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师学习力课题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教师学习力课题结题报告.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校本教研与提升教师学习力的研究结 题 报 告课题组长:方卫玲课题组副组长:许培华 卢伟海 李邦克 吴德卢 吴文珍 王少纯 谢钰洁课题组主要成员:蓝晓华 成少玲 卢远春 方志玲 严树辉 黄继森 吴广雄 许少萍 陈惠新 庄耀源 章乙平 邱广城 徐春益 蔡 丹 张 洁 黄洁珊 郑婉菲 林创浩 林子冕等实验教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一)为了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需要。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第52条“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广东省教育规划纲要第40条“加强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机制,形成全员培
2、训以远程为主,骨干培训以面授为主,个性化培训以校本为主的培训体系。”我校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的要求,认真思考和研究学生培养需求,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潜心钻研教学方法,有效运用启发式、案例式教学,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是学校创建一流的教育模式、一流的教师队伍的根本保障。(二)为了适应教师专业化建设的需要。所谓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按照职业岗位需要,实现学科专业发展和教育专业发展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知识的专业化、教师技能的专业化、教师道德的专业化、教师情意的专业化和教师行为的专业化等
3、等,而这些都是建立在教师学习力的基础上的。教师学习的基本要素包括:专业学习动力、专业学习能力、专业学习方法效力、专业学习毅力、专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学习潜力。因而,教师学习力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我校青年教师众多,而青年教师是我校的新生力量,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为了促使新教师尽快成长和成熟起来,除学校组织的青年老师各项技能比赛外。更重要的是,老教师对青年教师思想上和专业能力上的帮扶。从备课、上课、说课、批改、命题、辅导和班务工作等方面的耐心指导;从日常班主任工作的一点一滴教起,促使青年教师很快掌握了班主任工作。许多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娴熟的教学技术、卓著的教学业绩老教师。他们为了青年教师的成长,没有半
4、点架子、毫无怨言地常常往返于两校之间进行教育教学指导。这种可贵的精神促使青年教师不断发奋努力、开拓创新。他们不仅学到了一套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更受到了优良师风的熏陶,从而迅速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城基实验中学创办两年多来,全校教师共获得区级以上奖励97项。五名任教一、两年的青年教师更勇夺区、市青年教师教学观摩赛一等奖。全校学生共获得区级以上奖励53项,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处于全区前列,遥遥领先于众多办学历史较长的学校。(三)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第4条“坚持能力过关”、“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广东省实施规划纲要第3条“坚持能力为主,强化能力培
5、养。”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要求要“着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把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心放在转变学生学习方法上,把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创新精神投入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上,着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需要有效地学习和在实践的体验中,转变教学理念,根据新的课程理念对教学进行设计和研究。教师不能作为一个教书匠,而应成为一个学者和教育家,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和研究者的角色就凸现出来了。我校在落实新课程理念这方面走在了同类学校的前头。我校以开展课题研究与实验为载体,着力打造一支忠诚教育事业、党风
6、政风勤廉、师德师风优良、业务能力过硬、工作态度踏实的教师队伍。喊出了“争创名牌学校”的响亮口号。先后开展了中华传统与时代精神结合的研究、创新智能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初中校本研究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研究、校本教研与提升教师学习力的研究等课题实验,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和整体素质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教育教学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四)为了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我们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学校。在任何一种学习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师个体只有时时“充电”提高自己的
