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教案1.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年级音乐教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音乐教案1.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音乐教案(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周 弦第一课我爱中华,我爱妈妈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积极参与颂祖国诗歌朗诵会,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历史,感受祖国的伟大,用美的语言赞美祖国。2、听赏后,能用简单的词语谈谈对齐唱歌曲歌唱祖国的感受,了解齐唱、独唱两种声乐演唱形式的不同。3、国旗法:举行升旗仪式时,在国旗升旗的过程中,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并可以奏国歌唱国歌。全日制中学小学,除假期外,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教学重点:从听赏中了解齐唱和独唱两种演唱形式的区别 。教学难点:在多种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内在的爱国情感。教具准备:钢琴。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收集、摘录“歌颂祖国”的诗歌以及歌曲
2、。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二、听赏歌唱祖国。1、生随乐拍手、踏步。2、师:你能用几个词语表达听赏齐唱歌唱祖国后的感受吗?3、师:你能跟着唱一唱歌唱祖国吗?(1)学生跟着钢琴唱。4、比较一个人唱与集体唱的效果,了解齐唱与独唱两种声乐形式及其音响的区别。5、学生畅谈、交流,举例说说还有什么例子说明祖国已经走上富强了。三、诗歌朗诵。1、学生朗诵部分作品,播放我爱妈妈,我爱中华的纯音乐作背景。2、老师有感情的朗诵我爱妈妈,我爱中华的歌词。3、师生随乐齐诵我爱妈妈,我爱中华的歌词。4、师:同学们,每周的升旗仪式你是怎么做的。(学生回答)四、总结下课。课堂后记:在新课的第一个环节,学生通过听赏气势磅礴的歌
3、曲歌唱祖国,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在第一时间便将学生带入了课堂的爱国情境之中。学生举了很多例子说明祖国已经走上了富强的道路。在教学第二个内容诗歌朗诵时,很多学生课前收集了歌颂祖国的诗歌,并且还练习了多遍,所以叫他们上来吟诵时,各个都声情并茂,抒发了自己的爱国之情。这个环节为轻松学唱、深情演唱新歌作好了铺垫。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能深情演唱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用美的歌声表达自己内心对祖国真挚的爱。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深情的演唱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教学难点:在多种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内在的爱国情感。教具准备:钢琴。教学过程:一、老师深情并茂的演唱歌曲。学生仔细聆听,感受意境。
4、二、学唱旋律。1、师:你对这首歌的旋律熟悉吗?你想用哪种方式来学唱旋律呢?方法选择:母音模唱法、轻声视唱法、分句识读。三、学唱歌词。1、指导学生自由选择方法学习歌词。方法选择:跟唱法、小组自学法、互帮法。四、指导演唱。老师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五、分组排练。1、老师:国庆节就要到了,你们想表演什么节目庆祝这个节日呢?2、学生分组自由练习,由小组长负责。六、综合表演。1、鼓励学生上台大胆表演。2、学生自评、互评。七、拓展引申。1、师:你还会唱哪些关于祖国妈妈的歌呢?2、跟唱爱我中华。八、总结下课。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课堂后记:在新歌教学时,我打破了传统的老师带唱的教学模式,而是充分发挥学生
