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公司公司治理模式(参考).docx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公司公司治理模式(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公司公司治理模式(参考).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公司公司治理模式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公司公司治理模式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2二、 必要性分析6三、 项目基本情况6四、 公司治理的战略意义9五、 董事会构成与独立董事11六、 董事会规模与战略管理效率13七、 内部治理14八、 外部治理17九、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19劳动定员一览表19十、 发展规划20十一、 法人治理结构23一、 产业环境分析到“十三五”末,力争实现经济增长、发展质量效益、生态环境在省市争先进位;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是到2020年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市轨道交
2、通作为一种城市内交通运输方式,因其快速高效、低碳环保、运力强大等优点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持续大力支持下,以及在国家“碳中和”和“碳达峰”大目标的引导下,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前景广阔,相应地,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发展前景较好。2021年2月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对于行业2021-2035年,进行远景展望。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70万公里左右(不含国际陆路通道境外段、空中及海上航路、邮路里程)。其中铁路20万公里左右,公路46万公里左右,高等级航道2.5万公里左右。沿海主要港口27个,内河主要港口
3、36个,民用运输机场400个左右,邮政快递枢纽80个左右。因此,在国家制定的指导方针下,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将会积极发展,从而带动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大力发展,以辅助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实现远景目标。从城轨交通车站建设情况来看,2015-2020年城轨交通车站逐年上升,2020年城轨交通车站规模达到4660个,同比增长678个车站。城轨车站增长量则呈现稳步上升态势,每年平均增长约500个车站。城轨交通车站作为城轨交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城轨交通装备行业的发展状况,车站数量的稳步增长,反映城轨装备行业发展态势向好。2015-2020年,城轨交通运营线路呈上升的趋势。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年报
4、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不含港澳台)共有4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33条,新增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9条。2015-2020年,我国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逐年增长。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内地累计有45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7978.19公里,较2019年增长18.43%。城市轨道交通协会2020年统计年报数据显示,按照系统制式来看,共计7978.19公里的城轨交通运营线路中,地铁6302.79公里,占比79.0%;轻轨217.60公里,占比2.7%;单轨98.50公里,占比1.2%;市域快轨805.70公里,占比10.1%;现代有轨电车485.70公里,
5、占比6.1%;磁浮交通57.70公里,占比0.7%;APM10.20公里,占比0.1%。因此,地铁是目前城轨交通主要运营形式。作为城市内运行的轨道交通分类,地铁的优势在于建造在地下避免堵车,因此是都市人士通勤和家庭出行的主要选项之一。长远地,在“碳中和”和“碳达峰”的大目标下,地铁已经成为国家大力建设的城轨细分项目。综合来看,与城轨相关的城轨交通装备的发展也被相应带动,得到大力发展。城轨车辆作为城轨交通装备的细分领域之一。2015-2020年,城轨交通车辆规模持续上升。交通运输部2019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城轨交通运营车辆4.01辆,同比增长17.89%。结合年均复
6、合增长率,经过初步估算,2020年轨道交通车辆规模或将达到4.78万辆,较2019年增长19.20%左右。市场规模方面。城市轨道装备市场里,中国中车同样占有约90%的市场份额,因此可以通过中国中车铁路装备的营业收入来计算整个市场规模。因此,2017-2020年,中国城轨交通装备市场规模逐年上升,预计2020年我国城轨交通装备市场规模为559亿元。城轨装备的国产化率是制约城轨建设的重要因素。提高设备技术水平,进而促进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因此,行业技术升级和创新研发尤为关键。根据我国各地区城市轨道建设与发展规划以及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车辆的增长趋势预测,未来几年运营车辆数量将逐年上升。到2021年我
7、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车辆约为4.97万辆,2026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车辆或将达到6.88万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速,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和扶持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另一个蓬勃发展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里程也将不断拓展。根据我国各地区城市轨道建设与发展规划预测,到2021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为0.85万公里,2026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或将达到1.37万公里。二、 必要性分析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
8、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三、
