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设备项目风险管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农业设备项目风险管理方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数字农业设备项目风险管理方案数字农业设备项目风险管理方案目录一、 保险合同的优势2二、 保险合同的风险3三、 保险的作用4四、 保险的运行5五、 通过卖出期货进行套期保值9六、 利用远期合约进行套期保值9七、 通过买入期权进行套期保值11八、 期权风险的特征12九、 什么是人力资本风险13十、 风险经理为什么关心人力资本风险14十一、 损失幅度的估算15十二、 损失频率的估算18十三、 公司简介21十四、 产业环境分析22十五、 存在问题23十六、 必要性分析24十七、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24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25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2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2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
2、表30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32十八、 进度实施计划33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34一、 保险合同的优势现实中,保险合同之所以成为一种常见的汇聚安排形式,就是因为它在本质上降低了汇聚安排的成本。与原始的风险汇聚相比,保险人能够降低汇聚安排成本是因为它扮演着一个中心化组织的角色。首先,风险汇聚的参与者到市场上寻找其他的潜在参与者是需要很大成本的。一方面,人们的交往范围有限,个人或公司自己寻找其他参与者非常困难,但保险公司可以通过独立代理人和经纪人、专营代理人或保险公司雇员、直接销售(电话销售、邮购系统和在线营销)等多种渠道和方式联系其他人。另一方面,即使我们能够找到1000个成员加入到风险池中,每个成
3、员都需要和其他人签订合同,那就是999份,整个风险汇聚就需要1000x999/2=499500份合同。而保险公司只需和每个人签订一份合同即可,1000名成员只需要1000份合同,成本降低显而易见。其次,保险公司具备专业优势,在对潜在参与者进行风险评估时,成本和效率也是非专业人士所不可比的。再次,当损失发生后,如果没有保险公司这样一个专职的机构进行理赔,风险汇聚的参与者对每项损失进行监控,需要耗费大量精力。最后,每个人都要参与收集分摊款项,这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二、 保险合同的风险风险池中的成员有两种平摊损失的方式,一种是在损失发生后,根据实际损失的大小进行平摊,另一种是在损失发生前,根据预估的
4、损失、投资收益和管理费用事先收取费用。保险采用的是后者,这主要是出于以下原因:第一,如果事后分摊,有些人可能会因分摊的费用太多或自身经济条件一时不理想而延迟支付,或者在一些情况下逃避支付。第二,一些严重的直接损失往往伴随着数额更大的间接损失,此时受害者可能会急需经济补偿,延迟支付索赔的结果会给那些遭受了损失的参加者带来高昂的代价。第三,虽然在理想条件下,风险池中的每个人都将负担期望损失那么多的费用,费用的标准差为零。但这个理想条件并不总是满足,加入风险池中,究竟要负担多少费用还是有一些不确定性,而事后摊派等于让参加者承担了这种不确定性。损失发生之前预先收取保险费,就和事后才能确定赔偿数额及管理
5、费用之间形成一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使得收取的款项和支出的款项可能不一致,这就导致了风险,这种由保险的固有机制带来的风险称为偿付能力不足风险。三、 保险的作用对于企业来说,保险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经济补偿保险的首要目的就是当被保险人遭受不可预期的损失时,按照保险合同向被保险人提供经济补偿,为其迅速恢复生产、经营及正常的生活秩序提供保障。2.减少不确定性购买保险之前,当企业面临某种风险时,未来是不确定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风险事故,事故造成的损失有多大。如果不购买保险,企业就会为此而担忧,可能就会拿出精力和资金做一些其他的风险控制工作。但购买保险之后,每年只需缴纳固定数额的保费即可,一旦发
6、生损失,保险公司会按照合同进行赔偿,免除了企业的后顾之忧,减少了不确定性。3.提供防灾防损服务保险的作用与吸引力不仅仅是事后的经济补偿,还包括事前的风险分析与防灾防损服务。事实证明,许多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都是由这两方面合作完成的。保险公司拥有大量风险事故的数据,具备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如何进行防灾防损的技术与手段,在风险管理方面具有专业性。保险公司为企业提供防灾防损服务,不仅有技术上的优势,而且对保险公司最终降低索赔成本、通过降低风险进而降低保费来吸引消费者、获得良好的声誉与形象都有极大的帮助。4.投资由于保费是在保险金支付之前一段时间预先收取的,保险公司会从中提留各种准备金,并将这些暂
