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精选(共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精选(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精选(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题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自制放大镜的方法有:广口瓶、玻璃杯、烧瓶、烧杯、塑料袋(盒)装水,冰块、水滴、透明玻璃球都有放大功能。(注:横向放大,纵向不放大)。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4、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5、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
2、质叫做这(晶体)。6、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7、(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8、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9、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10、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11、(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3、),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12、(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13、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14、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15、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16、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17. 血液中的红细胞负责运输吸入的(氧气)和产生(二氧化碳
4、)。18. 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包括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19. 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20 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21 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不是晶体)。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22 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23 我们还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24 (巴斯德)第一个指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25 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
5、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成。26 (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微生物对人类并非都是有害的,有许多微生物不仅对人体有益,而且我们还离不开它。杂交水稻(袁隆平),酵母菌它可以分解面粉里的糖类,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加热时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使馒头、面包内部疏松多孔。27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抵抗制服疾病、酿酒、泡菜、发面、做酸奶、克隆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2、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
6、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3、在变化中(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4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5、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6、(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7、(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8、(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熄
7、灭,说明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9、(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10、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11、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12、(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13。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通过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我发现铁锈 是(红褐色)、(有空隙)、(没有光泽)、(不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粗糙)等。14、(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15、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
8、物质变化有两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16 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如(沙子)和(豆)混合;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的物质,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17 ,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淀粉变成了麦芽糖。18 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蓝色),产生了一种蓝色的新物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19 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产生新的物质)。20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二
9、氧化碳)具有的特征是(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无色透明)。21 哪些食物含有淀粉?类别食物名称含有淀粉的食物玉米、土豆、番薯、苹果、面包、馒头、南瓜不含淀粉的食物花菜、胡萝卜、白萝卜、菠菜、番茄、桔子、白糖、洋葱第三单元 宇宙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2、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 1/4)。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 1/6)。3、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阿姆斯特朗)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4、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
10、相)。5、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6、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7、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8、(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9、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10、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
11、(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11 (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12 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13、(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14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15 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新月),“十五”称(望月)。16 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
12、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1、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2、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17 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月食只有(月全食)(月偏食)两种;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而月食发生在(农历十五或十六)。18 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19、(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的(天体系统)。20、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科版 小学 六年级 科学 下册 复习资料 精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