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智能化综合管路系统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办公楼智能化综合管路系统设计方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办公楼智能化综合管路系统设计方案1.1系统概述弱电系统是现代建筑物内的综合系统工程。它与大楼内所有建筑物的机电设备诸如:变配电、空调、照明等设施有密切关系。这些弱电系统有建筑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安全保卫系统、背景音响及紧急广播系统、卫星电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病房呼叫对讲系统、手术室闭路电视示教系统、电子屏公告发布系统、多媒体信息查询系统、一卡通管理系统、医院计算机网络系统、防雷接地、UPS等系统等。大楼弱电系统对建筑物来说是一个整体,每个弱电系统都有电缆管线,整个大楼遍布着弱电系统的电缆。管路设计的目的是使这些电缆按一定的规律,合理有序地安置在大楼内的综合管路中。综合管路的工程设计,其内容包
2、括与整个弱电系统相关的弱电预埋管、预留孔洞、弱电竖井、桥架、管路及系统的电源供应、接地、避雷、屏蔽和机房。综合管路的设计和施工还牵涉到和其它管道(如暖通、给排水和强电)的关系,以及建筑功能的综合配管或调整,桥架敷设预埋等。*智能化弱电系统的建设目标涵盖了基本目前智能建筑的所有子系统,是非常完善、先进的。而规范、整齐、通畅的管路、桥架系统是弱电系统的综合功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尤其是项目前期阶段,需要对弱电系统的综合管路进行统一设计。在土建施工时,就需进行预埋工作,以保证弱电工程实施时各种管线均能敷设到位,同时不互相干扰、互相碰撞。1.2设计依据规范及原则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GB
3、J300-88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GB50300-2002 TCP/IP通信协议标准 IAB,RFC793/791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标准 ISO7498-2N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93-86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SDJ279-90 IEEE 802.3 100 BASET IEEE 802.5 TOKEN RING 标准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规范 GB/T50311-2000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规范1.3系统设计说明根据设计院对于*设计图纸
4、,我司对综合管路系统的设计说明如下:1.3.1 管路系统总体规划根据我司以往的工程经验,对本项目室内部分桥架做如下考虑:1、所有系统桥架统一考虑,综合布线系统、安防监控、卫星电视系统及一卡通系统、BA、病房呼叫等弱电系统共用一套桥架; 弱电信号在统筹规划下,合用一套桥架,但在桥架中应设隔板分开,以方便维护和管理,也便于使弱电系统的电源线与信号线隔离;2、所有设备电源线单独穿管;3、广播系统按规范要求,单独穿管辐射,并进行防火处理,与其它系统互不干扰; 对本项目各大楼之间的线路敷设做如下考虑: INTERNET网络(位于弱电井) GG100/DA 预留有线电视网引入:2*GG100/DA 电信进
5、线:6*GG100/DA; 建筑群内电话出线:6*GG100/DA 弱电系统为各楼之间预留:12*GG100/DA;1.3.1.1垂直系统设计基于*综合楼弱电管路系统走向复杂,故垂直干线应作统筹考虑。弱电管井内安装一套400*200的槽式桥架,每层的垂直桥架把弱电竖井全部贯通。垂直桥架及钢管安装后,应在弱电井内设置封闭板,平时关闭,检修或增加干线时开放。1.3.1.2 水平系统设计说明u 综合桥架整个水平桥架的设计根据各个楼层、各个区域的信息点数的不同进行设计。主要分为200*100、100*50这几种规格。所有系统桥架统一考虑,合用一套桥架,在桥架中设隔板分开,将安防监控、卫星电视系统、一卡
6、通系统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等分开放置。 u 综合布线系统桥架至信息点为KBG20KBG25焊接钢管(2根六类线穿KBG20,3根六类线穿KBG25),焊接钢管在墙内或吊顶内敷设,模块预埋盒为86H50型铁制盒,安装高度底边离地30CM。地下室因考虑人防及地下室本身环境特点(如潮湿,腐蚀),应敷设镀锌焊接管,钢管在混凝土中预埋。u BA系统BA系统很多楼层上都安装了DDC控制器,在中央控制室配置一个楼宇自控系统监控管理站,1条C-Bus控制网络,沿着主桥架进行敷设,桥架与DDC电控箱之间用金属管(KBG20)敷设。连接各DDC之间的电源线用金属管单独敷设(KBG25)。 电控箱以及现场设备到DDC
