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讨(3).doc





《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讨(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讨(3).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讨楚都中学 郑会云我追求的理想课堂是在快乐中学英语,在英语中享受快乐。有位著名的语言学家曾这样说:“尽力在语言的药丸上涂上欢乐和果酱。”课堂教学所需要的不是灌输,不单是知识点的传授,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多层并进,快乐交流,真实活泼,动态生成,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快乐飞扬。总之,教好英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也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一个好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英语成功教学的关键。下面,我想以复习课课型谈谈我的看法:关于复习课,我们都知道,复习的知识学生都学过,倘若复习方法单一的话,就不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倘若把一节复习课比作一台晚会,那么怎样才能整体筹划好这台晚会呢?
2、这种教学模式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英语表演的舞台。我们最大的收获是,我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上课心情愉悦,精神饱满。课堂活了,学生动了,他们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课堂上有合作、有竞争、有质疑、有表演、有争论、有深思、有困惑、有猜想、有笑声,也有欢乐。然而,再有创新的教学设计,如果脱离了双基的落实,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就算不上是好的设计。因此,不能被新的想法冲昏了头,而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合理使用教科书,精心备好每节课。我们有时存在这样一种心理,一本教科书教下来,从头到尾什么东西都不落下,一落下我们回自责:我误人子弟呀!这个单词,没教给他,唯恐学生不知道。
3、其实是我们把教材和教科书混在一起。拿到教材,做到四个字LARA。 L -Leave some out. 就是删掉一些东西。不适合自己的学生的,就删掉。 A-Learn to amend something. 就是要修补一些东西。任何东西,没有绝对的完美。对教材不能太迷信,在解读的过程中要学会 修补一些东西。 R-replace something. 就是取代一些东西。有些部分,有些东西,不合适,或已经过时了,就应用别的内容来代替。 A-add something. 要补充一些东西。语言是个积累,量越大,它的积累速度就会越快,在教材处理过程中应建立一个大的教材观。(二) 在教学中,我坚持的出发点
4、是:讲了不等于懂了,懂了不等于会了。放低起点,加大训练力度,学生课上活动的时间占全部课堂的五分之四。课堂听说练习,形式灵活多样,但无论什么练习形式,都力求做到:1 密度高。不是练一两个回合,而是接二连三地、自始至终地、不间断地进行;不是稀稀拉拉、松松垮垮,而是有节奏,精心设计地练。2 不是几个尖子生练练,而是分层次进行训练。由学优生举例,中等生练,学困生先倾听、模仿、重复,后练习,优等生评判,从而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问题,激励学生“能飞则飞,能跑则跑”。三)带学生走进快节奏的课堂。所谓快节奏,就是师生的语速快,学生的反应快,在相同的时间内,师生、生生互动多。相反地,若语速慢,学生肯定听
5、得清晰,且每个词都有思考的余地,那么对整个句子的理解就不言而喻了。但这样好吗?慢,容易滋生依赖心理,思维处于松弛状态,只能适应较慢的语速。这样,他们的听力能提高吗?能与别人自由的交谈吗?而教师的语速快,学生要听懂,他们的注意力就必须高度集中,一点都不能抛锚。这样,就使得学生的脑弦紧跟着老师的思维转。有些老师曾问我:“你的语速那么快,你的学生是怎样适应的?”其实,“快”是相对的,而并非绝对的。一方面,在一堂课中,过渡性活动的节奏相应放慢,内容密度减小,时间适当长些,15分钟左右。把本课的重要的语言结构,规则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操练,使形式与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结合。活动形式有扩展句子,看图说话,模
6、仿对话,复述,相互问答等,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另一方面,从整体上看,当我刚接手新一届的学生时,我会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在开学第一周,先是慢语速,当学生了解了基本的口语之后,语速逐渐加快。以上这些,都是我对英语教学的一点见解,若有不足之处,请多提宝贵意见。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初探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以任务型教学为主要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本文从任务的定义,任务型教学的原则和步骤三方面进行了论述。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阅读 主体性英语任务型教学是英语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一种主要模式,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论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
7、,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它要求教师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尽量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创造性的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并在此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一、任务的真正含义迄今为止,任务型教学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我们通常说的任务指的是“只有为了某种交际目的使用语言的活动才可以称为任务,同时任务在交际任务外还有学习任务,即以语言内容为主的活动”。其实任务简而言之就是“以言行事”。教学中的任务应包含五个方面:1、任务目标。任务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
