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数学教学教案(全~).doc





《蒙特梭利数学教学教案(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特梭利数学教学教案(全~).doc(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蒙特梭利数学教案数理教案Montessori 感觉教育中的三种基本的操作是:1、 配对(成对的配对)2、 序列(排成顺序或阶段)3、 分类(区别各种类)这些操作可协助孩子对数学的逻辑思考, (给孩子自由性)即从反复的感觉器官刺激中,培养孩子了解数量概念时必须具备的逻辑思考能力。所谓的“名称练习” (三段式练习法)就是:、第一阶段名称与实物的一致辞(名称与量物一致) “这是。 ”、第二阶段找出与名称对等的实物(找出配合名称的量物) “那个是?” 。、第三阶段记忆名称与实物(记忆名称与量物) “这是多少?” 。蒙台梭利的数学教育特色a、 以感觉教育作为算术教育的基础。b、 由数量计算着手。c、
2、重视数量、数字与数词三者之间的关系。d、 采用塞根的名称练习(三段式练习) 。e、 使用阿拉伯数字,并统一字体。f、 重视零的概念与十进法的演算。g、 一般将合成、分解的打打操作基准确定“” 。h、 “错误的订正”项目在算术教育中,以“验算”或“订正表(板) ”的形式,来表示提示的功能。i、 在操作算术教具时,先掌握基本概念再朝统合的方向进行。j、 操作蒙台梭利教具遵循一定的流程。数学的教材教科概念图使用串珠的平方立方日常生活练习教学直接目的:进行数学学习前的认知和数理思维的基础练习,感知数理概念,养成利用一切学习工具进行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幼儿对事物的概念最大清晰化,引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
3、性教学间接目的:培养幼儿独立的思考能力,培养自主的、反复实践的学习习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感官基础教育2、 数前教育:序列、分类、对应、组合与分解3、 数概念练习:10 以内数与量的认识,几何图形4、 10 的合成5、 百、千以内的数与量的认识6、 运算7、 平方、立方8、 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课堂流程(60 分钟)|1、走线(帮助幼儿迅速进入上课状态,养成上课的学习习惯) ,问好,同教师搬取工作桌,在桌边坐好,与教师同侧(5 分钟)2、教师出示上次课的主教具,请幼儿逐个进行主操作和延伸操作的练习,复习上次课内容。 (10 分钟) (温故而知新,保证幼儿学习的连贯和系
4、统性,使学习稳步前进) ,收回3、教师出示主教具,介绍主教具名称,操作本次课主教具(5 分钟) ,完成操作后教具不动,请幼儿模仿操作4、幼儿取教具,操作主教具,教师引导(10 分钟) (填写幼儿观察进度表)(反复操作练习,加强实践的机会,达到真实的学习效果)5、请幼儿送回教具6、教师介绍延伸练习,幼儿取教具进行学习(15 分钟) (教师充分观察幼儿,填写幼儿观察进度表,及时把握幼儿进度和学习阶段,及时进行引导,每一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得到相应的指导和发挥) ,收回7、布置作业并引导幼儿完成部分,其余课后完成(5 分钟)8、混龄活动,介绍自己,个人展示(家中准备的节目,包括文艺类、手工、技能
