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工作管理和组织(340页PPT).pptx
《会计工作管理和组织(340页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工作管理和组织(340页PPT).pptx(3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础会计 财务管理系1第一章:总 论2第一节第一节 会计概述会计概述3 会计起源于生产实践,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计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地变化和逐步完善。据史学家考证,早在远古时期的“结绳记事”、“刻契记数”、“垒石计数”等,可以说是最早最简单的会计雏形。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社会分工,于是,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特殊的、专门委托的当事人的独立的职能”。据史书记载,早在西周时代就设有专门核算官方财赋收支的官职司会,并对财务收支采取了“月计岁会”的办法,也就是“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此时,会计出现了“官厅会计”和“民间会计”之分,“官厅会计”得到了发展,并具有一
2、定的规模。到了西汉还出现了名为“计簿”或“簿书”的账册,并使用“入”、“出”作为记账符号,用以登记收入或支出。到了宋代开始出现“四柱清册”结算法,“四柱”是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它们相当于现代会计中的“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其结账公式为:“旧管(期初结存)+新收(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实在(期末结存)。它代表了单式记账方法的最高成就。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4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在明末清初,会计结算方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出现了以“四柱”为基础的“龙门账”,它
3、把全部账目划为“进”(各项收入)、“缴”(各项支出)、“存”(各项资产)、“该”(各项负债)四类,采用“进-缴=存-该”的平衡公式计算盈亏,分别编制“进缴表”和“存该表”,两表计算结果完全相符,称为“合龙门”或“龙门账”。520世纪中国的会计发展经过了六次大的浪潮:第一次浪潮是20世纪初西方借贷复式簿记的引入。第二次浪潮是对前苏联会计模式的借鉴。第三次浪潮是西方管理会计的引入。第四次浪潮是会计规范的改革。第一是“两则两制”颁布实施。1992年11月30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简称两则),随后,根据“两则”修订发布了8个行业的财务制度和13个行业的会计制度(简称两制),自199
4、3年7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第二是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从1997年5月至2004年6月,共发布具体会计准则16个,其中6个根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作了修订。第三是新会计制度的制定。为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会计制度的可操作性,废除了原行业会计制度、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和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相继出台了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目前,企业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已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也在2005年开始执行。第五次浪潮是会计教育大发展。第六次浪潮是注册会计师事业的恢复与发展。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6二、二、会计的涵义、特点和对象会计的涵义、特点和对象(一)会计
5、的涵义及特点(一)会计的涵义及特点 会计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通过专门的方法,对企事业等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记录、分析和检查,以提高经济效益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其特点如下: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以真实、合法的会计凭证为依据 3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完整地核算和监督 4会计有其科学实用的专门方法7二、二、会计的涵义、特点和对象会计的涵义、特点和对象(二)会计的对象(二)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指会计工作的客体。它是市场经济中的资金运动,具体表现为在再生产过程中资金的耗费和收回,资金的取
6、得、分配和积累过程。1产品制造企业的会计对象(1)资金投入企业。(2)供应过程是企业的产前准备,它主要用现金和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购买原材料,形成储备资金,作为生产储备。(3)生产过程是劳动者利用劳动资料(如机厂房、机器设备等)对劳动对象(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出产成品的过程。(4)销售过程是企业销售产成品,获得销售收入的过程。(5)企业的分配过程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按企业权力机构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进行利润分配,主要是提取盈余公积和公益金后以应付股利或利润形式向所有者进行分配。另外,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还会发生其他一些经济活动,如申请新的银行贷款,偿还到期贷款,扩股增资、减资等也是制造企业会计的
7、对象。82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对象 (1)资金投入企业。(2)商品购进过程中的主要经济业务是商品的采购业务,将货币转化为商品,购成商品流通企业的商品资金。(3)商品的销售过程中的主要经济业务是将商品销售出去,使商品资金再转化为货币资金。另外,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还会发生其他一些经济活动,如支付职工资和营业费用、上交税金、利润分配及申请新的银行贷款,偿还到期贷款,扩股增资、减资等也是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对象。二、二、会计的涵义、特点和对象会计的涵义、特点和对象9二、二、会计的涵义、特点和对象会计的涵义、特点和对象3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行政事业单位包括国家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单
8、位。这些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完成国家赋予的各项任务,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这些资金有一部分是国家拨款投入的预算资金,也有一部分资金是单位自身业务收入的预算外资金,其支出分为预算内支出和预算外支出。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一方面是通过预算内(外)取得货币资金,另一方面,要发生预算内(外)支出支付各种行政费用和业务费用。行政事业单位行政事业活动中发生的预算内(外)财务收支活动,就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综上所述,会计主体的会计对象按会计要素划分,具体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行政事业单位称为净资产),收入、费用和利润。10三、会计的职能和会计的目标三、会计的职能和会计的目标(一)会计的职能(一)
9、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1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它是会计的最基本职能,也称反映职能。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对特定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方面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的功能。会计核算不同于统计核算、业务核算,会计核算具有如下特点:(1)主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各单位经济活动状况及其结果。(2)会计核算具有连续性、完整性、系统性。(3)会计主要核算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2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是指利用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资料,对经济业务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使
10、之符合国家的财经法纪和制度及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以便达到预期的目标。其特点如下:(1)会计监督是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监督。(2)会计监督主要利用货币计价进行监督,也要进行实物监督。11(二)会计的目标(二)会计的目标 会计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客观环境和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人员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期望达到的结果。作为会计核算的具体目标应当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要。1993年,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核算中的会计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2001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中简化了会计目标的提法,指出:“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这里的会计信息
11、使用者是指投资者(股东)和潜在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当局、政府及其职能机构和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三、会计的职能和会计的目标三、会计的职能和会计的目标 12 会计方法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会计方法通常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一一)设置账户设置账户 设置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进行更具体的科学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二二)复式记账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对任何一项经济业务(会计事项,西方通常称交易),都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专门方法。(三)填制和审核凭证(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任何企业、事业单位发生
12、的任何会计事项都必须填制或取得会计凭证,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证明。(四)登记账簿(四)登记账簿 账簿是用来连续、系统、完整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是具有一定格式、相互联结的账页组成。登记账簿是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在有关账簿上连续、系统、完整地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专门方法 四、会计的方法四、会计的方法 13(五)成本计算(五)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按照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并计算各成本计算对象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六)财产清查(六)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通过盘点实物、核对往来账目来查明各项财
