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芯片项目时间管理方案.docx
《存储芯片项目时间管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存储芯片项目时间管理方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存储芯片项目时间管理方案存储芯片项目时间管理方案目录一、 项目基本情况3二、 制订进度计划7三、 排列活动顺序9四、 管理的目标13五、 学习管理学的方法15六、 项目管理的知识表述17七、 项目的一般过程20八、 产业环境分析29九、 面临的机遇29十、 必要性分析31十一、 经济效益32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3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3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3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38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40十二、 项目投资分析41建设投资估算表4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44流动资金估算表46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47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48一、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
2、x集团有限公司(二)项目联系人张xx(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公司满怀信心,发扬“正直、诚信、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追求卓越,回报社会” 的企业宗旨,以优良的产品服务、可靠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产品及服务。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投入巨资引入先进研发设备,更新思想观念,依托优秀的人才、完善的信息、现代科技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品牌发展。公司全面推行“政府、市场、投资、消费、经营、企业”六位一体合作共赢的市场战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政府城市发展号召,融入各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商业模式思路上领先业界,对服务区域经济与
3、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公司依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并由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董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对董事会的职权、召集、提案、出席、议事、表决、决议及会议记录等进行了规范。 (四)项目实施的可行性1、长期的技术积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公司已具备产品大批量生产的技术条件,并已获得了下游客户的普遍认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国家政策支持国内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规范产业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助推下,本产业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伴随着提质增效等长效机制政策的引导,本产业将进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快
4、车道,项目产品亦随之快速升级发展。以安防监控市场为例,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安防监控在城市治安、交通管理、楼宇安防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现的功能从最初的图像采集逐步扩展到客流分析、环境污染监测等智能化方向。随着产品性能需求的提升及数据存储量的扩大,安防监控领域对代码型闪存芯片的需求不断提升。Omdia的研究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智能视频监控设备及相关基础设施市场规模为226.5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31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7%。(五)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规模项目选址位于xx,占地面积约56.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
5、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项目建筑面积70363.22,其中:主体工程50590.39,仓储工程9682.83,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8501.89,公共工程1588.11。(六)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3556.4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7201.8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02%;建设期利息399.0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9%;流动资金5955.6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28%。2、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7201.81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
