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二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说明:本教案是本人参加高中教师职务培训时交的作业,被指导老师评为优秀课例。作业内容:作业题:请根据你对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方式的有效性”的理解设计一个课例,说明你在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实现两者有机结合的?第一部分 古代史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考点与课标要求】(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手工业的发展(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3)商业的发展(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了解“重农抑商”“海禁
2、”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课标解读】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变革与成熟的过程。2知道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构成。3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并能举出一二则典型史实加以说明。4认识到古代中国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5养育珍惜土地的意识和关注农民的慈爱情怀。6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在纺织、冶金和制瓷等部门的发展的成就。7了解古代手工业多种经营模式,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8欣赏精美的手工业品,体会工匠的创造性智慧,感受古代中国领先世界的自豪,懂得爱护文物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3、9概述古代中国在“市”的形成与发展、商业都会的兴盛以及商人活动等方面呈现出来的商业发展的概貌。10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在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里恰当地理解古代中国商业的作用和地位。11描述古代商业发展的一些经典场景。感受商业的流动性与活跃性。12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知道 “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关系。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提高对外开放意识、树立农工商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知识梳理】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的发展变化发展阶段耕作方式变化农具的变化原始阶段石、木、骨具,“耒耜”商周时期石、木、骨具,青铜农具出现(少)春秋战国铁农具
4、出现,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汉代牛耕普及全国犁壁、耧车(西汉赵过播种用)耦犁 一牛挽犁三国翻车(东汉马钧灌溉用)唐代(二)主要经营方式: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1、概念: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2、原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私有土地制度的出现。3、特点:4、影响: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了精耕细作的农业发展。到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社会生产的主要因素。(三)精耕细作技术的成就“精耕细作”是近人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具体是指一个综合的技术体系
5、,亦称集约经营,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或劳动,采用新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办法来增加产量总量。中国古代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表现在诸多方面,如耕作方式、生产工具、农时安排、复种制度、农作物的品种、产量以及灌溉、施肥等等。(四)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历史时期土地制度表现形式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奴隶社会(商周)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封建社会(战国以来)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五)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利因素:不利因素:(六)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问题探究:1、请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
6、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白居易朱陈村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2、唐代诗人李绅作古风二首(又名悯农二首)其一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读后,你会怎样理解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和社会贡献? 3、理解中国古代农
7、业发展的影响4、有人认为,地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造成农民的极端贫苦和落后,是中国社会几千年在经济上和社会生活上停滞不前的基本原因。也有人认为,阶级分析的方法,不是史学研究的惟一方法,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可以从多方面探寻。请发表你的看法。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古代手工业的经营方式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流通方式备注官营民营家庭(二)发展概况冶炼青铜铸造夏商周春秋(青铜时代),数量多、种类齐、工艺精、造型生动;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秦朝:青铜防锈技术高。冶炼生铁和钢发明于春秋时期,春秋块炼钢;南北朝灌钢法;汉代:铁业官营制度,开始使用煤做燃料,供风形式也有革
8、命性变化(东汉杜诗发明水排)。16世纪前,领先世界。燃 料用煤冶铁世界最早,汉代开始,北宋普遍; 焦碳冶铁南宋末开始,明朝流行纺织丝织新石器时代:原始纺织业出现(最初:麻和葛);学会养蚕缫丝(世界最早)商代: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妇功”成为“国有六职”之一。西周:丝织工艺突飞猛进,品种日益丰富,花色图案精美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获“丝国”称号(“丝绸之路”)市唐代:出现缂丝技艺,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规模(规模大,分工细)。明清:鼎盛时期(苏州、杭州、南京),民营丝织业兴盛,苏州等地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棉织宋末元初: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元代:黄道婆
9、推广棉纺织先进技术,发明脚踏三锭纺车元明:江苏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明后期: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制瓷新石器时代:开始烧制陶器; 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世界最早);东汉晚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南北朝:烧制出白瓷;隋唐:陶瓷工艺臻于成熟,独特的陶制品“唐三彩”风行一时,瓷窑遍布南北,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元代:烧成青花和釉里红; 明代:斗彩和五彩瓷; 清代:粉彩和珐琅彩(三)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商业繁荣“市”的发展商业
10、都会先秦商业城市开始兴起秦代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汉代乡村商业活跃,但没有专门市场。商运活跃,已开通海、陆丝绸之路有专门管理机构,长安有正式的市9处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以“市”为标志的全国商业中心形成六朝草市形成,且由“草市尉”实行行政管理唐代商旅往来频繁(政治上的统一,大运河的开通)草市普遍,夜市繁荣。但市场活动范围和时间仍受官府严格控制长安、洛阳、广陵(即后来扬州,当时号称“雄富冠天下”)宋代海外商运发展迅速(陆上丝路不通,造船业发达)首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商业街形成,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有夜市、晓市和定时一聚的庙会汴京(开封)明清会馆、商帮的出现
11、(晋商、徽商势力最强)商业区繁华苏州(“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二)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特点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重农抑商政策1、含义: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开始,后历代封建王朝沿用。2、表现:重农: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兴修水利专卖制度,限制了民营商业范围。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3、原因及影响 问题探究:汉书中记录了这样的说法:“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为什么会出现“贱商人、尊农夫”这样的情形呢?应如何评价“重农抑商”政策对中
12、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1、含义:(1)海禁政策: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片板不得下海”,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郑和下西洋)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2)闭关政策: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即只准在“公行”中进行,对外人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 制的措施。闭关政策更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2、原因及评价: 问题探究:明清为什么要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政策?如何评价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1、时、地、行业:明代中后期(15世纪中后期),清朝有了缓慢发展;江南(苏州、杭州);丝织业。2、历史条件:农业、手工业发展提供
13、了物质技术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基础;有较大的作坊主或商人;有人身比较自由的雇佣劳动力。3、标志:产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的生产(实质是雇佣关系产生)。机户:早期的资本家(拥有大量资金、生产资料、机房;靠工人生产获得利润,剥削的是工人)。 机房:早期的手工工场,机工:早期的雇佣工人,靠给机户工作,领取工资。(资本家与工人是雇佣关系,无人身依附,基本是一种纯经济关系。) 4、评价: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是稀疏微弱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还不足以动摇封建自然经济的根基,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5、缓慢发展的原因: 问题探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学案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互动,学生因为预习充分,课堂中的表现很好,课后反应也好,效果不错!指导教师评语: 课程设计合理,内容丰富,知识涵盖面广,互动设问巧妙,能够体现教学思路的转换,是篇优秀的课例。设计者:杨少莲通讯地址:广东省吴川市第一中学230信箱邮编:524500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