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级第二次月考题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级第二次月考题2.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2年秋季达县四中学初2013级4班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总分120分 时间150分钟)第卷(共20分)一、积累与运用(15分)1.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A豁免hu 伫立ch 遍稽群籍j 蹑手蹑脚niB癖性p 山麓l 万恶不赦sh 顶礼膜拜mC告禀bn 阴霾mi 怡然自得y 恍然大悟wD涟漪y 峥嵘rng 鳞次栉比ji 猝不及防c2指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 A稀稀落落 难以置信 引颈受戮 B周到如砥 浩瀚无垠 遮天蔽日 C万籁具寂 万物鼎盛 沉默寡言 D郁郁葱葱 袅袅烟云 山崩地裂3下列句子中,画横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张家界的每柱岩峰,都青筋裸露、血性十足地直
2、插霄汉;而峰巅的每处缝隙,每尺瘠土,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真是大自然巧夺天工的杰作。B钓鱼岛危机升级以来,日方已是黔驴技穷。不过,中国要彻底拿回钓鱼岛的管理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C虽然没有航天工业的“摘星揽月”,也没有航空工业的一鸣惊人,但近年显得默默无闻的中国造船工业同样被认为是正在成长为世界级巨头。D针对国庆长假高速免费而堵车严重的现象,中国道路协会秘书长王丽梅认为,不能把免费当成根本原因,因暂时的拥堵就呼吁取消是因噎废食的表现。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超级风暴“桑迪”10月29日开始袭击美国东部地区,目前已造成至少64人死亡,而这一数据还有可能继续上升。B安倍晋三以一
3、种“广而告之”的挑衅姿态参拜了靖国神社,这不仅挑衅人类良知与常识,也是在企图动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形成的战后国际秩序。C由于明星的疯狂追捧以及网友们的疯狂模仿,令鲜为人知的韩国人朴载相和他的江南style很快成为家喻户晓的红人与红歌。D“北斗”导航卫星家族的第16名成员是否顺利升空,将直接关系到中国能否在国际导航卫星领域争得更多的话语权。5.选择关于戏剧常识说法正确地一项( )(3分)A戏剧的情节和小说的情节是一致的,都只分为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B剧本必顶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没有矛盾冲突冲突,也就没有戏剧。C在川剧戏曲中,帮腔人既可以是一个局外人和旁观者,也可以是故情节的人物
4、角色甚至可以是作者、观众的代言者。D话剧的场景变化一般较少,原因是太多的舞台变化会使演员的表演被观众忽视。6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不正确的一项( )(2分) (1)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比喻 (2)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 对比 (3)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 拟人 (4)干枯的小草儿在我脚下发出簌簌的响声,似乎在提醒我注意它。 拟人7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依次判断不正确的是( )(2分) (1)秋目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欢乐地跳跃,把林子里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打扮得五彩缤纷。描写(2)大自然每一
5、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议论抒情 (3)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的深山中。说明 (4)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晾望孔望见的景致都是足够赏心悦目的。描写 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等,威尼斯商人是他著名的喜剧 B.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故事抨击了对读书人进行精神迫害的封建科举制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世态的炎凉。C.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
6、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呐喊中的人物。D.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了奥楚蔑洛夫对小狗态度的多次变化,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谄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二、阅读下面文段,然后按要求答题。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啊!闰土哥,你来了?”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他站住,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他回过头去说,
7、“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供,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