7、文化底蕴,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才能实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都享有同等机会和同样优质教育,才能使学校教育凸现出独特的魅力。因此,学校竞争实质四教师学习力的竞争,学校要创造质量就要从教师学习中创造。在学校中,教师的学习力,可提高师生素质,增强学校内涵,提高学校整体合力,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我校行政领导非常注重教师学习力的提高,他们认识到了教师学习力的提高对教师个人以及学校的整体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因而,在努力通过各种渠道提升教师学习力的同时也在推动着学校的发展。学校教师在区级、市级、省级的观摩课比赛中,青年老师脱颖而出,取得大奖,逐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后起之秀。老教师也从新教师那里学
8、到了许多现代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新老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互补和促进,大大提高了学校综合教学水平。从而使学校连年来获得广东省群体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首批绿色学校、潮州市首批优质教学学校、潮州市德育工作示范学校、潮州市十佳文明校园、潮州市安全文明校园等一项项大奖。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学习力的提高,是教师专业化建设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事实证明:成功的学校=团队学习力+不断创新。因此,教师的学习力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一)根据学习学的原理。学习学是研究人们学习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新兴科学,是一门研究省时高效学习的一门综合科学。学习学学者认为,学习力是综合学习能力的简称,
9、是人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技能效力、学习毅力、学习创新活力和学习潜力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因此,要以学习学原理为指导,开展学习力理论与实践研究;要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推动教师学习力理论与实践研究,理所当然应成为本课题研究主要的理论基础。(二)根据教育学的原理。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是研究科学育人的一门科学。教育学学者认为,教学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统一的过程。交往互动是教学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
10、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这些理论,对于研究学习力,提升教师学习力是具有重大的知道意义。这是本课题研究重要的理论基础。(三)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因此,教育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在学习力理论与实践研究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心理科学基础。(四)根据人才学的原理。人才学是一门研究人才成长规律与人才辈出
11、规律的新兴科学。人才学学者认为,“人才是指那些具备了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知识与技能,并且能为社会作出一定贡献的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就是人才的能力与业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人才工作”。“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是培养人才的核心。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在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重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这里所说的学习能力、能力和创新能力,虽然没有冠以学习力的名称,我们认为就其实质就是人的综合学习能力,即是人的学习力。学习力是人们创新力、竞争力的基础。没有学习力,就谈不上创新
12、力、竞争力。因此,人才学的原理与方法,也是本课题研究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与步骤(一)研究目标:通过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提升教师学习力,从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二)研究内容:(1)研究教师学习力的内涵及其基本要素。(2)调查分析教师学习力的现状及其原因。(3)研究提升教师学习力的基本途径,包括通过教学实践、阅读学习、校本研究和校本培训等途径。(4)研究提升中学各门课程教师学习力,包括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等教师学习力。(三)研究的方法与步骤:1、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10年12月至2011年1月)按照程序,申报立项;学习有关文献,制定
13、方案;建立研究机构,组织研究队伍;召开开题会,培训研究骨干。2、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做好教师教学情况调查工作;教师设立子课题开展本学科教师学习力研究活动;召开阶段性研究成果交流会。3、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一)、理论研究成果1、阐明了教师学习力的内涵。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第52条“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广东省教育规划纲要第40条“加强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机制,形成全员培训以远程为主,骨干培训以面授为主,个性化培训以校本为主的培训体
