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基础知识教学(104页PPT).pptx
《会计核算基础知识教学(104页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核算基础知识教学(104页PPT).pptx(10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础会计核算基础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财务报告要素确认、计量的原则财务报告要素确认、计量的原则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应用方法借贷记账法的应用方法 基本基本理论理论基本方法及基本方法及其应用其应用1 第一节第一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假设假设)一、含义一、含义 会计假设会计假设也称会计基本前提。它是对会也称会计基本前提。它是对会计活动所处的空间范围、时间范围和基本程计活动所处的空间范围、时间范围和基本程序等所作出的合理设定。序等所作出的合理设定。前提前提条件条件会计会计空间范围空间范围时间范围时间
2、范围基本程序基本程序计量方法计量方法讲讲 解解2 二、会计假设的内容二、会计假设的内容 (一)会计主体(一)会计主体 1.定义定义 企业应当对其企业应当对其本身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所服务的会计所服务的特定特定企业或单位。企业或单位。A会计会计主主 体体C会计会计主体主体B会会 计计主主 体体D会会 计计主体主体企业企业“本身本身”的含义的含义不反映其他企业的交易或不反映其他企业的交易或事项;事项;不包括企业经营者个人不包括企业经营者个人的财务收支。的财务收支。基本准则基本准则3 应应予注意的几个关予注意的几个关键键名名
3、词词:会计确认:会计确认:将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一定将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一定的会计要素联系起来加以认定的过程。的会计要素联系起来加以认定的过程。【例例】企业用银行存款企业用银行存款2 0002 000元购买管理部元购买管理部门办公用品。门办公用品。会计计量会计计量:对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对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金额加以认定的过程。会计要素变动金额加以认定的过程。确确认认影响要素影响要素经济经济业务业务(交易交易或事或事项项)计计量量变动金额变动金额2 0002 0004 会会计报计报告告:是指对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是指对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变动结果进行报告的过程。变动结果进行报告的
4、过程。经济经济业务业务(交易交易或事或事项项)计计量量变动金额变动金额2 0002 000报告报告变动结果变动结果确确认认影响要素影响要素会计会计确认确认经济业务经济业务(交易或(交易或事项)事项)会计会计计量计量会计会计记录记录会计会计报告报告财务会财务会计的处计的处理系统理系统 会会计计确确认认、计计量、量、记录记录和和报报告构成告构成了完整的了完整的财务财务会会计处计处理系理系统统。5 【例例】A企业向企业向B企业销售产品一批,货款暂企业销售产品一批,货款暂未收到。未收到。2.2.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 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空间范围,解决了,解决了核算谁
5、的经济业务、为谁记账的问题。核算谁的经济业务、为谁记账的问题。注意:注意:以上交易内容对于两个会计主体的不同经济性以上交易内容对于两个会计主体的不同经济性质及其在会计上的确认结果。质及其在会计上的确认结果。A企业企业B企业企业应收账款应收账款负债负债资产资产应付账款应付账款6注意问题注意问题:法律主体与会计主体法律主体与会计主体 一般而言,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一般而言,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有些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有些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某些企业集团就是如此。例如某些企业集团就是如此。A母公司母公司A1子公子公司司A1子公子公司司A1子公子公司司B1子公子公司
6、司B1子公子公司司B1子公子公司司企业集团企业集团B母公司母公司只是会计主体只是会计主体不是法律主体不是法律主体既是法律主体既是法律主体也是会计主体也是会计主体7 (二)持续经营(二)持续经营 1.1.定义定义 是指一个经营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时间内按照既是指一个经营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时间内按照既定的经营方针和目标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定的经营方针和目标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趋势趋势2停业清理停业清理交易或事项确认、交易或事项确认、计量的前提计量的前提会计会计主体主体持续经营持续经营趋势趋势1经营发经营发展趋势展趋势 如果发生停业清理,交易或事如果发生停业清理,交易或事项应采用不同于持续
7、经营的方法进项应采用不同于持续经营的方法进行确认和计量行确认和计量8 2.2.持续经营假设的意义持续经营假设的意义 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时间范围企业企业正常经营期间所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正常经营期间所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是是合理选择会计程序及方法的基础。如固合理选择会计程序及方法的基础。如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的选择等。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的选择等。会计会计主体主体持续经营持续经营经营发经营发展趋势展趋势交易或事项确认、交易或事项确认、计量的前提计量的前提 是是“会计分期会计分期”假设等的基础。假设等的基础。9 (三)会计分期(三)会计分期 1.1.定义定义是指一个经营主体持续不断