8、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不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9选出文段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 A寒噤:因惊讶而感到心寒 B厚障壁:深深的隔阂C迟疑:有一点点怀疑 D折了本:亏损,赔了本钱分析:此题检测词语含义,难度不大,重在平时
9、积累。10选出对“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A“欢喜”的是见到了少年时代亲密的朋友 B“凄凉”的是自己的好友马上就要离去,恐怕今后无缘再见C“欢喜”和“凄凉”表现了两种不同的心情,寓意深刻D这句话生动地刻画出闰土那高兴而又悲伤的矛盾心理,是传神之笔11选出对本文段中中年闰土形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A他称“我”母亲为“老太太”,表现了他有意讨好“我”母亲B他称自己少年时的好友为“老爷”,说明了他受封建等级观念影响很深C从他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景况非常不好,他是当时下层人民形象的缩影D“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表现了他精神上的麻木12选出在本段中没
10、有运用到的描写方法 A对话描写 B肖像描写C环境描写 D动作描写13闰土见到了“我”时为什么不叫“迅哥儿”,而称“我”为“老爷”?分析确切的一项是 A因为他十分尊敬“我” B因为他非常害怕“我”C因为他很懂礼貌 D因为他有封建等级观念14他“仿佛石像一般”表现了闰土 A生性沉默寡言 B苦难生活磨炼得人意志坚强C农村人见不惯生人 D生活磨难使人变得麻木15文中“可悲的厚障壁”所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借代 B.明喻 C.暗喻 D.借喻2012年秋季达州市第一中学初2013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卷(20分)题号12345678910得 分答案第卷(100分) 三、诗歌浅析及古诗词
11、默写(共15分)望江南 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16这首不到30字的小词,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是从 写到 ;就景物而言,先后写了楼、帆、斜晖、江水、白蘋洲等;就人物情感变化而言,由希望到 ,以至最后的 。(2分)17本词给人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2分) 18古诗词默写。(共11分,每小题1分)(1) ,似曾相识燕归来。(2)沉舟侧畔千帆过, 。 (3)大漠孤烟直, (4) ,禅房花木深。(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6)塞下秋来风景异, 。(7)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则借“因思杜陵梦,_”,含蓄流露出脉脉乡思
12、。8、“面朝黄土背朝天”说的是旧中国耕作的农民。在观刈麦中有相似意境的诗句是: (9)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自比,表达自己虽被迫辞官却不忘报国壮怀的名句是 (10)出师表中写侍卫之臣忠志之士舍生忘死的原因的句子是 。(11)为好友送行,人们常常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的两句“ ”。四、现代文阅读(共40分)阅读一(共14分)下午,这个人发现了一些痕迹,那是另外一个人留下的,他不是走,而是爬的。他认为可能是比尔,不过他只是漠不关心地想想罢了。他并没有什么好奇心。事实上,他早已失去了兴致和热情。他已经不再感到痛苦了。他的胃和神经都睡着了。但是内在的生命却逼着他前进。他非常疲倦,然而他的生命却
13、不愿死去。正因为生命不愿死,他才仍然要吃沼地上的浆果和鲦鱼,喝热水,一直提防着那只病狼。他跟着那个挣扎前进的人的痕迹向前走去,不久就走到了尽头潮湿的苔藓上摊着几根才啃光的骨头,附近还有许多狼的脚樱他发现了一个跟他自己的那个一模一样的厚实的鹿皮口袋,但已经给尖利的牙齿咬破了。他那无力的手已经拿不动这样沉重的袋子了,可是他到底把它提起来了。比尔至死都带着它。哈哈!他可以嘲笑比尔了。他可以活下去,把它带到光辉的海洋里那条船上。他的笑声粗厉可怕,跟乌鸦的怪叫一样,而那条病狼也随着他,一阵阵地惨嗥。突然间,他不笑了。如果这真是比尔的骸骨,他怎么能嘲笑比尔呢?如果这些有红有白,啃得精光的骨头,真是比尔的话
14、?他转身走开了。不错,比尔抛弃了他;但是他不愿意拿走那袋金子,也不愿意吮吸比尔的骨头。不过,如果事情掉个头的话,比尔也许会做得出来的,他一面摇摇晃晃地前进,一面暗暗想着这些情形。19选段出自_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_的名作_。20根据选文有关内容,你能设想他与比尔之间曾经发生了什么事吗?用自己的话概述出来。答:_ 21如何理解“然而他的生命却不愿死去”这句话?答:_22“哈哈!他可以嘲笑比尔了”。为什么他可以嘲笑比尔?(用原文回答)答:_23“他怎么能嘲笑比尔呢?”这一句是_句,改成陈述句是_。应这样理解这句话_24“不错,比尔抛弃了他;但是他不愿意拿走那袋金子,也不愿意吮吸比尔的骨头。不过,如果
15、事情掉个头的话,比尔也许会做得出来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答:_25如果比尔没有抛弃他,你觉得他们能走出困境吗?请说明你的理由。答:_阅读二、(10分) 谈生命(节选)冰 心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岩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
16、,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休憩,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
17、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啊!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地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到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