7、时闲置的准备金进行投资。尤其对于寿险公司,投资更是对付利率风险的重要手段。保险投资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保费、保障公司业务的正常运行进而保障投保人的利益,而且一些带有投资理财功能的险种还会使投保人从中获益。四、 保险的运行保险公司的主要经营活动可以划分为费率厘定、展业、承保、损失理赔、投资五个环节。1.费率厘定保险费率是每一单位保险的价格,它和保险费不同,保险费取决于费率和购买保险的份数。保险费率由保险公司的精算部门厘定,包括纯保费和附加保费两部分。纯保费完全是风险的体现,取决于分摊到每一风险单位的预期损失,主要用于未来赔付,附加保费则用于支付公司的运营费用。如同其他商品价格一样,保险费率是保
8、险产品成本的体现。但保险业又有和其他行业不同的特点,因此,保险费率也与其他行业产品的价格有着不同的特征。首先,其他行业的产品在制定价格的时候,成本一般是确定可知的,但保险产品是对未来的一种保障,而未来是什么样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因此,未来的成本只能是一种预测,费率就建立在这种预测的基础之上。其次,其他很多行业的产品价格可以基于市场供需进行涨跌,但由于保险特殊的角色,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保险费率都要接受政府的监管,不能过高,不能有不公平的差别对待,在一段时间内要保持相对的稳定。2.展业保险公司的展业部门有时也称为代理部,是其销售或市场策划部门。该部门负责外部的销售环节,由代理人或公司支付薪水的销售代
9、表负责。代理人是展业环节的中坚力量。产险公司和寿险公司的代理人有不同的作用,在财产和责任保险中,代理人是“授权订立、终止、修改保险合同的个人”,在人寿保险中,代理人的权限就受到较多的限制。除了通过代理人展业之外,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型的保险营销渠道,如邮政保险、电话销售、银行保险等。3.承保并不是所有的风险保险公司都会接纳,保险公司会对风险单位进行选择并且分级,这个过程就是承保。承保是防止逆向选择的关键环节。它的目标并不是选择那些不会发生损失的风险单位,而是要避免过多地承保实际损失大于预期损失的高风险标的。此外,保险公司也要通过承保来防止保险标的过度集中以减少巨灾损失。承保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费率是
10、否充分。精算师计算出来的费率,是由承保人员应用于每一类型的标的上的,因此,从事承保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敏锐的判断力及有关不同风险标的损失的广泛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承保的过程不仅仅是接受或拒绝,还包括级别的调整。如某一个风险单位在某个费率水平上不被承保,但它可能适合在另一个费率水平上被承保。4.损失理赔保险的损失补偿作用是在理赔中实现的。理赔包括四个步骤:(1)通报损失。即向保险公司通报损失发生,大多数情况下,都要求通报要尽可能快。(2)调查。保险公司接到通报后,就要判断是否真的发生了承保范围内的损失。(3)提供损失证明。(4)支付或拒绝支付。如果一切都符合规定,保险公司将赔付损失
11、。如果不符合条件,如损失并没有发生、保单未承保已发生的损失或索赔的金额不合理等,则拒赔。5.投资投资是保险经营的重要支柱。由于用于投资的资金一部分必须支付未来的索赔,因此保险投资的首要原则是安全性原则。投资回报是费率厘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变量。人寿保险公司在计算保费时会假设可获得的最低利率,财产和责任保险公司也将投资收益考虑到费率计算中。五、 通过卖出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再看上节B公司的例子。假设B公司也希望放弃100万美元以上的收益而得到100万美元以下的补偿,由于B公司的损益线和A公司恰好相反,因此它要找的交易对手应在油价低于45美元/桶时,能够补偿给它45美元/桶和当时油价之间的差价。作为报酬
12、,当油价为46美元/桶时,A公司支付给对方25万美元(125万美元100万美元),当油价为47美元/桶时,A公司支付给对方50万美元(150万美元100万美元)。这时,我们就称A公司卖出了期货,也称为期货做空。此时,B公司未来所面对的燃油价格也基本被锁定。当一个公司已经持有某商品,并且预期在未来卖出该商品,或者目前未持有某商品,但确知在未来某时间会持有时,为了避免未来价格下跌,就可以进行空头保值。六、 利用远期合约进行套期保值利用远期进行风险转移的原理和期货是一样的。远期的出现早于期货。19世纪40年代,芝加哥迅速成为中西部地区的运输和销售中心。农民们将自己种植的农产品运到艺加哥销售,然后再通
13、过铁路和五大湖的水路销往东部地区。但是,由于农作物的季节性,大部分农产品会在夏季末和秋季时运往芝加哥。城市的存储设施无法满足这种临时性的供给增加,因此,在收获季节,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而随着供应的减少,价格又会稳步上升。1848年,一群商人成立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向解决这一问题迈出了第一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成立的最初目的是使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标准化。几年后,第一份远期合约诞生。这种合约当时被称为到达合约,它使得农民能够与买方就农产品在未来某一日的交割预先达成价格协定。此后不久,交易所建立了一套管理这种交易的规章和制度。20世纪20年代,清算所成立,期货合约的本质才开始显现出来。远期市场是一个巨