8、的经营活动,是指一个经营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人为的将的将持持续经营续经营过程划分为若干期间,目的是过程划分为若干期间,目的是及时进行财务报告及时进行财务报告。会计会计主体主体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度月度季度季度半年度半年度持续经营持续经营会计分期会计分期会计年度会计年度1月1日12月31日 会会计计期期间间分分为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会计中期会计中期10 2.2.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的意的意义义 明确了会明确了会计计核算的核算的基本程序基本程序,明确,明确了何了何时记账时记账、算、算账账和和报账问题报账问题。会计会计主体主体1 2 3 4 5 6
9、 7 8 9 10 11 12月度月度季度季度半年度半年度年度年度1月1日12月31日3 3月各账户的发生月各账户的发生额、额、余额怎样?余额怎样?结账可知结账可知会计报表会计报表(财务状况等)报告报告 界定了本期、前期和后期等概念,可以界定了本期、前期和后期等概念,可以准确提供各期准确提供各期财务财务状况、状况、经营经营成果成果资资料,也便料,也便于于进进行各期会行各期会计计信息的信息的对对比。比。11 (四)(四)货币计货币计量量 1.1.定定义义u是指一个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是指一个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可以货币为可以货币为主要主要计计量量单单位位进行记录、反映进行记录、反
10、映。(可(可辅辅之以之以实实物量、物量、劳动劳动工工时时等等计计量量单单位)。位)。采用采用币值稳币值稳定的定的货币为货币为前提。前提。会计会计主体主体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度月度季度季度半年度半年度年度年度持续经营持续经营会计分期会计分期货币计量货币计量12 2.2.货币计货币计量假量假设设的意的意义义 明确了会明确了会计计的的计计量方法量方法。货币货币是商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来的一般等价物,能用来计计量所有会量所有会计计要素,要素,也便于也便于综综合。合。货货币币计计量量元元会会计计要要素素资资 产产负负 债债所有者所有者权权 益益收收 入入费费 用用
11、利利 润润13第二节第二节 财务报告要素确认、计量的原则财务报告要素确认、计量的原则 一、财务报告要素确认、计量的含义一、财务报告要素确认、计量的含义 (一)财务报告要素确认(一)财务报告要素确认 是指把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一定的会计要素联系起是指把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一定的会计要素联系起来加以认定的过程。来加以认定的过程。【例例】企业销售商品收到货款企业销售商品收到货款5 000元。一方面会使元。一方面会使收入收入要素增加;另一方面会使要素增加;另一方面会使资产资产要素增加。要素增加。14 (二)财务报告要素计量:(二)财务报告要素计量:是指采用一定的计量方法确定会计要素的增减变是指采用
12、一定的计量方法确定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金额的过程。动金额的过程。【例例】企业销售商品收到货款企业销售商品收到货款5 000元。一方面元。一方面会使收入增加会使收入增加5 000元;另一方面会使资产增加元;另一方面会使资产增加5 000元。元。财务报告要素计量财务报告要素计量:所影响要素的增减变量是多少?:所影响要素的增减变量是多少?资产资产负负债债所有者所有者权权 益益收入收入费费 用用财务报告要素确认财务报告要素确认:交易或事项的发生影响了哪些会计要素?:交易或事项的发生影响了哪些会计要素?5 000元元5 000元元15 二、财务报告要素确认、计量的原则二、财务报告要素确认、计量的原则 4
13、46 6条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内容!条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内容!1.1.历史成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也称采用历史成本(也称原始成本、实际成本原始成本、实际成本)。)。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购买、购买、生产或建造等生产或建造等)时发生的实际成本计价。时发生的实际成本计价。当财产物资的市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当财产物资的市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规定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16 【例例】企业在企业在20082008年年6 6月购买月购
14、买M M设备设备1 1台。实际成台。实际成本为本为80 00080 000元(历史成本、实际成本)。元(历史成本、实际成本)。20092009年年6 6月,该设备的市场价格为月,该设备的市场价格为75 00075 000元。元。对于登记入账的资产价值,企业不得随意变更(国家另有规定者除对于登记入账的资产价值,企业不得随意变更(国家另有规定者除外)。对于资产减值可能造成的损失可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方法进行外)。对于资产减值可能造成的损失可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方法进行调整。调整。用银行存款用银行存款80 00080 000元购买元购买M M设设备备1 1台。台。2008年年6月月2009年年6月月
15、已按实际成本已按实际成本确认为的固定确认为的固定资产并已入账资产并已入账M M设备的市场价格为设备的市场价格为75 00075 000元,企业不元,企业不得调整账面记录得调整账面记录172.2.配比原则配比原则(收入与费用之间的配合比较收入与费用之间的配合比较)(2 2)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应当相互配比。(1 1)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并相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并相互配比。互配比。收收入入费费用用收收入入费费用用收收入入费费用用7月9月8月时
16、间意义上的配比时间意义上的配比因果关系上的配比因果关系上的配比配比配比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配比配比配比配比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配比配比配比配比18 3.3.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或一个营业周期周期)有关的,应作为收益性支出。有关的,应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或几个营业周期业周期)有关的,应作为资本性支出。有关的,应作为资本性支出。2007年 2008年 2009年收收益益性性支支出出