14、系。”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构建一支团结协作、教学水平高、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是提升学校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教师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取决于教师学习力。那么,何谓教师学习力呢?教师学习力是教师综合学习能力的简称;是教师的核心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其基本要素包括专业学习动力、专业学习能力、专业学习方法效力、专业学习毅力、专业创新活力和专业学习潜力等方面的综合表现。(1)学习动力。学习动力是学习主体进行学习的原动力。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这是学习力的方向,属于学习动力系统。(2)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项学习任务的实际本领。包括基本学习能力、运用现代
15、信息技术能力、分科学习能力等。这是学习力的基础,属于学习能力系统。(3)学习方法效力。学习方法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手段。学习方法效力是指通过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的效度。包括基本学习方法、现代学习方法、分科学习方法等。这是增强学习力的条件,属于学习方法系统。、(4)学习毅力。学习毅力是指人们所具有的学习一直品质。包括自觉学习毅力、自制学习毅力、坚持学习毅力等。这是增强学习力的保障,属于学习情意系统。(5)学习创新活力。学习创新活力就是把创新的方法寓于学习过程中,实现以创新为目的学习活动。包括学习创新意识、学习创新思维、学习创新方法、学习创新能力等。(5)学习潜力。学习潜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被激发
16、的解决实际问题或创造产品的能力。包括语言能力、音乐能力、数理逻辑能力、空间能力、身体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认为能力、自然观察能力。这是学习力的核心,属于学习潜力系统。综上所述,教师学习力是教师综合学习能力,是教师的核心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2、认识了提升教师学习力的意义。(1)为了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需要。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第52条“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广东省教育规划纲要第40条“加强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机制,形成全员培训以远程为主,骨干培训以面授为主,个性化培训以校本为主的培训体
17、系。”我校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的要求,认真思考和研究学生培养需求,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潜心钻研教学方法,有效运用启发式、案例式教学,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是学校创建一流的教育模式、一流的教师队伍的根本保障。(2)为了适应教师专业化建设的需要。所谓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按照职业岗位需要,实现学科专业发展和教育专业发展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知识的专业化、教师技能的专业化、教师道德的专业化、教师情意的专业化和教师行为的专业化等等,而这些都是建立在教师学习力的基础上的。教师学习的基本要素包
18、括:专业学习动力、专业学习能力、专业学习方法效力、专业学习毅力、专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学习潜力。因而,教师学习力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我校青年教师众多,而青年教师是我校的新生力量,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为了促使新教师尽快成长和成熟起来,除学校组织的青年老师各项技能比赛外。更重要的是,老教师对青年教师思想上和专业能力上的帮扶。从备课、上课、说课、批改、命题、辅导和班务工作等方面的耐心指导;从日常班主任工作的一点一滴教起,促使青年教师很快掌握了班主任工作。许多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娴熟的教学技术、卓著的教学业绩老教师。他们为了青年教师的成长,没有半点架子、毫无怨言地常常往返于两校之间进行教育教学指导。这种可贵
19、的精神促使青年教师不断发奋努力、开拓创新。他们不仅学到了一套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更受到了优良师风的熏陶,从而迅速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城基实验中学创办两年多来,全校教师共获得区级以上奖励97项。五名任教一、两年的青年教师更勇夺区、市青年教师教学观摩赛一等奖。全校学生共获得区级以上奖励53项,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处于全区前列,遥遥领先于众多办学历史较长的学校。(3)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第4条“坚持能力过关”、“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广东省实施规划纲要第3条“坚持能力为主,强化能力培养。”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0、”,要求要“着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把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心放在转变学生学习方法上,把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创新精神投入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上,着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需要有效地学习和在实践的体验中,转变教学理念,根据新的课程理念对教学进行设计和研究。教师不能作为一个教书匠,而应成为一个学者和教育家,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和研究者的角色就凸现出来了。我校在落实新课程理念这方面走在了同类学校的前头。我校以开展课题研究与实验为载体,着力打造一支忠诚教育事业、党风政风勤廉、师德师风优良、业务能力过硬、工作态度踏实的教师队伍。