5、等,或在大家面前展示教具操作) 、体能游戏等(10 分钟) (混龄活动加强幼儿独立性和培养开朗性格,感受集体氛围,调动家庭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家长日常陪伴幼儿)每 12次课后加一次复习课,复习前 12次课内容,请家长参观.复习课不计课时参考书:数学心智开发(简称数)第一课: 粉红塔直接目的:进行序列学习的第一步,幼儿在这一教具的学习中,通过视觉,强化大小概念,同时观察和理解由大及小和由小到大的渐变顺序(三次元空间差异变化) ,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间接目的:手眼协调和手腕的控制力注意力的集中和敏锐的观察力学习立方体的概念课前准备:粉红塔,工作桌从托盘中将粉红塔放于桌子右侧操作:(一) 、三阶
6、段教学 最大的和最小的教师取出最大的和最小的,放在桌的上方,1、命名最大的、最小的;2、请小朋友指认,哪个是最大的,哪个是最小的;3、请小朋友说出,这个是什么(最大的) ,那个是什么(最小的)(二) 、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搭高粉红塔散放在教师右侧,教师右手示意,在粉红塔中选取最大的一块, (在每个正方体上面做停顿,示意幼儿是在挑选) ,然后按大小次序居中堆高,指出形状象塔,强调每一块的颜色和形状、材质是一样的,只有大小变化。 让幼儿清楚看到塔的除掉方法,一个一个取下,散放在右侧。从最大的开始收回托盘(三)延伸练习:1、2、3、 对正立方体的两边及夹角,垂直向上积高 10个立方体呈水平的序列排放 从
7、倒数|第二个正方体开始变换角度 90,依次向上,引导幼儿从上向下观察其形状特点,教师询问幼儿象什么4、 教师没有按照大小顺序垒搭,让幼儿纠正5、 (伴随记忆的练习)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中间抽出一块,问:“这一块从哪里抽出来的” ;6、 再从中间抽出另外一块,藏起来,请幼儿找出原来的位置(遵循序列练习中重叠、并列等循序渐进的学习步骤)作业:用粉红色纸做十个大小渐减的正方形。课堂完成对图样的部分裁剪,课后完成裁剪及大小渐次排序第二课:棕色梯直接目的:进行序列学习,从视觉的辨别感知粗细的变化(即理解二次元的差异) ,培养逻辑思考能力 间接目的:发展手眼协调、培养专注力和观察力、学习长方体的概念教具
8、准备:棕色梯、工作桌教具分散放置在工作桌右侧操作:1 对教具中最粗的和最细的三阶段教学2 教师示意,右手在每一块教具上停顿,示意每一次在取最粗的一块,并按照从左到右按粗细的顺序排好。取一颗珠子从上向下滑落,验证一层比一层矮3 让幼儿从工具架上取下棕色梯操作延伸:1、 (改变排列方式的序列变化)从下到上由粗到细对齐一面依次垒搭2、把棕色梯纵排在地上,幼儿在上面走,感知粗细变化3、做各种排列后可以问像什么?4、通过各种游戏如掂重量来感知粗细不同5、 (伴随记忆的练习)抽出一块,请幼儿指出其位置作业:用棕色卡纸做立体的棕色梯第三课 粉红塔与棕色梯组合直接目的:将两种教具结合在一起,在幼儿拼搭的过程中
9、,通过造型的变化和颜色的对比,同时做配对和序列的练习,加深对渐变的分析能力教具:粉红塔、棕色梯,工作桌操作:1 先把粉红塔中最大的和棕色梯中最粗的配对2 找出与每一个粉红塔对应的棕色梯一一对应,与粉红塔由大到小由左到右并行排列,引导幼儿观察形状的变化延伸:1、棕色梯与粉红塔对应积高2、用棕色梯的最细的比较排列后的差异3、粉红塔和棕色梯成 90度角交错积高作业:(数 2册/27 页)|第四课 长棒直接目的:通过视觉练习,感知长度(一次元)的差异,同时为数学的数棒学习做基础间接目的:训练手眼协调、发展长度可以进行测量的概念 教具:长棒,工作毯(从第 5根开始幼儿可双手竖拿) 操作:1、对最长的和最
