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实务初级新版知识点汇总.doc
《2023年社会工作实务初级新版知识点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社会工作实务初级新版知识点汇总.doc(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第一节 接案-建立信任的专业关系一、接案的环节及核心技巧接案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整个助人过程的基础和起点。成功的接案是专业助人活动的前提。接案阶段的重要工作和环节: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因素和求助过程;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决定是否接案;订立初步协议。(一)接案前的准备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积极求助者(自己找来的)别人转介而来的(别人介绍的)社工积极接触的(通过外展工作积极接触的)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自愿性服务对象(自己找来的,动机强,工作好做)非自愿性服务对象(有抗拒,不好处,难度大不好对付)3、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
2、前来社会工作机构求助的服务对象通常带有不同的问题和不同层次的需求。一般来说,大多数服务对象来求助是在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不果后所作的最后选择。4、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那些尚未使用或接受社会工作资源帮助、但未来也许需要服务资源和协助的服务对象,或者当服务对象并没有求助,但也许需要协助,或者是虽然没有求助但已妨碍别人或其它系统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时,他即成为潜在的服务对象。工作者的任务是不仅要与现有服务对象建立关系,同时还要联系潜在的服务对象,使其了解接受社会工作服务对他们的意义,促使潜在服务对象也成为现有服务对象。(二)面谈面谈是接案阶段的第二个重要工作。1.面谈的目的和面谈的场合的安排面谈
3、是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一种面对面地讨论问题以拟定是否建立专业协助关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故意识、有目的的人际互动。面谈地点尽量让服务对象感觉自由、舒畅和随意,促进无拘束的沟通与交流2、面谈的重要任务(1)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他有什么问题)(2)澄清角色盼望和义务(想干什么,社工与服务对象的格子盼望)(3)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别急,慢慢讲)(4)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你有没有试过?)(5)达成初步协议(6)决定工作进程3、面谈的技巧(1)积极介绍自己。向服务对象说明协助的目的,积极介绍机构的目的和功能、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专长,对求助受助的见解等。这些都会有助于消除服务对
4、象的疑虑,使他们顺利进入受助者的角色。(2)沟通。内容涉及:了解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交流双方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和社会工作机构的功能、以及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的见解和盼望。沟通要注意运用同理(同感)表达:指工作员进入并了解案主的内心世界,并将这种了解传达给案主的过程。以简短对的的话语,表达出当事人感觉、情绪;不分析、不评价。如:你会觉得自己? 对你来说仿佛 仿佛你会觉得 你认为你觉得-、你感到-、对你来说-、是不是你会觉得-、我听到仿佛你觉得-(3)倾听倾听涉及五个条件:不批评;不判断;尊重;敏锐;以对方为中心。鼓励支持:指工作员透过适当的话语和身体语言,鼓励案主继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如嗯、好、
5、接着说、尚有呢、以后呢、别的情况下如何、我明白之类过渡性短语来强化来访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进一步讲下去(三)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1、资料收集的内容和范围(1) 服务对象个人资料。籍贯、年龄、性别、教育限度、职业收入等;(2)身体状况:对服务对象病史的了解,有无疾病、遗传病及慢性疾病等,现在情况如何(身体和精神);(3)服务对象的能力和特点。(4)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2、资料收集的途径和方法询问:问服务对象;征询:问专业人士;观测:进行家访、座谈会、访问社区;问卷调查:让服务对象填写问卷。(四)做接案会谈记录进行接案会谈后社会工作者要将会谈的内容和结果记录下来。记叙性记录是常用的形式,内容大