21、喊出了“争创名牌学校”的响亮口号。先后开展了中华传统与时代精神结合的研究、创新智能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初中校本研究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研究、校本教研与提升教师学习力的研究等课题实验,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和整体素质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教育教学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4)为了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我们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学校。在任何一种学习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师个体只有时时“充电”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才能实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
22、生,让学生都享有同等机会和同样优质教育,才能使学校教育凸现出独特的魅力。因此,学校竞争实质四教师学习力的竞争,学校要创造质量就要从教师学习中创造。在学校中,教师的学习力,可提高师生素质,增强学校内涵,提高学校整体合力,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我校行政领导非常注重教师学习力的提高,他们认识到了教师学习力的提高对教师个人以及学校的整体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因而,在努力通过各种渠道提升教师学习力的同时也在推动着学校的发展。学校教师在区级、市级、省级的观摩课比赛中,青年老师脱颖而出,取得大奖,逐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后起之秀。老教师也从新教师那里学到了许多现代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新老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互补和
23、促进,大大提高了学校综合教学水平。从而使学校连年来获得广东省群体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首批绿色学校、潮州市首批优质教学学校、潮州市德育工作示范学校、潮州市十佳文明校园、潮州市安全文明校园等一项项大奖。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学习力的提高,是教师专业化建设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事实证明:成功的学校=团队学习力+不断创新。因此,教师的学习力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3、探索了提升教师学习力的途径或策略。(1)在实践中提升教师学习力。教师要树立实践理念,形成新的能力观,为参加实践活动,做好思想准备。主动参与多层次、多形式实践活动,逐步提高学习能力。可以是从低级形态实践活动到教学性实践活动,再而上升到社
24、会实践活动。(2)在阅读中提升教师学习力。首先要勤于思考。每一名教师在读书时都要做思考者、思想者,不要把自己陷入琐碎的忙碌工作中,要腾出时间学习,腾出时间反思、总结。从理论上讲,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知识的广博精深和技能的熟练程度,这就要求我们通过读书去积累、去总结;二是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认识和提高,是建立在对教师自身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特别是借助于教育理论观点下的案例解读,这也需要通过大量读书并逐渐积累而成的富有个性的教育实践的见解与创意;三是教师专业发展不仅要通过教师个人的学习与实践反思,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合作的专业发展文化与模式。教师专
25、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次,要享受读书的乐趣。只有享受到了读书的快乐,我们才会主动去读书。虽然不能说,读书学习是我们生活中唯一的快乐,但却可以说,读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创造了我们生命的喜悦!第三是让读书成为习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多,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教师没有接触过,教师不知道的事情也许学生早已知道,因此我们教师的权威性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学生随意提出的问题更多的是涉及到当前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有些甚至是当前的热点和焦点。教师要适应这一时代特点,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终身学习为目标。那
26、么就要求教师让读书学习成为习惯。这样,生活中的鲜活材料都像汩汩的清泉流入我的心田,然后我又将这些清澈的泉水到如课堂,一种学习的快乐荡漾在一张张渴求知识的脸上,教室中又充满了盎然生机(3)在研究中提升教师学习力。俗话说“干一行,要爱一行”。无论你担任的是哪一学科的教学任务都有这一学科的教学任务。研究型教师应该在专业上认真钻研使教材知识在教学中灵活运用。首先研究要制定计划,制定切实可行、适合学生特点的研究计划;其次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施行。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在教科书中对教师的责任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
