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政规划与管理重点辅导三.doc
《2023年市政规划与管理重点辅导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市政规划与管理重点辅导三.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市政规划与管理重点辅导(三)中央电大 古小华 2023年10月20日第七章城市环境管理一、城市环境的涵义(一)城市环境的概念城市环境,是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的或人工的外部条件的总和。(二)城市环境的组成城市环境涉及两大部分,一是城市的自然环境,由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地质、地貌、土壤、大气、地表水以及城市生物系统等自然因素构成的自然环境的总体;二是城市的人工环境,它是在前者基础上建造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建设设施环境等。(三)城市环境的内涵由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组成的城市环境在内涵上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1)人口与环境的关系;(2)经济与环境的关系;(3)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四)
2、城市环境相关概念1、环境容量:指在人类健康与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是考察污染是否发生的重要标志。2、环境污染:指自然环境要素中,混入对人体有害、破坏自然生态的物质或非物质形式,并达成一定的限度、超过环境自我净化能力的现象。或者说,环境污染是由于有害物质或非物质形式的积累超过了环境容量的结果。3、环境质量:指自然环境构成的诸要素(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之一,或环境整体受到污染的限度。4、环境保护:指采用各种方法保护环境,使之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发展和自然生态平衡的实现。它涉及两部分的工作,一是防止污染的发生和过度积累;二是对已经受到污染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3、以恢复或重建城市环境。二、城市环境的特性(一)复合性,城市环境是一种高度人工化的自然人工复合环境。城市环境既不是单纯的自然环境,也不单纯是人工环境。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高度融合是城市环境最显著、最基本的特性。(二)人为性,城市环境是以人为主体和中心的环境。(三)开放性,城市环境是一个高度开放性的环境系统。每一个城市都在不断地与周边地区和其他城市进行着大量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互换,输入原材料、能源,输出产品和废弃物。(四)脆弱性,由于城市环境是高度人工化的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自然调节能力弱,重要靠人工活动进行调节,而人类活动具有太多的不拟定因素;并且影响城市环境的因素众多,各因素间具有很
4、强的联动性,一个因素的变动会引起其他因素的连锁反映,因此城市环境的结构和功能表现出相称的脆弱性。三、城市污染治理的重要瓶颈(一)思想观念的转变相对滞后(二)污染治理机制尚不健全(三)技术水平不高和经费局限性仍是污染治理的强硬约束(四)污染治理的公众参与度不高四、城市环境管理的概念和发展城市环境管理(UEM)指按照一定环境功能目的,运用行政、法律、教育、经济与科学技术等手段,协调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以防止环境污染、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一种措施。按照社会发展阶段与城市环境功能特性的不同,城市环境管理目的可分为环境污染控制、自然生态保护、物种保护、历史文物保护以及环境战略目的等
5、类型。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内涵和目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就是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城市生态理论为指导,以发挥城市综合功能和整体最佳效益为前提,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总体上找到制约和影响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的综合因素,理顺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的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用综合的对策整治、调控、保护和塑造城市环境,为城市人民群众创建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使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目的在于解决城市环境污染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二)环境综合整治的定量考核定量考核是实行城市环境目的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有效措施。它以规划为依据,以改善和提
6、高环境质量为目的,通过科学的定量考核的指标体系,把城市的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组织调动起来,推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开展,完毕环境保护任务。几年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城市工业和人口集中,长期积累下来的环境问题较多,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展落后于城市环境保护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理论、规划、工作程序、效果评价等还不够完善,没有做到法律化、程序化与定量化。各城市间综合整治的进展也不平衡。另一方面,市长负责制,部门参与,环境保护部门监督管理,分工合作,各负其责的综合整治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各部门参与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还不够积极积极。(三)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工
7、作重点(1)把环境保护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改革城市环境管理体制,强化环境管理(3)广开渠道,解决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资金来源(4)加强政府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领导六、城市环境管理的原则与手段(一)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该原则有三层涵义,一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结合。二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三是全面规划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以上三层涵义中第一、第二层涵义强调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应当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紧密结合、统筹安排,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三者协调发展,第三层涵义强调环境保护管理自身的规划需要全面综