9、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投资人xx集团有限公司(二)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园区。(三)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园区,占地面积约77.00亩。(四)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五)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9628.3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4148.8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51%;建设期利息326.2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10%;流动资金5153.2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39%。(六)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9628.35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6311.6
10、7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3316.68万元。(七)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544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43195.64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8191.08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2.14%。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41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21183.86万元(产值)。(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51333.00约77.00亩1.1总建筑面积88760.25容积率1.731.2基底面积28233.15建筑系
11、数55.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296.432总投资万元29628.352.1建设投资万元24148.822.1.1工程费用万元20521.77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2894.012.1.3预备费万元733.042.2建设期利息万元326.262.3流动资金万元5153.273资金筹措万元29628.353.1自筹资金万元16311.673.2银行贷款万元13316.684营业收入万元544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43195.646利润总额万元10921.447净利润万元8191.088所得税万元2730.369增值税万元2357.6710税金及附加万元282.921
12、1纳税总额万元5370.9512工业增加值万元18424.9113盈亏平衡点万元21183.86产值14回收期年5.41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2.14%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9986.26所得税后四、 公司治理的战略意义公司治理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一种用于协调股东会、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相互关系的机制。通过合理的利益风险的分配、有效的监督机制及权力制衡机制、激励机制,公司治理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由于契约的不完整而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从而为公司形成统一的战略决策并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平衡工具。因此,公司治理在战略管理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这不
13、仅体现在战略决策过程,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公司治理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忽视。1、公司治理结构对战略管理主体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战略管理的主体包括战略计划的提出者、战略的制订者、战略的实施者、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监督者和评价者。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战略管理过程中最有话语权和行为能力的还是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因此,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过程,其实也就是这两大利益主体相互博弈的过程。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也使得这两大利益集团在战略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一般而言,积极的董事会在战略决策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也更高,对于战略选择有很大的影响力,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也表现出了较强的控制力。相反的,当董事会只是流于形式时,高级管理
14、层则不仅掌握了企业战略实施指挥权,还包揽了战略制订的决策权。此时,高级管理层在进行战略选择的过程中,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和自身利益将成为其考虑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市场监督机制不到位的情况下,就很可能会出现内部人控制的问题。2、公司治理结构将直接关系到企业战略目标的选择在战略目标的制订上,不同的利益主体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必然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当董事会是积极的战略管理主体时,作为企业所有者的代表,他们更能站在企业的角度来制订战略目标,以有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当高级管理层架空了董事会的战略决策权时,高级管理人员就很有可能出于一己私利而追求短期效益,甚至以牺牲企业长远利益为代价。
15、虽然这种情况有些极端,但是当我们的公司治理还不完善的时候,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3、公司治理模式的不同直接决定了企业监督机制的差异公司治理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和权力制衡机制,对于战略的实施过程起着监督、控制的作用。当企业选择的是内部治理模式时,这种监督责任就落到了董事会的肩上。这也就要求董事会应该是积极的,能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当企业选择的是外部治理模式时,对战略实施的监督则是通过外部市场来实现的。当公司治理失效时,市场上的投资者就会选择“用脚投票”的方式抛售公司的股票,相应的高级管理层也会因此受到相应的惩罚。五、 董事会构成与独立董事董事会一般由董事长和董事组成,董事又可分为
