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共86页).doc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共8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共86页).doc(8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送审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2017年月专心-专注-专业目 录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化学不仅与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的关系密切,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化学在促进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揭示元素到生命奥秘的核心力量。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是
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科学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化学课程对于科学文化的传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基本理念1.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构建全面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2.设置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的高中化学课程通过有层次、多样化、可选择的化学课程,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在保证学生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引导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以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多样化需求。3.选择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的
3、化学课程内容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形成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4.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倡导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倡导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依据化学学业质量标准,评价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积极倡导“教、学、评”一体化,促进每一个学生
4、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一)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通过某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通过化学课程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方面。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
5、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素养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转化;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速率,是可以调控的。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变化,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简单的化学实际问题。素养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认
6、知模型,并能运用于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素养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运用化学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素养5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上述5个方面立足高中生的化学学习过程,各有侧重,相辅相
7、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要求学生形成化学学科的思想和方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从实践层面激励学生勇于创新,“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进一步揭示了化学学习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上述素养将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化学思想观念的建构、科学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等多方面的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化学课程在帮助学生形成未来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二)课程目标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提出高中化学的课程目标。1. 通过观察能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8、,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并能解释其原因。2. 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能从内因和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能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3. 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
9、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认知模型来描述和解释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4. 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5. 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增
10、强探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兴趣,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绿色化学”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能较深刻地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在本标准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不仅通过内涵、目标来描述,而且对5大方面的素养进一步划分出四级水平,便于在教学和评价中具体实施(详见附录A)。三、课程结构(一)设计依据1.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满足学生发展的多元需求,设置必修和选修课程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方案,在义务教育
11、阶段化学课程(或科学课程)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基础性、多样化和可选择的课程。必修课程要为全体学生奠定共同基础,选修课程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个人需求。不仅可以适应学生不同层次和不同取向的多元发展需求,同时赋予学生和学校更大的选择权和自主权。2.借鉴国内外课程研究成果、反映课程实施的现实需要,设计课程组织形式在对基础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国际比较研究和国内课程实施经验和问题的调研基础之上,优化设计课程组织形式。基于全体学生共同学习的特点,必修课程内容依据主题组织,提高课程实施的整体性。基于课程的定位和学生的升学需求,选修课程采用模块结构,以体现化学学习领域的特点和与大学化学课程的关联性,保持课程
12、的持续性和一贯性。选修课程采用系列模式,以提高课程的兼容性和灵活性,利于学生的自主选修和学校的自主开设。3.基于化学学科特点及核心素养内涵,确定课程主题、模块和系列高中化学课程以全面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确定课程的主题、模块和系列。在必修课程阶段,突出化学基本观念(大概念)的统领作用,选取“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及反应规律、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化学与社会发展”5个主题。在选修课程中,依据化学学科的基础性研究领域,设置“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3个模块。在选修课程中,选取“实验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科学”3个课程系列,综
13、合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社会发展价值和时代性,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多样性内涵,既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又利于校本化的课程开设和管理。(二)结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选修和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必修课程努力体现化学基本观念与发展趋势,促进全体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必修课程内容包括“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化学与社会发展”等5个主题。选修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考试要求选择修习的课程,培养学生深入学习与探索化学的志向,引