13、产物资、货币资金、债权、债务实有数额,并与账存数核对,检查账簿记录是否真实可靠的一种方法。(七)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七)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是依据账簿及有关资料定期编制的、总括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日的财务状况,一定期间的财务成果及其现金流量的变动情况的报告文件。上述会计核算的各种方法相互联系、紧密结合,形成了会计核算完整的方法体系。在会计核算中必须正确运用这些核算方法:经济业务发生时,必须按规定的手续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按照复式记账方法登记账簿,依据凭证和账簿及有关资料进行成本计算,并通过财产清查和账簿核对,在账实相符的基础上,根据账簿记录,定期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四
14、、会计的方法四、会计的方法 14会计核算方法的关系会计核算方法的关系填制填制凭证凭证设置设置账户账户复式复式记账记账登记登记账簿账簿成本成本计算计算财产财产清查清查会计会计报表报表15第二节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和一般原则 16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企业经营活动事项作为会计核算对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所以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就是要消除这些不确定因素对会计核算的影响,对会计核算所处的空间范围、时间界限、计量方式作出的合乎情理限制和规定。由于这些规定都是为了达到会计核算的目的而设立的,所以又称会计
15、假设。(一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凡是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在会计上都设定为一个会计主体。需要注意的是,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二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将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正常经营下去,不会面临着破产清算。17(三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它规定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我国会计准则将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起讫日期采用公历制。(四四)
16、货币计量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在货币计量的前提下,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涉及多种货币的情况下,要确定某一种货币为记账本位币。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18 我国已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共13条原则。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关于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一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第二类是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包括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第三类是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17、包括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又称真实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事项为依据,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企业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19(三)相关性原则(三)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也称有用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四)及时性原则(四)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
18、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坚持及时性原则必须做到三点:一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二是要求及时处理会计信息;三是及时传递会计信息。(五)明晰性原则(五)明晰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记录及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简单易懂,便于理解和使用。(六)一贯性原则(六)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也称一致性原则。一贯性原则是指同一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一贯性原则主要解决企业会计信息的纵向比较。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20(七)可比性原则(七)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
19、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可比性原则主要解决的是企业之间横向比较。(八八)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于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取不同的核算方式。(九九)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处理“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即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做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另一种确认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它是以收入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
20、,凡是收到了现金的期间作为收入实现的期间,凡是支付了现金的期间作为费用发生的期间。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21(十十)配比原则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时,必然要考虑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配比原则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因果配比,将其收入与其对应的成本相配比;二是时间配比,将某一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费用相配比,如,将当期的收入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
21、相配比等。(十一)历史成本原则(十一)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的统一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22(十二)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十二)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如果支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只与本会计年度有关,则该项支出即为收益性支出。如果支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仅与本年度有关,而且与几个年度都有关,则
22、该项支出即为资本性支出。(十三)谨慎性原则(十三)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对尚未取得的收益,不得估计入账,对可能发生的费用、损失要合理核算并按国家规定估计入账,但不得虚列支出,隐匿收入。谨慎性原则要求,在会计事项处理中确认可能发生的损失,少估或不估可能获得的收益,以免企业出现虚增资产和虚盈实亏的现象。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23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24第一节第一节 会计概述会计概述25 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按经济特征所作的最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设置会计科目的基本依据,也是构成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项目
2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活动总是表现和反映为一定的资金运动。资金运动具有显著运动和相对静止两种状态,由资金的筹措投入、资金的循环周转、资金的分配退出三部分构成。一、会计要素的概念一、会计要素的概念 26 在我国,企业会计要素分划为六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及利润。这六大会计要素可以划为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两大类。会计要素的分类见图21所示。(一)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一)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财务状况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及权益情况,是资金运动相对静止状态时的表现。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1资产资产是指过去的
24、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1)资产的特征 资产是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形成的;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二、会计要素的内容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27 (2)资产的类型 按流动性进行分类,可以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一般是指那些在一年内变现的资产,如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短期投资、存货等。除流动资产以外的其它资产,都属于非流动资产,如长期债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等,它们的变现周期往往长于一年,所以不属于流动资产。按有无实物形态进行分类,可以将资产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25、:如存货、固定资产等属于有形资产,因为它们都具有实物形态。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短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非专利技术等都属于无形资产。一般来说,通常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仅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经营权、土地使用权和商誉等。二、会计要素的内容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28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货币资金货币资金现金现金银行存款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短期投资有价证券有价证券其他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计工作 管理 组织 340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