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当词进入学生的精神生活.doc





《只有当词进入学生的精神生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只有当词进入学生的精神生活.doc(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只有当词进入学生的精神生活,成为他的带有深刻个性的创作工具的时候,才能取得这样的成果。这个工具,正是要在童年期和少年早期加以运用。在这几年里(特别是从6岁到10岁这个年龄期)没有做到的事,以后永远也弥补不上了。如果儿童在小学里没有学习用词来进行思考和创作,那么到五年级再来开始这项极其精细的劳动,就毫无意义了。 现在的学校的整个教学和智育的体系,需要从根本上加以科学的改善。让鲜明的思想、生动的词语和儿童的创造精神来统治学校的王国吧。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智力发展的全部内容和全部性质,都应当建立在这三根支柱上。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第56条建议,我真的是深有同感。孩子的智慧应该是从生活中得来更真切,虽说读书使人智慧,但是离开了真真切切的生活,那就只能是读死书了。所谓的灵感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孩子的思想,鼓励他们由心底发出的创作欲望。两天前,我的儿子就兴趣十足的做了一首歌词,但令我哭笑不得的是他的歌词虽然写的是关于“忠诚的朋友”的,但是其言语不通,表达不明确。在他的一再求助下,我答应给他的词作曲,但是怎么做都不好听。昨天他又总结:不好做曲的原因是每一句的字数不规律。我深有同感。现在我只能检讨自己,为何跟孩子作曲时,那么应付他,而不是去发自内心的鼓励和帮助呢?长此以往,孩子创作的天性能不抹杀在作业堆里和各种培训班里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只有 进入 学生 精神生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