8、能力。2、构成任务的输入材料。输入指的是“设计任务的材料”。输入内容的形式包括报刊、小说、电视作品、歌曲、课本等。3、基于材料的各种活动。活动指的是任务,而不是练习。4、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任务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充当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扮演促进者,组织者和监督者的角色,设计并组织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有时教师也充当学生的交际伙伴。学生是交际者,其主要任务是沟通信息,以小组活动为主要方式。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交际、合作和互动的关系。5、任务执行的环境。环境是指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包括任务完成的方式和时间分配,也包括课外活动。从实际意义上来说,在现实生活中实施任务型教学,由于条件的限
9、制,缺乏理想的语言环境,因此必须兼顾内容与形式。我们既要注意任务的真实性、生活性和趣味性,又要有意识的为某些语言结构的使用提供机会。我们要尽量地创设贴近真实生活的情境,设计贴近并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任务”,将传统教学方法与任务型教学相结合,探索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在此,要注意三种假任务:一、传统教学模式中注重语言形式的假任务;二、汉语思维模式下的假任务;三、与生活脱节的假任务。所以,真正的任务是符合实际,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通过相互合作能完成,并且兼顾形式和内容并体现交际和发展的任务。二、任务型教学的设计原则在进行任务型教学的时候,对任务的设计和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任务的目的
10、。具体来说,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1、趣味性原则首先,学习目标要明确,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其次,要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入手,尽量采用真实的内容和自然的方式,采取多变的教学活动形式和教学方法来刺激学生的积极性。2、差异性原则在任务设计时要注意两种倾向:1、过分注重基础性目标,要求所有学生都能成功完成所有的任务;2、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能力较强的学生。3、循序渐进原则所设计的任务应注重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形成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过渡,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并由多个小任务构成任务链。在语言技能方面,应当先输入后输出,遵循
11、先听读,后说写的设计顺序,使教学呈螺旋式层层递进。4、渗透及发展性原则任务的设计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教学,还应延伸到课本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如给学生布置课后的发展性任务,通过网络等媒体手段将课堂延伸。任务设计还要注意交互性,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它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现行高中英语课本涵盖了各种文体及主题,任务设计应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5、主体性原则在任务设计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教师应扮演指导者的角色。教师不应只向学生输入课本信息,而应就自己的理解与学生进行交流,努力做好教学中的铺垫工作,通过引导、启发和辅导等
12、形式,使学生不断思考、归纳和总结,最终能够获得交际能力的提高。在此过程中,应避免无效指导和不良干预。无效指导表现为指导过度或具有误导性,即教师在任务过程中取代了学生的角色或者没有促进任务往积极的方向发展。不良干预则体现为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善意”的提示。这种提示在表面上看能促进学生的理解,但容易促使学生对教师形成一种依赖感。即使任务最终完成,但因为不是学生通过自我努力实现的,学生的自信心和能力均得不到提高。三、任务型教学模式基本步骤按照任务的基本含义及任务型阅读的基本理念,依据任务型教学的基本规律,高中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设计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读前设计读前活动是课文的准备部分,读前设计直
13、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导读过程中,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及体裁,适当地介绍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开展内容预测活动,激发学生获取信息的兴趣和欲望。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扫清语言障碍,这部分主要通过生词来进行。当然,如果能通过上下文猜测出意义的词汇例外。另外,在读前老师同样要确立阅读的目的。目的可以依据阶段阅读目的或文体来确定,让任务的目的性更明确。第二阶段:读中设计教师可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设计多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要求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完成,具体包括以下两个环节:1、略读。在此环节中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大意,找出主题句或关键词,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结构和作者写作意
14、图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2、精读。精读的任务要明确,让学生每次都能带着问题去读文章,通过阅读对文章的细节和作者的态度有清楚的认识。精读的任务要细,这样才能充分刺激学生的阅读欲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任务要有条理,可以通过图表逐步完成。第三阶段:读后设计在进行信息的输入和交互过程后,在读后阶段需要进行信息的输出。在读完整篇文章,了解文章意义、框架结构和语言知识后,学生应进入知识的反馈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小组方式进行复述、背诵等手段展示任务完成情况,也可利用已有的兴趣、知识和观点,完成一些交际任务。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讨论形式表达个人观点,如赞成与反对,提出建议或解决问题,想象故事结局等。然后要求学