6、体涉及:面谈目的;面谈过程;对面谈总体评估;对以后面谈的建议。二、接案应注意的事项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基本上都是人命关天或安全性问题)2、权衡是否有能力解决问题;(不要硬拗)3、决定问题的优先顺序;(尊重案主,先解决简朴问题)4、保证服务对象所规定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第二节 预估-初步评估认定问题考纲规定:预估的目的、任务预估的基本环节一、预估目的、任务(一)什么是预估预估就是一句既定情景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的结论的逻辑过程。(二)预估目的预估是一个结识服务对象的过程。目的是达成对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的问题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的了解,并对之形成概念化的结识,从
7、而构建一个计划去解决或消除问题。预估最终目的是要对于对的的计划作出奉献。(三)预估的任务1、辨认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背景资料、所处环境、问题发生与连续时间、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努力)2、辨认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结识问题在服务对象处境中的意义 、对问题的感受)3、辨认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使问题延续的因素;4、辨认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素;(优势视角)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预估的基本环节: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需要;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并作出预估摘要。收集资料:个人、环境、方法分析资料:排序、发现、解释认定问题:描述、如何发生、处境预估报告:清楚结识,制定计划专业的评估:事实经验理
8、论第三节 计划-制定目的及行动方案计划是一个理性思考及作决定的过程,涉及制订介入目的及选择为了达成目的而采用的行动。计划是为下一步的介入行动服务的,也是介入行动的蓝图。一、 服务计划的构成(一)目的和目的目的是指:介入工作总体要达成的方向和最后的结果。目的是指:具体的工作指标,是为了实现最终结果而做工作的过程和中间阶段要获得的、具体的、近期的阶段性的成果。关系:目的是介入工作的长远目的,目的则是每个阶段的近期具体计划。只有实现一个个具体目的,才干达成总体的目的。目的是具体的工作,是对总体工作目的的分解。制定目的时,可分为长期的目的及短期目的,分阶段完毕,最后达成改变的总目的。(二)关注的问题与
9、对象社会工作介入所关注的问题是指:介入工作要加以解决、以改善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的问题。计划中要对的和具体写出在预估阶段工作者和服务对象所共同认定的问题,以便在介入阶段督促服务对象为解决问题而努力。关注对象是指介入行动要改变的系统,即目的系统,它是整个介入工作的核心焦点。社会工作实务活动的关注对象:个人、家庭、群体、组织、社区。(三)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动介入方法: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社区介入、网络建构、政策提倡。介入行动:危机干预、物质支持、心里辅导等多种行动。二、 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三、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P17)(一)设定目的和目的1、目的是指服务总体上要达成的结果,是工作的大方向,通常是不可
10、测量 的。2、标设定涉及的程序和工作(1)拟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2)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的的目的;(3)共同选择适当的目的(筛选目的、定义目的);(4)与服务对象讨论目的的可行性课也许的利弊;(5)拟定目的并决定目的的先后顺序。(二)构建行动计划1、选择介入系统(个人、家庭、小组、社区、宏观社会系统)。应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决定介入系统。2、选择介入行动(1)危机干预(紧急干预或通报)(2)资源整合(3)经济援助(常规援助:制度性帮助;临时援助)(3)安顿服务(通常涉及儿童、老人、吸毒人员、精神病人、流浪乞讨人员等)四、 签订服务协议的形式(考纲不作规定)1、服务协议的涵义服务协议也称为服
11、务协议、工作契约等,是工作者与服务对象通过讨论协商所达成的满足服务对象需要和解决他们总是的工作方案,是双方对解决问题的承诺,是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合作计划,体现了双方的伙伴关系。服务协议具体地标明了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对总是的结识与界定,工作的目的及互相责任。2、服务协议的形式书面协议列明各项工作目的及双方的义务和责任,这样的协议对于改变过程是有积极帮助的,所以,一般来说最佳是可以制订书面协议,使其起到督促双方的作用口头协议:在效用上与书面协议没有明显的不同,一般用于专业关系建立的初期,是服务对象还不习惯签订协议时的变通。第四节 介入-实行服务计划一、介入的分类(一)什么是介入介入是社会工作助人
