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doc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8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第1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惠州市仲恺区惠环中学 肖秀华一教学目标:1. 简述什么是微生物2列举常见的微生物类型3概述微生物的生活及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4培养学生整理和分析资料信息、探究合作的能力二教学重点:1.微生物及其种类、生活方式2.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3. 微生物的繁殖特点三教学难点:微生物生活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四、教法:用多媒体教学 引导 分析 五、学法:讨论交流 探究合作 观察分析总结 勇于实践六、课前准备:1、提前一周准备生活中有关微生物存在的事物。如:发霉的面包、腐烂的苹果、艾滋病图片、香菇、木耳等。 2、提前准备用于课
2、堂教学的图片、录像资料和课件七、教学策略(一) 引入及情景的创设本节课的导入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中的具体生物现象,播放有关SARS的录像及微生物图片,提出问题:1.引起SARS的病原体是生物吗?它有什么特点?2.食物的腐败与那种生物有关?3.在全球泛滥的甲型H1N1流感是由什么引起?这些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二)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考的核心问题(问题串)引入主题后,引导学生围绕本课的主题,设置问题串,探究问题:1.什么是微生物? 2.微生物有什么类型?3.微生物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4.我们的身边是否有微生物?5.微生物有那些生活方式? 6.微生物的繁殖特点是什么?7.
3、为什么微生物种类多、分布广? 8.微生物在生物圈有什么作用?(三)教学策略和方法本节教学以讨论法为主,教师和同学共同面对一系列的问题进行研讨,在研讨的引入、持续过程中,辅以展示、探究、讲授等方法,特别是展示学生的探究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高效进行。 除真菌外,多数学生没有观察过微生物,所以,在微生物及其种类的教学活动中,首先应该充分利用课本中提供的图片或者有关的录像资料,使学生观察到各种微生物的形态乃至活动方式;进而列举一些常见类型的微生物,引导学生概括微生物的特征,达成“微生物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的共识。与此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微生物分布的广泛性,从而关注我们身边是否有微生物。
4、“微生物的生活”部分内容,主要阐述微生物代谢的方式和活动特点以及微生物的繁殖特点。微生物代谢的教学,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列举的实例,区分微生物的各种代谢方式,进而教师列举说明微生物的代谢强度高。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分析和讨论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及作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特点”的教学,突出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快的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也为利用和控制微生物的教学打下基础。八、教学过程【引人】播放有关SARS的录像及微生物图片,思考:1.引起SARS的病原体是生物吗?它有什么特点?2.食物的腐败与那种生物有关?3.正在全球泛滥甲型H1N1流感是由什么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生物 生物圈 中的 作用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