14、导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化学科学,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选修设置“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等3个模块。选修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面向对化学学科有不同兴趣和不同需要的学生,拓展化学视野,深化对化学科学及其价值的认识。选修设置“实验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科学”等3个开放的系列。必修(4学分)主题1: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主题4: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主题5:化学与社会发展系列2:化学与社会选修II(04学分)系列1:实验化学系列3:发展中的化学科学选修I(0或6学分
15、)模块2:物质结构与性质(2学分)模块3:有机化学基础(2学分)模块1:化学反应原理(2学分)(3) 学分与选课1.学分设置必修课程不划分模块,共4学分。选修课程包括3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共6学分。选修课程包括3个开放式系列,每修习完成9学时可获得0.5学分,最高可获得4学分。2.选课要求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习4学分的必修化学课程。学业水平合格考试以必修课程内容的要求为准。选择化学作为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学生,需要修习选修全部3个模块的内容,获得6个学分。其他学生也可选择修习选修的部分模块,获得相应的学分。选修作为校本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修习,学分为04学分。四、课程内
16、容(一)必修课程普通高中必修化学课程设置5个主题,旨在促进全体学生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主题1: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内容标准】1.1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认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认识物质和创造物质;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认识化学科学研究需要实证与推理,注重宏观与微观的联系;了解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方法在化学科学研究中的运用。了解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物理量的含义和应用,体会定量研究对化
17、学科学的重要作用。1.2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与发现、应用与创造的科学实践活动。了解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方案、实施实验、获取证据、分析解释和建构模型、形成结论及交流评价等核心要素。理解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研究目的、依据研究目的设计方案、基于证据进行分析和推理等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1.3化学实验认识化学实验是研究和学习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方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途径。初步学会物质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研究物质性质,探究反应规律,进行物质分离、检验和制备等不同类型化学实验及探究活动的核心思路与基本方法。体会实验条件控制对完成科
18、学实验及探究活动的作用。1.4科学态度与安全意识发展对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的好奇心和兴趣,养成注重实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强合作探究意识,形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树立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熟悉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知道常见废弃物的处理方法,知道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1.5学生必做实验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完成各主题的必做实验(见各个主题)。【教学提示】1.教学策略 整体规划实验及探究教学,发挥典型实验探究活动的作用。 选取真实的、有意义的、引发学生兴趣的探究问题。 改变学生简单动手做实验的现状,强调高级思维过程。2.学习活动建议(1)实验及探究
19、活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如氨气、氯气);硫酸亚铁的制备;化工生产模拟实验(如制硫酸、制硝酸);物质成分的检验(如补铁剂中的铁元素)。(2)调查与交流讨论:查阅、交流化学发展中重大事件的有关资料;举办小小化学家论坛,分享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等;结合实例讨论遵守实验安全规则的重要性,讨论和演练实验室里突发安全事件的应对措施。3.情境素材建议 有关化学发现的故事:电离理论的建立、元素周期律的发展、原电池的发现、氯气的发现、人工合成尿素、工业合成氨、青蒿素的提取等。 有关理论、模型不断发展的史实:苯分子结构、原子结构模型、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等。化学研究技术及应用:波谱、色谱
20、、X-射线衍射、飞秒化学、原子示踪技术等;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测定、食物中亚硝酸盐等含量的测定等。【学业要求】1.能列举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事件,说明其对推动社会发展的贡献,能说出其中的创新点。2.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提出化学探究问题,能作出预测和假设。能依据实验目的和假设,设计解决简单问题的实验方案,能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3.能运用实验基本操作实施实验方案,具有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能观察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能与同学合作交流,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说明假设、证据和结论之间的关系,用恰当形式表达和展示实验成果。4.能根据不同类型实验的特点,设计并
21、实施实验。能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并进行实验验证;能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初步探究反应规律;能根据物质性质的差异选择物质分离的实验方法;能根据物质的特征反应和干扰因素选取适当的检验试剂;能根据反应原理选取实验装置制取物质。5.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组成及其化学变化,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内容标准】2.1元素与物质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一定条件下各类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认识元素在物质中可以具有不同价态,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
22、物质的相互转化。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2.2 氧化还原反应认识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2.3电离与离子反应认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2.4金属及其化合物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这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5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氯、氮、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这些物质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6物质性质及物
23、质转化的价值结合实例认识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认识物质及其转化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价值。2.7学生必做实验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教学提示】1.教学策略发挥核心概念对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指导作用。重视开展高水平的实验探究活动。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创设丰富多样的真实问题情境。鼓励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途径。2. 学习活动建议(1)实验及探究活动:胶体的丁达尔实验;电解质的电离;探究溶液中离子反应的实质及发生条件(测定电流或溶液电导率的变化);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 高中化学 课程标准 2017 8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