18、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他的叶子,由浓绿到绯红,秋阳下他又有一番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
19、生命中之一叶。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26“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对前者“不敢说”而对后者“能说”呢?请根据文意或语境写出你的理解。(2分) 27.全文开篇就只一句话:“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请具体
20、分析。(2分)(1)在作者看来,生命像什么? (2)虽然作者说“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但是,纵观全文,事实上已经作了回答。那么,生命到底是什么? 28.揣摩并领悟“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一句。(1)文章写了哪些快乐的事情?(至少写出三件。)(3分) (2) 为什么在快乐和痛苦中我们都要感谢生命?(2分) 29.下列对全文的鉴赏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1分)( )A.题目中的“谈”不是指一般漫谈,而是表现了作者对一个严肃话题的理性思考。B.两个比喻段,虽喻体不同,但语句处处对比,意旨完全一致,都是对生命意义的诠释。C.“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形
21、象地表现经过奋斗的人,在回顾生命里程时,虽然没有遗憾,心境平和宁静,但却有几分怅惘和虚无。D.文中连续使用四个“再”字构句,铺陈渲染,重现“一江春水”拼搏不止的形象,展示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E.全文行文流畅,想象丰富,充满了真挚情感,又蕴含了深刻哲理。阅读三(共10分)塞外的春天说到长城外边,古代的诗人们,常常想作永久的荒凉。“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疑不到天涯”、“三春那得桃杏花”,好像塞外是常冬常寒,除了飞沙飘雪以外,什么都没有。其实塞外自有动人的春天,也绮丽,也温馨,使人热辣辣,软绵绵,所看到听到的充满了生命的愉快欢欣。首先报道春消息的是“啦啦”的白乌鸦,跟“嘎嘎”的长颈雁。它们回来了,
22、也就是说真要“大地回春”了。到了“惊蛰”,蛰伏的昆虫们可并不惊动,只是沙滩可以看见惊鸿,树上新飞来了鸣鸠,陪衬上旧有的百灵、沙鸡天上地上,声音色泽都起了新的变化。简单的复杂了,素朴的绚烂了。“春分河自烂”,冷冰冰静悄悄的黄河,长眠了四个月,忽然塌陷龟裂,接着流起凌来,大块的像山,小块的像床,有长条,有方块,你撞我,我挤你,筑成了冰坝,拦高了春水,大渠小渠,黄水汤汤,有金色鲤鱼在跳跃。当家家尝到开河鱼的鲜味儿的时候,宏哗咆哮的黄河流凌完了,平滑如镜,皮筏子、平底船都等着下河了。清明确是天清日朗,可是走遍原野,也看不见一点嫩绿苹芽。春雨贵如油,那是华北的话,要是在塞外,清明时节雨纷纷,简直是百年不
23、遇的事。碰到阴天,也说不定还是飘几片白雪。杏花要到谷雨节才能看到,天气太干了吧,薄薄的花瓣,小小的花朵,像憔悴多病的荚人。从谷雨到立夏,世界可要剧变了。娇艳是榆叶梅,芬芳是丁香,高雅是真珠穗,泼辣是马兰苹,海棠夭桃,应有尽有,葡萄藤萝,到处都成架。如果您立在归绥城头上看去,真是烟云雾树,家家锦绣,百花烂漫,万紫千红。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扬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踏上去,有的软绵绵,有的沙沙响,可算是十分春色,布满了人间。要想看看塞外的嬉春图,那么,黄昏的平沙落雁,清晨的乳鸠争巢,当然很有意思。不过最有情趣的还是艳阳天芳草地里看牧场。时间最好在太阳刚刚西斜的当儿,成百成千
24、的牛羊驼马,都吃得饱欣欣地,胖油油地,各有各的美丽,各有各的精神。您看吧,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特角;有的追,有的跑,有的抱,有的跳;有三角的趣剧,有四角的笑料,有勇武的正生,有滑稽的丑角。胜利的拉开嗓子唱歌,失败的夹着尾巴逃走。形形色色,画不出也写不出。这儿的爱情广场,没有金钱、地位、门第的问题,各自凭了先天的毛色,当下的健康,平常的人缘,一时的机智,决定成功跟失败,大体上看,是“天地皆春,百兽率舞”。我看过幽燕的上林春色,我看过江南的草长莺飞,这些都不能使我忘情于塞外的渠口春涨,绕郭柳烟。我参与过陕坝的“手栽杨柳三千树”,我抚摸过归绥的“春风十万散榆钱
25、”。六七年来,却是越走越远,越走越向南,哪里是天上,哪里是人间?哪里是中原,哪里是九边?我怕听嘎嘎的雁声,因为它还是海阅天空,有去有还。我愿藉春风寄语,我想请海水传言,看饱了繁花似锦,听够了软语如绵;最好是青春结伴,最快是人在春先,我希望再踏草原,我希望飞度阴山,看天青日白,万家胜欢,埋骨在黄河湾处,大青山前。30本文-描了四幅塞外春天的图画,分别是(每幅图限5个字): 、 、 和百兽嬉春图。这四幅图画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2分)31品味、赏析。(4分)(1)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扬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从词语表现力的角度(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2)有的比肩晒太
26、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犄角。从修辞运用的角度: 32第段中“我怕听嘎嘎的雁声,因为它还是海阔天空,有去有还。”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怕听嘎嘎的雁声。(2分) 33仔细品读文章最后一段划线部分,结合全文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阅读四:阅读小说,完成14题。(6分) 最好的教育强高考落榜后就随本家哥去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打工。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本家哥说,不赖吧?强说,不赖。本家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个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强说,自个儿瞧得起自个儿就行。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强很能干,做的活儿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
