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眼中的好数学课.doc
《教师眼中的好数学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眼中的好数学课.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眼中的好数学课潇湘数学教育工作室到底什么样的数学课才是好课?因关注的侧重点和价值取向的不同,家长、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研究人员等不同的角色可能有不同的衡量标准.特别是新课程实验实施以后,课堂教学评价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相继形成了风格各异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与此同时,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呈现出了异彩纷呈之景象,张扬学生个性、重视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中学习数学可是,在热闹的背后,很多数学教师还是感到茫然,“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无疑是正确的,但全面发展到底包括哪些方面?就单个学科的教学而
2、言,它能承载那么多功能吗?数学课堂仅有热闹行吗?为此,潇湘数学教育工作室特别邀请了一批经历了五年课改实验的数学教师,就“到底什么样的数学课才是好课”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老师们认为,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分子的数学教学,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科本身的特点(数学课要有“数学味”),数学教学最核心的任务仍然应该是 “双基”和“三大能力”.固然,数学能力有其丰富的时代内涵,但其丰富的内涵应该与三大能力的培养有机整合。在此前提下,一堂好的数学课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有强烈的目标意识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它的重要性勿容质疑.老师们认为,目标意识更重要的应该体现在如下两个
3、方面:一是有具体的、可操作的过程性目标.由于过程性目标具有多元的教育价值,数学双基的落实,数学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均需要通过经历、体验、探索等数学活动过程得以实现,因此,过程性目标应该成为教学目标的核心;二是教学活动的展开应紧紧服务于教学目标.情境的创设、教学活动的安排、教与学的方式的选择均应为目标的达成服务,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所说:“课的一切方面、组成部分和阶段都必须服从它(教学目标).”翻开每一位教师的教案,我们都会发现,教学目标无一例外地放在最前面,但是,由此真的可以反映出每一位教师都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吗?其实并非如此.针对当前的数学课堂,大家认为,在强化目标意识方
4、面应着重克服如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刻意追求教学活动的形式,形式不能服务于目标.倡导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无疑是正确的,也得到了教师们广泛的认可,“想一想”“做一做”“量一量”“议一议”“试一试”“说一说”在数学教学中已日渐成为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但是,一种行为演变成一种习惯之后,人们往往较少地思考它的合理性了:“想一想”的意图是什么?“做一做”的作用在哪里?“量一量”是为什么而服务?“议一议”的目的何在?没有对这些问题的深度思考,势必出现形式与目标“两张皮”的倾向.二是刻意追求生活化,情境冲淡目标.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成为了新教材的编写
5、特色,也成了数学教师教学的基本环节.这种做法固然是有好处的,在此无须多谈.这里应该思考的问题是,情境到底是为什么服务的?所创设的情境是否有利于目标的达成?是不是每一个学习内容都需要有一个与之配套的生活化情境?换句话说,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能不能成为情境?老师们认为,人教版课标教材九年级上24.1.4节“圆周角”的情境设置就有值得商榷之处:图24.1-11是一个圆柱形的海洋馆的横截面示意图,人们可以通过其中的圆弧形玻璃窗观看窗内的海洋动物,同学甲站在圆心O的位置,同学乙站在正对着玻璃窗的靠墙的位置C,他们的视角(和)有什么关系?如果同学丙、丁分别站在其他靠墙的位置D和E,他们的视角(和)和同
6、学乙的视角相同吗?400)this.style.width=400;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圆周角的概念,圆周角、圆心角及它们所对的弧之间的关系,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而这一情境的设置至少说给知识目标的达成人为的设置了难度,浪费了学生分析数学问题、探索数学结论的时间.学生先要从“圆柱形的海洋馆”抽象出“截面”,然后还要将复杂的位置关系转化为几何图形,更何况情境中的海洋馆并不是学生所熟悉的(至少说多数农村学生不熟悉),为了使学生弄明白情境所隐含的问题,教师不得不花大量时间讲解和说明,客观上必然冲淡教学目标.其实,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知道圆心角的概念、圆心角与其所对弧、弦间的关系了
7、,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这些东西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以“类比”为线索实现教学目标呢?三是过于注重探究的过程,过程偏离目标.新课程强调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这无疑也是正确的.但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是:探究活动的设计如何为教学目标服务?是不是所有知识的获得都需要经历探究的过程?或者说,同一类知识是不是需要逐一通过探究得到?是不是只有观察、实验、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才是数学活动?在讨论过程中,一位老师提供了如下教学案例:在教“9的乘法口诀”时,为了突出探究的过程,教师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发现和验证结果:先是6个9相加得54,然后是7个9相加是63,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十分高涨
8、.同时,老师还积极地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化:甲说8个9相加等于8个10的和减去8,乙说8个9相加等于8个8的和再加上8,大有没完没了之势.静下来想一想,“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课标的要求),能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得以实现吗?所有知识都需要探究吗?张奠宙先生在其中国数学双基教学中给出了很精辟的诠释:“学生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基础”之上,有些内容必须在良好的记忆的基础上形成直觉.”而“9的乘法口诀”就是这样内容.二、“双基”得到有效落实我们的数学教育有很多特点,但其主要特征是扎实的“双基”教学.当前有两个现象特别值得关注.一是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趋于严重,二是“学困生”的出现趋于低龄化.出现这些现
9、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双基”落实不到位.张奠宙先生认为,中国双基教学的基本理论特征有四个方面:一是记忆通向理解;二是速度赢得效率;三是严谨形成理性;四是重复依靠变式.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对应于以上四点,都存在一些比较普遍问题:有忽视记忆而强调理解的做法(比如乘法口诀的教学强调学生编口诀而不愿让学生记诵口诀),也有不关注速度的倾向(比如计算教学中,认为只要学生在方法上掌握就可以了,不必关注计算速度),还有放松对严谨性的追求的价值取向(比如通过量一量等操作来“识别”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又有对“机械重复”的反对的简单化、泛化,即以反对“机械重复”为由
10、,拒绝基本训练的做法.我们认为,为了落实“双基”,好的数学课应该要有强烈的训练意识.当前我们有一些课堂教学训练意识明显不强,或训练流于形式。我们有老师提供了这样一个案例:在教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在黑板上出了四组题,每组两道。教师请四个大组每大组派一名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在座位上为自己组的代表加油.从训练意识的角度分析这个案例,至少有一个训练量不够的问题,看起来教师出了8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量应该是足够的,但仔细一分析,我们不禁要问,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训练了吗?我们认为,一堂课的训练量应该是指每个学生接受的训练量.显然,作为班上学生人数的绝大部分,那些加油鼓劲的学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眼中 数学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