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和湖泊——黄河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流和湖泊——黄河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流和湖泊黄河教案一、教学目标知道黄河概况,初步了解黄河上、中、下游各段水文特征;通过演示、读图、分组讨论等方法了解黄河的发源地、长度、流经地区、注入的海洋、以及黄河的开发利用、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通过介绍与黄河有关的诗文、典故、成语等,领略黄河5000年文明积淀,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学习兴趣,通过对黄河灾害形成的原因和对其治理的讨论,知道水利开发治理的艰巨性、长期性,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二、教学流程三、主要教学过程设计1.课前准备:请同学们寻找有关黄河的诗歌典故。2.引入新课:展示:“黄河母亲”塑像。【点评】通过“黄河母亲”形象生动的展示,很快使学生进入本课学习状态。教师:同学们,这是黄河
2、岸边,一座黄河母亲的雕塑,黄河的滔滔河水哺育了5000年中华文明,在我们日常所吟咏的诗歌,所引用的成语、典故中,往往有着黄河的影子。课前我请同学们寻找有关黄河的诗歌典故,哪位同学找的最多?学生会收集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远上白云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等。教师:有关黄河的谚语有没有?学生可能会收集到:“跳进黄河洗不清”“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到黄河心不死”“黄河清,圣人出”等等。【点评】事先请同学们查找有关黄河的诗歌、成语、典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如对黄河塑像的象征意义和雕塑家(金山区籍的何锷)作简介,更能激发学生爱国爱乡之情。3.黄河概况教师:刚才
3、同学们讲了许多有关黄河的诗歌、成语、典故,可见我们有很多文化明显带着黄河的烙印。有同学提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么为什么古人会说“黄河之水天上来?”让我们找一下黄河的源头。展示黄河水系图。展示巴颜喀拉山脉景观。教师:在图片中可见,巴颜喀拉山脉海拔很高,早在唐代,就有人提出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是黄河的正源,“黄河之水天上来”正是描述了黄河河源之高,接下来一句,“奔流到海不复回”我们再找一下黄河的入海口。【点评】优美的诗文,很自然地导入黄河源头和入海口等有关内容。这样的导入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对课堂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请同学们看课本找出黄河的长度。教师:长江的长度、
4、水量、流域面积都位列世界第三,所以记长江的长度很好记。同样,黄河的长度也很好记。刚才有同学说过“黄河百害”。解放前黄河经常发生灾害,每一次灾害会夺去许多人的生命,所以:(上海话)“我死弄死”,黄河总长5464千米。【点评】用谐音法让学生迅速掌握黄河的长度,但不要刻意去研究类似的记忆方法。教师:黄河在我国长度仅次于长江,长江我们称之为大河。但黄河我们却不能称之为大河,为什么?展示黄海入海口景观。引导学生回答“黄河的水量太小了”。教师:黄河虽然长度很长,但水量仅相当于长江的1/20。所以黄河只能称长河,而不能称大河,那为什么黄河的水量比较小呢?引导学生读图说出黄河流经的地区大部分为半湿润、半干旱区
5、,长江主要流经的是湿润区。教师引导学生在地图册上找出黄河依次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并提醒注意容易缺漏省份:四川省。教师:大家注意到没有,黄河在此一段,特别弯曲,号称“黄河九十九道湾”。有一段正好进入四川,而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一个是青海省,一个是四川省。3.黄河上游展示黄河水系图。教师:黄河的上游是指黄河源头至内蒙古河口镇,我们来观赏黄河上流的景观,来归纳一下黄河上游的水文特征。展示黄河青海段,黄河甘肃,黄河内蒙古段。教师:我们通过地形图来分析一下黄河上游各段的水文特征。黄河上游流经了哪些地形区?黄河在青海境内和在甘肃境内,内蒙古境内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读图说出:青海段黄河主要在青藏高原上流
6、动,水量小,水流平稳;甘肃段黄河在峡谷里流动;内蒙古段黄河主要在内蒙古高原上流动,水流平稳。教师:原因呢?我们注意一下两岸的景观。引导学生得出:青藏高原表面和内蒙古高原起伏和缓,而甘肃段黄河正处于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区,落差较大。教师: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内蒙古高原平均海拔只有1000多米,在青海省龙羊峡至宁夏青铜峡800多千米的河段上,黄河落差达到1700米,蕴含了大量的水能,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我国在此已建和计划兴建10多座水电站。展示黄河上游水电站分布图。【点评】黄河上游为何水力资源丰富,教师能抓住其根本原因,从黄河上游流经一、二级阶梯着手,让学生容易理解由于地势
7、落差大,导致了黄河上游有巨大的水能资源。教师:刚才有一句话:“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这里的套指的是黄河在宁夏和内蒙古的大转弯处,我们来看一下,河套地区的景色。展示河套平原灌区。教师:我们一直以为内蒙古中西部,宁夏地区比较干旱,但在这里,由于黄河河水的灌概,出现了“塞上江南”的美景。教师:刚刚我们领略了黄河上游的景观。请同学们小结,黄河上游水文特征是什么,我们可以利用上游黄河的哪些资源?引导学生得出黄河上游蕴涵丰富的水能资源和水资源。3.黄河中游教师:我们来看一下黄河中游的情景。展示黄河水系图。教师:黄河中游指内蒙古河口镇至河南的旧孟津,对照地图册上中国地形图,黄河中游主要经过哪些地形区?展示黄