8、合考虑。2、综合运用、化害为利,这是指全面和充足地运用各种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充足地运用资源和能源,又减少环境污染。这是治理污染、节约资源、发展生产、保护环境而必须贯彻的一项重要原则。3、防止为主、防治结合,城市环境一旦污染便很难恢复,因此保护环境应以防止为主,但防止不也许完全避免污染,对已经存在的污染必须治理,因此要防治结合。4、“三同时”原则,这一原则规定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这一原则我国早在1973年便正式做出规定,这是我国在环境管理中防止污染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防止污染的重要制度之一。5、
9、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体社会组织和市民的职责。6、污染者承担原则,指污染和破坏环境导致的损失,由排放污染物和导致破坏的组织或个人所承担。这一原则自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环境委员会提出后,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污染者承担原则在法律上一般表现为三种方式:征收排污费或多种形式的污染税,补偿损失,罚款。其中被广泛采用的是“排污收费制度”。除了上述原则以外,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还应始终坚持一个总的原则,即可连续发展原则。(二)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1、行政手段,这是以政府的名义,通过研究制定城市环境管理的政策,组织制定城市环境规划以及在自身职能范
10、围内的一系列政策活动对城市环境进行管理。2、法制手段,涉及建立和健全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并且按照环境法律、法规依法对城市环境进行管理。一是做到有法可依,二是做到依法办事,三是做到违法必究。城市环境保护管理行政机构应协助和配合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是对城市环境进行法制管理的基本依据。3、市场手段,指运用价格、成本、利润、税收等与价值有关的各种经济杠杆,影响和调节社会再生产过程,运用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使国民经济在生态环境健全的基础上发展。4、技术手段,即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对城市环境进行管理,改善城市环境管理的手段,提高环境管理的质量。5、教育手段,涉及两个层面的教育,一是环保知
11、识的教育,教育各社会组织和公众懂得如何进行环境保护;二是环保意识的教育,教育社会组织和公众懂得城市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上述几方面的手段应综合使用,不能偏废,其中法制手段是主线保障,教育手段是长远基础,技术手段是优化条件,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是平常管理的必要条件。七、城市环境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一)防止方面的制度1、环境监测制度;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3、“三同时”制度 4、许可证制度(二)治理方面的制度1、排污收费补偿制度;2、谁污染谁治理制度;3、排污权交易制度;4、奖励制度(三)监督方面的制度(四)排污检查制度八、循环经济的3R原则循环经济的建立依赖于一组以“减量化、
12、再使用、再循环”为内容的行为原则(称为3R原则),每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行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减量化或减物质化(Reducing)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运用或反复运用原则(Reusing)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资源化或再生运用原则(Recycling)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解决量。(一)减量化原则,循环经济的第一法则是要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因此又叫减物质化。换句话说,人们必须学会防止废弃物产生而不是产生后治理。1、在生产中,制造厂可以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物质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来节
13、约资源和减少排放。2、在消费中,人们可以减少对物品的过度需求。(二)再运用原则,循环经济第二个有效的方法是尽也许多次以及尽也许多种方式地使用人们所购买的东西。通过再运用,人们可以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1、在生产中,制造商可以使用标准尺寸进行设计,而不必更换整个产品。人们还需要鼓励重新制造工业的发展,以便拆解。修理和组装用过的和破碎的东西。2、在生活中,人们把同样物品扔掉之前,应当想一想在家中和单位里再运用它的也许性。保证再运用的简易之道是对物品进行修理而不是频繁更换。人们可以将可用的或可维修的物品返回市场体系供别人使用或捐献自己不再需要的物品。(三)资源化原则,循环经济的第三个原则是尽也许多的
14、再生运用或资源化。资源化是把物质返回到工厂,在那里粉碎之后再融入新的产品之中。资源化可以减少人们对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场的压力,制成使用能源较少的新产品。有两种不同的资源化方式:1、最合意的资源化方式是原级资源化,即将消费者遗弃的废弃物资源化后形成与本来相同的新产品(报纸变成报纸、铝罐变成铝罐,等等)。2、略为逊色的资源化是次级资源化,即废弃物被变成不同类型的新产品。九、循环经济中3R原则的排列顺序(一)3R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二)人们必须结识到再生运用存在的某些限度废弃物的再生运用相对于末端治理虽然是重大的进步,但人们应当清醒地看到以下事实:1、再生运用本质上仍然是事后解决问题
15、而不是一种防止性的措施。废物再生运用虽然可以减少废弃物最终的解决量,但不一定可以减少经济过程中的物质流动速度以及物质使用规模。2、以目前方式进行的再生运用自身往往是一种环境非和谐的解决活动。由于运用再生运用技术解决废弃物需要花费矿物能源,需要花费水、电及其他许多物质,并将许多新的污染排放到环境之中。3、假如再生运用资源中的含量太低,收集的成本就会很高,只有高含量的再生运用才有利可图。(三)综合运用3R原则是资源运用的最优方式循环经济3R原则的排列顺序,事实上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们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思想进步走过的三个历程:一方面,以环境破坏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的理念终于被抛弃,人们的思想从排