12、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界定为:社会工作者为恢复和加强服务对象整体社会功能而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二)介入的分类社会工作介入活动分为三类:直接介入、间接介入和综合介入。1、直接介入是指以个人、家庭和群体为关注对象,针对个人、家庭和群体采用的行动、2、间接介入间接介入是指以个人、家庭、小组、组织和社区以至更大的社会系统为关注对象,3、综合介入从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出发,社会工作将介入焦点放在:第一,增强个人的生活适应能力;第二,增长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个人需要的回应。这种从人与环境两个环节介入的策略构成了将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接合在一起的综合介入行动,是对各种社会进行综合治理思想理念的具
13、体体现。二、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一)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二)个别化(三)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四)与服务对象互相依赖(五)瞄准服务目的(六)考虑经济效益介入介入,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来说,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与技巧协助服务对象系统达成服务目的的过程。因此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界定为:社会工作者为恢复和加强服务对象整体社会功能而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第五节 评估一、评估的目的(一)什么是评估社会工作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察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否达成了预期目的与目的的过程。(一)评估的目的1.考察社会工作介入
14、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的的实现限度;2.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技巧,提高服务水平;3.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4.进行社会工作研究。(三)评估的类型1、过程评估过程评估是整个介入过程的监测,涉及社会工作介入进行中的评估,它对工作过程的每一环节,每一个阶段分别作出评估,关心的重点是工作中的各种环节和程序如何促成了最终的介入结果,方法是了解和描述介入活动的内容,回答服务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发生。2、结果评估结果评估是在工作过程的最终阶段进行的评估,涉及目的结果和抱负结果两个部分。目的是指介入要努力达成的方向;结果评估是检视计划介入的抱负结果以及这些结果实现的限度及其影响。相对而言
15、,目的是比较概括的,而结果则是具体并可以度量的。二、评估的方法社会工作评估是一个系统收集资料以对社会工作的介入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和审阅的过程。(一)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大体涉及三种手段:(1)运用档案记录进行评估;(2)收集服务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与见解;(3)使用调查方法,收集介入效果的数据和事实资料。(二)基线测量评估1、什么是基线测量评估基线测量评估是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判断介入目的实现的限度。2、应用范围基线测量方法可以应用于对个人、家庭、小组或社区的工作介入评估,通过对服务对象介入前、介入中
16、、介入后的观测和研究,比较服务提供前后发生的变化。如:服务对象在接受服务前,给自己的情绪打4分,接受服务后给自己情绪打9分。三、评估应注意的事项1、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与反思;2、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评估过程;3、评估的方法要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4、要切合实际需要第六节 结案一、什么时候可以结案一般情况下,结案是当介入计划已经完毕,介入目的已经实现,服务对象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或者服务对象已有能力自己应付和解决问题,即在没有社会工作者协助下可以自己开始新生活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根据工作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所采用的行动。虽然结案意味着社会工作的协助将告
17、一段落,但并不是说结案工作可以简朴从事。事实上,结案是整个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的有机一环,是助人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有其特定的任务和内容。二、结案的类型1.目的达成的结案。2.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关系的结案。3.存在不能实现目的的客观和实际因素的结案。4.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三、结案的重要任务1、总结工作(完毕评估,与服务对象分享,报告机构,解决服务对象情绪)2、巩固已有改变(回顾工作过程、强化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给服务对象积极支持)3、解除专业工作关系(涉及转介)4、撰写结案记录四、 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映及其解决方法结案是一个转折性事件,意味着一种状况的结束和另
