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式联运装备公司战略评价与控制分析(参考).docx
《多式联运装备公司战略评价与控制分析(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式联运装备公司战略评价与控制分析(参考).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多式联运装备公司战略评价与控制分析多式联运装备公司战略评价与控制分析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2二、 工作目标4三、 必要性分析5四、 项目简介6五、 战略管理中的关键术语10六、 战略的含义11七、 国际化战略的历程14八、 新建全资子公司17九、 战略联盟19十、 权变计划20十一、 平衡计分卡23十二、 衡量企业的绩效23十三、 优越性25十四、 一致性27十五、 项目风险分析27十六、 项目风险对策30十七、 组织机构管理32劳动定员一览表32一、 产业环境分析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融合发展为路径,推动产业集聚化、智能化、高端化、特色化、服务化发展,做强先进制造业和现
2、代服务业两大主干,打造“常州智造”“常州服务”两大品牌,着力增强现代产业竞争力。发挥投资对产业发展的关键作用。加大有效投入,优化投资结构,坚定不移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大力招引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环境影响小的大项目好项目,以重大项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引领产业层次提升。放宽投资领域,降低投资门槛,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提升发展先进制造业。围绕打造升级版的工业明星城市目标,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常州行动纲要,“三位一体”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深化十大产业链建设,按照突出先导性和支柱性、做实做强做大和打造集
3、群的要求,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促进竞争功能,推动智能装备制造、先进碳材料、通用航空、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实现由转型升级生力军向主力军快速转变。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推行企业制造装备升级计划,推动数控技术和智能装备广泛应用,建设一批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加快冶金、化工、纺织等传统产业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和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化办法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完善企业退出机制,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发展优势。大力扶持和培育高新技术小微企业。突出整机整车的带动作用,加大产业间纵向、横向整合力度,提升行业配套和协调发
4、展能力。加速壮大现代服务业。实施新一轮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注重引导消费服务提升和消费结构转型,重点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商务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等十大产业,发展壮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西太湖电子商务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充分挖掘自然山水、文化创意等特色资源,发展智慧旅游,不断扩大常州旅游的优势和影响力,努力打造旅游目的地城市。围绕构建区域性资本运作中心、资产管理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引导金融产业集聚、金融体系建设和金融服务创新,规范发
5、展互联网金融,加快建设金融商务区。支持中心城区文商旅融合发展,推动凌家塘农副产品、夏溪花木、邹区灯具等专业交易市场内涵发展、品牌提升,促进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二、 工作目标到2025年,多式联运发展水平明显提升,货物运输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基本实现多式联运基础设施“一体衔接”、联运线路“一网联通”、运输信息“一站互享”、联运规则“一单到底”、发展环境“统一有序”,基本形成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水路和铁路为主的发展格局。与2020年相比,水路、铁路货物运输周转量分别增长13%和30%左右,营运货车和货船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均下降3%;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力争降至11.8%左右
6、。设施一体衔接水平进一步提升。形成南京、连云港徐州淮安、苏州无锡南通三个综合货运枢纽城市组团,多式联运货运枢纽达40个以上,联运枢纽体系布局更加完善;建成铁路专用线10条以上,积极推进建设通达港口作业区、产业集聚区、物流园区、大型工矿企业等的支线航道;集装箱还箱点布局更加合理;先进快速换装转运设备加快普及应用,设施设备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联运线网畅达水平进一步提升。多式联运线路连线成网,覆盖长三角、中西部及华南等主要城市,培育形成60条以上精品多式联运线路,多式联运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集装箱多式联运量年均增长10%以上,达到250万TEU;与2020年相比,内河集装箱运输量实现翻番,达到18
7、0万TEU,中欧(亚)班列年开行量达到2600列,力争实现翻番达2800列。信息联通共享水平进一步提升。沿江沿海主要铁路进港港口基本实现铁水联运信息交换共享;新技术、新模式集成应用加快,多式联运全程数字化组织水平大幅提升。“一单制”服务标准规则普及度进一步提升。“一单制”多式联运服务规范进一步完善,“一单制”电子化多式联运单证交换规则初步建立,“一单到底”全程运输模式逐步推广复制。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与2020年相比,水路、铁路货运量分别增长12%、25%,增量达1.2亿吨和1800万吨左右;沿海主要港口利用水路、铁路、封闭式皮带廊道、新能源汽车集疏港大宗货物比例总体达95%以上。发展环境保障