7、之间的信号线缆穿管敷设,密集处走75*50或50*50桥架。u 安防及卫星电视系统电视分线箱至分支器、分支器至分支器为SYWV75-9线缆,穿KBG25管。从桥架至每个房间的终端为KBG20焊接钢管,焊接钢管在墙内或吊顶内敷设,电视终端盒安装高度为30CM,预埋盒为86H50型铁制盒。安防系统摄像机的电源线的水平管线由于经过弱电间变压,所以,摄像机的电源线与信号走同一桥架;水平桥架采用分仓。摄像机电源线从弱电间变压后经水平桥架至相应摄像机。u UPS系统由于各弱电子系统采用集中供电方式,所以,从UPS机房至弱电井、各控制室单独敷设管路,竖向走KBG40管子在弱电井内明敷,水平部分走KBG32或
8、KBG25在吊顶内暗敷。u 其他弱电系统其他弱电系统因在楼层分布复杂,在此不作赘述。1.3.1.3 弱电间及管理间的设计u 弱电间设计因弱电间是弱电系统的汇合处及管理室,故它里面的管路分布及分线箱或控制箱的位置安排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弱电间各子系统都安装了一个小型综合管理柜,所有的弱电系统接线及分线都在各在各自的控制柜里面完成,在弱电间内各控制箱线缆经水平桥架至垂直桥架;PDS机柜至垂直桥架的双绞线从弱电间内的静电地板下走线;弱电间应有接地系统,在弱电间敷设一根40*4的镀锌扁铁与接地端子排相接。1.4管路系统注意要点1.4.1 管线敷设 桥架本工程中桥架采用将十分普遍,利用线槽配线施工非常方
9、便。线槽用角钢支架支撑。角钢架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楼板下方。在楼板上并不需要预留预埋件,线槽由镀锌薄钢板制成,在配线时,线槽要留有一定的备用量(30-40)。在建筑物内,为了防火的要求,导线出槽时要穿金属管或金属软管,导线不得有外露部分;同时线槽应采用防火材料制成。整个预埋管和线槽与桥洞架的施工,可几个部分组成:引入配线、辅助配线箱或配线架;垂直桥架部分,楼层水平管线部分。壁龛分线部分(包括配线接头箱,过路箱、分线箱以及出线盒子等于接线设备)。弹线定位: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出安装位置,从始端到终端(先干线后支线)找好水平线或垂直线,用粉笔线袋沿墙壁等处,在线路中心进行弹线。支、吊架安装要求所用钢材应平
10、直,无显著扭曲。下料后长短偏差应在5mm内,切口处应无卷边、毛刺;支、吊架应安装牢固,保证横平竖直;固定支点间距一般不应大于1.52.0mm,在进出接线箱、盒、柜、转弯、转角及丁字接头的三端500以内应设固定支持点。线槽安装要求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无毛刺,各种附件齐全;线槽接口应平整,接缝处紧密平直,槽盖装上后应平整、无翘脚,出线口位置准确;线槽所有非导电部分的铁件均应相互连接和跨接,使之成为一连续导体,并做好整体接地;线槽安装应符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的有关规定。 钢管暗敷严格根据设计要求选用管材。管子安装前必须消除管内毛刺和铁刺,严禁采用电焊、火焰切割。
11、弯管过程中要注意,弯管要采用配套的弯管器弯制,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穴和开裂,弯曲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线路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埋设于地下混凝土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同时,基埋深不得小于30mm ,管道应尽于二层钢筋之间,且应尽量避免重叠。钢管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管径的1.5-3倍,管口必须对准;采用焊接连接时,应牢固严密,连接处的内表面应光滑、平整。薄弱壁钢管的连接必须用丝扣连接。采用套管连接预埋于混凝土中的钢管,其连接处应作防漏处理,以防浇注灰浆注入堵塞管路。管与盒的连接采用焊接,管口应高出盒子内壁垒3-5mm ,焊后补涂防腐漆,管盒子连接采用紧螺
12、母固定,管螺纹宜外露2-3扣。钢管煨弯可采用冷煨法,管径20MM及其以下可采用手扳煨管器,管径25mm及其以上采用液压煨管器。盒箱安装应牢固平整,开孔整齐并与管径吻合,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铁制盒、箱严禁用电气焊开孔。盒箱稳住要求灰浆饱满、平整固定、坐标正确。盒箱安装要求见下表:实测项目要求允许偏差(mm)盒箱水平正确10(砖墙),40(大模板)盒箱1m内相邻标高一致2盒子固定垂直2箱子固定垂直3盒箱口与墙面平齐最大凹进深度10mm管路敷设前应检查管路是否畅通,内侧有无毛刺,明敷管路连接应采用丝扣连接或压扣式管连接;暗埋管应采用焊接,管路敷设应牢固畅通,禁止做拦腰管或拌脚管。管子进入箱盒处顺
13、直,在箱盒内露出的长度小于5mm,管路应做整体接地连接,采用跨接方法连接。与土建密切配合,并及时作好管口封堵,以防杂物进入堵塞管子。对于部分线管较长、弯头较多管路,应预先穿好铁丝以方便日后穿过线工作的进行。管与管、管与盒连接,应作好接地处理,丝扣连接采用不小于6贺钢进行跨接,以保证接地良好。埋于地下的管路应尽量不穿过设备基础,管路在伸缩缝时,装设裣装置,并做好接地柔性跨接。 管内穿线与线连接对管内相线,额定电压不应低于500V ;相线应以颜色加以区别,相线与零线颜色应不同,PE 线应采用黄绿相间的绝缘线。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过在同一管内或线槽内。穿线前,采用压缩空