16、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两种。顾名思义,内部董事即来自于公司内部,可能为公司的股东、管理人员或公司职员;而外部董事则为来自外部的无关联董事(也就是独立董事)和咨询顾问等。考虑到董事会对公司治理提出客观的、公正的意见,一般公司都需要有一定数量的独立董事。另外,独立董事一般多为有着专业知识,丰富的经验并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因此他们能为公司的治理给出专业的指导。这样一来,就可以较好地履行董事会的职责,对公司实施全面、客观的监管。独立董事的设立被认为是提升公司治理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一般设有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都被认为是更有效率和价值的,由此可见人们对于独立董事在提高公司业绩方面的作用都抱有较高的期望。在董
17、事会中,独立董事作为“局外人”更能提出中肯的、客观的、公平的建议,而独立董事的专业知识对于董事会决策也是大有神益的。因此,独立董事被认为是更能代替股东会(尤其是广大的中小股东)来行使管理监督职能的人。然而,这必须基于“独立董事能真正地实现独立”的假设,也只是在这种情况下独立董事的意义和作用才能体现出来。但是现实中,独立董事职责的履行还存在很大的争议。目前,大家关注的焦点主要为: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为多少时,独立董事的意见才能引起重视?如何解决独立董事对公司业务不了解的难题?如何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以及对独立董事的激励、薪酬问题?就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
18、)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的比例较低,独立董事对董事会的影响力较小。2)由于知识背景和精力的限制,导致独立董事对于企业的关注还不够深入,这也限制他们在决策过程中作用的发挥。3)独立董事的选聘权一般由大股东掌控,而独立董事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极有可能会和大股东站在同一利益线上,这也就出现了“独立董事懂事了,却不再独立”的现象。4)董事市场发育还不完善,市场对独立董事的监督和约束还不到位。5)独立董事的薪酬和激励制度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如果独立董事从公司领取薪酬,那么他们的独立性必然会受到质疑;如果独立董事的薪酬来自企业之外,那又该如何解决独立董事的激励问题。而当前普遍的情况是,独立董事从企业内部获得一
19、定数量的报酬,但报酬与他们的贡献却没有什么联系。六、 董事会规模与战略管理效率董事会被认为是影响战略管理效率的关键因素。如果董事会规模过小,就极有可能在董事会中形成共谋,最终导致企业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即使退一步讲,董事会的规模小了,也就限制了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职能的发挥,毕竟少数人的智慧和精力还是有限的,无法注意到企业发展与管理的每一方面。但是,如果董事会规模太大,就可能出现董事会管理混乱的现象:更多的意见、更多的分歧、更多的争论。这样一来,董事会的决策成本将非常高,要在董事会内部达成一致意见,并采取一致行动,就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协调。这与人数众多的股东相比,完全显现不出董事会在
20、公司治理方面的优势。不过研究表明,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一些研究指出,规模较小的董事会的公司一般都有着较好的业绩。较小规模的董事会在中小型企业中一般都能较好地履行其职责;而在多元化发展的企业中,董事会通常都会包括不同领域的专家以提高董事会的专业性,在这种企业中,董事会规模的扩大反而更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就我国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规模都控制在九人左右,这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这说明,在市场化机制的运作下,大多数公司都选择了最有利于公司绩效提高的董事会规模,也说明公司法中关于董事会规模的弹性区间的规定是比较妥当的。对于不具有董事会下设专业委员会的公司而言,我们建议董事会的
21、规模还是采取奇数型的设置,这样可以避免僵持局面的出现。七、 内部治理内部治理是公司法所确认的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构成公司治理的基础,主要是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之间的博弈均衡安排及其博弈均衡路径。简单来说,就是权力与责任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之间的分配问题。在日本、德国等以内部治理为主的国家,它们大多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公司的融资大多偏向于向银行贷款或是企业间相互持有法人股,股权集中的程度较高,股权结构也相对较稳定。在这种公司治理模式中,尤其强调银行的约束和企业间的相互约束。以内部治理为主的企业同样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首先,在法人相互持股的情况下,企业间的分红可以彼此支付、抵销
22、,持股者为了夸大其业绩就有可能采取抬高股价的方式,进而损害法人企业的利益;其次,这种模式下企业管理者一般以增长率和市场份额的扩大为目标,这种重企业快速增长而轻股东利益的做法,显示出了股东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不到位,也说明了企业监管体制的不完整性。从企业的内部治理来看,我国的企业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1)股权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在国有企业中,“一股独大”的现象还比较严重。(2)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间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机制还处于发展完善中,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还需进一步加强。(3)股东会、董事会、高层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虽然一些上市公司设立了董事会和监事会,但
23、在实际中,“两会”的监督作用却未得到充分的体现,甚至出现了总经理将“两会”权力架空的现象。(4)董事会与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高度重合,成了内部人控制问题滋生的温床。如此一来,企业治理机制中的监督功能就被严重地弱化,甚至使得某些部门形同虚设。(5)考核、激励机制不够健全。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激励不足的问题,要么是由于考核制度无法做出全面的、客观的、公正的考核,要么就是由于激励措施僵化,而由此所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增加了机会主义行为发生的概率。(6)缺乏风险管理。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竞争环境也在迅速地发生着改变,当然企业的经营风险意识不足,致使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还相当不足,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比较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轨道 交通 装备 公司 治理 模式 参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