6、工程费用14600.9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070.78万元,预备费530.05万元。(七)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23556.45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8143.60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八)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营业收入(SP):506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41128.48万元。3、净利润(NP):6933.07万元。4、全部投资回收期(Pt):6.02年。5、财务内部收益率:21.46%。6、财务净现值:11348.63万元。(九)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十)
7、项目综合评价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37333.00约56.00亩1.1总建筑面积70363.22容积率1.881.2基底面积22026.47建筑系数59.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293.052总投资万元23556.452.1建设投资万元17201.812.1.1工程费用万元14600.98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2070.782.1.3预备费万元530.052.2建设期利息万元399.042.3流动资金万元5955.603资金筹措万元23556.453.1自筹资金万元15412.853.2银行贷款万元8143.604营业收入万元50600.00正常运营年份5
8、总成本费用万元41128.486利润总额万元9244.107净利润万元6933.078所得税万元2311.039增值税万元1895.2110税金及附加万元227.4211纳税总额万元4433.6612工业增加值万元14813.1313盈亏平衡点万元17860.65产值14回收期年6.02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1.46%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11348.63所得税后二、 制订进度计划定义活动、排列活动顺序以及资源和历时估算的结果构成了制订项目进度计划的基础。项目的进度计划是对每个活动的进度安排,而更重要的是能够提供项目整体的进度信息。制订项目进度计划的工具和方法有干特图、关键路
9、径分析和PERT估计。(一)干特图这是一种用日历形式来列出项目活动及其活动起止时间的项目图示方法。由于这种图形表示方法最初是由泰勒的同事享利干特所发明的,所以又被称作干特图。现在大多数项目管理软件都可以自动生成干特图。在项目的干特图中,有几个特殊的符号需要关注:任务:用带状的水平横道来代表一个任务,所以有的时候干特图又叫横道图。横道的起点和终点代表了任务的起止时间,横道的长度代表了任务的持续时间。里程碑:具有零历时的重要事件。在图中用菱形符号表示。依赖关系:各个任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例如,FS关系、SS关系、FF关系、SF关系。概要任务:一些任务集合成一个更大的任务,通常代表了任务的不
10、同层级。干特图在表示项目进度信息方面简单明了,是应用最广泛的项目进度表示方法。(二)关键路径分析关键路径分析也称为关键路径法,是一种用来预测总体项目历时的项目网络分析技术。所谓关键路径,是指当完成了项目进度计划后,在项目的网络图上存在着若干条从项目启动到项目结束之间的路径,但是其中一条(严格来说,可能存在一条以上)路径具有如下特性:其上所有活动的时间之和就是完成项目的最短历时。路径上任何活动的延误都会导致项目时间的延长。如果想缩短项目历时,就必须缩短这条路径上活动的历时。关键路径实际上是项目网络图中(历时)最长的路径。在关键路径上的活动都很“关键”,因为它们直接决定了项目的进度。每个活动都只有
11、最少的浮动时间或时差。所谓浮动时间或时差,是指一项活动在不耽误后续活动或项目完成日期的条件下可以拖延的时间长度。现在所有的项目管理软件都将寻找一个项目的关键路径作为最基本的功能。它是通过一些运算法则来计算得出项目关键路径信息的,这些运算法则有正推法和倒推法,其输出结果就是项目的关键路径,当然也包括项目的总历时和项目中每个活动关于进度的“关键”信息。三、 排列活动顺序(一)活动之间的关系活动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某种依赖关系。在时间管理中,依赖关系一般都是指时间顺序上的关系。依赖关系有两种情形:强制性依赖关系和自由依赖关系。强制性依赖关系是指两个活动之间所固有的依赖关系,它们之间通常存在
12、某种实际的约束条件。例如,在产品开发项目中,只有设计活动完成后才能开始产品的实现活动。所以,强制性依赖关系也被称作硬逻辑关系。自由依赖关系是指活动之间的关系可以自由处理,并不存在某种约束。但是可能由于下列原因人为地设定了某种依赖关系:由于资源的限制,无法并行操作而只能串行操作,随意指定一种执行顺序。某些情况下,存在一个“最佳实践”的活动顺序。自由依赖关系并不是一种内在的、固有的关系,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会被调整。确定活动之间的关系最终是描述活动的先后关系,描述活动在时间上的逻辑顺序。先后关系决定活动在项目进度中的位置,一般来说有两种类型的活动:前导活动和后续活动。前导活动是在另一个活动之前必须出现
13、的活动。例如,如果去电影院看电影,那么买电影票就是看电影的前导活动。后续活动是在前导活动之后必须出现的活动。例如,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检票活动就是买票活动的后续活动。结束后才开始,这一类是最普遍的活动类型。项目中的大多数活动之间都具有这种关系。但是要特别注意这种关系所属的依赖条件,有的是强制性依赖,有的却是自由性依赖。如果是前者,往往意味着某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具有工艺上的要求,违背了这个条件会对质量产生影响。另外,并没有要求后续活动一定在前导活动完成后马上开始,可以有一定的滞后时间,但是绝不能在前导活动完成之前开始。开始后才开始,指一个活动开始后,另一个活动才能开始。这经常表示某种并行但具有一定依
14、赖关系的活动。例如产品的测试活动依赖于构造活动的结果,但又独立于构造活动。这里并没有要求后续活动一定在前导活动开始后马上开始,但是不能在前导活动开始前开始。结束后才结束,指一个活动必须在另一个活动结束之后才能结束。这经常表示某种并行,但其产出物具有一定依赖关系的活动。这里没有要求后续活动一定在前导活动完成后马上完成,但至少不能比前导活动更早完成。开始后才结束,这是一种最特殊的活动逻辑关系,即一个活动的结束依赖于另一个活动的开始。例如,找到新的工作后,才放弃原来的工作。同样,一个活动开始后不意味着另外一个活动马上结束,但至少说明它不能在另一个活动开始前结束。另外,还可以在先后关系中加入超前和滞后
15、来进行更精确的描述。所谓超前,是指逻辑关系中允许提前后续活动的限定词。例如,在一个有10天超前时间的完成一开始关系中,后续活动在前导活动完成前10天就能开始。所谓滞后,是指逻辑关系中指示推迟后续任务的限定词。例如在一个有10天延迟时间的完成一开始关系中,后续活动只能在前导活动完成后10天才能开始。可以认为,超前是重叠的时间,滞后是拖后或等待的时间。(二)项目网络图对活动进行排序后,就可以生成项目网络图。项目网络图以图形的方式表示出项目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其作用有:展示项目活动并表明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表明项目任务将以何种顺序继续。在进行历时估计时,表明项目将需要多长时间。改变某种活动历时,表明