14、气,疳管内的积水和杂物清除干净,并吸入少量滑石粉,以减少磨擦,并检查管口毛刺和刃口是否清除干净,以防穿线时导线 绝缘被损坏。放线时采用放线架,以免导线扭结,其接头应设在接线盒,管内导线包括绝缘导在内的总面积不应大于管子内空面积的40,且导线绝缘层不得损坏,导线不得扭曲,如导线较多,为防止导线端头路途受阻,要肃出端部线芯,并排好,与引线一端缠绕接好,再穿管。穿线时,应靠两人配合进行,一人在一端拉钢丝,一人在另一端把所有的电线紧拧成一束送入管内,二人动作协调一致,应尽量减少导线与管中处磨擦。导线的连接必须保证质量,割开绝缘层时, 不得损伤线芯,芯线连接,绝缘带应均匀严密,不得低于原绝缘层的绝缘强度
15、。注意钢管穿线前应先戴护口,穿线后戴护口的施工方法。导线连接完毕,应在接头处作好锡焊处理,并用绝缘带包扎牢。 电缆敷设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壁垒光滑,管口应无毛刺和尖角,管口做成喇叭形。弯管后,不应有裂缝,其弯扁程度不超过10,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度。弱电施工总承包须负责确保本系统范围内各系统有关预留设施。对中标前预留或完成的孔洞、埋线等,应在合同签定后立刻派员检查,如有问题,应及时通报并整改。电缆管外表面刷沥青漆作防腐处理,镀锌管镀锌剥落处应涂防腐漆,埋入混凝土的管子不涂防腐漆。 电缆管管径如无设计要求,管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不小于1.5每根电缆管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不应超
16、过2个。电缆管连接应牢固,密封良好,两口对准,且不得直接对焊。电缆保护管必须做好接地跨接,若管接头采用套管焊接时可以除外。引致设备的电缆管管口位置,应便于与设备连接并不妨碍设备的拆装和进出。1.4.2 缆线的敷设检验 缆线的敷设应按下列要求敷设:缆线的型式、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缆线终端接后,应有余量交接间、设备音对绞电缆预留长度宜为0.51.0m,工作区为10-30mm;光缆布放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35,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
17、长度。 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为电缆外径4倍;屏蔽4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到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表1 规定。 建筑物内、光缆暗管敷设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见表2的规定。 在暗管或线槽中缆线敷设完毕后,宜在能道两端出口处用填充材料进行封堵。表1对绞电缆与电力线最小净距 单位 范围 条 件最小净距( mm )380V2KVA380V2.55KVA380V5KVA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平行敷设130300600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70
18、150300双方均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注80150注: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且平行长度小于10m时,最小间距可为10mm表中对绞电缆如采用屏蔽电缆时,最小净距可适当减小,并符合设计要求表2电、光缆暗管敷设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管线种类平行净距( mm )垂直交叉净距( mm )避雷引下线1000300保护地线5020热力管(不包封)500500热力管(包封)300300给水管15020煤气管30020压缩空气管15020 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敷设线缆槽的两端宜用标志表示出编号和长度等内容。敷设暗管采用钢管布放多层屏蔽电缆、扁平缆线和大对娄主干电缆或主干光缆时,直线管
19、道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道应为4050暗管布放4对对绞电缆或4芯以下光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预埋线槽采用金属线槽,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 设置电缆桥架和线槽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电缆线槽、桥架宜高出地面2.2m以上线槽和桥架顶部距楼板不宜小于300mm;在过梁工其他障碍物处,不宜小于500mm。槽内缆线布放应顺址,尽量不交叉,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其水平部分缆线可以不绑扎垂直线槽布放缆线应每间隔1.5m固定在缆线支架上。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510m处进行固
