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中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
《岳阳楼记中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中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年中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十)岳阳楼记(十)岳阳楼记 范仲淹一、生字注音谪(zh)守 朝晖(hu)夕阴 霏霏(fi) 薄暮冥冥(mng)淫(yn)雨 心旷神怡(y) 皓(ho)月宠辱偕(xi)忘。潜行(qin) 浩浩汤汤 (shng) 潇(xio)湘 属 ( zh 同“嘱”)二、重点解词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制,规模。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际:涯,边。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 晖,日光。大观:雄伟景象。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备,详尽。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岸芷汀兰:岸上
2、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 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何极:哪有穷尽。 樯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断折。 郁郁:形容草木茂盛。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即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微斯人:没有这种人。微,无、没有。 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三、重点语句翻译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译: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具,同“俱”)。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译:在那春雨连绵不断,整月不晴的时候(开,放晴)4、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译:待到春风和煦,阳光明媚、
3、湖面平静(景,日光。惊,有“起”、“动”的意思)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译: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 批评指责。(去,离开)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译: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 (宠,荣耀;偕,一起)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译: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心情不同。(求,探求。为,指两种心情)8、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译: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以, 因为)。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在朝庭里作高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就为君主担忧。10、先天下之忧
4、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译: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先:在之前,后:在之后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了,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12、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把唐代名人和当代作家的诗赋雕刻在上面。四、文章知识:1、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2、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记叙)第二段:(写景)描写岳阳楼周围雄伟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览物之情”。引出下文。第三段:(写景、抒情)写“迁客骚人”“以己悲”的心情”。第四段:写“迁客骚人”“以物喜”的心情。第五段(抒情、议论)抒发作者阔大胸怀和政治抱负。揭示全文中心。
5、3、首段交待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写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待作记缘由,为后文的阔达胸襟做铺垫。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答: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5、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抒情)五、理解背诵、(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答: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2)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 答:浮光跃金。(3)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 答:静影沉璧。(4)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
6、事的句子是什么?(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 是什么?)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5)“进”“退”分别照应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6)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7)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属予作文以记之。(9)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衔、吞)(10)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 答:政通人和、百废
7、具兴(11)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是怎样“述”的? 答: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12)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3)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4)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六、思考:(1)第三四段作者用虚笔设想了一明一暗两个场景,为什么会产生一悲一
8、喜的结果?答:自然的景象包括天气的阴晦晴朗会影响人的情绪,天气恶劣才会“感极而悲”,天气美好才会“心旷神怡”。(2)第三、四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写这两段的目的是什么?)答:推导出“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异”,表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襟。(3)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什么? 答:以物喜,以已悲。(4)第五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答: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否定。(5)作者赞美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答: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勉励友人。(6)“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答:悲
9、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003年河北省中考填空题)(7)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答: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七、词语欣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答:“怒”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风势之大,声音之响。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 越明年 :到了。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于是;规模。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在。属予作文以记之:我;来。 予观夫巴陵胜状:那;胜景。衔远山,吞长江:连接。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边;日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描述;详
10、尽。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虽然如此,那么;尽。迁客骚人:降职远调的人;诗人。淫雨霏霏:连绵的雨;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连月不开:放晴;薄暮冥冥;去国怀乡:迫近;离开。 春和景明;沙鸥翔集 :日光;鸟停息在树上。岸芷汀兰;此乐何极:小草;小洲;穷尽。 宠辱偕忘:荣耀;:一起。把酒临风:持。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或异两者之为:或许;指两种心情。庙堂:朝廷。江湖:民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之前;在之后。微斯人(登斯楼也),吾谁与归:没有;这;归依。若夫:像那至若:至于。嗟乎:唉。不以物喜:因为。心旷神怡:愉快。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
11、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被降职外调的官员和不得志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横生而十分悲伤的了。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2、,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这是什么缘故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退处江湖就替君主担忧。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大概人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通假字】(1)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托。 (2)百废具兴 具同“俱”,中心思想: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
13、的原因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作者写本文的原因是:属予作文以记之。 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前人之述备矣中“前人之述”指:唐贤今人诗赋。 “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两种:悲和喜;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应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登斯楼也中的“斯楼”是指“岳阳楼”。 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是指: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之为”是指: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
14、洋。 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亦忧”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亦忧”指: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本文中能表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本文中能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是指:古仁人。、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中最能表达作者政治见解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迁客骚人”抒发“览物之情”的句子有: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二、心旷神怡
15、,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2010年中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一)论语十则2010-01-25 19:52七年级上册:(一)论语十则相关识记:1、积累文中几个成语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2、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学习态度: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3、理解背诵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
16、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7、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齐:相同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 6、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7、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刚强,勇毅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
18、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择善而从三填空。 1、子曰:“学而时习之,。” /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会有陷入邪说的危险。3、子曰:“见贤思齐焉,。”/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4、子曰:“三人行, 。 ,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5、子曰:“ ,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
19、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子曰:“岁寒,。”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子曰:“其恕乎,。/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了!自己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子曰:“由,诲女知乎!是知也。”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话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2010年中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二)桃花源记2010-01-25 19:54八年级上册:(二)桃花源记 陶渊明1、作者:陶渊明,朝代:东晋诗人,散文家。本文选自陶渊明集。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归园田居(其三)饮酒五柳先生传等2、文章知识:(1)线索: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
20、踪为线索: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2)顺序:时间先后3、重点字词、(1)通假字:要通“邀”,邀请。(2)古今异义:交通,交错相通。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妻子:妻子和儿女。绝境:与世隔绝之地 。 鲜美:鲜艳美丽 (3)一字多义:志:处之志之:做标记;寻向所志:标记 (4)重点词:欲穷其林穷:穷尽。 具答之:详尽。悉如外人:全部、完全。咸来问讯:都。 黄发(老人)垂髫(小孩),并怡然自乐,都。4、成语:(1)世外桃源:与世隔绝,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后用此成语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2)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理突然
21、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3)无人问津;津:渡口。没有人来问渡口。后用此成语比喻没有人过问受到冷遇。 (4)落英缤纷;落英:落花。缤纷:繁多凌乱的样子。鲜花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5、理解背诵;(1)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22、(5)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7)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8)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6、思考、(1)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2)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3
23、)从文章那些地方知道内容是虚构的:从“桃源世界”,结果“不复得路”,而后“无人问津”可知。(4)虚构目的: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5)作品意义:尽管这种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7、讨论、 回答下列问题1、 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2、“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或:为了寄托美好理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岳阳楼 中考 文言文 知识点 梳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