14、大的世界范围的市场。由于交易非常私人化,因此其规模很难准确说清。根据瑞士布鲁塞尔国际清算银行的一份调查,截至1999年年末,估计远期场外市场的面值达170000亿美元。远期合约的双方必须相互协商一致,由于不像场内交易那样有一套完善的保证机制,远期交易的任何一方都需承担对方的信用风险。尽管如此,远期交易仍然具有很多优点:(1)合约条款灵活与场内交易的期货只有标准化的交易单位不同,远期合约的条款能根据交易双方的具体需要灵活拟定。(2)不受监管场外市场是不受监管的,虽然这引起了很多争论,但不受约束的场外市场给予了投资者非常大的投入资金的灵活度,并通过从旧式合约中发展出新的变形品种,使市场能根据需求和
15、环境的变化做出迅速反应。七、 通过买入期权进行套期保值1.买入看涨期权假设A公司认为,100万美元的利润已经非常低了,他希望在利润低于100万美元,即油价超过45美元/桶时,能够有一个交易对手,补偿给他当时油价和45美元/桶这个限度之间的差价,使他能够维持100万美元的利润。这时,我们就称A公司买入了一个看涨期权。在A公司买入的看涨期权中,基础资产是未来6个月内某一等级的燃油。作为买入看涨期权的一方,当燃油价格超过某个价格时,A公司就有权利从其交易对手,即看涨期权的卖出者那里得到相应的补偿,这个特定的价格是事先确定的,称为执行价格或敲定价格。相应地,A公司付给对手的10万美元就是他为了拥有这个
16、权利而支付的费用,称为期权价格或期权费、权利金。2.买入看跌期权像A公司那样买入看涨期权主要是为了转移买入商品或金融资产时价格上涨的风险,而B公司的情况和A公司恰好相反。假设B公司也认为100万美元的利润已经很低,他希望在利润低于100万美元,即油价低于45美元/桶时,能够有一个交易对手,补偿给他当时油价和45美元/桶这个限度之间的差价。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期权具有一定的保险功能。这个结论可能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因为人们普遍认为,保险主要应用于纯粹风险管理。当然,期权虽然通过融资帮助买入者抵消了未来价格不利变动的影响,但仍然允许买入者从有利的价格中获利。八、 期权风险的特征期权虽然可以用来进
17、行套期保值,转移价格不利变动的风险,但它也会给使用者带来新的风险。首先,期权的买入者和卖出者所面临的情况有所不同。对于买入者来说,期权使得他只面临有限的风险,但对卖出者来说,他只能得到有限的报酬。买入者不可能失去比所支付的期权价格更大的价值,因此,他只需要支付期权费,而不需要承担任何未来的损失或偿付资金的责任。因此,不管合约中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有多大,期权的所有者都不用担心。另一方面,卖出者则处于极为不利的位置上,他从买入者那里所得到的期权费是他所能得到的最大补偿,如果损失进一步扩大,他的潜在损失将是无限的。其次,利用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会面临基差风险,期权也不例外。所谓基差风险,是指被套期商
18、品所导致的损失不能完全被来自套期保值工具的收益所抵消的风险。在实践中,这个问题很普遍。导致基差风险的原因很多,被套期商品和衍生工具所基于的商品种类不同、发生交易的时间不同等,都会导致基差风险。最后,利用买入期权进行套期保值可能会面临价格风险。由于买入者需要支付期权费,假设期权费为10000元,当基础资产价格发生小幅的不利变动时,如果损失只有1000元,虽然可以从期权的执行中得到损失补偿,但相比期权费来说,这个收益太小了。而如果没有事先的套期保值,损失仅限于1000元,而套期保值后损失却扩大到9000元(10000元1000元)。九、 什么是人力资本风险企业的生产性资源包括实物资产和人力资源。所
19、谓人力资本风险是指由于个人的死亡、受伤、生病、年老或其他原因的失业而造成的损失的不确定性。直接来说,这种风险完全是员工个人和家属面临的,如员工因病去世或员工年老退休,他损失的是不能再像在职时那样有那么高的收入了,这种损失和企业并没有直接的关系。那么,企业为什么要将人力资本风险纳入到企业风险管理的范围内呢?另一个问题是,即使企业因为各种原因希望帮助雇员分担一部分风险,为什么不把钱直接给雇员,而要选择诸如企业年金之类的福利计划?十、 风险经理为什么关心人力资本风险1.提高生产率从企业自身来讲,关心人力资本风险的最主要出发点是自身的利益。员工对自己所面临的这些风险势必感到忧虑,如果能够帮助他们在一定
20、程度上解除这种后顾之忧,雇员就会把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加之像退休计划这样的福利将最终的收益和工作绩效挂钩,更有利于促进生产率的提高。此外,雇员会对福利好的企业更加忠实,这有助于减少员工的流动性。2.为雇员减少纳税既然企业为雇员考虑人力资本风险是有利可图的,那么为什么不把钱直接给雇员,而要费心地去安排一些福利计划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福利计划可以帮助雇员减少纳税,这无形中增加了福利计划的吸引力。我们来比较一个有税收优惠的计划和一个没有税收优惠的做法之间的区别。3.团体保险节约成本在有些方面,由企业出面处理一些问题比由员工个人出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例如在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行业,绝大多数个人消费