27、激励思考;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订适当的学习目标,并争取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气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和困惑,学生也会提出他们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研究学习。教师要有研究者的眼光关注学生,有研究者素养探讨并解决具体教育问题。因而,教师的学习力,可以从教学研究中得到提升。(4)在培训中提升教师学习力。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培训不仅是提高教师素质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培养方式。这是因为培训
28、对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教育科研培训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以及科研课题有关的学科。因而,教师可以从这些相关理论中,吸取精华,构建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有助于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出综合素质更高的学生,更具有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5)在互动中提升教师学习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人际互动,课堂教学的各项任务主要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完成。在我国课堂互动通过影响课堂气氛、课堂中的反馈以及学生的参与程度,进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只有通过集体对复杂的学习情境
29、、个人提出的假设或学习者自己关于问题解决的可能性的个人设想进行讨论,才能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对自己的思考进行建构。学习者在这种意义上才能更好地调节自己的学习,并把学习持续进行下去。因此应当把学习活动置于一个社会环境中,使学生自主地从情境中和互动中形成知识它体现了教学本质观,有利于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促进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主要方式可以有:师生合作学习、师生共评、生生合作、小组调查等。研究的重点是提升教师学习力的基本途径及中学各科教师学习力。(二)、应用研究成果1、了解了教师学习力的现状与原因。根据教师学习力的要素,结合潮州市湘桥区城基中学的现状,我们进行了问卷设计(1)调查教师学习力的现状结
30、果如下:附录一: 调查结果问题及选项ABCDEFGH您对教育事业的认识:A、坚定正确 B、认识较好 C、一般 D、无可奈何116人45.7%87人 43.3%23人 9.06%5人1.97%您从事教育事业的动机:A、有正确、强烈的动机 B、有较强的动机 C、一般 D、缺乏动力104人 40.9%77人 30.3%46人 18.1%4人1.57%您对教育事业的兴趣:A、 浓厚 B、比较浓厚 C、一般D、缺乏兴趣95人37.4%94人37%46人 18.1%4人1.57%您对终身从教的态度:A、坚定不移 B、决心较大C、决心未定 D、缺乏决心92人36.2%110人 43.3%24人 9.45%5
31、人1.97%您的教学能力:A、水平高B、水平较高 C、一般 D、较差32人12.6%93人36.6%104人 40.9%2人0.79%您的德育工作能力:A、水平高 B、水平较高 C、一般 D、较差36人 14.2%101人 39.8%92人36.2%2人0.79%您的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力:A、熟练 B、比较熟练 C、一般 D、不够熟练42人 16.5%103人 40.6%81人 31.9%5人1.97%您的教育科研能力:A、水平高 B、水平较高 C、一般 D、较差19人7.4874人 29.1%132人 52%6人2.36%您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A、水平高 B、水平较高 C、一般 D、较差2
32、8人11%96人37.8%106人 41.7%1人0.39%您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A、熟练、有效 B、较为熟练 C、一般 D、较差51人 20.1%121人 47.6%)59人23.2%)0人您掌握所教科目(课程)的学习方法:A、熟练、有效 B、较为熟练 C、一般 D、较差61人 24%112人 44.1%78人 30.7%3人 1.18%您掌握现代化技术的学习方法:A、熟练、有效 B、较为熟练 C、一般 D、较差38人 15%112人 44.1%78人 30.7%3人 1.18%您的自觉学习毅力是:A、自觉积极 B、较为自觉 C、一般 D、较差74人 29.1%105人 41.3%49人 1
33、9.3%2人 0.79%您的自制学习毅力是:A、能够自制 B、较能自制 C、一般 D、较差85人 33.5%104人 40.9%39人 15.4%3人 1.18%您的坚持学习毅力是:A、能够坚持 B、较能坚持 C、一般 D、较差90人 35.4%94人 37%44人 17.3%3人 1.18%您的教学创新能力是:A、水平高 B、水平较高 C、一般 D、较差27人 10.6%94人 37%108人 42.5%2人 0.79%您的德育创新能力是:A、水平高 B、水平较高 C、一般 D、较差26人 10.2%87人34.3%115人 45.3%3人 1.18%您的教育技术手段创新能力是:A、水平高
34、B、水平较高 C、一般 D、较差26人 10.2%82人32.3%119人 46.9%4人 1.57%您的教育科研创新能力是:A、水平高 B、水平较高 C、一般 D、较差15人 5.91%74人 29.1%136人53.5%5人 1.97%您的教学教育管理创新能力是:A、水平高 B、水平较高 C、一般 D、较差24人9.45%86人33.9%117人 46.1%4人 1.57%您认为自己的专业学习潜能是:A、强大 B、比较强大 C、一般 D、较差33人 13%124人 48.8%71人 28%3人1.18%您认为自己的专业学习潜能已开发的程度是:A、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22人 8.
35、66%98人 38.6%107人 42.1%4人 1.57%您的专业学习潜能的最强项是:A、语言能力 B、数理逻辑能力 C、音乐能力 D、空间能力 E、身体运动能力F、人际交往能力 G、自我认识能力 H、自然观察能力95人 37.4%80人31.5%12人4.72%8人 3.15%15 5.91%3 1.18%12 4.72%6 2.36%您的专业学习潜能的最弱项是:A、语言能力 B、数理逻辑能力 C、音乐能力 D、空间能力 E、身体运动能力F、人际交往能力 G、自我认识能力H、自然观察能力44人17.3%46人 18.1%62人24.4%20人7.87%34 13.4%14 5.51%2 0
