中的应用研究.doc
《运筹学方法在物流运输中的应用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筹学方法在物流运输中的应用研究.doc(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运输与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数学模型工具紧密结合。运用各种运筹学优化方法对配送中各环节进行管理和决策,实现最佳协调与配合,以适应现代综合物流的大批量化、共同化的特点,可以减少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的效率和经济效益。从公司层面看,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客服质量和经济效益;从社会层面看,提高了车辆的利用率,减少了车辆对道路的占有率,实现社会和谐。关键词:运筹学;物流运输;供应链;优化模型ABSTRACTWith economic globalis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andlogist
2、ictransportandadvancedmoderninformationtechnologyandmathematical models tools integrated.Optimization method using a variety ofoperationalresearchinvariousaspectsofdistributionmanagementanddecision-making to achieve optimal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to meet themodern integrated logistics of a lar
3、ge number of quantitative and commoncharacteristics,so you can reduce cost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cost-effectivelogistics.From the company level,lower operating costs,improve customer servicequality and economic efficiency;from the social level,to improve vehicle utilization,reducing the sha
4、re of vehicles on the road to achieve social harmony.Key words:Operations Research;Logistics;Supply Chain;Optimization model目录第一章中国物流行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1 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现状分析11.2 我国物流存在面临的问题3第二章运筹学方法简介.52.1 运筹学释义与发展简史52.2 运筹学研究的基本方法6第三章运筹学在最短路问题中的应用.83.1 Dijkstra 算法.83.2 数学模型93.3 Dijkstra 算法详细过程举例113.4 Dijkstra
5、 算法优劣13第四章运筹学在最大流问题中的应用.154.1 建立数学模型.154.2 求最大流的算法步骤.184.3 模型过程详解.19第五章结束语.22参考文献.23附录:专业英语翻译24致谢33前言当人们还在对谁能最后一个被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充满了种种猜测时,2009 年 2 月 25 日,国务院常委会议审议物流等其它特殊性重要性行业入围,其原因是什么呢?这个让人感到陌生的产业又是一个怎样的行业呢?“物流”一词最早来源于美国。2001 年 8 月 1 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是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
6、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评价物流体系有五个主要因素,它们是:品质、数量、时间、地点和价格。品质是指物流过程中,物料的品质保持不变。数量是指符合经济性的数量要求和运输活动中往返运输载重尽可能满载等。时间是指以合理费用及时送达为原则做到的快速。地点是指选择合理的集运地及仓库,避免两次无效运输及多次转运。价格是指保证质量及满足时间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物流费用。让我们看一看物流在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吧。2006 年在国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我国物流运行仍保持较快增长。2006 年前三季度,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 22253 亿元,同比增长。2008 年
7、,全国社会物流总额 89.9 万亿元,同比增长,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但增幅比 2007 年回落 6.7 个百分点。2008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 54542 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 2007 年回落 4.4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比 2007 年下降了 0.1 个百分点。2008年,经历了罕见的雨雪冰冻、汶川地震等灾害的重大考验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但是我国物流业仍然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要发展经济物流业是重中之重。中国经济要发展,商品要流通,那么物流业是首当其冲。物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加速器,现代物流决定了现代经济发展的规模、效益和质量。本文通过对物流行业
8、现状的探讨,从实际问题出发,建立数学模型,运用运筹学方法,对运输问题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最短路径问题,最大可行流问题进行了优化。第一章第一章中国物流行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中国物流行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1.1 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一、物流业发展规模、水平及效率现状对我国物流业的调研是研究我国物流业发展政策的重要任务之一,其目的是从宏观上摸清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情况,为在宏观政策层面进行决策创造条件。通过调研分析并借鉴以往相关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我国物流业按照现代物流业发展特点和趋势衡量,尚处于起步发展初期,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物流业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9、一)物流合理化的现状及差距一般认为物流活动由运输、储存、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和信息传递等功能组成,物流业规模应为各类物流企业以物流服务方式完成的各种经营活动工作量的总和。鉴于我国尚未建立以物流业为基础的统计体系,目前无法准确反映物流的总规模,因此,可根据物流一般要通过运输环节这一特点,以全国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大致反应物流的总规模。2000 年,全国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达 135.8 亿吨和 44452.3 亿吨公里。但我国在物流的合理化方面与物流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小,主要表现为:1.物流组织不尽合理,受资源分布、流通体制、产业布局和企业生产组织的影响,物资舍近求远、迂回流动