17、资资本本性性支支出出支支出出 例例 购购入入设设备备支支出出150 150 000000元元,用用于产品生产于产品生产会会在在多多个个年年度度的的经经营营过过程程中中发发挥挥效效益益,应应确确认认为为各个受益年度的费用各个受益年度的费用目的目的:合理确合理确定费用定费用的计入的计入期间,期间,准确确准确确认各期认各期利润及利润及资产。资产。例例 用用银银行行存存款款12 12 000000元元支支付付全全年财产保险费年财产保险费只只在在本本年年度度的的经经营营过过程程中中发发挥挥效效益益,应应全全部部确确认认为本年的费用为本年的费用19 4.谨慎性原则(稳健性、保守性)谨慎性原则(稳健性、保守
18、性)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2007年末年末 20082008年年 20092009年年未来未来可能可能实现实现收入收入 不不应应高高估估:不不可可高高估估未未来来可可能能发发生生的的收收入入,更更不能确认为本期的收入。不能确认为本期的收入。购购买买股股票票100 100 000000元元,预预计计可可获获取取股股利利收收入入20 00020 000元。元。未来未来可能可能发生发生损失损失 不不应应低低估估:应应充充分分
19、预预计计可可能能发发生生的的损损失失,并并应应采采取取应应对对措措施。施。应应收收账账款款30 30 000000元元,预预计计损损失失150150元。元。以下三条原则的内容见第一章课件以下三条原则的内容见第一章课件20 5.5.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要交易或者事项。会计会计确认确认交交易易或或事事项项会计会计计量计量会计会计记录记录会计会计报告报告2007年年交交易易或或事事项项财务状况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现金流量重要交易
20、或事项重要交易或事项对会计信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的息使用者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的交易或事项交易或事项会计会计信息信息21 6.6.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企企业业应应当当按按照照交交易易或或者者事事项项的的经经济济实实质质进进行行会会计计确确认认、计计量量和和报报告告,不不应应仅仅以以交交易易或者事项的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或者事项的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经济实质经济实质法律形式法律形式交易或交易或事事 项项二者分离二者分离实实质质重重于于形形式式经济实质经济实质法律形式法律形式交易或交易或事事 项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等所有
21、权、使用权、处置权等二者统一二者统一22【例例】企业融资租入设备。企业融资租入设备。按照实质重于形式要求,承租方在未分清设备款前已获得了相应的利益并承担了相按照实质重于形式要求,承租方在未分清设备款前已获得了相应的利益并承担了相应风险,因而可按其自有资产进行核算应风险,因而可按其自有资产进行核算存在经济实质与法律存在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分离的问题形式分离的问题承租方承租方出租方出租方租入设备租入设备(10万元,两年付清万元,两年付清)分期支付租金分期支付租金(设备款设备款)租用期满,所有权等归属承租方租用期满,所有权等归属承租方使用权使用权法律形式法律形式法律形式法律形式所有权所有权处置权处置权
22、问题问题:设备款尚未付清前,应否属于承租方的资产?:设备款尚未付清前,应否属于承租方的资产?经济实质经济实质所有权所有权处置权处置权23企业用自有资金购入设备。企业用自有资金购入设备。按自有资产进行核算按自有资产进行核算确认为企业资产确认为企业资产所有权所有权使用权使用权经济实质经济实质法律形式法律形式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完全统一完全统一处置权处置权企业经营租入设备。企业经营租入设备。承租承租方方出租出租方方租入设备使用租入设备使用,支付租金支付租金租用期满,归还给出租方租用期满,归还给出租方所有权所有权使用权使用权法律形式法律形式法律形式法律形式处置权处置权不涉及经济实质变化
23、不涉及经济实质变化和法律形式分离问题和法律形式分离问题经济实质经济实质24第三节第三节 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 一、账户设置一、账户设置 复式记账以账户为载体,利用账户记录复式记账以账户为载体,利用账户记录所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经济业务)。因而,所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经济业务)。因而,先研究账户问题。先研究账户问题。(一)账户的定义(一)账户的定义 所谓账户,是根据所谓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会计科目设立,具设立,具有一定结构,用来分类、连续地记录经济业有一定结构,用来分类、连续地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务,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工具。会计基
24、本方法之一会计基本方法之一25会计科目会计科目一般由会计准则、制度等统一规范。如一般由会计准则、制度等统一规范。如“库存现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银行存款”、“原材料原材料”和和“固固定资产定资产”等。会计科目按反映会计要素内容的需要等。会计科目按反映会计要素内容的需要设置,企业会计科目一般可分为以下六类。设置,企业会计科目一般可分为以下六类。资资 产产负负 债债所有者所有者权权 益益收收 入入费费 用用利利 润润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库存现金库存现金原原 材材 料料应付账款应付账款应交税费应交税费实收资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销售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
25、用管理费用本年利润本年利润利润分配利润分配会计科目会计科目分类分类26 提醒注意提醒注意:企业会计准则等与会:企业会计准则等与会计学教材对会计科目的不同分类方法计学教材对会计科目的不同分类方法 利润类归并入所有者权益类利润类归并入所有者权益类 收入类与费用类的一部分合并为损益类收入类与费用类的一部分合并为损益类 费用类的一部分独立为成本类费用类的一部分独立为成本类资产类资产类负债类负债类所有者所有者权益类权益类收入类收入类 会计学教材对会计科目的分类方法会计学教材对会计科目的分类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应用指南(附录附录)等对会计科目的分类方法等对会计科目的分类方法损益类损益类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计核算 基础知识 教学 104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