16、项目历时将如何变化。显然,后面两个作用结合了活动历时估算活动的结果。项目网络图的绘制方法有两种:箭线图法,又被称为双代号网络图;前导图法,又被称为单代号网络图。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活动是表示在“节点”上还是表示在“连接线”上。四、 管理的目标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效果,有时也称作效益,通常是指目标的正确性,也就是确定做什么。效率,通常是指实现目标的代价,也就是确定如何做。任何管理活动的目标都可以在这两个正交的维度上分解,这样就产生了四个象限。很容易得出结论,四个象限中最好的一定是“有效果、有效率”,最差的一定是“没效果、没效率”。问题是“有效果、没效率”和“没效果、有效率”哪一个更好呢
17、?在管理学上,效果因素确定了目标的意义,效率因素确定了实现目标的代价。显然效果的优先级要高于效率。没有意义的事情,其实现效率再怎么高也是没有价值的。所以,“有效果、没效率”要好于“没效果、有效率”。但是在现实中,效果和效率两方面是紧密关联的,有时甚至很难区分。我们经常头疼的“官僚主义”就是有效果没效率的情形。国际上有个“幽默”,认为世界上存在三大官僚机构,分别是:世界银行、政府机构、大型公司。它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组织规模庞大,机构复杂。为了防止出错,就制定了复杂而繁琐的管理制度,从而导致“有效果、没效率”的事情发生。另外一个普遍而有趣的现象是:工程师容易犯“没效果、有效率”的错误。这又是为什
18、么呢?一个可能的推论是:大多数工程师都是理工科背景出身的,他们过去所接受的教育一直以解决问题为主,所以形成的思维习惯是给定目标后快速地实现目标,他们很少去自己选择目标,所以对目标的正确性缺乏判断力。在实际工作中,一个项目的目标往往与市场和商业价值相关,如果工程师沉浸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则常常会偏离真正的目标价值。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一下有关教育方法的例子。我们经常使用搭积木来教育小孩子。这有两种教育方式:第一种方式,先给小孩子做示范,将积木搭成约定的形式,例如一座塔,然后让小孩子搭出同样的一个塔来;第二种方式,并不先做示范,而是直接给小孩子一堆散乱的积木,小孩子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搭积木。显然,
19、这两种方式暗含着的目的是不一样的,采用第一种方式时,我们更多的是表扬“搭得快”的小孩子,因为大家的“答案”都一样,是事先约定好了的;采用第二种方式时,我们首先关注的是“搭出来的是什么”。也就是说,第一种方式关心“效率”,第二种方式关心“效果”。大多数接受正统教育的人,都是在多年的快速寻找“标准答案”的训练中成长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凡事皆有标准答案,快速寻找和实现标准答案”的“效率定式”。但在实际工作中,“效果”因素往往要重于“效率”因素。五、 学习管理学的方法管理学发展至今,仍然是一门非常严格的社会科学,它有很多的流派,不存在统一的定理和法则,我们很难给管理学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有一个管理
20、学的定义被广泛引用,即管理学是通过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来实现某一预定目标的学科。这里面的资源是广义上的定义,通常可以指物质资源、时间资源、人力资源三大类,每一类资源都有其特殊性。而管理就是高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实现某一目的。从某一个角度上分析,我们可以认为这些资源有些有比较明显的规律可循,例如物质资源、时间资源,有些则不大那么容易掌握其运行规律,例如人力资源。按照这种判断,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管理就是在“管事”和“管人”。前者是指管理那些可以采用自然世界规律处理的资源,后者则是特指需要考虑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资源。被管理的对象“人”和“事”究竟有什么差别?可以用两个特点来概括:第一,人是
21、有感情的,而事物没有,但我们更关心这个差别给管理带来的影响。显然,人的感情会影响工作效率,但事物只受“理性的”自然规律支配。第二,支配事物运转的规律都是一种因果关系,有“因”才有“果”,有“果”必有“因”。但是人的思维可能产生跳跃,有“果”不一定有“因”,或者“因”和“果”之间的关联还不清楚。我们经常提到的直觉思维就是这种情况。正因为有了人的直觉思维,才导致了人的创造性活动。在项目管理的环境下,根据项目所处领域的不同,“管事”和“管人”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但是对于大多数从一线工程技术领域成长起来的项目经理来说,首先面临的转变和挑战是“管人”,所以这里给管理下一个有着明显侧重点的定义,即管理是指
22、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这显然是一个特别关注“管人”过程的定义。简单地说,管理是使他人产生绩效的过程。评价技术领域管理者工作绩效的标准不是其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及他本人对项目结果的直接贡献,而是他调动和整合资源的能力,以及他使团队创造价值的能力。学习管理学知识和其他工程知识有一个根本的不同:仅仅知道和了解管理学的知识本身并不能给学习者带来任何价值,他必须通过实践和应用从而最终产生效益。一般来说,一个人在管理学上的学习过程会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知识阶段。这个阶段是最基础的阶段,学习者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接触和掌握各种管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第二阶段:实践阶段。知识仅仅停留
23、在知晓和理解的层面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学习者必须在实践中去应用管理学的方法和技巧。在实践中应用要想取得效果,就必须熟练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学习者会发现,只有当这些方法和技巧成为他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时,它才真正为学习者所用,才能给学习者带来价值。说到这里,不得不谈一下习惯的力量。很多理工科背景的学习者大多满足于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但忽视这些正确的方法有多少是自己形成的行为习惯。西方有一句古老的谚语:播种一个想法,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一谚语成为西方很多成功学研究者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当我们想要获得成功时,就去看看那些成功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存储 芯片 项目 时间 管理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