5、的主体性和老师的主导性,让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实践证明“互帮法”这个方式学习歌词就本校四年级学生的基础而言还行不通,因为每个班能完整识谱的几乎没有,最合适的还是“轻声跟唱法”。第 二 课晨教学目标:1、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和愉快的心情学会演唱二声部歌曲清晨,并知道重唱、合唱是声乐的两种演唱形式。2、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清晨,并从中享受到乐趣。教学重点、难点:1、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清晨。2、区别声乐的两种演唱形式:合唱与重唱。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感受“晨”景。1、导入。师: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在这美好的时候你
6、们会做些什么呢?2、听赏晨景(1)感受乐曲(2)替乐曲取名(3)乐曲简介3、观赏早春知更鸟活动的画面。(1)学一学刚才听的是什么声音?谁来模仿一下。(2)听一听仔细听听是什么小鸟有如此美妙的歌声?介绍知更鸟。(3)唱一唱随音乐用“jiu”哼唱歌曲第一声部。二、体验“晨”歌1、观察知更鸟在深秋迁徙的画面。2、讲述知更鸟迁徙的原因。3、聆听“小鸟”歌。下面我们听听知更鸟是怎样诉说的?出示第一声部歌词。4、师生合作学习二声部。(1)学生演唱第一声部,教师演唱第二声部(2)说一说歌曲旋律的特点(3)师生互换声部演唱。教师演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生与生分声部演唱歌曲.5、有感情锝演唱歌曲。师:谁能
7、说说知更鸟在唱这首歌时心情是怎样变化的?三、表现清晨1、师生合作参与(1)老师邀请一学生演唱歌曲。(2)全班合唱歌曲。合唱:指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首歌。2、学生设计不同形式表现清晨(1)分组设计师:刚才我们用两种不同的形式演唱了歌曲,现在我们分小组讨论,说说你们的设计方案。看哪组设计得最好!方案一:一位同学领唱第一乐段,两位同学演唱二声部(领唱与重唱)方案二:全组同学齐唱第一乐段,合唱第二乐段(齐唱与合唱)。方案三:.(2)分组练唱(3)比一比(4)评价师:刚才我们用多种演唱形式表现了歌曲,谁说一说,我们在演唱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评价要求:唱出歌曲的内在情绪;注意声
8、部之间的和谐、统一;正当文明小听众。(5)颁奖演唱形式多样且演唱符合歌曲特点,情感处理到位同学上台领奖。四、结束全课。课堂后记:课堂开始通过听赏晨景,引导学生进入清晨的情境。再通过学、说、听、唱四个过程,让学生对歌曲第一声部的旋律和歌词有初步的了解,并能随音乐哼唱歌曲第一声部。在新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启发学生设计不同的形式表现清晨,这个环节学生的兴趣是最高的,通过他们自己设计的方案反复的唱,学生在演唱时深切感受重唱与合唱的不同。第三课 音乐家海顿教学目标:1、在听赏告别交响曲的音乐活动中,能熟悉音乐主题,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2、在听赏惊愕交响曲的音乐活动中,能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能用打击
9、乐器参与表现音乐的强弱,并能体验力度在音乐中的作用。3、在听故事的活动中,能了解海顿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教学重点:了解告别交响曲、惊愕交响曲所表现的内容。教学难点:通过打击乐器、身势动作、人声等参与表现惊愕交响曲,并体验力度在音乐中的作用。教学过程:故事情节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活动CAI设计意图情境导入:师:这首优美的乐曲是一位名叫海顿的作曲家写的,老师今天就请大家一起进入海顿的音乐世界。小夜曲第二乐章引入情境。听赏小夜曲第二乐章。画面:夜晚风景音乐:小夜曲引出故事的人物“海顿”。故事一:一生写了一百多部交响曲的奥地利作曲家海顿,长期担任宫廷乐长,公爵看上了一处遥远的湖畔山林,在此大兴土木,建