8、能力进一步提升。营造公平竞争的多式联运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培育形成15个以上服务优质、管理规范、示范引领作用明显的龙头骨干多式联运全程物流服务经营人;通关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有力支撑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三、 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四、 项目简介(一)项目单位项目单位:xx有限责任公司(二)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
9、占地面积约97.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建设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64667.00(折合约97.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98366.20。其中:主体工程64814.97,仓储工程15514.45,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10240.85,公共工程7795.93。(四)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有限责任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五)项目提出的理由1、长期的技术积累为项目
10、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公司已具备产品大批量生产的技术条件,并已获得了下游客户的普遍认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国家政策支持国内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规范产业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助推下,本产业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伴随着提质增效等长效机制政策的引导,本产业将进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项目产品亦随之快速升级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交通强国建设为统领,以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为目标,以发展多式联运为抓手,提升基础设施联通水平,促进运输组织模式创新,推动技术装
11、备升级,营造统一开放有序的运输市场环境,加快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交通贡献。(六)建设投资估算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1769.0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3474.3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14%;建设期利息367.2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8%;流动资金7927.4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98%。2、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33474.35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
12、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8909.1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641.65万元,预备费923.57万元。(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896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71152.92万元,纳税总额8754.70万元,净利润13493.23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4.48%,财务净现值26959.34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26年。2、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64667.00约97.00亩1.1总建筑面积98366.20容积率1.521.2基底面积36860.19建筑系数57.00%1.
13、3投资强度万元/亩330.992总投资万元41769.032.1建设投资万元33474.352.1.1工程费用万元28909.13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3641.652.1.3预备费万元923.572.2建设期利息万元367.212.3流动资金万元7927.473资金筹措万元41769.033.1自筹资金万元26780.773.2银行贷款万元14988.264营业收入万元896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71152.926利润总额万元17990.977净利润万元13493.238所得税万元4497.749增值税万元3800.8510税金及附加万元456.1111纳税总额万元8
14、754.7012工业增加值万元29090.0113盈亏平衡点万元35040.39产值14回收期年5.26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4.48%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26959.34所得税后五、 战略管理中的关键术语当一个公司成功地制订并执行价值创造战略时,它将获得战略竞争力。战略就是用来发展核心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系列综合的、协调的约定和行动。进行战略选择时,公司可以选择不同的竞争方式,以指导其获得战略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战略的选择表明了公司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竞争优势是指在战略的制订和执行的过程中形成的核心竞争力,这种竞争力将给顾客带来更多的价值,竞争对手亦无法复制,并且
15、高昂的成本也使对手难以模仿。当竞争对手模仿的努力停止或失败后,一个组织才能确信已拥有一个或多个竞争优势。另外,公司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没有一种竞争优势是持久不变的。竞争对手掌握复制该公司价值创造战略的技能的速度,决定了该公司竞争优势的持续时间。企业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变革来形成自己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懂得如何开发竞争优势,对公司寻求超额利润是至关重要的。超额利润是一项投资的利润超过投资者预期的能从其他相同风险投资项目所获得的利润。而对于那些不具备竞争优势,或者未能在有吸引力的行业开展竞争的公司来说,至多仅能获得平均利润。平均利润是指该利润等同于投资者预期的从其他相同风险投资项目中所获得的利润。从长