27、碎布就拾起来,留作备用。一天夜里,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中,看看修补的篷布牢不牢。老板知道这件事后,就想把一个新的分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老板说,我看你行!强就当上了经理。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作了广告。本家哥闻讯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强说,你不行。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干好才算有良心。后来,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一个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就想洽谈一项合作项目。强的
28、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哪,咱得好好接待。强说,对头。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华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强用流利的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那个外商一愣,说,会的。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外商就道了一声“OK”。谈完了,强说,我们共进晚餐怎么样?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晚餐很简单,但有特色。所有的盘子都尽了,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强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虽说这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那外商站起,抓住强的手紧紧握着,说,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事成之后,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强和他的助手都去了。席间,外商轻声问强,你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强说,我家很穷,
29、父母不识字。可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节约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后来我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自个儿的事就中在一旁的老板眼里渗出亮亮的液体,他端起一杯酒,说,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把母亲接过来吧!34读完这篇小说之后,可以看出“强”是一个_、_、_的人。(1分)35小说第三段中加点的“这件事”指_(1分)36小说最后一段中,老板说“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这里“最好的教育”具体指什么内容?答:_2分37.小说第六段写到外商决定明天就与强签定合同,假如你就是那个外商,请谈谈你当时的想法。答:_2分五、综合性学习(共10分)28阅读下列材料,
30、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为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材料二:随着音响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分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理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1)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2分
31、) (2)请你针对以上材料反映出的现象,简要提出合理化建议。(2分) (3)读名著对对子。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2分)参考人物 黛玉 孔明 周瑜 悟空 武松 林冲 李逵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下联: (4)班上开展“读百部好书”活动。下面是李丽同学为赵丽宏读书是永远的写的推荐词,请选择你喜欢的任一课外作品,写一段推荐词。(4分)推荐词示例:在读书是永远的这本随笔中,你看不见张狂和媚俗,却能感受到流淌于作者心中的许许多多的向往和忧伤,高贵的、典雅的、精致的、独树一帜的感觉,被亲切而忧伤的传达出来。 推荐的作品: 推荐词: 得 分评卷人六、习作展示(40分)文题一:我心中的_ 提示与要求:请在横线上填写一个词和短语(如:偶像、理想家园、歌、秘密、烦恼、明灯),将标题补充完整后作文。写成记叙文,恰当运用表达方式。 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可用化名代替)。文题二:读下面材料,根据个人感悟,写一篇议论文。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元史载,宋元之际,世道纷乱。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止渴。惟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你为何不摘梨呢?” 许衡道:“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他迂腐:“世道如此纷乱,管他谁的梨?它已没有主人了。”许衡说:“梨虽无主,但我心有主。” 8
限制150内