18、一种新经验的开始。服务对象在这个阶段也许出现两极情感反映,即一方面对即将到来的分离产生失落、伤心等负面情绪,另一方面也充满兴奋、希望和成就等正面情绪。(一)服务对象的正面反映结案时社会工作者要强化正面反映,以增强服务对象面对未来的信心。需要注意的是,工作者要避免可以渲染这种气氛,以防止产生离别的伤感情绪,影响服务对象正常的情绪反映。(二)服务对象的负面反映常见的负面反映涉及:1.否认-不乐意认可已经到结案期,避免讨论关于结案的话题。表现为不准时与工作者见面、心不在焉等。2.倒退-回复到以前的状态,以此迟延结案的到来。3.依赖-对工作者过度依靠。4.抱怨-对社会工作者不满意。5.愤怒-表现为对龚
19、自珍不满,批评、袭击和挑战其别人。6.讨价还价-当发现有也许阻止结案时,有些服务对象会寻找理由延长服务期限,有时还表现出倒退行为,很多已经解决的问题重又出现等。7.忧郁-当所有延长结案时间的努力都无效时,有些服务对象会表现得无精打采、失落而无助,对结束关系充满焦急。(三)结案反映的解决方法1.与服务对象一道讨论他们对结案的准备情况。2.提前让服务对象知道结案时间,早些做好心理准备。3.在结案阶段工作者要逐渐减少与服务对象的接触,提醒服务对象要学会自立,给服务对象以心理支持,告诉他们在有需要时工作者将继续提供帮助。4.工作者也要估计一些也许会破坏改变成果的因素,防止问题的产生,继续提供一些服务,
20、并为服务对象提供可以对他们有帮助的资源系统的支持,待稳定了服务对象的改变成果时,才最后结束专业的助人关系。5.必要时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让服务对象分享各自的收获,以建设性的方式表达感受,互相鼓励,面向未来。第二章 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第一节 儿童社会工作概述一、儿童的年龄界定儿童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词语,但是儿童具体指那个年龄段的孩子,如何界定,不同的研究领域的学者对儿童年龄的界定不尽相同,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年龄的界线是0-15岁,中国学者陆士桢将儿童的年龄界定为0-14岁,等等。具体应当采用那种界定方式,应当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的特性以及我国儿童工作的具体情况而定:一方面,就普遍状况来说,我
21、国儿童的青春期约在13-14岁之间,特别是男童,其青春期大多数在14岁左右,这样,将儿童的年龄界定为0-14岁,比较符合我国儿童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我国青年、少年、儿童工作在体制上划分为三个阶段:0-5岁重要由全国的妇联组织负责,6-14岁重要由共青团组织的少年儿童工作部负责,14岁以上为共青团组织的工作对象。将儿童年龄界定为0-14岁有助于和实际工作的接轨。二、儿童的特点及需要(一)儿童的特点1、基础性(1)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在于儿童的整体状况,儿童是社会的根基;(2)儿童个体的生涯发展在于儿童期的经历,儿童期的许多方面的经历都会对其此后一生的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可以说儿童是人的一生
22、的奠基期。2、发展性(1)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里和社会性发展特别快的时期,即一个人的快速生长期;(2)儿童时期是人的生理、心里发生质变最多的一个突出阶段,即一个人的重要发育期。3、未来期儿童的成熟在未来、希望在未来、成就在未来。未来为儿童的努力和发展知音了方向,但也蕴涵了极大的不拟定性。(二)儿童的需要1、获得基本生活照顾的需要(基础性需要)2、获得健康照顾的需要(身心医疗照顾、防止保健服务等,是儿童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3、获得良好家庭生活的需要(物质的、精神的)4、满足学习的需要(受教育的需要)5、满足休闲和娱乐的需要6、拥有社会生活能力的需要(人际交往技巧、适应能力、价值观)7、获得
23、良好心理发展的需要(自我认同)8、免于被剥削、伤害的需要三、儿童社会工作(一)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1、定义:儿童社会工作是指以全体儿童为工作对象,在有关儿童发展理论的指引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帮助解决儿童问题、满足儿童需求、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专业服务活动。2、儿童社会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是一种事后补救性工作,它以处在特殊困难境地的儿童为对象,多采用机构服务的方式,救助和保护那些家庭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或者有各种问题的儿童,如孤儿、残疾儿、流浪儿、弃婴、受虐儿童、情绪或行为偏差儿童等。广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是指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所采用的一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社会工作 实务 初级 新版 知识点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