10、的现象较为严重;大量物流活动缺乏专业化、组织化物流服务,服务水平低,物流费用高。2.涉及物流环节的运输企业特别是国有运输企业,企业经济效益普遍较差。根据交通统计资料所反映的财务状况,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国有交通运输企业 1998 年处于全行业亏损状态,此后虽经扭亏攻坚,但仍有相当部分的国有运输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有的处于严重亏损状态,甚至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3.物流相关产业表现出的资产收益率以及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率较低,与庞大的物流规模不相吻合,我国目前每万元 GDP 产生的运输量为 4972 吨公里,物流费用占 GDP 的 20%左右,而美国、日本上述数据分别为 870 吨公里和 10%,
11、700吨公里和 14%。即便扣除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因素,我国的差距也是明显的。(二)物流服务能力的现状及差距2001 年,铁路运营里程达近 7 万公里(大约相当于美国在大规模建设铁路时期高峰年一年的建成铁路规模);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 143.5 万公里,高速公路达 19331 公里,高速公路里程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2001 年,新扩建沿海中级以上泊位 37 个,新增吞吐能力 6187 万吨,而 2000 年主要沿海生产用码头 7639 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 536 个;2001 年内河新增和改善航道402 公里,新扩建港口码头中级以上泊位 43 个,新增吞吐能力 5
12、36 万吨,而 2000年,内河通航里程 11.93 万公里,内河主要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 6184 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 55 个;2001 年,民用机场达 143 个;2000 年,长输油气管道 2.47 万公里。另据2001 年中国交通年鉴,2000 年,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608.91万辆,其中载货汽车达698.32万辆,铁路机车14472台,货车总数439943辆;水运民用轮、驳船达 5128.1 万吨位,其中远洋海运船舶 2619 万吨位。此外,据有关资料,全国商业、物资流通及外贸部门拥有仓库面积达 2 亿平方米,冷库容量 400 万吨,铁路专用线 800 多条。因此,我国物流
13、基础设施和装备已初具规模,从适应和满足物流服务需求的能力角度分析,已无太大制约。但是,由于交通运输、物资流通、信息服务等行业,目前尚不具备按物流活动规律和需求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能力和环境,尤其是运输、装卸、包装技术和组织管理较为落后,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使现有物流基础设施及其技术装备未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只能满足低水平、低效率的物流服务需求,不能适应和支持对于生产组织程度要求日高、支持现代企业营销网络建设和营销活动所表现出的物流要求。物流各环节的衔接较差,运转效率不高,反映为货物在途时间、储存时间、基础设施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余地。仅以货运汽车的生产率水平为例,美国营运汽车的单
14、车吨年产量约为66 万吨公里,而我国这一指标仅为 2 万吨公里左右。同时,物流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低,专业化物流服务企业势单力薄,生产企业经营管理相对落后,对现代物流组织的利用缺乏自觉性。既有的政策体系基础,特别是管理体制和政策执行机制的困扰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制约因素。(三)物流服务水平的现状与差距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逐渐步入较深层次,国外企业为扩大生产规模及提高市场份额,基于现代物流组织理念的物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为其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的企业开始出现且发展很快,但这些企业大多具有外商投资或外商培训与指导背景。我国经济正面临向高效率高效益方向转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成为国
15、民经济的发展目标和指导方针。我国的专业物流服务企业也开始大量涌现,“物流热”在全国兴起就是最好的见证。目前,上海、广州、北京、深圳、天津、武汉等经济中心城市物流专业化服务发展较快。专业化物流企业的出现,为在高效率前提下组织物流创造了条件。但由于这些企业数量较少、规模有限,加之服务领域和覆盖范围较为有限,从我国物流总体质量方面的状况分析,大力发展专业物流服务的空间和有待充分挖掘的物流利润潜力巨大。1.21.2 我国物流存在面临的问题我国物流存在面临的问题根据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物流质量可以表现为物流时间、物流费用和物流效率三个方面,而我国物流业目前在此方面的总体表现难尽人意。1.物流时间长。我
16、国工业生产中物流活动所占时间为整个供应过程的 90%以上,物流过程中运输以及生产、销售准备过程中的存储所占时间比重又相对较高。目前我国铁路货车的运营速度仅 46.4 公里左右,散装、集装箱等高效运输方式比重较低,装卸时间较长;公路货车的运营速度也不足 50 公里;内河航运速度更低;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在库周转时间平均在 3 个月左右。按照国际国内已有装备技术水平及运输组织技术,缩短物流时间的潜力很大。2.物流费用高。根据调研及有关资料分析,我国许多商品总成本中,物流费用已占到 20%40%,每年因包装造成的损失约 150 亿元,因装卸、运输造成的损失约 500 亿元,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在
17、30 亿上下,公路货运因缺乏合理的物流组织,空驶率多年来保持在 50%左右;铁路因能力不足,使相当数量的商品失去销售机会或无法保证企业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水运因运输组织方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使许多产品失去了低价运输的途径。因此,分析我国物流费用和企业物流成本较高问题的成因,很大程度上是物流组织不合理造成的。这些不合理的或可以减少的费用,是完全可以通过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而得以避免的。3.物流效率较低。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物流效率,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全社会物流费用在 GDP 中的比重。美国目前为 10%左右,近十年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兴起,这一比值呈缓慢下降趋势。日本、英国的情况与美国类似。我国学