16、期来看,如果公司连平均利润都无法获得,那么公司的业绩会下滑,投资者会收回投资,最终导致公司失败。案例中的Borders公司的情况正是如此,事实上,当公司出现亏损时,股东丧失了信心,股票价格跌至谷底。六、 战略的含义什么是战略?“战略”一词由来已久,起初来自军事与外交方在的范畴,通常被认为是在对抗条件下,克敌制胜的智慧与艺术。在西方,英文中的“strategy”一词起源于希腊语“strategos”,其原意是“将军”,指将帅本身,后强调智慧军队的艺术和科学。“战略”一词在中国起源于兵法,指将帅的智谋,顾名思义就是“战略谋略”;左传和史记中已使用“战略”一词,西晋史学家司马彪曾有以“战略”为名的著
17、述。春秋时期的孙子兵法被认为是中国最早对战略进行全局筹划的著作。“商场如战场”一语反映了商场上的竞争和战场上的竞争一样硝烟弥漫、残酷无情,因此,“战略”一词也广泛地运用于企业管理中。虽然军事中的战略基本假设是“战争”,而商业中的战略基于“竞争”。商业的战略往往可以在军事战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企业制订合适的竞争战略。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掀起了战略研究的热潮。钱德勒于1962年出版了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继而安索夫也于1965年推出了公司战略一书。两位作者直接将战略与企业经营活动结合在一起并以此为书名,至此,学者们经深入研究纷纷对“战略”的概念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战略”可以说是当今军事
18、、政治及经营领域使用最广泛的一个名词。从企业经营领域而言,通常人们认为“战略”内涵是一个较为抽象而空泛的概念。人们将战略概括为:主要涉及组织的长远发展的方向和范围。然而,许多学者对有不同的看法。1、钱德勒钱德勒在深入研究了美国四个主要公司的战略思想和结构变化的历史后,在战略与 结构一书中指出,战略是决定企业的基本长期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采取的行动和 分配资源。该定义被认为是最早用于商业领域的战略定义。2、安索夫安索夫把企业决策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三类,认为战略是企业为了适应外部环境,对目前从事的和将来要从事的经营活动而进行的战略决策,即战略是一条贯穿于企业活动与产品/市场之间的
19、“连线”,涉及产品/市场范围,增长向量,竞争优势与协同作用。3、明茨伯格明茨伯格认为战略是由五个“P”组成的,即战略是一种计划,战略是一种策略/方法,战略是一种行为方式/模式,战略是一种定位,战略是一种期望。4、大前研一日本著名的战略家大前研一认为,任何企业战略的构想必须考虑到三个主要角色:公司自身、顾客和竞争者。“战略3C”中的每一个都是有着自己利益和目标的实体,称为“战略三角”,战略家的工作就是在决定成功的关键因素上取得相当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同时把握其战略使公司的力量能和某一确定市场的需求相适应。他提出,所谓战略,就是一种方式,通过该方式,一个公司在运用自己的有关实力来更好地满足顾客需要的
20、同时,将尽力使其自身区别于竞争者。5、德鲁克1954年,彼得,德鲁克曾在管理的实践中讨论了企业战略的三个基本问题:我们的企业是什么、我们的企业应该是什么,以及我们的企业为什么应该是这样,战略是决定组织将要干什么以及如何干的问题。战略的基本问题不仅阐明了企业存在的理由和基础,同时也实现提供了思维、方法与途径方面的指导。德里克,埃布尔在其所著的确定业务:战略计划的起点一书中提出了战略定位的具体要点“WhoWhatHow”,这与德鲁克的战略基本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即我们应该将谁作为客户?我们应该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我们应该怎么办才能有效率地完成任务?可见,战略并非是一个空洞抽象的概念,实质上它有
21、明确而具体的内涵,涉及企业具体将要从事的经营范围选择、资源配置的取向及经营网络的构建等。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战略是企业为取得或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通过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对经营范围、核心资源与经营网络等方面的界定,通过配置、构造、调整与协调其在市场上的活动来确立创造价值的方式。通常,企业的战略定位有多种选择。而战略的要点在于为企业选择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特位置。这是企业成功的前提。迈克尔,波特在其1996年发表的文章中强调,一家企业不可能为所有的人做所有的事,他必须选择该做什么与不做什么。企业在战略方面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企业没有能够在这个方面做出清晰而明确的选择。企业战略涉及经营范围、核心资源与经
22、营网络等方面的界定,战略是决定组织将要干什么以及如何干的问题。七、 国际化战略的历程国际化经营区别于传统国内经营的最根本之处在于企业是否直接参与了商品、劳务、资源和技能的跨国转移与转化。也就是说,现代公司国际化经营的真正内涵不仅在于其产品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而且更重要的在于企业的经营视野、经营范围乃至管理水平真正摆脱国内市场的束缚而跨越国界。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现代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经历了一个不断向更高层次演变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国际化经营所面临的环境日趋复杂,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国际化经营本身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纵观这一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区分出三个比较典型的阶段。第一阶
23、段是19世纪中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这是现代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萌芽和初步发展时期。1865年,德国拜尔化学公司在美国纽约投资开设了一家苯胺工厂,此外还有制造甘油炸药的瑞典诺贝尔公司以及前面提到的美国胜家公司等,它们的跨国经营活动拉开了现代公司国际化的帷幕。当时,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主要以进口贸易为主,跨国投资的方式较少且所涉及的国家和行业也十分有限,此时的跨国投资主要是被当作各发达国家企业保卫各自海外市场的防卫手段。第二阶段是“二战”以后到20世纪80年代。这是现代公司国际化经营活动空前大发展的时期。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以及世界市场的空前广阔,各国企业,都以更为主动的姿态开展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联运 装备 公司 战略 评价 控制 分析 参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