15、生自评、互评或教师作具体评价。最后应对学生布置一些任务,如课文改写、续写或找出文章的补充材料等,促进能力的拓展及思维的迁移。 高中英语新教材阅读课教学模式初探阅读教学是每个单元的重头戏,它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教学既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上的难点。说它是重点,是因为它呈现了其中大部分的词汇和主要语法结构;说它是难点,是因为教师在教学时,要把阅读课文作为整体来处理,通过上下文来教学词汇和语法,通过扫除新的语言障碍来指导学生理解课文。高中英语(SEFC)阅读课具有话题广泛、信息密度高、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它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渠道。如何处理好这种
16、课型,是我们英语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我的阅读课教学的步骤如下:Step1 Pre-reading1 Talking about the title在进行阅读前,教师先将课文的标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猜测这篇课文所讲述的大概内容。如SEFC L14 How a newspaper is produced,学生看到标题就会联想China Daily, How to collect some important information?Where can we buy a newspaper?How is a newspaper printed?etc这些问题的讨论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不仅
17、能够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而且还能激发阅读欲望,印证猜测的结果。2 Background introduction在学生阅读前,教师作一些背景知识介绍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而且还能使其学习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其他知识。如在教How a newspaper is produced这一课文时,教师可借助一张旧的China Daily,介绍picture editor,chief editor,photographer editor, journalist(repor-ters),cover the events等知识。当然,介绍最好用英语,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听力和理解能力。3 T
18、eaching new words为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加快阅读速度,在阅读前可借助实物或简笔画先教一部分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尤其是那些会对学生阅读理解构成重大障碍的生词,另一部分生词则让学生在阅读时根据上下文自己去理解,这样可培养学生猜词的能力。如L14中,face-to-face,latest,hand等词。指导学生查字典和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是培养他们独立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这是一种阅读技巧,要注意培养。4 Guiding question在阅读之前,教师事先问一两个问题,如L14,可以提问What does the chief editor do?What do journalis
19、ts do?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找答案。因为阅读总要有个目的,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这些指导性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课文内容。Step2 While-reading1 Scanning readingScanning reading是“快速的、扫描式的”,切忌用手或笔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鼓励学生在阅读时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并使用字典或教科书附录中的词汇表及课文注释。同时,学生带着上述指导性问题快速地读一遍课文并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为了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一遍阅读可要求学生作为家庭作业完成,要求了解大意,找出重难点,发现问题,以便在课上主动提出。2
20、Language points语言要点包括词汇、短语、句型及语法,还有难句分析等,在讲授新的语言知识时可适当复习有关的内容。如:L14中有一固定词组,as.as possible,中间加入不同的副词,如as soon as possible(尽可能快地),as early as possible(尽可能早地),as often as possible(尽可能经常地)。L15中every?鄄day和every day是有区别的,前者作“日常的”、“一般的”、“平常的”解,在句中作定语;后者是名词性词组,在句中作状语。然后,要求学生用everyday和every day填空,Do you read
21、 China Daily _?He likes wearing_ clothes在教生词时要举一反三,适当造句;教新的语法时可分析、对比、举例练习。精讲多练是语言教学的基本原则。3 Detailed questions在学生对整篇课文有所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这就要对课文的细节提出一些问题。如L14可以提下列细节问题,Whats the meaning of “doing ones homework”? What do other editors do? Why is writing headline in English more difficult than in
22、Chinese?等。回答细节问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主要事实的理解和掌握。4 Discussing answers对于课文理解问题,可让学生充分讨论,相互补充,不仅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练习了口语表达能力。根据实际情况,也可要求学生把答案写下来,以训练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Step3 Post-reading1 Text analysis通过学生的阅读、回答和教师对课文的分析讲解,学生对课文内容已有相当程度的理解,但还应帮助学生分析作者态度、人物关系、文章内涵等,以达到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如Book I L14是一篇旅游日记,作者在文章中一再提到人们烧林垦荒。作者对这一涸泽而渔的态度如何呢?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英语课堂 教学 模式 探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