18、者近几年从不同侧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由于受到统计口径与统计渠道的限制,尚未得出较为准确的数字,但现有研究成果(包括本课题组主要成员完成的相关研究成果)显示,我国全社会物流支出占 GDP 的比值在 20%左右。据此与发达国家相比,即使考虑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一、二次产业布局、规模导致的完成单位 GDP的物流量较大的现实因素,我国提高物流效率的潜力也是相当惊人的。近些年来,物流管理与物流技术在工业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现代物流已成为包含交通运输、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诸环节的物流系统,是国家经济在高起点上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科技、管理和信息技术在物流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我
19、国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物流业将成为适合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鉴于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相对落后状况,为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特点和潮流,抓住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用一种新的思维与观念,从战略的高度来探讨我国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中物流活动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积极推进专业化物流的发展,为现代物流业在我国的成熟和发展创造条件。第二章运筹学方法简介2.1 运筹学释义与发展简史运筹学一词起源于 20 世纪 30 年代。据大英百科全书释义,“运筹学是一门应用于管理有组织系统的科学”,“运筹学为掌管这类系统的人提供决策目标和数量分析的工具”。中国大百科全书的释义为:运筹学“用数学方
20、法研究经济、民政和国防等部门在内外环境的约束条件下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使实际系统有效运行的技术科学,它可以用来预测发展趋势,制订行动规划或优选可行方案”(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卷,1991 年版)。朴素的运筹学思想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就有不少记载,例如田忌赛马等事。齐王赛马的事是说一次齐王和田忌赛马,规定双方各出上、中、下三个等级的马各一匹。如果按同等级的马比赛,齐王可获全胜,但田忌采用的策略是以下马对齐王的上马,以上马对齐王的中马,以中马对齐王的下马,结果田忌反以二比一获胜。但运筹学这个术语的正式使用是在 1938 年,当时英国为解决空袭的早期预警,做好反侵略战争准备,积极进行“雷达”的
21、研究。但随着雷达性能的改善和配置数量的增多,出现了来自不同雷达站的信息以及雷达站同整个防空作战系统的协调配合问题。1938年 7月,波得塞(Bawdsey)雷达站的负责人罗伊(A.P.Rowe)提出立即进行整个防空作战系统运行的研究,并用“operational research”一词作为这方面研究的描述,这就是 O.R.(运筹学)这个术语的起源。后来发展到每一个英军指挥部都成立运筹学小组。1942 年美国和加拿大也都相继成立运筹学小组,这些小组在确定扩建舰队规模,开展反潜艇战的侦察和组织有效的对敌轰炸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及运筹学有关分支的建立作出了贡献。自 20 世纪
22、 60 年代以来,被认为是运筹学开始普及和迅速发展的时期。此阶段的特点是运筹学进一步细分为各个分支,专业学术团体迅速增多,更多的期刊创办,运筹学书籍大量出版,以及更多学校将运筹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第三代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出现,促使运筹学得以用来研究一些大的复杂的系统,如城市交通、环境污染、国民经济计划等。我国第一个运筹学小组于 1956 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成立,1958 年建立了运筹学研究室。1980 年 4 月成立了中国运筹学学会。在农林、交通运输、建筑、机械、冶金、石油化工、水利、邮电、纺织等部门,运筹学的方法已开始得到应用推广。我国各高等院校,特别是各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已普遍把运筹
23、学作为一门专业的主干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之中。由于运筹学在提高组织机构的效率方面已取得显著的成绩,它的影响还在继续扩展。目前国际上著名的运筹学刊物有:ManagementScience,OperationsResearch,Interface,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EuropeanJournal ofOperations Research 等。2.2 运筹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任何一门学科从研究范畴上大致都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从观察现象所得到的结果和进行这种观察所需要的特殊方法;理论或模型的建立;将理论与观察相结合,并从结果得到预测;将这些预测
24、同新的观察相比较,并加以证实。运筹学也不例外,围绕着模型的建立、修正与实施,对上述四个方面的研究可划分为以下步骤。一、分析和表述问题任何决策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前,首先必须认真地进行定性分析。一是要确定决策目标,明确主要要决策什么,选取上述决策时的有效性度量,以及在对方案比较时这些度量的权衡;二是要辨认哪些是决策中的关键因素,在选取这些关键因素时存在哪些资源或环境限制。分析时往往先提出一个初步的目标,通过对系统中各因素和相互关系的研究,使这个目标进一步明确化。此外还需要同有关人员,特别是决策的关键人员深入讨论,明确有关研究问题的过去与未来,问题的边界、环境以及包含这个问题在内的更大系统的有关情况,
25、以便在对问题的表述中明确要不要把整个问题分成若干较小的子问题。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可以列出表述问题的各种基本要素,包括哪些是可控的决策变量,那些是不可控的变量,确定限制变量取值的各种工艺技术条件,以及确定优化和对方案改进的目标。二、建立模型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事物、现象、过程和系统的简化描述,或其部分属性的模仿,是对实际问题的抽象概括和严格的逻辑表达。模型表达了问题中可控的决策变量、不可控变量、工艺技术条件及目标有效度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模型后,可以通过输入各种数据资料,分析各种因素同系统整体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确立一套逻辑的分析问题的程序方法。建立模型时既要尽可能包含系统的各种信息资料,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运筹学 方法 物流 运输 中的 应用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