21、者对医疗保险公司和医疗保健机构的讨价还价能力非常有限,而且员工个人也不可能对自己或家属所接受的医疗保健服务的质量进行监督。但大企业在与医疗保健机构的谈判中就很有实力了,而且企业的风险经理也有能力对这些医疗服务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大企业在同保险公司进行谈判时具有同样的优势,可以得到有利的人寿保险价格。由企业集体购买低价的人寿保险符合雇主和员工的共同利益。4.法律法规的限制有的时候,法律规定,企业必须为雇员提供最低标准的雇员福利。5.其他原因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使得企业对雇员的风险进行管理。(1)企业的责任感有的企业觉得自己对员工的生老病死负有一定责任,认为自己应该为雇员提供良好的
22、福利。(2)公共关系企业可能会认为,公众和同行业的竞争者都在关心他是否给员工提供了很好的福利,如果自己能够在这方面为人所称道,会很有价值。十一、 损失幅度的估算人力资本风险的损失主要来源于收入的减少和费用(主要是医疗费用)的增多。但精确估计这种损失非常困难,因为我们无法准确预计如果继续工作,我们的收入会是多少。所以人力资本风险的损失幅度都是一个近似的估计。1.生命价值生命价值法是从收入的角度来评价雇员的损失。当雇员死亡或永久性残疾时,其损失主要是收入损失,并且是永久性的,与时间长短呈正相关。这样就可以通过计算雇员在继续工作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收入来估计员工或其家属所遭受的损失,即计算每年的税后收入
23、减去员工自身消费后所剩金额的现值总和,这就是生命价值。具体计算步骤为:(1)预测雇员在退休前每年能得到的税后收入;(2)如果损失原因是死亡,就要减去用来支付雇员自身消费的那部分收入;(3)把每年的收入贴现后相加。生命价值是一个近似的估计值,之所以这样说,原因有以下几点:(1)收入的估计是近似的雇员的年收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它受到雇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同时还受总体工资水平的影响,但在计算生命价值时,必须事先预计出年收入,这个预计值和实际值之间就可能存在差异。(2)消费的估计是近似的员工自身的消费也是近似估计值,实际中可能会发生变化。(3)利率的估计是近似的在贴现中所用的利率也是一个平均近似值。
24、(4)收入流与消费流发生的时间是近似的2.需求需求法是从支出的角度来评价损失。它是指雇员家属为保持当前的生活水平所需支出的现值。用需求法来估计损失,不需要考虑雇员的收入以及家属能使用的部分所占的比例,只需考虑家属的正常支出,以及这种正常支出如何受员工死亡的影响。需求法在计算时考虑到了家庭收入的补偿因素,如社会保障计划中为死者家属提供的福利,其具体的计算步骤和生命价值法类似。比较而言,从理论上来说,生命价值法是一种更为正确的方法,因为它主要考虑潜在的损失,而非不同家庭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偏好。但在实际中,人们更喜欢用需求法,因为需求法更简洁明了,并且能直接描述雇员家庭的经济福利。3.医疗保健费用当雇
25、员遭受生病、部分残疾等伤害时,主要的损失就是医疗保健费用。但医疗保健费用的估计非常复杂,因为疾病和损伤的医疗费用水平取决于使用的医疗服务,因此,我们不能像衡量收入损失一样来简单地对医疗费用进行经济估算。4.额外支出额外支出是指如果某件事故没有发生就不会发生的开支。如雇员去世,家属需要安排的葬礼的费用、遗嘱检查费、遗产税等就属于额外支出。十二、 损失频率的估算1.死亡死亡的频率即处于各年龄段的人的死亡频率。从寿险业的生命表中,可以得到有关死亡概率的信息。2.健康状况恶化健康状况恶化是一个非常笼统的说法,很难用某一个指标来描述健康状况恶化,只能从某一个角度侧面来看。(1)致残率致残率可以反映比较严
26、重的健康状况恶化,具体地,活动受限天数、卧床天数及误工天数都不同程度地反映致残率。(2)同医疗保健机构的接触除了比较严重的情况之外,健康状况恶化还包括偶感风寒这类的不适,这可以用看医生的频率来反映。3.年老和退休年老和退休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这意味着收入减少,而医疗费用、护理费用可能会增加,而且这个数量非常不确定。虽然每个人都可以在工作时进行储蓄,但储蓄既不是没有代价的,也不是无意识地进行的,而且需要的资金可能很大,能否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替代储蓄,就成了每个员工都关心的问题。如果将年老和退休看做一种风险的话,这一风险是近年来变化较大、影响也较大的一个问题。这一变化不仅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
27、们的平均余寿增加,更为重要的,是人口老龄化。目前,世界上60岁以上人口的年增长率为1.9%,比总人口增长率高60%。据联合国预测,到2040年全球超过60岁的人口从目前的10%将升至21%。1950年,由12个15岁至64岁的人供养一个老年人,而现在世界的平均水平为9:1。据联合国人口司估计,到21世纪中期,该比例将下降至4:1,届时,老龄人口将首次超过儿童人口。1999年,中国也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随着老龄化的到来,中国的人口结构将会从金字塔形变成檄榄形。4.失业这里的失业指的是非自愿失业,它不是由健康状况恶化引起的,也不是由死亡和年老引起的,而是由经济原因引
