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会论文王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会论文王彦.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区级课题:小学课堂实效性的探索与研究 学科:小学数学充分预设,为提高课堂效率打好准备仗王彦葛沽第二小学2012-5-28充分预设,为提高课堂效率打好准备仗【摘要】近几年由于新课改的深入,围绕提高课堂效率学校及一线教师做了大量的实践工作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要想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必须从方方面面着手。教师课前的充分预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预设不仅要立足学生还要把握教材更要全面理解预设与生成的互动关系,从而真正实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关键词】预设 课堂 效率 生成进入新课改以来,一线教师将提高课堂效率更多地精力放到了实际地课堂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课前的精心预设。出现教材把握不准确,预定目标过于笼统,
2、教案简单化,备教分离等问题。从而导致课堂上教学时间的浪费,其实课前充分的预设对课堂教学实际效率地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只有教师在课前对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认识和安排,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性、效率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1。以下,就自身实践,谈一谈对充分预设的认识:一、充分的预设应以学生为根本。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预设时要心中有学生,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生活经验为基础,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不能仅仅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2。在进行预设时
3、,我们既要明确学生的“已知”又要关注学生的“未知”。换句话说,我们要注重学情分析,明确学生学到了什么程度,又要合理设置任务,明确学生本节课学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例如,教学小数的意义与性质时,在设计教学活动之前,需要明确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及简单的分数小数互化,这节课的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即小数的意义,等于是以前知识的延伸与拓展。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避免了创设情境引入新知的教学时间浪费,转而引导学生复习分数的意义引出小数。通过观察类比引出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揭示小数的意义。在这堂课中,教师只有充分预设学生的“已知”与“未知”,
4、明确学情,才能找准切入点,以旧带新,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知识的建构生成过程,也使教师能更有效地把握课堂教学时间,有的放矢,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突破教学重难点,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充分预设应更有效地把握教材。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课本,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感悟和把握住教材的内涵,备课时还要考虑到适合任教班级学生的学法,如果教师自身没有吃透教材,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那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有效地。例如,在教学商的变化规律时,初读教材,常常使我们感到无从下手,教材中只呈现了三组口算题:200
5、2= 20020= 20040=168= 1608= 3208=142= 14020= 28040= 56080= 5600800=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读教材,感悟和把握教材内涵,这三组口算题实际分为三种形式:被除数不变、除数不变、商不变。依据一个关系量不变进而观察另外两个关系量的变化情况。有了对教材的理解打基础,就要考虑学生的学法,及教材的呈现方式。首先教师需要明确,最难突破的实际是第一个规律的归纳总结,只要第一个规律顺利得到,后面两个规律通过类推等方法也就迎刃而解。第二,对于教材的呈现,如果三组形式都以口算出示,略显生硬,学生学起来积极性不高,我们需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第一组被除数不变,以口
6、算形式呈现;第二组除数不变,以解决问题形式出现;第三组商不变,就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说说商不变的算式。这样不仅体现了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把握,还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以巩固,学生学起来更有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类推能力,难点得以攻破。三、生成的课堂更需要充分的预设预设是课前有目的、有计划地清晰理性的设想和安排,具有弹性和留白。但它并非是在上课前对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完美”的设计,然后在课堂上教师按部就班地将教案完美地演示出来,这样的预设严重地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3。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曾经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如果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新课程非常关注并提倡课
7、堂动态生成,课堂上也确实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凭借应变能力和教学机智去艺术性地应对。如果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不会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运筹帷幄,就不会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在实际教学中,我颇有感触,例如对于集合思想的教学,教材中所给的素材是兴趣小组学生名单的统计,考虑情境的易操作性,我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饮食为题材,想通过现场的调查统计,展开教学。本以为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的定位比较准确,谁知第一次试教时,就让我束手无策,全班40个学生,喜欢吃鱼的17人,喜欢吃肉的28人,既喜欢吃鱼又喜欢吃肉的12人,还有两样都不喜欢的7人,和我的预设相
8、差十万八千里。结果可想而知,我费了好大劲才使学生极不情愿的回到我的要求中。课后,大家就这一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应该舍弃这一现场调查,索性开门见山,出示“某班饮食爱好情况统计表”:饮食爱好喜欢吃鱼喜欢吃肉既喜欢吃鱼又喜欢吃肉人数17人28人5人根据此表,你能猜出这个班有多少名同学吗?也有人认为我的调查语言导向性不明确,“现在每个同学都必须至少喜欢一样食物,你打算怎么选?”我决定还是现场调查,因为下面对重叠部分的理解还需学生现场演示,这次改全班统计为分组统计,重新试教。第二次试教又让我措手不及,调查组中出现了子集:10个同学,喜欢吃鱼6人,喜欢吃肉10人。课后我苦苦思索,究竟该怎样处理这些
9、课堂生成,是回避,还是面对?翻看有关书籍,何不充分利用课堂中生成的种种情况,再从种种情况中选择重叠问题作为重点开展教学呢?事后的课证明当初的决定非常正确,有了预设的充分,对课堂的生成我才能从容应对,学生对重复部分的理解也精彩不断。以上认识,都是从平时的教学中点滴积攒而来,我深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的高效课堂实践之路还很漫长,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预设的重心有所转移,从较多关注教师怎样教走向学生怎样学4。所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注重课前充分预设,但是,充分预设应留有一定空间,要根据学情,创建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表现,并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引导策略。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和教材预设多种教学方案,为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打好准备仗!参考文献:1杨品莲:有效的课堂,基于课前充分的预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 3钱希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容易忽视的100个细节4刘春萍:充分预设,精彩生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