36、.79%9 3.54%您的专业综合能力是:A、优秀 B、良好 C、中等 D、较差35人 13.8%145人 57.1%50人 19.7%1人0.39% 从以上调查的结果可以反映出教师的学习力(指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效力、学习毅力、学习创新活力、学习潜力这六个学习力要素)的情况。情况较好的是学习动力和学习方法效力分别占45.6%和44.7%,其次是学习潜力和学习能力分别占45.2%和51.3%,最差的是学习创新活力占40.4%。为弄清导致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我们也设置了相关的调查表。对潮州市湘桥区城基中学254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情况如下:附录二: 调查结果问题及选项ABCDEF您
37、认为当前影响教师学习力提升最重要的因素是:A、学校教育因素 B、家庭环境因素 C、社会环境因素 D、个人主观因素58人22.8%20人7.87%116人45.7%37人14.1%您认为当前社会因素中,影响教师学习力提升最重要的因素是:A、社会学习风气不浓 B、社会用人制度缺失 C、社会尊重人才能力不够 D、教师地位待遇问题。44人17.3%36人14.7%45人17.7%106人41.7%您认为当前学校因素中,影响教师学习力提升最重要的因素是:A、学校办学思想 B、教学改革力度 C、学校教学设备 D、教师自身素质59人23.7%96人37.8%37人14.6%39人15.4%您认为教师个人在影
38、响自身学习力提升最重要的因素是:A、学习动力不足 B、学习能力不强 C、学习方法呆板 D、学习创新水平不高 E、学习毅力不强F、学习潜力未能发挥77人30.3%34人13.4%21人8.27%60人23.6%26 10.2%13 5.12%您认为当前家庭因素中,影响教师学习力提升最重要的因素是:A、家庭成员关系较差 B、家庭学习风气不浓 C、家庭周边环境较差 D、家庭学习条件较差。228.66%9135.8%7730.3%4116.1%影响教师学习力提升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环境因素,占45.7%。其中,影响教师学习力提升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地位待遇问题,占41.7%。在当前学校因素中,影响教师学习
39、力提升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学改革力度,占37.8%。而影响教师个人自身学习力提升的最重要因素是学习动力不足,占30.3%。2、提升了教师的学习力。(1)两年的课题实验,我校教师学习力提升的现状如何,我们特开展后续调查。调查结果如下:附录三: 调查结果问题及选项ABCDEFGH您对教育事业的认识:A、坚定正确 B、认识较好 C、一般 D、无可奈何123人 48.4%97人 38.2%32人 12.6%2人0.79%您从事教育事业的动机:A、有正确、强烈的动机 B、有较强的动机 C、一般 D、缺乏动力104人 40.9%77人 30.3%46人 18.1%4人1.57%您对教育事业的兴趣:B、 浓厚
40、B、比较浓厚 C、一般D、缺乏兴趣95人37.4%102人40.2%56人 22%2人0.79%您对终身从教的态度:A、坚定不移 B、决心较大C、决心未定 D、缺乏决心103人40.6%128人 50.4%22人 8.66%1人0.39%您的教学能力:A、水平高B、水平较高 C、一般 D、较差30人11.8%112人44.1%97人 38.2%1人0.39%您的德育工作能力:A、水平高 B、水平较高 C、一般 D、较差43人 16.9%112人 44.1%97人38.2%2人0.79%您的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力:A、熟练 B、比较熟练 C、一般 D、不够熟练50人 19.7 %127人 50%
41、71人 28%5人1.97%您的教育科研能力:A、水平高 B、水平较高 C、一般 D、较差22人8.66%103人40.6%123人48.4%5人1.97%您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A、水平高 B、水平较高 C、一般 D、较差34人13.4%115人45.3%104人 40.9%1人0.39%您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A、熟练、有效 B、较为熟练 C、一般 D、较差55人 21.7%153人 60.2%46人18.1%0人0%您掌握所教科目(课程)的学习方法:A、熟练、有效 B、较为熟练 C、一般 D、较差71人 29.1%142人 55.9%37人 14.6%1人 0.39%您掌握现代化技术的学习方
42、法:A、熟练、有效 B、较为熟练 C、一般 D、较差44人 17.3%134人 52.8%70人 27.6%6人 2.36%您的自觉学习毅力是:A、自觉积极 B、较为自觉 C、一般 D、较差79人 31.1%125人 49.2%48人 18.9%2人 0.79%您的自制学习毅力是:A、能够自制 B、较能自制 C、一般 D、较差82人 32.3%123人 48.4%)43人 16.9%1人 0.39%您的坚持学习毅力是:A、能够坚持 B、较能坚持 C、一般 D、较差81人 31.9%113人 44.5%54人 21.3%1人 0.39%您的教学创新能力是:A、水平高 B、水平较高 C、一般 D、
43、较差30人 11.8%98人 38.6%118人 46.5%3人 1.18%您的德育创新能力是:A、水平高 B、水平较高 C、一般 D、较差21人 8.27%97人38.2%120人 50.8%2人 0.79%您的教育技术手段创新能力是:A、水平高 B、水平较高 C、一般 D、较差24人 9.45%102人40.2%120人 47.2%3人 1.18%您的教育科研创新能力是:A、水平高 B、水平较高 C、一般 D、较差19人 7.48%85人 33.5%140人55.1%5人 1.97%您的教学教育管理创新能力是:A、水平高 B、水平较高 C、一般 D、较差20人7.87%96人37.8%129人 50.8%3人 1.18%您认为自己的专业学习潜能是:A、强大 B、比较强大 C、一般 D、较差34人 13.4%140人 55.1%73人 287%2人0.79%您认为自己的专业学习潜能已开发的程度是:A、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26人 10.2%105人 41.3%115人 45.3%3人 1.18%您的专业学习潜能的最强项是:A、语言能力 B、数理逻辑能力 C、音乐能力 D、空间能力 E、身体运动能力F、人际交往能力 G、自我认识能力 H、自然观察能力90人 3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