28、起的。失业是另一个威胁个人收入能力的重要因素。很多企业都会通过政府强制的失业保险为员工提供失业方面的保障;国外也有一些企业为员工提供了间接的保险项目,常常是在员工离开公司时一次性支付失业补偿和在员工的薪水中连续支付一定金额的补偿金。失业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即每个人所经历的失业的本质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工人在更换工种期间经历的失业。(2)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商业周期或经济周期的交互更替以及劳动力需求的季节性变化而引起的失业。(3)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工人因为其技术不符合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而造成的失业。风险经理必须清楚地了解企业员工所面临的失业,
29、因为每种失业引起的问题都各不相同,降低这些失业的概率的措施也各不相同。十三、 公司简介(一)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韦xx3、注册资本:61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4-8-187、营业期限:2014-8-18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公司简介公司按照“布局合理、产业协同、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加强规划引导,推动智慧集群建设,带动形成一批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基础好、引导带动作用大的重点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集群对外合作交流,发挥产业集群在
30、对外产能合作中的载体作用。通过建立企业跨区域交流合作机制,承担社会责任,营造和谐发展环境。公司以负责任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符合法律规定与标准要求的产品。在提供产品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其对消费者的影响,确保产品安全。积极与消费者沟通,向消费者公开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努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公司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持续推进产品升级,为行业提供先进适用的解决方案,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十四、 产业环境分析“十二五”期间,全省加快创新步伐,全省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1.72%上升到2015年的2.23%,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由0.4件大幅增加到4.9件。
31、但目前,全省仍存在科研成果转化和激励机制不完善,高端人才不能满足转型发展需要等深层次问题。“十三五”期间我省将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努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今后五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要达到2.6%,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4件,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5年的55.1%上升到60.5%。今后五年,我省将争取在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空间海洋、量子技术、纳米科技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在核心电子器件、系统软件等领域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在智能制造、先进材料、信息安全、节能减排降碳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我省