10、短的三阶段教学2、由最长的到最短的排序,最左端对齐3、在地上摆迷宫,摆好后带幼儿走一走迷宫(从最短的开始到最长) 4、 蛇形(从最长的开始到最短曲折摆)5、 光线型(先并列平放好,再把每一根挪开一定的角度,成放射的光线)延伸: 1、 把 10根长棒按长短顺序排列,最长的一根和第二长的之间用 1做衡量,(即用 1来作订正)2、 请幼儿选出最长棒,放在另一张工作桌上,再选出第 2长的棒,与最长棒左端对齐紧贴在一起。观察其中的差距并找出相应的长棒排在第 2长的旁边3、 依次排出长棒,并以最长棒为基准依次填满长度的差距4、 随意取一根长棒为基准,与较短的另一根做比较并找出适合差异的长棒5、 以基准棒二
11、分之一长的长棒进行倍数的练习作业:制作长棒,并按长短顺序并排粘好第五课 插座圆柱体 B的练习插座圆柱体 A 直径一定高度渐减,属一次元的高度变化 语言:高的 低的插座圆柱体 B 高度一定直径渐减,属二次元的粗细变化 语言:粗的 细的插座圆柱体 C 直径和高度渐减,属三次元的高度和直径同时变化 语言:大的 小的插座圆柱体 C 直径渐减高度渐增,属三次元的高度和直径成反比变化 语言:粗而低的 细而高的 直接目的:培养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进行配对练习 间接目的:作为写字前的准备、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 教具:插座圆柱体 B,工作桌 操作:一、配对练习 1、 引导幼儿双手托住插座的两侧,把教
12、具放在桌上,最粗的一端在左边 2、 右手三指捏起圆柄,抽出圆柱体,散放在右侧 3、 取其中的一个圆柱, (右手食指中指并拢贴圆柱绕一周,利用肌肉记忆形状)提示找出与圆柱相同的圆穴的方法:翻转圆柱,把底面和圆穴进行比较,然后嵌入(幼儿熟练后可以省略翻转的步骤)延伸: 1、 最粗的和最细的三阶段名称练习 2、 左手三指捏起圆柱体圆柄,右手食指、中指并拢摸圆周和高,右手二指摸圆穴,对应放入圆柱体并摸齐(摸边缘)3、 对圆柱体 C、C、A 进行配对练习 作业:数 1/18第六课 插座圆柱体 B的练习二、序列练习|1、 取圆柱体 B,抽出圆柱体,散放在右侧,根据圆穴的大小把圆柱体由大到小排列 2、 拿走
13、底座,按大小顺序依次排列圆柱体 延伸:1、 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排列好的圆柱体中抽出一个,问幼儿中间缺了哪一个?请小朋友还原 2、蒙住幼儿眼睛,用手进行练习摸圆柱、摸穴,并一一对应放入3、取 4组圆柱体按 C-B-A-C的顺序由左到右围成正方形,先找出 5组大小相同的圆柱,再把所有圆柱体放回圆穴 作业:数 1/19第七课 彩色圆柱体直接目的:复习垂直、水平的序列练习,培养视觉对大小辨别的进一步明确 间接目的:训练手眼协调、敏锐的观察力及注意力 教具:彩色圆柱体,工作桌 操作: 1、 取红色圆柱体盒,打开盒盖,提示幼儿盒内圆柱体与盒盖颜色一致 2、 做水平序列排列 3、 做垂直序列排列 4、
14、请幼儿闭上眼睛,依靠触觉进行序列练习 延伸: 1、 分别对其他圆柱体进行水平、垂直序列练习 2、 把四组中同粗细的圆柱重叠 红-黄 黄-绿 红-绿-黄 蓝色首尾重叠成 5组3、 找出不同颜色但同次元(同样大小)的圆柱的配对练习 注意:彩色圆柱体放入盒内时,由最大块沿对角线放起 作业:数 1/24第八课 色板直接目的:在配对和序列的基础上培养分别颜色的能力 间接目的:学习颜色的对比 培养对色彩的美感 教具:色板一、二 操作:1、用右手拇食指捏一枚红色色板的一角从盒中拿出,放在桌上 2、对红色进行命名练习 红色 3、 在盒中找出与之相同颜色的色板 4、 再分别取蓝色、黄色色板,请幼儿进行配对 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蒙特梭利 数学 教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