16、放废物前到了规定净化废物(通过末端治理方式);随后,由于环境污染的实质是资源浪费,因此规定进一步从净化废物升华到运用废物(通过再使用和再循环);最后,人们结识到运用废物仍然只是一种辅助性手段,环境与发展协调的最高目的应当是实现从运用废物到减少废物的质的奔腾。在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同的思想结识可以导致形成三种不同的资源使用方式;一是线性经济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传统“用完就扔”方式;二是仅仅让再运用和再循环原则起作用的资源恢复方式;三是涉及整个3R原则且强调避免废物优先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方式。显然,只有第三种资源运用方式才是循环经济所推崇的经济方式。循环经济的目的,不是仅仅减少待解决的废弃物的体积和重
17、量,相反,它是要从主线上减少自然资源的耗竭,减少由线性经济引起的环境退化。第八章城乡关系协调与管理一、城市化定义与内涵(一)城市化的定义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途径。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二)城市化的内涵城市化,本质上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转变的过程,是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的城市社会演变的自然历史过程。城市虽产生得较早,但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化却是始于产业革命之后。城市化的内涵重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1、人口向城市的集聚2、农业人口向非农
18、业人口的转变3、农业产业向非农产业的转变4、农业景观向城市景观的转变5、农民向市民的转变(三)城市化水平的衡量城市化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之一。城市化水平,一般可以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达。二、城市化浪潮的成因一般认为,城市化的影响因素涉及四个方面,即经济增长(集聚效应,规模经济);技术进步(农业技术的提高、交通与通讯技术发展);总人口的增长(剩余劳动力的出现的途径之一)和人口的流动。从城市化浪潮的动力机制来看,上述的四个方面影响因素又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动力系统。(一)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二)农业现代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三)信息化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三、城市化进程的轨迹
19、(1)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发展速度比较缓慢;(2)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处在30%70%左右,发展速度不久;(3)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于70%,发展速度大为减少,进入平稳阶段。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成40以上,正处在这样一个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区间之中,城市的健康连续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四、城市边沿区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一)城市边沿区的界定1、城市边沿区概念目前国际学界公认的较为完整的概念,是普内于1968年提出的“城市边沿区是一种在土地运用、社会和人口特性等方面发生变化的地带,位于连片建成区和郊区以及几乎完全没有非农业住宅、非农业占地和非农业土地运用的纯农业腹地
20、之间,是土地运用发生转变的地区”。这一定义不仅反映了土地运用特性的变化,同时也对社会、人口等方面的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在地区上也较明显地与城市、乡村分开。2、我国对城市边沿区概念的界定城市边沿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区实体,是处在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剧烈转换的地带。通俗地讲,城市边沿区是处在连片的城市建成区之外和纯粹的农业腹地之间的区域,同时受城乡两种发展力量的影响。这一区域根据中心城市对其作用限度,可以依次分为内缘区、外缘区和城市影响区三个部分(二)城市边沿区的重要特性1、城乡交错的地区综合性2、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复杂性3、功能的双重性,即表现为
21、对城市的依附性和对农村的带动性4、发展演变的动态性和不均衡性(三)城市边沿区管理中现存的问题及其成因1、城市边沿区存在的问题(1)、发展建设无序,违法用地、违章建设现象普遍存在;(2)、基础与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生活环境质量较差;(3)、经济收益重要依赖不断升值的土地及物业租赁,利益调控缺少弹性;(4)、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是刑事犯罪的高发区;(5)、精神文明建设落后,社会文化层次偏低;(6)、流动人口大量聚集,是城市人口管理的“盲区”。2、问题产生的因素(1)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导致的双重标准和管理漏洞是主线因素(2)管理的理念仍停留在农村层面,导致了问题的复杂化和治理难度加大(3)改制与后续管理
22、衔接不够,导致改革不彻底或阻力较大(4)在城市化扩展中对城市边沿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滞后(四)城市边沿区的管理原则1、更新观念,强化大都市整体意识2、加快改制步伐,理顺管理体制3、加强统一规划、建设,严格监督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4、推动小城乡建设,实行积极与被动相结合的双向城市化改造措施5、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五、城市中的乡村必须妥善解决的课题(一)城中村的概念“城中村”是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周边农村土地被征用,村庄进入城市的产物。“城中村”虽然在地区上已成为城市的组成部分,但在户籍、土地权属、经济组织和行政管理体制方面仍然保持着农村的旧模式,违法建设情况严重,成为城市建设管理中的“死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市政 规划 管理 重点 辅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