32、将下放省属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限,将科技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提高到不低于70%不高于95%。十五、 存在问题一是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薄弱,数据资源分散,全省农业大数据平台、农业农村基础数据源体系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数据整合共享不充分、开发利用不足,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尚未启动;二是农业信息技术投入不足,与传统农业产业融合度不深,应用场景不够丰富,示范带动和节本增效作用不明显,尚未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路径;三是支撑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分等分级、包装仓储、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薄弱,农产品网货开发水平有待提升,线上营销能力仍然是短板;四是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
33、数字经济在农业中的占比远低于工业和服务业;五是数字农业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不健全,信息化人才、机构队伍建设、市场化运营能力没有跟上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十六、 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十七、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一)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本期项目所有基础数据均以近期物价水平为基础,项目运营期内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只考虑装产品及服务相对价
34、格变化,同时,假设当年装产品及服务产量等于当年产品销售量。(二)项目计算期及达产计划的确定为了更加直观的体现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情况,本期项目计算期为10年,其中建设期2年(24个月),运营期8年。项目自投入运营后逐年提高运营能力直至达到预期规划目标,即满负荷运营。(三)营业收入估算本期项目达产年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49900.00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所示。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营业收入0.0037425.0042415.0049900.002增值税0.001779.102016.312101.362
35、.1销项税0.004865.255513.956487.002.2进项税0.003086.153497.644385.643税金及附加0.00213.49241.96252.173.1城建税0.00124.54141.14147.103.2教育费附加0.0053.3760.4963.043.3地方教育附加0.0035.5840.3342.03(二)达产年增值税估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和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及相关规定,本期项目达产年应缴纳增值税计算如下:达产年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2101.36万元。(三)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本期项目总成本费用主要包
36、括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其他制造费用、其他管理费用、其他营业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等。本期项目年综合总成本费用的估算是以产品的综合总成本费用为基点进行,根据谨慎财务测算,当项目达到正常生产年份时,按达产年经营能力计算,本期项目综合总成本费用39229.19万元,其中:可变成本33348.66万元,固定成本5880.53万元。达产年项目经营成本37861.48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所示。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原材料、燃料费0.0023739.6226904.9131652.832
37、工资及福利费0.001695.831695.831695.833修理费0.00466.25466.25466.254其他费用0.004046.574046.574046.574.1其他制造费用0.00361.18361.18361.184.2其他管理费用0.00252.55252.55252.554.3其他营业费用0.003432.843432.843432.845经营成本0.0029948.2733113.5637861.486折旧费0.00966.29966.29966.297摊销费0.0026.0226.0226.028利息支出0.00375.40375.40375.409总成本费用0.