10、造行宫,每年夏天都携带家人和仆人来次长住,宫廷乐队免不了随同前往。介绍海顿让学生初步了解海顿。听故事;看画面。画面:教材故事一的画面。通过听故事的形式,了解海顿的生平以及他创作乐曲的背景。故事二:天长日久,乐手们思家心切,但谁也不敢言归,一天晚上,公爵和他的亲朋在大厅听赏海顿刚完成的第45号交响曲。奏到最好,乐手们2轮流轻轻吹 灭为乐谱照明的蜡烛,拿着乐器相继退场。最后仅留下两个小提琴手,他们静静奏完最后一个音符,也悄然退席。听赏告别交响曲第五乐章节选。1、熟悉音乐主题。2、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1、听故事。2、听赏乐曲片段。3、哼唱主题。4、画旋律线。方法:在唱熟主题的基础上用手指划出旋律
11、进行的方向。5、演唱表现。方法:学生反复多遍演唱音乐主题,并在每遍逐步减少演唱的人数,以体验乐手相继退场的音乐场景。画面1、教材故事二的画面。画面2、音乐主题:(略)通过这种演唱形式的变化和演唱音量上的变化,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乐曲所描绘的乐手相继退场的场景。故事三:善解人意的公爵自然领会到海顿创作这首乐曲的用意,第二天变宣布:全体人员返回宫廷。这首乐曲由此而被称作“告别交响曲。”3、知道曲名。听故事。画面:教材故事三的画面。故事四:海顿在60岁前后,跨海到英国。伦敦的绅士、淑女慕名而来,将音乐会当成社交场合,热闹非凡。1、体验力度在音乐中的作用。1、听故事。2、听赏乐曲。3、讨论音乐特点。方法
12、:通过强弱对比体验音乐情绪。画面1、教材故事四、五的画面画面2、音乐主题故事五:海顿的音乐响起时,一些外表高雅的贵妇却打起瞌睡来,轻快的第一乐章后,柔美的慢乐章开始了,音乐格外安详、平和。听说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2、认识常用的力度术语和记号。4、哼唱主题。5、参与表现。方法:用人声、打击乐、非常规音源、身势动作等表现音乐强弱。画面三:音乐知识渐强渐弱PPFFPP故事六:原来,这是海顿刻意设计的。他向人解释说:“那会叫女士们惊愕得跳起来。”于是,这首乐曲便被人们称作惊愕交响曲3、知道曲名,听故事。画面:教材故事六的画面。让学生从感性上体验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为学生认识常用力度术语和记号进行铺垫
13、。第四课 雨中乐教学目标:1、能认真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雷、电的音乐形象。2、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学会演唱踩雨,体会雨中嬉戏的乐器。3、能积极参加音乐游戏,培养自身的旋律的流畅感。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体验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听雨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1、唱春雨蒙蒙(1)导入(2)生合唱春雨蒙蒙2、听电闪雷鸣波尔卡(1)导入。(2)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3)生仔细听辩“雷声隆隆、电光霍霍.”(4)老师介绍作品.(5)欣赏录象带电闪雷鸣波尔卡。3、说雨中趣事。(1)导入:你能告诉大家你在雨中的生活趣事吗? 生讲述雨中趣事。二、戏雨音乐游戏1、导入
14、2、音乐游戏找朋友游戏目的:朋友学生的旋律流畅感。游戏内容:为“小红伞”找朋友。游戏要求:唱一唱、听一听伞上的旋律,你觉得“小红伞”上的旋律与哪一句连起来唱最流畅,那么,你就找到了“小红伞”的朋友。具体操作:(1)三个小组分别拿一把伞:绿、黄、蓝。(2)听一听、唱一唱“小红伞”上的旋律。(3)各小组合作视唱各自伞上的旋律。(4)播放“小红伞”上的旋律。请各小组分别接唱一次。(5)指名说说哪一把伞最适合做“小红伞”朋友。(6)用同样的方法为“绿、黄、蓝”找朋友。三、看雨体验歌词意境。1、导入2、讨论CAI出示歌词。师:这些词怎样读才能表现夏雨的顽皮呢?生从情绪、速度、力度、声音上分别讨论,然后回
15、答问题。4、朗读。师:同学们读一读,试试哪种读法更能表现雨的精灵和“我”的欢快的心情。生在读中体验,并进行交流,师生共同找出最佳读法,然后一起朗读。四、踩雨学唱歌曲。1、导入。师:有了这样好的心情,我们一起去踩雨吧!CAI播放歌曲。2、随音乐按节拍自由“踩雨”3、评价师:请几名同学上台表演,其他同学评一评,他们谁“踩”得最好。4、用X O X O X X X O 节奏型,随乐“踩雨”5、学唱旋律(1)启发学生用雨落下时的声音模唱旋律。(2)唱曲谱。(3)从情感、速度、力度、声音上说说,这首歌曲旋律给了你怎样的感受?6、学唱歌词师:请同学们唱一唱,想想唱谱时的要求。生:(演唱)小结:师:同学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音乐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