8、土高原景观。教师:黄土高原表面有什么特征?教师:黄土还有非常松散的特性,遇到下雨,特别是每年7、8月份雨季时,暴雨会将地面上大量黄土冲刷带走,以至于我们现在看到的黄土高原表面沟壑纵横。展示黄土高原的雨景。教师:大凡经过黄土高原的河流往往含沙量很高。你们知道什么叫“泾渭分明”吗?展示泾河、渭河交汇处景观。教师: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含沙量非常高,当它注入渭河时,两河交界处出现了一条明显的界线,可想而知,当渭河等黄河支流汇入黄河后,使得黄河的泥沙含量大大增加,所以人们常说:“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请同学们阅读课文“阅读材料”。【点评】教师引用成语和俗语,并结合形象直观的图像,使学生对黄河中游的
9、水文特征有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同时很自然解释了“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原因。Flash展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教师:可见黄河变黄是由于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的。另外,黄河在中游接纳了多条支流的汇入,水量大为增加。展示黄河水系图。教师:黄河两大支流渭河、汾河就是在此注入黄河,使得黄河水量大大增加。黄河在中游段,由黄土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又经过众多的峡谷,水流速度较快。【点评】黄河上中游的情况教师已分析过,学生可根据以上分析获得相关知识,教师不必面面俱到都自己讲。展示黄河中游龙门,壶口瀑布景观。教师:在中游,黄河暴露出它汹涌的一面,这就是有名的龙门,传说鲤鱼跳过它,可化为龙,可见此处水流湍急。著名
10、的中流砥柱等景观也多位于附近。教师:请同学们小结一下,黄河中游的特征。引导学生回答:水量增加了,含沙量也增加了,而且多峡谷。4.黄河下游教师:黄河下游是指旧孟津以下至入海口,我们看一下黄河下游景观,看看黄河到了下游又变成什么样子?展示黄河下游大堤。教师:同学们可以发现黄河的河床比两岸还高,为什么呢?教师:黄河在下游流经什么地形区?教师:那么黄河水流速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后果是什么?flash展示黄河河床上升。【点评】“黄河河床上升”的动画片,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地上河”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得出:水流速度放慢,黄河泥沙在河床上沉积,使得河床越来越高。教师:由于河床越来越高,两岸的人就必须不断筑堤来
11、抵挡黄河洪水。学生阅读课本“历史上的黄河之患”阅读材料。展示历史上黄河下游泛滥范围图。教师:从这张图上可看出黄河改道范围之广。历史上黄河最北在天津附近入海,最南曾夺淮河河床入海。我们有句谚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们猜猜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从黄河下游河道容易改道的角度去思考。教师:那么黄河下流频繁改道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得出黄河下游泥沙沉积,造成黄河下流河床不断上升,河水漫过大堤。【点评】教师通过动画,图片、谚语等,引导学生分析黄河下游容易泛滥的原因,效果较好。教师:所以黄河下游的特点是“地上河”。5.黄河的利用整治教师:我们刚才了解了黄河从上游到下游各段的特征。人们说:“黄河百害”
12、两岸人民深受黄河之害,以至于说:“黄河清,圣人出”。那么大家用一点时间来讨论一下,我们该如何治理黄河,怎样利用黄河,为黄河两岸人民服务。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各组,并适当引导。6.小结展示黄河的治理开发图。教师:黄河上中下游各段有各段不同的水文特征,我们应该针对黄河各段的特征分别加以整治和利用。上游中游地区水流较急,可以利用黄河的水能,中游地区植树绿化,减少水土流失,下游地区因为是地下河,所以必须加固大堤,分洪,防止水灾。【点评】小组讨论能使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整理、分析、解释地理信息,并将得到的地理信息应用于生活实际、社会实践。四、教学说明1.地图是地理课的眼睛,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所以
13、在教学设计中我针对教材内容,收集了大量地图和图片,力图使学生通过地图的阅读,增强了感性认识,降低了教学难度,同时把知识落实、巩固在地图上。2.本课我运用了大量与知识点有关的诗文、成语等材料,创设情境,把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他们的情感,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做好铺垫。六、专家评析1.本课设计中教师能较好地处理教材,教学程序整体设计合理,各环节衔接自然,特别是针对学校班级的实际,让学生预习找黄河的相关材料,充分发挥了学生自学习的精神,课内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落实知识、技能以及过程方法、情感目标。2.本课中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获得黄河的信息,并把它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喜欢这样的课。3.地图教学贯穿了黄河教学的全过程,教师通过大量的地图,把黄河的相关知认落实、巩固在地图上。同时教师生动的教学语言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4.以黄河整治为课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本课教学的亮点。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懂得了怎样倾听、怎样合作、怎样创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