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交往与冲突》的教学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外交往与冲突》的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交往与冲突》的教学设计.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设计: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记忆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的基本知识;理解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成功的条件和原因;了解葡萄牙骗取澳门居住权的情况;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识图能力,透过历史现象,综合、分析、判断和概括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综合评价人物的能力。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的壮举,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通过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两人的人格魅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3、过程方法目标:(1)、教学过程是:提问引入教
2、师讲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反馈;(2)、采用提问、分组讨论和启发引导等方法。二、学习者的分析1、本次授课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由于本校招收的生源较差,所以基础与学习能力较弱。2、在现时的中考和高考制度影响下,学校、家长和学生对本学科很不重视,所以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不够积极,甚至放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是郑和下西洋成功的条件和影响与戚继光抗倭。2、教学难点是本课涉及空间较多,学生没学过世界历史,不便于学生学习了解。四、教学过程【提问引入】1、简述明太祖加强皇权的措施。2、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在哪方面?【新课讲授过程】1、讲述本课重点目标。(1)、郑和下西洋成功的条件和影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外交往与冲突 中外 交往 冲突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