38、0031315.9834481.2739229.199.1其中:固定成本0.005880.535880.535880.539.2可变成本0.0025435.4528600.7433348.66(四)税金及附加本期项目税金及附加主要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项目达产年应纳税金及附加252.17万元。(五)利润总额及企业所得税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本期项目达产年利润总额(PFO):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综合总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10418.64(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按25.00%计征,根据规定本期项目应缴纳企业所得税,达产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39、=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0418.6425.00%=2604.66(万元)。(六)利润及利润分配该项目达产年可实现利润总额10418.64万元,缴纳企业所得税2604.66万元,其正常经营年份净利润:净利润=达产年利润总额-企业所得税=10418.64-2604.66=7813.98(万元)。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营业收入0.0037425.0042415.0049900.002税金及附加0.00213.49241.96252.173总成本费用0.0031315.9834481.2739229.194利润总额0.005895.537691.771041
40、8.645应纳所得税额0.005895.537691.7710418.646所得税0.001473.881922.942604.667净利润0.004421.655768.837813.988期初未分配利润0.000.003979.488773.489可供分配的利润0.004421.659748.3116587.4610法定盈余公积金0.00442.16974.831658.7511可供分配的利润0.003979.488773.4814928.7212未分配利润0.003979.488773.4814928.7213息税前利润0.007744.819990.1113398.70(四)财务内部收
41、益率(所得税后)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系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为零时的折现率,本期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为: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5.34%。本期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25.34%,高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表明本期项目对所占用资金的回收能力要大于同行业占用资金的平均水平,投资使用效率较高。(五)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FNPV)系指项目按设定的折现率,计算项目经营期内各年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财务净现值(FNPV)=9189.24(万元)。以上计算结果表明,财务净现值9189.24万元(大于0),说明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在财务上是可以接
42、受的。(六)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是指以项目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是财务上投资回收能力的主要静态指标;全部投资回收期(Pt)=(累计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年份数)-1+上年累计现金净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本期项目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Pt)=5.48年。本期项目全部投资回收期5.48年,要小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说明项目投资回收能力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这表明项目的投资能够及时回收,盈利能力较强,故投资风险性相对较小。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现金流入0.000.0037425.0042415.0049900.001.1营
43、业收入0.000.0037425.0042415.0049900.002现金流出9556.419556.4133339.5533779.2241927.002.1建设投资9556.419556.412.2流动资金0.003177.79423.703813.352.3经营成本0.0029948.2733113.5637861.482.4税金及附加0.00213.49241.96252.173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9556.41-9556.414085.458635.787973.004累计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9556.41-19112.82-15027.37-6391.591581.415调整所得
44、税0.001936.202497.533349.686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9556.41-9556.412611.576712.845368.347累计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9556.41-19112.82-16501.25-9788.41-4420.07计算指标1、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33.84%;2、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25.34%;3、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前,ic=15%):18049.39万元;4、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ic=15%):9189.24万元;5、项目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4.80年;6、项目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5.48年。
45、(七)债务资金偿还计划本期项目按照“按月还息,到期还本”的模式偿还建设投资借款计算,还款期为10年。借款偿还资金来源主要是项目运营期税后利润。(八)利息备付率测算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规定,利息备付率系指在借款偿还期内的息税前利润(EBIT)与应付利息(PI)的比值,它从付息资金来源的充裕性角度反映出项目偿还债务利息的保障程度,本期项目达产年利息备付率(ICR)为35.69。本期项目实施后各年的利息备付率均高于利息备付率的最低可接受值,说明本期项目建成正常运营后利息偿付的保障程度较高。(九)偿债备付率测算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规定,偿债备付率系指在借款偿还期内,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EBITDA-TAX)与应还本付息金额(PD)的比值,它表示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的保障程度,本期项目达产年偿债备付率(DSCR)为31.40。根据约定的还款方式对本期项目的计算表明,在项目实施后各年的偿债率均高于偿债备付率的最低可接受值,说明项目建成后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保障程度较高。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单位:万元序 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借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