20、定。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缆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别、数量、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度。楼内光缆宜在金属线槽中敷设,在桥架敷设时就在绑扎固定段架装垫套。采用吊顶支撑作为线槽在顶棚内敷设线缆时,每根支撑柱所辖范围的缆线可以不设轩线槽进行布放,但应分束绑扎缆线护套应阻燃,缆线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1.4.3 线缆的保护措施水平子系统缆线敷设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预埋金属线槽保护要求如下:在建筑特中预埋线槽,宜按单层设置,每一咱由预埋线槽不应超过3根,线槽截面高度不宜超过25mm,总宽度不宜超过300mm。线
21、槽直埋长度超过30m或在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设置过线盒,以便于布放缆线中维修过线盒盖应能开启,并与地面齐平,盒盖处应具防水功能。过线盒和接线盒盖应能抗压。从金属线槽至信息插座接线盒间的缆线宜采用金属软管敷设。 预埋暗盒保护要求如下:预埋在墙体中间暗管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暗管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25mm。直线布管每30m处应设置过线盒装置。暗管的转弯角度应大90,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不得多于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有弯头的管段长度超过20m时,应设置管线过线盒装置;在有2个弯时,不超过15m应设置过线盒。暗管转弯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如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不应小于
22、10倍。暗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护口保护,管口伸出部位宜为2550mm。 网络地板缆线敷设保护要求如下:线槽之间应沟通。线槽盖板应可开启,并采用金属材料。主线槽的宽度由网络地板盖板的宽度而定,一般宜在200mm左右,支线槽宽度不小于70mm。1.4.4 控制电缆线槽的安装线槽及附件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的有关技术标准,并按设计进行选择,线槽的填充率不应大于40%,并应有一定备用空位,以便今后扩容。室内线槽的安装安排在管道及空调等工作基本施工完毕时进行。线槽的表面应光滑均匀,致密,喷涂光滑平整,焊缝应表面均匀,不得有裂纹等。安装时应与土建紧密配合,作好孔洞预留和预埋件埋设,线槽的安装位置及高
23、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线槽水平敷设,跨距为1.53m,线槽垂直敷设固定点间距不大于1.5m,支架应焊接牢固,横平竖直,同层横档高低偏差不应大于5mm,沿线槽走向的左右偏不大于10mm。线槽连接必须采用螺栓连接,且螺母应位于外侧。线槽采用引出管时,必须用开孔器开孔,开孔应整齐,与管孔径吻合,严禁采用气、电焊割孔、连接应采用管接头、严禁焊接。刚制线槽直线敷设超过30m,应采用伸缩连接板连接,线槽的转弯半径,不应小于电缆的弯曲半径。线槽及其支吊架应良好接地、接地干线与每段线槽,均应至少有一点可靠连接,包括弯头等,在有振动的场所还应装置弹簧垫圈,软连接处应采用纺织铜线连接。线槽在穿过预留孔洞、楼板及墙壁处,应采用防火堵料作好密封隔离措施,防止火灾沿线路延燃。 设置缆线桥架和缆线线槽保护要求如下:金属线槽敷设时,在下列情况下设置支架或吊架线槽接头处;每间距3m处;离开线槽两端出口0.5m处;转弯处。塑料线槽槽底固定点间距一般宜为1m。铺设活动地板敷设缆线时,活动地板内净空应为150300mm。金属线槽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金属线槽、缆线桥架穿过墙体或楼板时,应有防水措施。 干线子系统缆线敷设保护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缆线不得布放在电梯或供水、供汽、供暖管道竖井中,亦不应布放在强电竖中。干线通道间应沟通。建筑群子系统缆线敷设保护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